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历史的人对于现实的很多巨大变迁不会产生过度的担忧,也不会理所当然地享受现实的美好。因为这一切都会改变,甚至是就在明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1
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变革
1、生产工具方面: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的使用
(1)我国在(春秋末年)时期出现了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的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水利工程方面:兴修都江堰
(1)都江堰的修筑时期:(战国时期),修筑者(李冰)哪国人(秦国)
(2)都江堰的作用:防洪、灌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这段材料说的是什么水利工程?都江堰
二、政治变革
1、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纷纷实行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2、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效果最显著的是(商鞅变法)
3、说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变法的内容、变法的作用。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形成了(封建)社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2
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3
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老师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4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远古居民:(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天然火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二、原始农耕生活:(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
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磨制石器耒耜耕地干栏式房屋(水井)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
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
西安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学会
纺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三、远古的传说: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而成。它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3、黄帝——“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文字,编出乐谱)。
4、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贤能)
5、尧舜禹优秀品质:
(1)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3)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死后埋葬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5
夏商周的兴亡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阳城禹桀
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亳,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
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
周厉王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洛邑周平王周景王
2、夏朝:
(1)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监狱等)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从此,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了。
(2)“禹传子,家天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商朝又殷朝或者殷商
(1)盘庚迁殷:因为水患和动乱
(2)商朝的政治: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4、西周:
(1)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于牧野,商纣王的军队全都倒戈起义参与作战,为周武王打开了道路,周武王大败商军,使商军数十万大军倾刻瓦解,周军乘胜追击。使商朝迅速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①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②内容:分封的方法---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分封制的实质:是西周奴隶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二、东周: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争霸的原因:周天子王权衰落,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2)春秋争霸影响:给社会带来灾难,但加速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4)齐国能够在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条件——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②政治条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
③外交手段——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北到南;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争名称交战双方获胜者重要人物相关的成语
城濮之战晋-楚晋晋文公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齐-魏齐孙膑、庞涓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齐-魏齐孙膑、庞涓减灶之计
长平之战秦-赵秦白起、廉颇、赵括纸上谈兵
三、夏商周的青铜文明(青铜时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
1、手工业:
(1)青铜器:原始社会出现→夏朝种类增多→商朝灿烂→西周种类丰富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顿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2)陶瓷业:商朝有青瓷的瓷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3)玉器雕刻工艺水平高:商朝玉虎玉象
2、农业:商周已有“五谷”(稻黍粟豆麦)农作物→已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西周已用青铜农具
3、畜牧业:商朝已有今天的家畜家禽、已有牲畜圈栏、有牧场(商王室、贵族)
4、商业繁荣
5、奴隶悲惨的生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悲惨,没有人身自由,被随意转让、买卖,被充当供品(祭祀品)、殉葬品(人祭、人牲、人殉)
四、春秋战国的大变革(铁时代的到来)
1、铁农具:春秋时出现→战国时扩大使用范围
2、牛耕:春秋末使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3、水利:都江堰
(1)战国时期.秦.李冰.岷江中游
(2)作用:防洪灌溉工程
(3)意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天府之国”美称。
4、商鞅变法:
(1)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经济。
(2)时间:公元前356年
(3)支持者:秦孝公
(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五、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商商周西周晚期战国
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书、帛书
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丝帛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天文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3、百家争鸣: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是指发表见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根本原因),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兵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
儒家孔子春秋晚期《春秋》①提出“仁”,主张“为政以德”、
②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
孟子战国《孟子》①提出“春秋无义战”;
②反对一切战争,用“仁政”治国,
③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战国《荀子》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战国《庄子》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战国《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战国《韩非子》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兵家孙武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战国《孙膑兵法》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复习资料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下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必备知识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