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十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十篇】

2023年3月4日晚20时电视综合频道播放感动我们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退休老奶奶的事迹深深消息了众多背景观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十篇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1

邓小岚1943年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再一次广为流传。从北京到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县的马兰村,自驾车需要4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在十几年前通往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开通的时候,早晨8点从北京出发,一路换乘火车、大巴,抵达马兰村时往往已经傍晚时分了。这条路,77岁的邓小岚已经走了17年。北京来的邓奶奶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孩子们的童年也因为音乐变得绚丽多彩。

邓奶奶对教育的这份热爱、这份坚守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她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她不愧是我们的楷模、我们的榜样。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努力做到: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为学、为人、为师,都要高度集中;平凡、平淡、平常,都要务实创新。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找一个理由为她喝彩,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她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从邓奶奶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她学习,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虚心对待荣誉,做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教师。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2

“在荆棘丛生的山野上有一种最美丽的花朵,那是孩子的笑脸,在浩渺无垠的天际当中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那是孩子的眼眸。有这样一位老人用她的余热为所有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是写给邓小岚老人的颁奖词。

在前些日子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她曾带着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的44个孩子组成“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抗日战争年代,邓小岚的父亲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辗转于阜平县马兰村地区,坚持边战斗边出报。1943年,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在马兰村制造了“马兰惨案”,日军冲进马兰村时,19名乡亲为掩护《晋察冀日报》工作人员和印刷机而惨遭杀害。母亲丁一岚在突围后生下邓小岚。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直到1946年,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

邓小岚热爱着马兰村这片土地,视她为“第二故乡”。退休前的邓小岚发现,马兰村的孩子们很少体会过音乐的乐趣。于是,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她要用音乐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改变命运这件事一做就是18年。

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给孩子们建一个“音乐教室”,她不仅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还动员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捐钱。她亲自设计,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后来邓小岚又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了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等乐器。但那时的村里哪儿有人会这些乐器呢?邓小岚下了决心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她坚持每个月来两次马兰村,风雨无阻,寒暑假更加频繁。

18年来,邓小岚从北京往返马兰村的行程超过了20万公里。一年年过去了,渐渐地,沉睡的小山村飘来了优美的音符。小学校旁边的荒土坡变成一座“音乐城堡”。不少孩子们有了一技之长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好、浪漫。属于他们的未来渐渐清晰,美好。这些年的变化邓小岚很满意。她说,真切地看到,音乐让山里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了。

邓小岚老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红色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呈现出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极具历史传承感。在中国,有无数像邓小岚老师一样的“蜡烛”甘愿放弃平稳的生活,将自己献给大山里面的教育事业。她们值得被学习、被赞扬。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走进乡村,乡村教育制度也会得到完善,乡村里的孩子能得到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和知识,中国未来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3

马兰,这个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的小村庄,是邓小岚父亲——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带领晋察冀日报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1943年,邓小岚出生于此,随后被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在马兰的这段经历和父辈的情结,让邓小岚对马兰眷恋不已。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到马兰为烈士扫墓,遇到马兰小学20多名小学生也来扫墓。活动结束后,她想跟孩子们唱支歌。然而,只有一两个孩子能哼唱出国歌,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着羞怯、躲闪。“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她坚信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想通过音乐帮马兰的孩子树立信心,她决定定期回马兰任教,教孩子们学习音乐。

一开始,不少人认为邓小岚只是象征性来上几次课,但她一坚持就是18年。当时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贯通,阜平县城到马兰的道路经常泥泞不堪,从北京到马兰,邓小岚要辗转走一整天才能到达。每个月少则十天,多则一整月,邓小岚每年往返北京与马兰20余次,18年来回奔波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周。“马兰是我的家乡啊,我做这件事很快乐,我一点不觉得累。”邓小岚说。

她在北京筹集资金,将手风琴、小提琴这些山里孩子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乐器置办回来。有了音乐教室,邓小岚开始教孩子们认识五线谱、学习乐器、唱歌。总是在山里疯跑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6年,邓小岚带着孩子们成立马兰小乐队。2008年,邓小岚自费带孩子们到北京看天安门。2010年8月,马兰小乐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广阔。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穿着虎头鞋的44名阜平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颂》,惊艳了世界。

