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山海情观后感2000字以上优秀范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视剧《山海情》讲的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扶贫干部帮助西海固地区人民拔掉穷根,过上美好生活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员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篇一

汲取“山海”精气神 烧旺基层“三把火”

最近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该剧讲述了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在闽宁扶贫协作下,大伙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山海为远情相近,闽宁同是一家人。自1996年以来,福建派出11批180余名挂职干部,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24载风雨兼程,24载砥砺前行,他们用身躯扛起了对口帮扶的国家使命,用汗水浇灌出宁夏脱贫的致富果实,用心血铸造出“山海协作”的盛世华章。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心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服务的念头,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干事创业的劲头,摆出“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乡村振兴的势头,真情相融,智志相辅,昼夜兼行,汲取“山海”精气神,烧旺基层“三把火”,让“三把火”照亮人民幸福路,举“三把火”走向乡村振兴路。

真情相融,烧旺基层“服务之火”。“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山”为宁夏,“海”为福建,将山海融为一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是对口帮扶宁夏工作队员不断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教育大家伙更新观念,带领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增添收入渠道、扩宽致富门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厚植真情为民的情怀,以最为纯朴的情怀扎根基层,把根深深扎在基层大地;更要培育心系群众的沃土,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群众,把情源源融入村民心中。在基层立下愚公之志、下足绣花之功、耕好责任之田、烧旺基层“服务之火”,树立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提高人民至上的服务站位、坚守造福一方的服务初心,秉持为民谋利的服务操守,竭尽全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十足、幸福感持续蔓延、安全感稳步提升。

智志相辅,烧旺基层“奋斗之火”。“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包容开放的“东南风”如春雨般滋润着西北大地,唤起了宁夏人民“自我脱贫”昂扬斗志,激发了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谱写了闽宁协作将“干沙滩”建设成“金沙滩”的新篇章。经过24年的久久为功、接力攀登,贫困群众已全面脱贫,在这24年激情燃烧的脱贫岁月中,智志双扶引领了脱贫潮流。而今,在“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时,基层党员干部要智随志走、志以智强,以改革攻坚的智慧获取人民幸福生活的契机,用艰苦奋斗的志气引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潮流,通过智志相辅,烧旺基层“奋斗之火”,携群众一块实干笃行,同人民一起砥砺奋斗,与大伙一道共创未来。

昼夜兼行,烧旺基层“振兴之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脱贫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而乡村振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指日可待的品质生活。涌泉村日日夜夜的开拓创新,桩桩件件的脱贫故事,展现了“闽宁协作”下的“中国造”,为我们迈向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我们肩负着新使命,面临着新挑战,但也赶上了新时代,迎来了新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昼夜兼行,勠力创新,捕捉新机遇,打造新思路,尝试新方法,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担当、“敢为人先,敢于亮剑”的魄力,积极整合乡村闲散资源,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颜值面貌,打造乡村回归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烧旺乡村“振兴之火”,走出一条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风情、保得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篇二

西海固的“脱贫秘诀”

2021年初,一部扶贫剧《山海情》火爆荧幕,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扶贫剧中浓缩了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战中万千基层干部的身影。有的观众与“水花姐”一同哭泣,有的观众为“马得福”不被理解时而感到忿忿不平,但最终大家都会为西海固的成功脱贫而感到骄傲。剧中的故事已经结束,但西海固的脱贫密码有迹可循。

脱贫秘诀一: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决心、扶观念、扶梦想,帮助贫困百姓树立摆脱贫困的理想和信心。马得福回村工作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参加吊庄移民,常年的贫困生活让乡亲们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勇气。最终,马得福家率先报名前往吊庄,说服了乡亲们一起前往条件艰苦的玉泉营。在我们的工作中,帮助基层群众改变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活动,一旦发现“等、靠、要、拿”的思想要及时破除,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思想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返贫,让乡亲们从“有的吃”变成“吃得好”,从“有的穿”变成“穿得靓”。

