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给我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在看似诙谐的语言中流淌,但影片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深的则是对遗憾的追寻与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电影《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一
【学会珍惜】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他们终其一生,把全身心的爱都倾注到了儿女的身上,寒来暑往,他们时时牵挂着儿女的冷暖;天南地北,他们处处念叨着儿女的安危。
《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贾晓玲的母亲遭遇了车祸,在弥留之际,贾晓玲穿越回了1981年,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工厂,试图改变母亲的命运,却不料妈妈也穿越到了1981年,上演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这部剧有笑点,也有泪点,影院观众无一不落下了眼泪。
贾玲一直对妈妈心存愧疚,生气自己为什么小时候不努力,直到长大了才开始明白而没有让妈妈在有生之年以她为荣,这也成了她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她本想借着这次穿越的机会能够让妈妈重新拥有一个风风光光的人生,可以有一个在好莱坞做导演的女儿,有一个月薪八万的女儿……她宁愿舍弃自己诞生于世界的机会,来弥补妈妈所有的遗憾,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同时体现出了贾玲对妈妈的感恩之心。没想到的是,最后经过和妈妈互诉衷肠,才知道妈妈只是想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她罢了,这也是剧中最让人泪目的地方。是啊!儿女健康快乐是身为一个母亲莫大的追求,母爱是世间最纯洁无暇的爱,胜过海枯石烂、天荒地老。每次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她们总是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为我们遮风挡雨,即使我们再不争气,再惹她们生气,她们也总是会包容我们,以我们为骄傲。
母爱就像一本书,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感悟其中的珍贵所在。亲情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会珍惜,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上演。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二
大年初一新上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昨天,我也去观看了这部感人又好笑的电影《你好李焕英》。
电影以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是贾晓玲与妈妈李焕英共同穿越回来的故事。
这部电影也是贾玲未完成的心愿,她也是以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心愿。
贾晓玲在18岁的时候,她的妈妈李焕英却因意外去世了,可是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还没有来得及报答母亲,没想到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重回1981,她凭借自己超前的思维让自己的母亲”大有所为”。
电影中的贾晓玲想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大有所为能为自己的妈妈增光添彩,可是她妈妈李焕英并不这么想,她觉的只要她自己的女儿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就好了。每位母亲都很伟大,贾玲刚考上大学,因为学费的昂贵,李焕英就每天省吃俭用,在大雪天里也省下钱来,自己走路回家。
母爱的伟大,做为儿女,我们应孝敬父母,每一位母亲都是如此,她们都用着自己的方式来保护,来爱着自己的孩子,我们也要回报父母,好好的爱着他们。这部电影也正是送给天下的每一位伟大的母亲。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三
过年啦,因为疫情的原因被迫宅在了家里,远门出不了,本想各大公园一日游搞起来,但常去的几个公园都是人满为患,所以果断决定以看电影的形式渡过这个“宅年”。
今年过年看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多的场次,本来冲着是喜剧去的,新的一年先好好乐一下。结果乐是乐了,这哭得也很难看啊!
这个电影是贾玲导演的,和我想的一样,贾玲这个人看着糙其实心里是很细腻的,电影一看就是女性视角。
哎呀妈呀,吉吉泪点低,就怕昨天情绪汹涌,所以今天才写感想。其实剧情都已经有点记不太清了,但是一想到这个剧还是有点莫名的想哭,这个可能就是女性观众的特点吧。
看完严重怀疑李焕英是贾玲的母亲,一查,果然,这个就是女人的直觉吧。其实也带有理性的推理,因为正常情况下,大过年的,导演应该会考虑将结尾改一下,比如让母亲活过来什么的。但是结尾妈妈还是死了,那就说明这个就是客观事实,导演不是想当导演才拍的剧,而是想妈妈了才拍的剧。
幸好女儿是个小品演员,能用幽默的笔触来描绘自己与母亲的点滴,这个其实还挺难得的,但是作为一个是女儿也是母亲的人,我真的不知道导演在导这部剧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应该也不怎么好受吧。
首先这部剧是根据小品改编的,所以整个剧实际上也是用小品的形式来拍的,中间一个包袱接着一个,有很多的笑点。
因为才是初二,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观感,我这里就不多做剧透了,毕竟包袱提前知道了就没啥意思了。
年代感做得也挺好。
就是陈赫的造型,我真的不知道那个年代是这个样子的嘛,或者那个是当时潮流的最前沿,至少当时我周围的叔叔阿姨里面没见到那样滴。
贾小玲刚穿越到1981年时候那个熟悉的disco音乐,虽然小时代大街小巷都在播放那个音乐,但是今天才查了一下,那个曲名叫《路灯下的小姑娘》。哎呀,40年了才知道名儿!
