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学好生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主要元素(6种),基本元素
2.哪种元素占细胞组成的比例
3.B元素,Fe元素的作用
4.什么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6种?无机化合物2种,有机化合物4种
2.哪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比例?哪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比例?
3.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注意理解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也不一样
4.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无机盐对生物体有什么作用?当生物体缺少了Mg2+、Fe2+、Ca2+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
5.糖类的作用?组成元素有哪些?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6.13页的表格熟记,区分哪些糖是植物所有的,哪些糖是动物具有的
7.脂类的组成元素?分类,以及作用
8.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通式如何表示,每个基团的中文名称如何书写
9.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分子相结合的方式。理解脱水缩合的过程。肽键如何表示?什么叫二肽,多肽?
10.蛋白质的多样性指什么?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11.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参见练习册
1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组成元素有哪些?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一个核苷酸包括哪3部分?核酸的分类以及分类依据是什么?
13.DNA与RNA的中文全称以及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
实验一: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表面有糖被(23页图)。糖被的组成及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定义?
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24页图)
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比较22页的图2-2和2-3有什么不同,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特有的结构分别有哪些?能够识别26-29页的彩图,并说出相应细胞器的名称
3.线粒体的结构(26页图2-7)。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27页图2-9,30页识图题)。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28页形态图)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28页形态图):单层膜,呈扁平囊状。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_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
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②核仁:细胞有丝_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
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2.2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
_.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_成开始,到下一次_成为止。其中_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_时间相对短很多。
3.无丝_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
★有丝_减数
_.有丝_体细胞所采用的_式
1.有丝_时期的特征(以植物细胞为例)
细胞周期变化特征
间期完成DNA复制和相关蛋白合成,DNA含量加倍;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但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单体的形态
_前期两消(核膜、核仁消失)两现(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
后期着丝点分开,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向细胞两极
末期三现(核膜、核仁重现,细胞板出现,细胞板不断延伸,最终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两消(染色体消失,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2.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_不同(见课堂笔记)
3.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它指的是着丝点排列的那个平面;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最终将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有丝_点:亲代细胞经有丝_到两个子细胞,亲代细胞与子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完全相同,即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丝_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5.理解有丝_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参见课堂笔记)
二.减数_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_式
1.减数_染色体复制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间期),细胞连续_次,减数_,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明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3.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变化,来区分减数_两个阶段
减数第一次_数第二次
_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复制一次;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部分染色体交换的现象无染色体复制;不出现联会、四分体
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一次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无变化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2n→n,减少一半n→2n→n
DNA含量2n→4n→2n2n→n
4.减数_有丝_比较
减数_丝
_同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_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_次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_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
3.一个精原细胞_形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形成2个体细胞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相同点1.细胞_程中均出现纺锤丝
2、染色体在细胞_程中都只复制一次
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形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_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渐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
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间期;在减数第一次_,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_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_着丝点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3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
1.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2.了解细胞的全能性(41页上部)。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就是细胞的全能性,因为植物细胞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克隆技术也是建立在细胞全能性之上的,因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保持其物种遗传性的全套遗传物质。
3.细胞癌变是由癌变因子所诱发的:①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②内因:致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癌变
4.衰老细胞的一些特征要了解(42-43页)
实验二:观察叶绿体流动时,制作的是临时装片,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以保持细胞的活性。叶绿体是光合的场所,它的移动同光照有关。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_选取的材料,是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因为分生区细胞有丝_盛。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二】
1.绿色植物究竟是怎样净化环境的?
(1)森林具有减尘、滞尘的作用。森林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降落到地面;植物叶片表面多绒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据计算,松树林每年每公顷可滤除粉尘36t,橡树林56t,山毛榉林63t。
(2)植物的分泌物。我们知道许多植物含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并非副产品,而是植物对抗昆虫、草食动物等的一种重要防御手段,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多肽抗生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细菌或真菌的作用,有些还具有抗原虫、病毒或癌细胞的功能。又如,大蒜分泌的大蒜辣素也是一种植物抗生素,它对化脓性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霉菌等均有抑杀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吸收作用、固定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一些植物对污染环境产生了适应性,能够吸收一种或几种污染物,特别是有毒金属,并将其转移、贮存到茎叶中,从而达到净化污染的效果。例如,十字花科天蓝遏蓝菜可以从土壤中积累高达4%的锌而没有明显的受伤害症状,芥菜可以积累高浓度的铅。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在根部的累积、沉淀,并将其移出农田,可以减少土壤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还可以提炼出某些重金属,如铜、铅等。
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方面。在浓度较低时,植物可以吸收SO2(阔叶树比针叶树能够吸收更多的硫);当空气中碳氢化合物浓度大于5mg/m3,CO浓度大于1mg/m3,NO浓度为1.5~2.0mg/m3时,就有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具有较大的毒性。橡树和刺槐等可以吸收光化学烟雾;柑橘可以吸收低浓度的HF;而夹竹桃、芒果、细叶榕等树种可以吸收Cl2等。
(4)挥发作用。植物可以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再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在这方面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对汞和硒元素的吸收挥发。
(5)降解作用。植物可以用于石油化工污染物、泄漏燃料、农药、_物、氯代溶剂等有机污染物的治理。例如,裸麦可以促进脂肪烃的生物降解,水牛草可以分解萘。植物降解的原理有:吸收降解、释放降解酶和通过根系分泌物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来加速污染物的分解等。
2.微生物为什么有净化作用?
微生物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净化。
(1)降解作用。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_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例如,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最早大规模应用微生物降解油轮搁浅后泄漏的3.8t原油,在投入特殊的氮、磷营养盐后,促进了当地石油降解菌的生长和繁殖,加速了油污的分解。
(2)共代谢。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基质,但是却不能利用这种基质作为能源和组成元素的现象。这类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诺卡式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3)去毒作用。微生物通过转化、降解、矿化、聚合等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如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可以在微生物的水解作用下,被分解为含有一酸或二酸的物质。
但是,微生物的作用是复杂的,有些微生物在净化作用的同时,也有毒化作用。这类微生物可以使无毒物质转化为有毒物质,从而产生新的污染。如三氯乙烯能够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氯乙烯,这是强致癌物质。因此,在利用微生物进行净化的同时,要密切监视系统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及其毒性。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的学习方法
(一)课前预习。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自学,是学生学习的预备。同学们坚持经常课前预习,不仅使自己对即将上的新课有个概括的了解,而且能对自己在新课中必须重点掌握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
(二)上新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能否上好课,教师的教是一方面,学生的学是更重要的方面,因此同学们要掌握听课的方法。为此,同学们在上生物课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听,认真记。注意听不仅仅是要求同学们集中精力,更重要的是听课要听思路,注意听老师是如何引人新课,怎样展开讲解的,最后又是怎样归纳小结的。特别要注意理解教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不影响听课的前提下记些要点。
(2)多动手、多观察。生物课L,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常常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课件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有时教师还领学生做些探究性实验,同学们应在教师指导下多动手细观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对现象和过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科研素质,同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勤思考、多提问。上课前同学们应对教师讲的每个问题都要认真地进行思考,尤其要重视教师的提问,不论提问谁,都必须把自己置于“主人”的位置上来,敏捷地思考这个问题我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同学们在听课中凡是自己不懂的或发现的新问题都要虚心向教师请教,决不能不懂装懂。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的小技巧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上一篇: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
下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学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