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是两首现代诗,刘大白的《晚秋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你知道怎么整理有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的知识点吗?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知识点,欢迎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原文
秋晚的江上(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穂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知识点
一、多音字
尽jǐn(尽管)jìn(尽头)
溜liū(溜走)liù(眼尖手溜)
三、近义词
倦—累 一瞬—一霎 霸占—侵占
四、反义词
斜—正 扁—圆
五、理解词语
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滴溜溜:形容旋转或流动。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六、词语搭配
(头白)的芦苇 一(穗)剪秋罗 甩得(滴溜溜)
七、词语扩展
ABB式词语:滴溜溜 慢吞吞 慢腾腾 香喷喷 辣乎乎 甜津津 软绵绵
八、句子解析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词形象的写出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九、问题解疑
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2.怎样理解《秋晚的江上》中的“鸟儿”和“斜阳”?
“鸟几”代表人,“斜阳”可以理解为人要做的事。一开始,鸟儿背负着重担(斜阳)努力飞行,面当完成任务(抖落斜阳)时,眼前一片红色,此时鸟儿该多么高兴、轻松啊。
3.《花牛歌》这首诗表面上写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辜负青春。
十、课文主题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 巢(cháo) ?芦 苇(wěi) ?剪秋 罗(luó) ?眠(mián) ?霸(bà) 占(zhà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妆”的本义——“化妆,妆扮”,然后找出“妆”的本体和客体,进而体会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3.指导词语归类。◆ABB式:滴溜溜白茫茫香喷喷金灿灿亮晶晶
水汪汪黑压压沉甸甸红彤彤火辣辣
4.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说说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秋晚的江上》。
改为五言律诗:倦鸟驮斜阳,归途天苍苍。哪堪迎风苦,抖翅晖满江。蒹葭千层浪,向晚秋意凉。适才寒霜色,忽而倚红妆。
改为现代文:傍晚时分,在外玩耍了一天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鸟儿们翻动双翅,好像把斜阳抖落在江面上。江岸边白色的芦苇,在一瞬间也被斜阳染成了红色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美不美?花牛酣眠,草丛漫步,美不美?这些都是美的,都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妙的画页。它们究竟美在哪儿呢?下节课上我们再通过深入探究继续赏析。
小结: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讲解时不会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但对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上,我们简单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知识,学习了会认的字,把握了它们的写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整体上了把握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学习生字新词时能联系已学的字词,学习能力强;理解圈画词语时能结合具体诗句,十分细心;在朗读诗歌时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停顿、节奏,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获良多,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背诵两首诗歌。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知识点
下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