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就必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点点滴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后认真复习、预习,能得到良性循环,得到卓有成效的学习效果,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快乐的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语文答题技巧论述类文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种概念、两种心态、六个步骤
1.树立一种概念
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时,要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如“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的“文中”即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句的上下文。即使“推断和想象”试题的答案也同样在原文中。
2.具备两种心态
①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②一定要认真仔细。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相关的句子去作出推断,从而判定选项的正误。
3.明确六个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来进行解题。
(1)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
读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准确地筛选信息,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划读原文找“概念”,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
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
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⑤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2)审(题干、选项),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①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
②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
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3)找(筛选信息),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①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②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A.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B.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③找错因
社科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为十种陷阱:
A.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
B.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
C.以偏赅全:以偏赅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
D.是非颠倒: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
E.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
F.超前判断: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
G.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
H.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
I.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
J.喧宾夺主: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阐释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
(4)比(干扰项)
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
(5)排
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对选项进行排除,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
(6)选
选出正确选项。
小结:论述文阅读解题方法:①根据选项找原文;②对照原文找差异;③针对差异作判断。
高三语文答题方法必备
上一篇:高三语文答题技巧论述类文本
下一篇:高三语文答题技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