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1
简介:
这是篇典型的赋。赋是一种文体,讲究铺张叙事,重视辞藻押韵,本文体现了赋的特点。比如发端之辞“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不仅有气势,而且含义尤丰,写尽秦王朝暴兴速灭的历史,其中“毕”、“一”、“兀”、“出”锤炼极佳。“毕”、“一”概括了六国互丧、天下为秦的史实,而“兀”、“出”,则形象说明“阿房出”是由“蜀山兀”换来的。作者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阿房宫规模宏大,而且生动地揭露了秦始皇的腐败、荒淫。这些无不反映赋的艺术特点。
背景: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字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④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一词多义
一: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一样)
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2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复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3
【文学体裁知识】
1.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2.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于“表”,如《谏太宗十思疏》。
3.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议论,如《五人墓碑记》
4.楚辞体:又称“骚体”,为战国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
5.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
6.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小总结
★ 高一上册语文课本重点内容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提示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一上下学期必须学会的知识点复习大纲
高一年级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上一篇: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下一篇: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