音乐,打开了山里孩子通往未来的一扇门。

邓小岚的到来也让马兰发生了变化。她号召兄弟姐妹捐款4万元,把马兰村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新校舍。她还自筹资金,为孩子们建造了月亮舞台,让他们有了自己的“音乐城堡”。在马兰生活期间,她发现农村的旱厕不卫生不方便,看到谁家盖房子,她亲自跑去动员盖水冲厕所。遇到村民看病,她帮忙在北京联络医院,有个村民的特效药长期难寻,她无偿为其从北京买药长达9年。“邓老师把所有的牵挂和关爱都留给了马兰,是我们永远的亲人。” 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

3月16日,在北京录制完节目,邓小岚连夜返回马兰。回来之后,她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讨论月亮舞台配套设计、周边绿化和施工进度,思考如何发展红色马兰、生态马兰……

3月19日下午,邓小岚在马兰村做音乐节准备时,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于3月21日晚在北京天坛医院溘然离世,享年79岁。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将对马兰的祝福写在纸上,留在马兰家里的案头:“祝愿勤劳、朴实、热情的马兰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红旗飘舞,绿水青山,鲜花遍野,歌声飞扬……”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4

打开手机,通过短视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有关老人生活状态的现场报道。我喜欢看这些来自乡村、街道一线的真实新闻,把自媒体作品当成了解现实社会的一扇窗口。自从看到邓小岚以奉献为快乐的退休生活后,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敬意,有机会就向人宣讲。这种自觉主动宣讲邓小岚事迹的行为,是由北京冬奥会引起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的,是一群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虎娃虎妞。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站在举世瞩目的鸟巢唱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开幕式后的第二天清晨,朋友发来信息告诉我:教这些孩子唱歌的邓小岚,是邓拓的女儿,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生。她退休后,常年奔波在北京、阜平两地默默支教。读罢这条信息,我第一次知道了邓小岚毕业的院校,因为在很多年前,我就知道邓小岚的身世和她主动在阜平为山区脱贫服务的事迹。

对阜平,我有一种情愫:1939年,孙犁从冀中来到这里,参加晋察冀通讯社的工作。他早期的几篇作品,就是在阜平创作的。有三年时间,他和战友在这里以文化战士的身份活动,与老区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著名的《山地回忆》开篇就写道:“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加天津的工业展览会。”在时间线上看,邓小岚和孙犁都在一个“山头”生活过,都对阜平怀有哺育之恩。

朋友的信息透露邓小岚是清华的,我便想起我的一位老领导也是清华的,当年又与邓小岚同在文艺社团,应该知道更详细的情况。我发信息咨询,老领导告诉我,1966年年初,他和邓小岚都在清华大学弦乐团排练京剧交响乐《沙家浜》,因邓拓已受到全国性批判,小岚排练时不和任何人说话,排练结束就低下头悄悄离开。邓拓自杀后,小岚也消失,没再来团里。我的咨询有了结果,心里却很不平静。

在手机视频里,我看到邓小岚的讲述,她说她小时候就喜欢唱歌跳舞,特别崇拜苏联的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看见乌兰牧骑,又喜欢那种把文艺直接送到草原蒙古包的轻骑队。她从小喜欢文艺,我看过一张她在家里拉小提琴的照片,是她年轻时寄托在弦上的梦。上大学后加入文艺社团,本来是一条很自然的个人发展平行线,谁能想到,一场浩劫,父亲自杀,彻底改变了她学习和生活的轨迹。