还有李焕英的各种连衣裙,格子床单做裙子那段,如果贾小玲能把这个穿越预知未来当作金手指,当时去干个时装设计师什么的,没准儿会创立一个中国的Burberry品牌呢!当然这个金手指沈腾已经在《夏洛特烦恼》里面以歌手的身份用过啦!
还有全村的唯一一台电视、篮球赛和文艺汇演,那时候人们虽然生活条件不太好,但是大家的距离确实都很近,像吉祥这种有点岁数的人都懂滴!
贾玲并没有很刻意地去立什么李焕英的人设,而是通过两个人之间那种日常搞笑的互动,让观众看到了一对普通母女温馨而细腻的情感。
两个人能穿越成同龄人还真的是挺幸福的。现在的年轻人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并不见得如电影那般和谐,这也是有些人会打出一分的的原因吧。
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够与时俱进,或者完全相信和尊重孩子的父母太少了,更多的是关心则乱,还是越关心越乱的那种。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如果我们和母亲能够变成同龄人,像朋友一样生活在一起才应该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事儿吧!
我不想说年轻人应该理解父母之类的话。我只想说,作为一个上了年龄的人还是应该更多地去拥抱这个世界,尽量地与这个世界同步,也不是单纯为了和孩子多交流,而是通过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永远的孩子,永远对这个世界好奇,而不是总盯着自己的孩子。
跑偏了,这不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只是我真的很羡慕导演能够和母亲作为同龄人生活在一起,虽然很短,但确实能增进理解和共情。这个应该也是导演想要的,而她通过自己的电影实现了。
故事的结局母亲还是走了,生活总是比我们想象得要残酷。
前几天在听贾行家《文化参考》中《脱口秀为什么是喜剧的未来》里有一句我印象深刻:脱口秀是单口喜剧赏从自身的负面情绪出发,通过完全的原创,说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实现和观察的交流。
所以搞喜剧的其实就是给生活中装上糖衣,我们吃起来的时候就没那么难受了,面对生活也能多了一些勇气。
用一句已经被用滥了一句话来结束这篇观后感: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罗曼.罗兰
所以喜剧人都是生活的英雄,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四
《你好,李焕英》
——一部让你流泪的喜剧电影
辛丑牛年,大年初一,我随家人在影院观看了喜剧演员贾玲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影片借穿越时空带观众找寻时代记忆,充满喜乐笑声;也是借穿越时空演绎母女深情,充满悲苦感动。
《你好,李焕英》改编自贾玲的亲身经历和2016年出品的同名小品,由贾玲担任编剧,贾玲、沈腾、陈赫、张小斐等主演。贾玲自2016年开始准备剧本。为了这部电影,她自2016年起就渐渐减少工作,专心写剧本。剧本初稿于2019年年初完成,历时三年。
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某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在贾晓玲情绪崩溃的状态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相遇,二人形影不离,宛如闺蜜。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晓玲以为来到了这片“广阔天地”,她可以凭借自己超前的思维,让母亲“大有作为,弥补遗憾,找回快乐”。
故事的前半程充满喜剧色彩,让你笑,笑得前仰后合,死去活来。笑点由现代人和旧时代的冲突造就,用“购物票”抢电视,用“犬毛”补秃发,男女朋友羞羞地“电影院”看《庐山恋》,用“补丁”补牛仔裤的“漏洞”设计……
随着剧情的推进,事态发展完全没有贾晓玲想得那么简单,结果让晓玲感到意外:母亲李焕英带领的排队比赛失力,给母亲安排“美满姻缘”失败,母亲李焕英的死敌王英更为得势……最后更是非贾晓玲所愿,母亲李焕英和父亲贾文田幸福牵手。贾晓玲猛然醒悟,原来此时的母亲绝非年轻时母亲,眼前的母亲也是穿越时空来给女儿道别。女儿一心为母弥补遗憾,母亲全心为女故装不知。在母亲面前,贾晓玲发现自已永远是那个被呵护、被关爱、被成全的对象,不禁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一路狂奔。穿越回归,冰冷的病房依旧,贾晓玲俯卧床边守护着永远睡去的母亲。为什么读懂了母爱,而母亲已经不在?为什么理解了母亲苦心一片,母亲却已经撒手人寰?为什么一个“让母亲快乐”的小小心愿实现起来却如此艰难?为什么“为了孩子”母亲会如此这般、毫无怨言?
