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老师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两方面的需要。下面给大家带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1、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2、小圆点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3、五谷作画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是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粮食画”起源、历史、传承、发展的了解。
2、 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画”的制作工序,对色彩搭配的掌握与运用,图案的设计及制作。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以及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加入小故事引出五谷画的起源。
2、结合作品实物的展示,制作方法的讲解。
3、制作过程(主要时间交给学生) 注:示范制作过程中的要领。
(1) 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可以参与,给学生启发指导。
(2)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加入理论与技巧性的知识,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留出时间给学生制作。
(3) 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讲解。
(4) 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总结。
4、主体与背景
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5、色彩的明与暗
教学目标:
知与技能: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夏加尔的作品及简介;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 揭示课题
1、 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
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
2、 学生小组讨论关键字的含义。
3、 学生反馈
4、 欣赏作品
5、 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很有层次感。
6、 小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7、 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
二、自学方法 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板书调配方法:
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要求:随意加白和加黑。
三、教师演示 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 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 师提出作业要求: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四、展示评价 教师小结
1、 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位置。
2、 自我评价:
6、色彩的渐变
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色彩运用的训练,使他们对色彩的渐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运用渐变的色彩描绘画面,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
1.老师在一个大玻璃缸卫倒人红颜色水,然后慢慢地加黄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缸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小结: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今天我们学习用渐变色来画画。(板书课题:色彩的渐变)
(二)寻找生活中的渐变色。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沦。
(三)欣赏书上作品。
(四)老师示范运用渐变色彩填图案。在画的时候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老师边讲边示范,在一个图案甲填上由红色渐变到黄色的色彩,并要求涂的时候不要涂出格子。
(六)布置学生作业
1.观察要求涂色作业 图案。
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颜色涂大树和背景以及树的轮廓线。
3,老师小结:大树和背景可以选用实际的色彩,也可以用想象的色彩,大树的轮廓线的色彩要与其他颜色形成对比,使其鲜明。
4.布置作业 要求:运用色彩渐变的方法为图案填色,并选用恰当的色填画树的轮廓线。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七)学生作业 。
(八)作业 讲评,宣布下课
7、色彩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表现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用艺术点缀生活。
教学重难点:
色彩情感的认知、运用色彩练习来表达情感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丙烯颜料、油画笔、调色盘、水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
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学生进入课堂。
二.导入
师: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生: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
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
师: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
导入课题:多变的颜色
------
色彩的情感
三.新授
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刚才我们共同探索了红色在生活的应用与其情感的产生之间联系。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
(1).蓝色:
(2)绿色
(3)黄色
(4)橙色
(5)紫色
(6)黑色、白色和灰色
4.冷暖色
红色、橙色、黄色会让我们联想到火焰、阳光等事物,这些事物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这类颜色称为暖色。
蓝色、绿色、紫色会让我们联想到蓝天、大海等事物,这些事物带给我们凉爽的感觉,因此,我们把这类颜色称为冷色。
四.作业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
8、我画的动漫形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知领域:指导学生欣赏卡通,使学生了解什么卡通及卡通画的不同类型。
2、能力目标:动作技能领域:在欣赏各种卡通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卡通画的表现方法,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以及通过学生的临摹,让学生逐步掌握卡通画的表现方法。
3、情感目标:情感领域:在欣赏卡通的同时,逐步激发起学生对卡通画的热爱,以及树立为我国卡通事业的提高做贡献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并学习描绘卡通形象。形象体现,因此创意十分花费心思,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
教具学具:
1、师生共同收集的卡通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
2、学生画的卡通画作品
3、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以多媒体方式导入
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
播放卡通片《狮子王》,让学生很快进入卡通天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以问题带出新课
1、什么是卡通?(答案很多:动画就是卡通;动画片中的动物就是卡通;小朋友喜欢的就是卡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欢的、非常好玩的就是卡通,等等,也有学生把个体称之为卡通)
教师小结:通常我们把动画片中的形象称之为卡通。(这儿教师强调所有形象,即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因而把动画片称之为卡通片。
