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平常学习时总觉得自己哪里都学会了,哪里都精通了,可是为什么一到考试的时候,却总是出错呢,寻找过丢分的原因吗?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考试丢分原因解析。
1审题都审错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举个例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A)、(B)、(C)。
如果你选择D,那就太不值了
2概念理解不透彻
比如,在区分电流表和电能表的问题上,许许多多小童鞋就迷失了方向,根本走不出误区
3计算能力不过关,逻辑性不强
物理问题和数学应用题目是很像很像的;简单运算失误太多,得分率低。解答计算题时,常见公式记不住,有时也不会变形公式,不会换算单位,各物理量都弄错了。这反映出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基本计算能力差。
4学生生活经历太少,知识面太窄。
很多学生对物理学史弄不清楚,对著名学者的作品和发现不甚了解,到底是哥白尼还是伽利略提出“日心说”现在还有童鞋回答不上来呢!
还有,发电机和电动机有什么区别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玩的电动玩具马达就是电动机,内部构造拆开看看即可,当网络游戏充斥,这些兴趣就不容易培养了!
5实验能力差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认识模糊,综合实验能力差,实验设计能力不强。如实验题要求学生写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标准答案是“欧姆定律”。而很多学生居然写成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伏安法测电阻、控制变量法、改变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这么简单的题目,有这么多的答案,都出乎老师的意料。
反映出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漏洞,没有把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验的过程上。近几年,在实验题中常常采用新题型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根据提供的器材,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测蜡块密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同类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再根据蜡块不沉入水中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
通过阅卷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①没选实验器材;
②器材选多了;
③试题中没给的器材选上了(如天平);
④语言组织能力差,逻辑混乱;
⑤没有考虑蜡块不能沉入水中特点。
6弱成渣的识图能力
如学生运动与力中的s—t图像、v—t图像中的点、线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导致错答题目。如在作图题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所画的重力上不标明符号“G”或者“mg”。又如“根据电流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通电螺线管及小磁针的N、S极”。误把螺线管的N、S极认为是小磁针的N、S极,漏标螺线管的N、S极,漏标电源的+、-极,错标电源的+、-极,在电源上标N、S极。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的右手螺旋定则没有真正掌握。
7综合分析能力太渣
对于综合性题,很多学生没有解题的思路,心里感到害怕,有些甚至自动放弃。如某动态电路分析题,这是一道考核学生电路动态分析能力和获得信息能力的综合题,要经过对图表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虽然老师在这方面多次叮嘱,但问题还是很多。该题的标准答案应该是电流表的读数随着电阻的变小而“变大”,但还是出现其他答案;电压表应并联在a、b两点间,却填成了“b、c或a、c”两点间,这就说明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还不够完善。
8解答不规范
中考中常出现考试与自己所估算的分数偏差较大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所造成的。如随手画图,虚线与实线混淆,某些地区对杠杆力臂作图是有要求的,很多学生会忘了这一点。还有不写出物理计算公式,只写出计算数据,或者计算结果不带单位等。
经验总结:初三学习心得分享
上一篇:考试丢分原因解析
下一篇:高考化学32条必考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