我后来才知道,在动乱的时代,邓小岚从北京到了泰山脚下的一个工厂,在那里成家、工作,很晚才回到北京。我有几种纪念邓拓的文集,全都读过,但没发现一篇邓小岚和邓家儿女对浩劫的控诉,对自己遭遇的申冤。我在视频看到的,是天真纯朴、刚毅木讷、憨厚内秀的邓小岚的讲述,她反反复复地只笑谈在阜平的经历:1943年,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中,她出生在阜平。她的父亲邓拓是《抗敌报》和《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战争环境里,生活无定,她出生后在阜平还认了一个干爹;大山里的人民群众,在残酷的日子里保护了抗日将士和他们的孩子。邓小岚是革命者的后代,也是革命老区阜平的女儿。

有一年,邓小岚随父亲的老同事重返阜平,在村里碰到一群孩子,她的文艺细胞立即活跃起来 ,让孩子们唱唱歌。不料,山里的孩子没有条件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不会唱歌。山里的鸟儿都会唱歌,山里的孩子却不会唱,她当时就决定,退休以后要重返出生地,发挥她的爱好特长,教阜平的孩子唱歌,因为阜平是她的老家。

我读有关邓小岚的新闻报道,知道她退休后果然往返于北京与阜平之间,坐长途车,换乘几次车,默默地教山区的孩子唱歌、学琴;以一己之力,还搭上自己的养老金,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教农民的后代唱歌,在山区学校实施美育。

如今,阜平的孩子不但学会唱歌,而且已经站在鸟巢向全世界唱歌了。邓小岚是在亲眼看到她的学生站在鸟巢高唱后去世的。她在晚年为养育过她的老区尽了一份力,使得她的退休生活有了光彩。她的去世,犹如流星划过夜空,是有光芒的。

在著名的《燕山夜话》里,邓小岚的父亲邓拓写过一篇《伟大的空话》,批评那些爱说大话空话的人,以及用空洞的词语吹起来的并不存在的成绩。我在视频看邓小岚的讲述,只听到她说了几句平平常常的大实话、心里话,没有一句“伟大的空话”。一个退休老人,没有忘记她出生的贫困山区,还葆有“报恩”的传统美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只想教会孩子们唱歌。”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5

马兰村是河北阜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曾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的第二故乡。就在这个小山村里,有着天籁般的歌声和琴声。

下周村里的孩子们即将迎来六一儿童节,他们不想要玩具、不想吃大餐,在他们眼中,有邓奶奶和音乐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节日。

早晨七点半,11岁的白伟和12岁的宋沛栋结伴前往马兰村小学。他们俩共用一把吉他,每次上课前,他们都要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这把琴在路上的归属。最终宋沛栋赢得了这把琴,笑着弹起了“马兰之歌”。

在马兰的村落里,在这样的清晨,你经常可以听到天籁般的乐曲,这些乐曲全是村里面十几岁的孩子演奏的,他们是马兰小乐队的成员。

而这个小乐队的组建人,正是当年在马兰开创《晋察冀日报》的革命前辈邓拓之女邓小岚。当年这里的村民为了保护报社,曾有19人付出了生命。6年多前,邓小岚再次来到这个父辈呆过的工作地,看到了孩子们连一首歌都不会唱,就开始了支教生涯。

邓小岚老师的音乐课将在今天九点钟开始。孩子们正从胭脂河边,从铁冠山下,从岔河沟旁赶往马兰村小学。

看到邓老师走进班,孩子们都站起来高兴地喊:“邓老师好!”邓小岚也高兴地捏了捏他们的脸。

今天的课上,邓老师以教唱为主,她先是在黑板上写下歌词,然后从音阶开始一个一个地教唱。

孩子们一个个仰着头大声地跟着唱。

钢琴和架子鼓上面还能看到擦拭过的水印,这都是小乐队的成员们在前一天课间休息特意为迎接邓老师而打扫的。

第一批打扫音乐教室的孩子们,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这支乐队中年龄最大的不过16岁,最小的11岁,但他们已经能熟练地弹奏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2008年时,他们还曾到北京参加演出。

六年前,马兰小乐队这些孩子们的父辈甚至连小提琴和钢琴这些乐器都没听说过,而如今,他们的孩子却能让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传荡在整个山村中。