脱贫秘诀二:扶贫再扶智。扶智就是扶能力、扶技术、扶理论,帮助贫困百姓学习一技之长。《山海情》中乡亲们从最初将县里给的八十一只“扶贫鸡”吃得只剩一只,到通过种植双孢菇赚取第一桶金,涌泉村的成功说明,扶贫工作不能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实现从“输血变造血”的转变。技能培训是帮助群众脱贫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具体的技能培训方案,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量体裁衣,传授基层群众最想学的手工技艺,真正激发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脱贫秘诀三:扶贫更需教育。扶贫不能只靠扶贫干部,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人才,从“引水”变成“打井”,真正改变一方土地。剧中的白校长为了阻止不满16周岁的学生外出打工想出了种.种办法,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当地政府做出决定:在校学生,不论是否满16周岁,一律不得外出务工。白校长的所作所为给我们上了一课:“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想要真正改变一方土地,不仅要树新风、教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先行,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只有教育能让这些孩子们改变命远,而改变了命运的孩子们才能将贫困连根拔起,真正盘活这方土地!

西海固的故事,到这里就真正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新奋斗的起点。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千千万万个“马得福”们一定会探索出属于他们的“致富秘诀”!

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篇三

@党员干部 学这一代“骄傲”的扶贫人

近日,电视剧《山海情》热播,真实展示了我国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自身局限,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打出扶贫“组合拳”,形成东西联合、多方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啃下了脱贫“硬骨头”。剧中西海固地区的“穷”“土”“真”是很多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剧中为了脱贫而奋斗的村民和扶贫干部都是年轻人,勾引起了一代“奋斗者”深深的回忆。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也应学习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启新时代奋进的“序章”。

坚定理想信念,“干沙滩”亦可变成“金沙滩”。从一天三顿吃洋芋,共享一条裤,只剩一只“扶贫鸡”,到后来完成异地搬迁,并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脱贫换新颜。这是党的扶贫政策在农村深度贯彻的典范,也是冲锋在前的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体村民绘出来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生动画卷。“干沙滩”的巨变,充分展示了扶贫中的“中国方案”,展现出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劳奉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认真践行群众路线,“黄沙漫天”变成“塞上江南”亦是可能。

敢于开拓创新,“黄沙地”亦可蹚出“致富路”。面对漫天黄沙,身为基层干部的马得福,不甘于贫穷落后的现状,勇于做脱贫致富的领头人,敢于做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将时代交付的重任扛在肩上。其弟马得宝更是一位勇于创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个尝到甜头的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我们要在发展理念上不断突破,学会善于用创新的思路谋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难题,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开辟新途径。相信我们也会像“福宝”兄弟一样带领人民群众蹚出自己的“致富路”。

勇于同甘共苦,“石漠隙”亦可结出“金蛋蛋”。劳务输转开启了闽宁村致富的新思路,但产业的融合发展才是喜结出“金蛋蛋”可持续之路。这条可持续之路,是扶贫干部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斗出来的。这累累的硕果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在这特殊的一年,广大党员干部更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赓续艰苦奋斗精神,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坚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自觉做到克己奉公、为民奉献、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提醒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不能因为脱贫攻坚取得成功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思想,而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篇四

《山海情》中的你、我、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谨以此片,献给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伟人们,献给时代楷模闵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最近,同事们见面都是“看《山海情》了吗”,不仅是因为电视剧本身让扶贫线索变得清晰,连同那些岁月一起活过来,更是因为每个基层干部在这部剧中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知到现实生活的明媚。

小马干部的进阶之路,是初心和坚守的力量。剧中马得福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带领村民们走上发家致富的基层干部,看似简单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能感受到涌泉村“马书记”带领老百姓脱离贫苦日子的内心坚毅、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持,一米一米延伸到无限的康庄大道,一寸一寸铺就了现在的小康之路。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抽丝剥茧找到问题根源从而“对症下药”,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创造,要用实绩实功托举起历史和人民的重托。