所以,故事的后半程充满悲剧色彩,让你哭,哭得稀里哗啦,不可自拔。自中段影院便笑声停止,渐渐安静。尾声处观影人更是啜泣不止,直至息屏而不愿离场。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值得一看。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五
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不在,人生也仅剩归途。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如果你能读懂贾玲的穿越,你就能明白,从现在开始,该怎么弥补和加倍的珍惜去回报父母的恩情!你要知道母亲和我们是生死之交,而不是你不耐烦的絮絮叨叨。你要知道,这世间对我们唯一不求回报的爱就是父母之爱,单是听着父母所谓的唠叨,那也得是有福气的人才有的特殊待遇。听着唠叨,越听心里越开心。才说明,你长大了!父母也就没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所有看完电影的人感慨李焕英的女儿贾玲确实争气了。可我觉得贾玲一定会想,用我现在的成功换来只要让我妈活着,我即便不争气,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和我妈在一起,每天让我妈高高兴兴,我没有名气,没有现在的成功,我也愿意!!
可所有的事情,偏偏不能尽如人意。不管怎么样,如今,李焕英都该放心贾玲了!贾玲有几亿人替你心疼着呢!放心吧!
影片从头至尾,笑声伴着泪水,能够把平凡演绎到极致,就是贾玲和所有演职人员最大的成功!
从电影院出来,小杨紧紧地搂着我,悄悄地告诉我:谢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也不分开!我也想告诉小杨:谢谢你,来做我的孩子!
小月小杨,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这也是妈妈希望看到的!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六
四川人说话幽默,将自己带川味的普通话冠以“椒盐”的形容。所谓椒盐其实就是花椒和盐巴,你可别小瞧这两个,它们是最佳拍档,是川菜的灵魂所在。用“椒盐味儿”修饰限定普通话,其实就是委婉地称其普通话语音不标准,说者难受,听者蹩脚。可阿公的“椒盐味儿”普通话一点都不“普通”,不信?那我们一起去看看。
你做啥子,都不如先想点子。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阿公的“川普”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我缺乏大局观,别人是打好算盘、做好账再行动,我是“抓着半句,就开跑”,结果自然是举措失当、舍本逐末、事倍功半。阿公便教育我说道:“你做啥子,都不如先想点子。做事情要把触角伸远点、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提前做好工作的谋划,要有大局观和全局意识。在行动之前,把重点工作和难点事项都理出来,想好解决对策。点子到位,做事不疲惫。”
心要坚定,脚步要硬。我是一个特别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别人的眼光和话语对我都会产生影响,导致有时我做事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拖拖拉拉。阿公课堂开课啦,“你明知自己的致命点,还不努力克服,竟任由其肆意疯长。你要大胆一些,坚定理想信念,心静下来不要听别人的声音、不要受外界影响,劲往一处使,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无痛不快,无苦怎么会有甜,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才有清晰的远方。”
吃饭不要“垒尖尖”,遇事不要“梭边边”。从小阿公就教导我盛饭的时候要有个量——分量,不要垒起多高;遇到事情的时候要有个度——态度,不要只晓得偷懒、耍滑头。不然就会变成“干吃饭,不干事”。我有时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存在“见子打子”的情况——用阿公的话说像癞蛤蟆“戳一哈,跳一哈”。“每个人都晓得自己鞋子挤脚的位置在哪,那要怎么办?还不是勇敢站出来挑战自己,不要回避矛盾,躲避责任。”
《你好,李焕英》中的台词“我只希望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感动了很多人。我与阿公讲了此事,他说:“我只希望我的孙女做事不要哈戳戳、做人不要瓜兮兮的。”听到这个答案的我会心一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阿公的“椒盐”普通话一点都不“普通”,从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位耄耋老人对后辈耳提面命做事之道、谆谆教诲为人之本。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七
近期,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热门话题,既没有专业的导演,也没有流量明星,是什么让它从一众电影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一个“真”字。
创作的规律总是相通的,文字工作亦然。一篇合格的公文,必定脱离不了“真”。调研报告作为一种非正式公文文种,常用于组织工作中,目的在于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与依据,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经济。尊重客观事实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失去了真实性的调研报告,也就失去了它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调研报告中涉及到的所有材料均需出之有据,切不可道听途说。
调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要尽可能地反映实情。我们在起草调研报告时,应当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领导关注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提供科学决策与依据。有的调研报告为了写而写,看上去内容充实,实际上提出的问题虚头巴脑、无病呻吟。比如写村(社区)两委换届问题,不把调研重点放在干部作风、工作能力上,而是深挖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私人矛盾。这样的调研报告尚且无法反映真实问题,更别说提供决策意见、解决问题了。