马兰小乐队孩子们演奏出来的乐声,是这个当年贫穷的革命村庄历史转变的最好见证。

新闻工作者邓拓长女,今年68岁,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市公安局退休职工。

在阜平县马棚村出生,现家住石景山区,自幼跟家里兄弟姐妹学习各种乐器,现在马兰村义务教授音乐知识。

从北京坐长途车颠簸4个小时,再换乘大巴3个小时后,邓小岚终于到达了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村,不知不觉她已经在这条路上往返了6年。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6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原《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之女邓小岚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来自河北阜平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参加颁奖盛典,现场深情追忆“邓老师”。

颁奖典礼上,以短片形式再现邓小岚在马兰村的支教历程,讲述她用音乐带领山里娃走上世界舞台的感人事迹。合唱团的孩子们看着大屏幕里熟悉的邓老师,眼里闪着泪光,唱出心中的歌。

“这是邓奶奶拉过的琴。”颁奖盛典现场,13岁的席庆茹带来了邓小岚送她的小提琴。她将这把小提琴视作珍宝,每次练完,都会轻轻擦拭,小心翼翼放好。她说,特别想邓老师,每次拉琴或练歌,都觉得邓老师还活着。

1943年,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阜平县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3年,从此与马兰村结下不解之缘。2004年退休后,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为孩子们修建校舍,义务教孩子们学音乐,18年风雨无阻,用歌声改变了马兰,改变了村里孩子们的人生。邓小岚先后培养200多名学生,他们当中许多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10余人学习艺术专业或从事艺术教育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由邓小岚组建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44个孩子,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惊艳全世界。然而,就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一个月后,去年3月21日,邓小岚因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4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7

前?天看了?部?童电影记录?叫《马兰的歌声》,讲述河北?平有?个偏远的??村,叫马兰村。在这?,?群热爱?乐的孩?们组建了“马兰?乐队”。年近古稀的邓?岚?师在这??偿教授孩?们?乐已有6年之久。该?以孩?们对?乐的追求为线索,讲述了邓?岚和这群孩?之间的故事。

作为?个从?村?出来的孩?,在观影过程中,好?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想起了??的?时候,我们是?村?的?学,我们根本没有?乐课,就算上?次,也是教你清唱??当时流?的歌曲,10岁以前我不知道钢琴长什么样?因为那时家?也还没有电视,不像现在可以从电视?看到。不光?乐课,体育课也是让?家?由活动的。

正是这样,当我?学快毕业时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后,第?次上?乐课时,?师边弹电?琴边领着我们唱简谱时,我简直惊呆了。那现在看来简单的旋律对年少的我??都是?种天赖之?,连那个?乐?师在我眼中都变得特别神圣和美丽。

这个漂亮的??师还教过我们不少歌曲,?如《送别》,《歌声和微笑》《太阳出来喜洋洋》《飞吧!??鸽》等等。这些歌曲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乎每??都能够完整唱出来。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8

2022年3月21日,邓小岚老师离世,享年79岁。

邓小岚老师是马兰小乐队的创立者,心系山村的党员楷模。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唱响了《奥林匹克颂》,展现了山区孩子动人的风采,惊艳了世界。

不忘本,不忘恩。邓小岚同志退休后,默默为村里做事,帮助马兰村翻修了学校、救助贫困家庭,每年的退休金都用来帮助村子,对需要帮助的村民慷慨解囊,自己却省吃俭用。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之恩。

谋幸福,谋未来。她兑现自己的承诺,回到马兰村教孩子唱歌,学习乐器。从北京到马兰村需要10多个小时,这条路走了18年路边的风景一直在变,但她那颗初心恒古不变,用初心照耀舞台,让每个乡村孩子的梦想发光。正是她这份坚持,我们在冬奥会看到了这些“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打动了全世界。邓小岚老师用一生回答了:“怎么做人,为谁活着”的价值追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标杆,用自己的初心浇灌孩子们的梦想。