现在我们又把漫画、连环画、插画以及电脑上的动漫都归纳为卡通,因而卡通现指青少年图形读物及动画影视等。
2、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那些卡通画?为什么?(在学生讲地过程中,教师在屏幕上出示相应的图片)(这里学生过多的会回答是颜色、造型很漂亮;卡通片很好看,顺而喜欢主角;他的本事很大等。教师可指点学生怎样欣赏,从画面的整体到局部)
3、归纳出卡通画的造型特点(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答案来归纳)卡通画的造型特点:生动活泼、简洁、鲜明、夸张
4、简单了解现时卡通画的流行趋势(学生喜欢的卡通画大多为美国的、日本的),并激励学生树立对卡通画的爱好,以及我国弱势的卡通画,我们该做什么的问题
流行趋势:①.以美国卡通画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卡通画造型统称为国际式或美国式;②.自由式或独立式的欧洲卡通;③.以日本卡通为代表的日式动漫画,及影响周边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东方式卡通。(加线的加以强调
5、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资料(讲解,挑选,交换)
6、再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卡通画讲一下。
7、让学生临摹(在学生临摹前,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其他学生的作品)
五、巡回指导
教师演示如何画卡通画
六、课堂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七、作业布置
对自己喜爱的形象来进行创作。(包括动植物、人物、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
9、对称的美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设计剪制蝴蝶,使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规律,感受对称的形式美感,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对美的感受力。
教学重难点:
对称的基本规律,感受对称的形式美。绘制对称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美的感受能力。简制具有对称美的蝴蝶。(通过欣赏及演示解决)对称的绘制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挂图 书 学生作业 剪子 胶水 塑料袋 彩纸 自制投影片 蝴蝶标本。学生:书 剪子 胶水 16开卡纸 彩纸4张 塑料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环视全体,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欣赏对称的形象(挂图)
目的:给学生初步印象。由学生总结出几幅图的组织形式上共同的特点是“对称”。
2. 板书:对称
三、 讲授新课:
1. 什么是对称:
(1)请学生根据对称的形象总结出对称的含义。
(2)教师小结:对称是指按一条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他的上下左右或周围配置大小、形状、颜色相同,方向相反的纹样,这样做成的图形就是对称。
(3)辨认对称与非对称图形。目的:加强学生对对称的理解。
(4)学生列举生活中对称的物象。
2. 对称的美感:
(1) 请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对称的形式美。
(2) 教师小结:对称的物象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庄严、稳定的美感。
(3) 板书: 的美(补充完整课题)——规则、整齐、庄严、稳定。
(4) 欣赏:进一步感受对称的形式美。看书18页图片,投影片展示。
3. 剪制作业的方法:
(1) 蝴蝶的总体认识:颜色、花纹、外形左右对称(投影片展示)
(2) 剪制方法:
4. 欣赏蝴蝶纹样,拓展思路
(1) 各组传看蝴蝶标本。
(2) 没传看到和看完的同学看书19页的蝴蝶。
(3) 出示学生作业。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每人剪贴一张与别人不一样的蝴蝶,要求外形、花纹、颜色均左右对称。
(2) 动作快的同学可以动脑筋想办法,用手中现有材料稍作加工,是蝴蝶会上下飞舞。
五、 学生剪制,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由制作蝴蝶引入绘画蝴蝶。
三、 讲授新课:
1. 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
(1) 将纸对边折
(2) 画出一半蝴蝶,然后折好,拓好另一半。
(3) 将纸反面用铅笔涂黑。
(4) 把涂黑的纸蒙在画纸上,用硬铅笔描下,画稿及印在白纸上了。
2. 整理画稿,涂颜色。
四、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0、那一刻的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等连续的动作。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学具准备:
绘画等工具;收集自己在校园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里的活动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
二、 展开活动
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干什么?(播放镜头)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2、现场采访镜头中的同学,请他谈谈当时的心情。
(被拍摄到的学生心情肯定很激动,何不安排个机会让他在众人的羡慕目光中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呢。把他的激动传递给其它人。)
3、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别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除了摄影、摄像,还可用绘画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间。)
4、出示学生优秀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
5、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还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学生根据所带的照片,用铅笔在作业草稿上快速地勾勒出你的活动动态,也可以是一组动作。不必计较人物的形体比例,可以夸张地表达人物的动作与表情。注意正、侧面的不同表现,衣服也会随动作产生一些变化,如关节处的衣纹等。
同桌交换,评价练习,提出建议。
6、构思画面,讨论:
①重点表现一个或几个同学的动态,再简略地画一些同学作为衬托。
②添加适当背景使画面更完整,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几种绘画工具的综合运用,使画面丰富多彩。
7、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前的构思交流,能训练学生恰当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亦可避免学生在潜移默化受教师的成人化表现的影响,让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引导学生,生成多姿多彩的画面。)
三、延伸活动
1、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
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
(进行欣赏评述,提高学生的作品描述能力和审美能力,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学会关注自己、关爱他人。)
四、结束活动
11、走进春天
课 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对春天的体验和感受。
2、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3、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4、提高信息搜集和交流的能力,培养资源共享和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艺术的春天”与“自然的春天”的体验感受和评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表现春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特点。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播放课件片头)安排学生在表现春天的旋律(琵琶独奏《阳春白雪》)中走进教室。
一、定向导趣——“说”春天。
“春华”怎会有硕果累累的“秋实”呢?在这节课里我们一起走进春天。
二、认知发现:综合欣赏——“艺术”的春天。
(播放影片) 结束后提示:有何感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回味悠长吗?——春天是美丽的!