找准问题是撰写调研报告的前提,充盈的事例和数据则是高质量调研报告的支撑。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阅读书刊、报纸,上网查找等途径获取了第一手资料,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研究得到实际可用的部分,写进我们的调研报告中。我们在选择事例时要考虑普遍性和参考性,不能以偏概全。选择数据时要挑选典型、有可靠性、有实用性的,要注意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但无论是事例还是数据的选择,都必须真实可靠,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结果而凭空想象、胡编乱造,导致调研缺失真实性,撰写出的调研报告失去参考价值。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据媒体报道,导演贾玲用了四年的时间打磨《你好,李焕英》的剧本,正是因为她这种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才给观众留下了如此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故事。同样,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可能一稿而成,要经过认真推敲,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列举的事例与数据是否有代表性,所提的对策建议是否有可操作性。在推敲之中反复修改,直达最终的成品经得起实践考验,能够真正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八
家风里有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好家风,更是父母对子女最丰厚的馈赠。大年初一,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除了令人捧腹大笑的有趣情节,这部电影更流露出了浓浓的爱与亲情。这样一部电影,珍藏着回忆,更生动地刻画出中华民族“母慈子孝”的优良传统。
这部电影,讲述了女儿贾晓玲意外穿越回20年前,与正值青春的母亲李焕英相遇的故事。电影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又笑又哭”“后劲儿太大”成了许多观众的评价。从二八式大梁自行车,到蓝色工装裤,再到黑白电视机……电影中那些怀旧元素,瞬间勾起了我们儿时的回忆。然而,真正引发我们共鸣的,则是电影中李焕英与贾晓玲这对母女间最为真挚的情感,也是那“慈”与“孝”的优良家风。
宁肯自己苦点累点,只要能让儿女健康快乐,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这是母亲李焕英对贾晓玲说的一句话,也是整部电影中最感人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天底下所有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我们的母亲也已然从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为此,《人民日报》专门做了一期“你好,这是我的李焕英”的稿件征集,不少网友翻出妈妈的旧照。有网友留言说,“我妈妈真的挺能吃苦的,岁月侵蚀下,原本苗条的身材和纤细的手指也变得越来越没有少女感。”也有网友留言道:“老妈得了重病,我瞒着她。她自己偷偷知道,又偷偷装起自己的知道,让我们以为她不知道,这就是爱。”为母则刚,为了儿女牺牲一切,甚至燃烧自己的生命,这便是一种充满爱的家风。
希望儿女出人头地是每一位母亲共同的心愿,但最重要的,是儿女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母亲李焕英快乐一回,是电影中女儿贾晓玲“穿越”后最大的动力。为母亲“抢购”电视机,与母亲一起打排球比赛,甚至为了让母亲能过上好生活而“阻止”其与父亲结婚,女儿希望通过这样,来弥补“没出息”的自己对母亲的愧疚。可李焕英却说:“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一瞬间,贾晓玲泪如泉涌。希望儿女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天底下所有母亲最大的心愿。常言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不重视品德修养,即使获得“成功”,也是经不起考验的,而经历成长的“阵痛”,虽然可能遭遇挫折,走一些弯路,但能够在成长中感悟人生,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成功,这便是这部电影中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注重品德教育的优良家风,才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且向上的优秀品质。
“子欲养而亲不在”,电影里可以“穿越”,而在现实中却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我们每个人都在拼了命地努力奋斗,认为这样就能报答父母,可是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陪伴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难道是真正的“孝”吗?趁着父母年轻,常回家看看,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这是整部电影向我们传达的更深层次的声音。近日,一则新闻感动了无数网友。2月17日,陕西西安的冯先生看完电影后深受感动,本想回家准备给母亲拍个小视频做纪念,没想到母亲却难掩对故乡和年迈双亲的思念而落泪。看到母亲想家了,冯先生心里酸酸的,他当即决定带上母亲,驱车900公里回家见姥姥和姥爷。到了姥姥家,“一下车我妈就特别激动地抱着我姥姥”,冯先生说,“见到我妈的满脸笑容,一切都值了。”对父母来说,精神的“孝”往往比物质上的“孝”更为重要,常回家看看,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每个家庭的家风里,都“珍藏”着父母对子女的爱,有一天,我们会在不经意间“打开”它。当我们解开其中的家风“密码”,那时,父母老去,我们也早已长大。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九
春节假期,电影《你好,李焕英》以黑马姿态异军突起,成为阖家团聚的日子里最温情的一抹风景。除了是一部引起大众共鸣的亲情片,它更是一部启迪党员干部的教育片。党员干部成长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借坚贞之义、协作之心、拼搏之气,和风飞起,方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党员干部应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坚贞之义。电影里,李焕英与同厂男友秘密恋爱三年,面对厂长儿子的穷追不舍,她依旧坚定初心,选择与男友步入婚姻殿堂。在进入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队伍时,我们都拥有坚定的初心,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着这份信念,我们走向了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在各行各业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是,现实社会鱼龙混杂,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名利的诱惑。如果任由私欲蔓延,我们就会逐渐失去初心与人生的正确方向。因此,党员干部更要坚守底线、坚持原则,不断读原著、学原文,增进自身修为,抵挡住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的诱惑,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党性”不放松。