凌教授的种菇成功,是追求和奉献的一生。在对口扶贫的政策里,来自福建的专家凌教授,不仅带来技术、带来资源、带来渠道,更是带来一颗热情的心。如果说本地扶贫干部是在铺路,那凌教授就是在戈壁滩上架桥,一座延伸得很远很远的桥,把移民百姓的视野托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思想和文化才有了进步,正是因为这些踏实肯干的人,才让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变成绿洲,走出贫穷、走向幸福。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樊锦诗先生也是这样可爱又伟大的人,她把大半辈子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从青春到白发。正是因为榜样的力量,年轻干部才有了学习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

“农村女子”水花的命运,是温情与坚韧的代表。扶贫离不开扶贫对象,有人等靠要,有人勤奋踏实,而李水花正是用自己的双手赢回人生。她娇小却坚强,温情却大气,脸上挂着对生活的无限希冀,身体里都是认真生活的韧劲,当面对命运的接连重击,她没有退缩,以宽容的胸怀,扛起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古之成大事者,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基层干部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遭遇艰难坎坷,千万不能一有困难就叫、一压胆子就倒,抓工作要一抓到底,担起应有的责任。脱贫攻坚蹄疾步稳,乡村振兴持续奋斗,基层干部要答好新时代的考题,做奔跑在路上的“追梦人”。

苦难本身并不值得,以苦难为对照的坚韧和乐观才是发光的东西。祝愿所有人都可以如电视剧的大结局一般,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篇五

定让沙滩“干”变“金”

两会闭幕后的首次国内调研,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宁夏。对于宁夏,有一件事让习近平牵挂了20多年,那就是他在福建工作时直接推动的一项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工作——“闽宁协作”。当时,在调研西吉移民搬迁的吊庄玉泉营时,还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村子选址和名字当时都是由习近平定的,“闽宁”,福建与宁夏的简称合并。当时他坚定地说:“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当年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已成了拥有6万多人的“江南小镇”,“闽宁村”也升级成了“闽宁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扶贫事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提供了科学的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实践。在为民的道路上,通过立志、立行、立业,奋力把一个个“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见民疾苦,要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从何来?志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习近平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的典故之一,也反映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深深的关切,为民而立志。志在人民面临的困难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常问:身边群众的所困是否已入目?眼中要有“光”,能随时发现问题。志在人民发展的需求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思:身边群众的所需是否已入脑?思中要有“法”,有助民需之良策。志在人民未来的意愿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常省:身边群众的所盼是否已入心?心中要有“梦”,为民而追梦。一句话,就是为民解困、助需、达愿,是否真正做到了专心而致“志”。

解民之忧,要立行。何以解民忧?在细微处、在关键处见真章。其中,时间和效率就是重要的衡量。对群众找上门的事,解决时要有时间观念,莫让群众干等着,等得不耐烦,甚至是等得失去信心。倘若如此,那真正失去的就是民心。要有为民办事如热锅上的蚂蚁那样的“急”,不解决好就如坐针毡这样的“行”。对群众找上门的事,还要考虑到:要减少群众办事的成本。要能在不扰民的前提下,让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少出力,在不劳民的默默无闻中,在自己一点一滴的春风化雨中,解民之忧。更要主动察民之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而主动为之。时时能跑到发展的前头,事事能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在发展中解民忧,在无形中去民愁。

为民奋斗,要立业。为人民奋斗是永恒的,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事业中去。要以此来立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对人民最深情的告白,就是融入为民事业最生动的体现。要为人民群众不断立好业。牢记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决打好打赢各项攻坚战,以胜利为人民的事业“背书”。风气正,则事业顺。也要为群众树好民风。俗话说,正己才能正人。要为民树好风气,关键是自身的作风建设要硬要实。要坚定理想信念,使命时刻在肩,守牢初心。要知敬畏、存戒惧、时刻警钟长鸣,筑牢底线。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奋斗之路漫漫,为民奋斗最幸福。我们要“徜徉”在这漫漫的幸福之中,接续奋斗,不断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精选图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