三、点拨导思:分析提高——“艺术”之美 问:在影片中出现了几种艺术形式?(出示片断提示)
思考:他们各自的表现手段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接上板书):
文学:语言文字(出示春的文章字幕,简析)
音乐:节奏旋律(播放配乐前奏,教师简介。)
美术:造型色彩(出示影片中的绘画作品并简析)
教师总结:
自然美是普遍存在的现实,而艺术美是自然美的集中概括,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技艺,所以又高于自然美。
四、合作探究:
个人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一首诗词或一段文章;
2、尝试评述一件作品(或文学或音乐或美术);
3、演唱一首歌;
4、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的电脑绘画。
(出示多媒体文件,并提示电脑画及诗意画的创作 )
各小组展开搜集讨论活动,教师巡回辅导学生的欣赏和创作。(播放音乐、美术、诗词综合片,间或分析提示)
五、展示与交流
1、请不同组的2——3名同学展示自己所搜集的作品,或朗诵或演唱或评述或出示作品,学生点评,教师鼓励,并对本课中同学们的学习表现予以表扬肯定。
2、要求课后发现、感受自然美,分析、体验艺术美。
在本课中,我们欣赏了大量的花卉风景摄影、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及部分文学(散文、诗词)、音乐作品(贝多芬《春天奏鸣曲》、中国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琵琶独奏《阳春白雪》),从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独特艺术魅力!
12、平凡的美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静物画的构图方法和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形式。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受生命物质的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让学生体会构图的原则:变化中求统一。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不同工具运用下表现日常生活用品的作品,并请同学们判断属于什么画种
二:关于素描:
1.工具和材料:铅笔:HB-6B (H代表硬度,B代表软度)
橡皮:4B橡皮
素描纸等
2.关于构图: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构图方法
样式: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关于画面的中心位置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物体,运用合理的构图方法,组合到一个画面里面。将画好的构图,进行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
板书设计 身边的物品
素描(一)--构图
一、原则:变化中求统一
二、构图方法
三、样式
四、画面的中心位置
素描(二)
一、三大面:1背光面2正受光面3斜受光面 (黑白灰的关系)
二、五调子:1亮色调2灰色调3明暗交界线4反光5投影
13、吹塑纸版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让学生体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很有趣味的绘画内容。
教学重难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制版和上色
教具学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一些大小粗细不一的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静物。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
教学过程 :
一、出示吹塑纸,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材料?
板书:吹塑纸版画
二、简介版画:
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的。
三、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一)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板)
(二)用油墨印制的,称油墨印吹塑纸版画(板)
四、吹塑纸版画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完成:
(一)自画 (二)自刻 (三)自印(板)
五、画前提示:
不论是油墨印还是水粉印都应选用细腻单层塑料纸板为好,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子上涂色时会因为油水分离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
六、讲解吹塑纸版画
1、它是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
2、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以摆好的静物为例,3人为一组制作,两个人制版,另一个人在水粉纸上涂底色(一般以黑色为好)。
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3、印制过程:
A、固定一端。
B、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2、粉印除平涂外,也可采用又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
学生动手涂色。
七:简介油墨印吹塑纸版画
14、藏书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二、 发展阶段:
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
(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
(2)用蜡笔拓印
(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四、作业展评
15、文化衫的设计制作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文化衫,了解其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色彩以及适当方法设计文化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把生活中美的东西、美的元素变成美观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2、难点:找出适合的元素、符号、色彩,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空白T恤衫、色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检查学具准备等。
二、导入新课:(问题式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1)同学们,今天有没有发现老师的衣服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穿了一件T恤,并画有老师的头像,很个性,我们又叫它文化衫)
(2)这件文化衫是老师亲自设计、绘制的,我想同学们穿的衣服大都是父母在市面上买的,那大家想不想也亲手来DIY一件像老师这样既独特又好看的文化衫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化衫的设计制作。
引出课题:文化衫的设计制作
三、讲授新课
1、下面我们先对文化衫作一些了解: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文化衫的资料,现在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文化衫呢?