党员干部应有“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协作之心。电影里,队员们因个人问题无法参加排球比赛,李焕英集齐团队的力量,为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使队员们顺利归位。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全国九千多万党员更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广大党员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铸成基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我们党员干部要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掌握好发展的节奏,加强党员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团结协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党员干部应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拼搏之气。电影里,李焕英率领的打铁娘子队,在缺失一名队员的情况下,依旧为每一个得分不服输地战斗着,还因此获得了厂长的青睐。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党成立100周年,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激昂奋进的精神、以良好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正如影片中所言,“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就会有光彩”,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为人先、大胆尝试,做一棵坚韧不拔的竹子,任凭磨难打击,任凭酷暑严寒,始终坚持大力激发基层和群众的活力,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士气,更好地应对新的发展变局,开拓新的发展格局。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个人心得篇十
今年春节电影档,《你好,李焕英》无疑是一批黑马,票房口碑双丰收。它的成功是预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凭借“真心”“真情”“真功夫”,打了一场实实在在的漂亮仗。而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在这场“硬仗”中,我们也要敢于担重任,勇于啃硬骨头,“借鉴”电影成功逆袭的三件套,用实干担当迈好“十四五”发展第一步。
矢志为民守初心,实现共同富裕要用“心”。唯有真心最动人。贾玲作为导演,把自己的心掰开了、揉碎了,充斥在每一处细节讲述、每一件碎事描叙上,这样的真心换来的是观众的认可、电影的上座率。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群众,也需要这样的“掏心窝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点赞”、获得群众的“口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把初心使命化为创新攻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的执行力,始终站在根本宗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立足自身岗位,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切实解决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向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开拓奋进。
密切干群鱼水情,走好群众路线要用“情”。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它的至情至性,贾玲站在一个平视抑或仰视的角度,把母亲的形象捧出来,无论是母亲只愿女儿健康快乐的叮嘱,还是一次次考虑女儿的细节,都是如此熟悉的温暖、妥帖的亲切,情感就是这样一点点溢出来,也渗到观众心里最柔软的角落,产生共振。“情”不仅仅是电影成功的暗号,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心照不宣的密码。“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乐于带着“感情”下基层,涵养人民情怀,用真心换真话,用实干换真情,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善于汲取群众智慧,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既成为群众的领路人,更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敢于走出办公地点的四方天地,走进街头巷尾的袅袅炊烟,到问题多、困难大、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用踏踏实实的作风、实实在在的成绩保证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线、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畅通无阻。
强化责任显担当,开好局起好步要用“功”。作为女儿,贾玲有责任讲好母亲的故事;作为导演,她有义务交出合格的电影答卷。《你好,李焕英》的动人不仅在于贾玲付出了真感情,也归于她下了真功夫。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都有自己的使命完成社会交予他的那一棒责任。而“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加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勇于肩负责任。要在实践历练中锤炼过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常态,埋头苦干、苦干实干,干出实绩、干得实效。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将“发展”“创新”“人民”“改革”等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方向切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觉悟,直扑一线、直奔重点、直面难题,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