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高一语文课程知识点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考试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好多同学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却无从下口,导致出错率过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试卷真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试卷真题

一、基础知识(共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拮据(jū) 忖(cǔn)度 胆怯(qiè) 自吹自擂(léi)

B、瘦削(xuē) 倔强(jué) 揖让(yī) 自惭形_(huì)

C、湖泊(pō) 剽窃(piāo) 油脂(zhī) 随声附和(hè)

D、连累(lèi) 军械 (jiè) 漂白(piǎo) 载歌载舞(zà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川流不息 鱼竿 绽放 招贤纳士

B、容光焕发 艳羡 琐碎 迫不及待

C、兴高彩烈 喧闹 劳骚 愚不可即

D、鸦雀无声 揣摩 摇曳 饱经沧桑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 ,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②只是在夜间,他(沙子龙)把小院的门关好, 他的“五虎断魂枪”。[

③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_____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

A、淡薄 熟悉 必须 B、淡薄 熟习 必须

C、淡泊 熟悉 必需 D、淡泊 熟习 必需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年轻人不要妄自尊大,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而应当充满自信,并勇于开拓创新。

B、高中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常常呈现出人云亦云的可喜场面。

C、新世界商场举行打折促销活动,引得数以千计的顾客前来购物,商场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简直是不可开交。

D、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 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_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气象资料分析,北京近期不会出现降雨过程,仅京郊部分地区会出现短时降雨,雨量分布不均匀。

B、这家工厂虽然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C、能否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

D、为了寻找野生华南虎的踪迹,科学考察队员几乎走遍了巴山的每个角落。[来源:学科网]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范爱农》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

C、莫泊桑是19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项链》,“项链”不仅是小说的线索,而且主人公的生活历程、命运起伏,也都是围绕项链展开的。

D、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他复仇雪耻的艰难经历记载于《国语》,“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源于他的这一段经历。

7、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人有了物质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 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 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 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2题(共10分)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 ,左三千人,右 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

8、对下列句子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对曰:“可矣……?”   对:回答。

B、比降北之罪。      北:向北。

C、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被濡衣:被,同“披”;濡衣,湿衣。

D、被濡衣而赴火者   赴火:奔赴火场。

9、对下列句子中虚词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王问于大夫文种  于:从。

B、何不试焚宫室    何:怎么。

C、比死敌之赏     比:比照。

D、乃下令曰      乃:却。

10、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罚严而必

A、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蟹六跪而二螯

11、选出“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

A、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才取得人们信任,而且惩罚必须严格。

B、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而有信用,惩罚必须严格。[

C、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而有信用,惩罚严格而又果断。

D、我们一定要奖赏丰厚才取得 人们信任,而且惩罚严格而又果断。

12、下列分析解说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文意可知,人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大夫文种和越王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B、本文侧重写越王焚宫室 ,让民救火之事,来显示越王的威严,以使人民慑服,具备战胜吴王的条件。

C、本文写了大夫文种向越王建议试焚宫室,实行赏罚以测试民心之事。

D、本文着重写一个“试”字。先试,由于赏罚不明,谁也不去救火;再试,赏罚分明了,人们全力以赴去救火。越王从而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三、文言断句(5分)

13、用斜线(/)为下面文言文断句。

臣 闻 之 少 而 好 学 如 日 出 之 阳 壮 而 好 学 如 日 中 之 光 老 而 好 学 如 炳 烛 之 明 炳 烛 之 明 孰 与 昧 行 乎 平 公 曰 善 哉

(节选自《师旷劝学》)

四、默写(共10分)

14、故木受绳 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5、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16、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

17、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8、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五、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9—22题(共21分)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来源:学科网]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 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人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他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 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 作了另一个人 。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俯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 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_着!两个赤_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作品写战场交锋,没有枪林弹雨和弥漫的硝烟,代之以双方的对峙与两个人的交锋,读来却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别出心裁。

B、年仅二十三岁的 “他”,将“河”想象成恋人,对其向往之情就不再是洗去污_这般简单,同时寓有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心理。

C、界河曾夺去了三个人的生命,以“他”为代表的士兵们,甚至怀疑这条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过大兵们的想象与普遍的幻觉,写出了界河带给将士们的痛苦与折磨。

D、作品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人物形象丰满,富于感染力。

E、这篇作品的悲剧性在于,一个战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风,给了对手以喘息之机,必会为自身酿成灾难。在对敌斗争中,这是一个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

20、“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小说中这一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文中的 主人公“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但当他面对敌人的时候,明明“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他却“无论如何开不了枪”“实在无法扣动扳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主人公无法扣动扳机射杀敌人的原因。(4分)

22、结合本文的结尾,说说本文要 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字数不少于200字,共10分)

六、作文(40分)

你是我的朋友,和你在一起,我不再孤单;你是我的亲人,和你在一起,我懂得了爱与温暖;你是自然的风,和你在一起,我感受着四季的脉搏;你是书本,和你在一起,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充实;你是勇敢,和你在一起,关键时刻我不再畏惧;……

请以《和你在一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a引人联想+b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c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3.比拟:a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b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c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4.夸张:a突出本质、特征,引人联想+b烘托气氛,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c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5.对偶:a便于吟诵,易于记忆+b表意凝练,抒情酣畅+c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6.排比:a句式整齐,节奏匀称+b文章贯通,语势强劲+c集中内容,加重感情+d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

7.设问:a提醒注意,引起思考+b突出内容,变化波澜+c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d增强说服力和表达效果

8.反问:a强化语气,强调内容+b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c引起思考,余音回荡

9.反复:a写景抒情感染力强+b承上启下,层次清晰+c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10.起兴:a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b统摄全诗,引出故事+c激发读者想象+d化实为虚,形象生动

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