2、赏析:结合图片欣赏并分析文化衫的文化内涵。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近文化衫,看一看他们都向我们传递的哪些文化信息。
3、文化衫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设计原则)
(1)主题是什么?(旅行题材、文艺题材、节庆题材、纪念题材还是广告宣传题材等)
(2)运用什么图案?(文字式、纯图式、图文并茂)
(3)如何搭配色彩?(色彩对比强烈的互补色、柔和协调的类比色及冷暖的搭配等)
4、启发构思
5、文化衫制作方法:
(1)彩绘:先在文化衫上画出纹样,直接用颜料进行彩绘。(介绍颜料的特点)
(2)粘缝:可以用缝制或粘贴图案的方法完成,图案可选用生活中你喜欢的花布或有印图案的各种材料,剪出你要的部分缝制或粘贴在T恤杉上。
(3)镂印:将纹样画在纸板上,镂刻成一个版,放在文化衫上,最后用布团拍拓着色。
三、课堂实践
四、学生作品欣赏及点评
1、组长穿上自己组设计好的文化衫进行展示,谈创意思路。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2、随音乐以模特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
16、千姿百态的帽子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帽子,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用写生的方式,较真实地表现帽子的形状、透视特点。
2、在欣赏、讨论、游戏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
3、能从审美、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顶新颖、漂亮的帽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写生的方式,描绘一顶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帽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审美和实用的角度,再设计出一顶新颖、漂亮、具有特殊功能的帽子。打破传统意识,设计出有新意的帽子。在设计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
教具学具:
(学生):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各种帽子实物、剪刀、范画、幻灯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
提问:在你的记忆里,你都知道那些帽子,你最喜欢哪种?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导入课题)
(生):军帽(军人的一种标志,具有威严感)
安全帽(保护工人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帽子)
护士帽(白衣天使的象征)
民族帽(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回族的白帽等)
凉帽(具有避暑遮阳的功能)
(师):教师加以补充,播放各类生活帽子图片。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探讨各式各样的帽子。
板书课题:各式各样的帽子
2、写生、练习
(小结):千姿百态的帽子可以保护人的头部,美化人们的生活或作为职业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3、探索、发现(1)(师):上节课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写生训练的达标任务,我(2)(师):老师让你们从家里带来的帽子,有没有特别一点有创意的,拿出来让我们大伙见识一下,怎么样?(3)让学生欣赏时尚大师设计的帽子,带着问题观看图片。 (4)设置情景,借虚拟人物提高学生创作兴趣,以完成教学难点目标。
4、创作、辅导
学生进行创作设计,教师辅导学生突破难点
5、点评、总结
17、会游的玩具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游的简易玩具并画出设计草图。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会游的玩具的运动原理。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能在水上漂的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够在水中游动的原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设计草图,说明它们的设计思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能够设计和画设计草图。
2、让学生分组商讨各种会游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如何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材料。
3、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与构思,画出设计草图并制作出一个会在水中游动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对玩具进行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力争设计制作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互相评价,欣赏,分小组将玩具放在水中游动,比比谁的玩具设计和制作的好。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四,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去寻找更多会游的玩具,搞清玩具为什么会游的道理。
18、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绘画。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画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
2、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笔刷工具创作的电脑装饰画作品。
二、发展阶段
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方法。
2、让学生选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
3、利用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画图工具和方法,对形象进行一些变形操作,对作品进行画面处理,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
1、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2、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教室网络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的掌握WINDOWS画图程序的绘画技能。
19、光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20、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1)地理位置; (2)发现时间; (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
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
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B、胡须;C、脸部表情;D、姿势;E、装束;F、陶马
三、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四、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下一篇: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