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基层一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好老师没有统一模式,是各有千秋、各显身手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必不可少的特质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向邓小岚老师学习,做一名四有教师,点亮孩子心中的梦。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9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两度唱响《奥林匹克颂》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引发全球瞩目,合唱团创办人邓小岚的事迹也引起广泛赞誉。邓小岚的父亲是老一辈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1940年起担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驻地就在马兰村。1943年,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19位马兰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壮烈牺牲。在报社突围的过程中,邓小岚出生,此后三年,她一直被寄养在附近的老乡家。为了纪念这个英雄的村庄,邓拓后来以“马南邨”为笔名,并刻了一枚“马兰后人”的印章给邓小岚。长大后的邓小岚没有忘记马兰这片热土,在生前最后的18年里,她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阜平县马兰村的儿童音乐教育上,先后帮助该村翻建学校、修路种树、救助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带着一批又一批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并为马兰村设计打造了“音乐马兰”“红色马兰”“生态马兰”三张响亮名片。在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训练期间,她不顾年事已高,全身心参与其中,助力孩子们圆梦世界舞台。

2022年3月21日,在马兰村筹备儿童音乐节时,邓小岚突发脑血栓,因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9岁。在马兰出生、在马兰谢幕,邓小岚用温暖真挚的坚守,回报了这片生养过她的土地。邓小岚去世后,家人决定把她安葬在马兰村“晋察冀日报社革命烈士墓”旁,让她永远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邓小岚的颁奖辞是:“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除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参加《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现场见证颁奖外,阜平县马兰村的乡亲们也观看了直播,纷纷转发朋友圈,表达对邓老师的深切怀念。“邓老师把所有的牵挂和关爱都留给了马兰。她是我们马兰的女儿,我们永远怀念她!”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

和邓小岚一起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还有钱七虎、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极不平凡的2022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篇10

1943年,邓小岚生于河北阜平县。出生后的她被寄养在当地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整整3年,这个被她视为“第二故乡”的马兰,从此与她的生命紧紧相连。

邓小岚1970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1994年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1999年退休后,邓小岚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常常回到马兰村,默默为村里做事。先后帮助该村翻建学校、修路种树、改建水冲式厕所、救助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发展旅游等。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活动结束后,本想和孩子们一起唱支歌的她却发现这里的孩子什么歌都不会唱。“我从小就爱唱歌,也喜欢音乐,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当时我特别心酸。”

第二年,她从亲朋同事那里募集乐器,成为村里第一位全才音乐老师,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邓小岚利用周末和假期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当年没有高铁和高速公路,她需要一大早赶公交、换地铁,从北京西站乘火车到河北定州,再换乘班车,赶到马兰村经常是傍晚6点多。

2006年,邓小岚成立了马兰小乐队,这正是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前身。邓小岚想办法给孩子创造机会,带他们外出表演。2008年,邓小岚带领小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马兰小乐队小型音乐会”,演出很成功,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此后,孩子们登上了很多电视台的舞台。

2013年,邓小岚决定在马兰村的山谷里举办森林音乐会。县里帮着建舞台,邓小岚常骑电动车去盯进度。有一天,她急着去看工地,不小心栽进路边大坑,左腿摔成骨裂……养伤期间,她坚持每天用电话“指挥”音乐节筹备。最终,首届马兰儿童音乐节成功举办,歌声再度飞出大山。

2014年,邓小岚带领孩子们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孩子们参观了二校门、工字厅、水木清华,到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参观、做客,并在近春园遗址公园表演了精彩节目。孩子们表演的器乐合奏《欢乐颂》等乐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21年,冬奥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想邀请大山里的孩子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得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支持。张艺谋说:“我觉得这是天籁之音,它真的是传递了我们今天新时代的新面貌——人民的下一代的新面貌。”

终于,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孩子们身着虎头服,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宛如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国家体育场,惊艳了世界。

2022年3月19日,邓小岚突然病倒了,就倒在她心爱的马兰村月亮舞台上。22日凌晨,邓小岚平静离世,享年79岁。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邓小岚被追授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邓小岚把生命最后的18年献给了“马兰花合唱团”。她培养出的200多名学生中,有10余人在大学里读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