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以供大家参考!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1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晋代陶渊明是一个风姿潇洒、心定气闲的隐逸诗人。他嗜酒、他爱菊,他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他远离世俗尘嚣,有着安贫乐命的洒脱和闲适。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散文自粱代起亦受好评如潮,为后代人所效法。他闲居乡野,寄情山水,他崇尚自然,热爱自然。
他一往情深地去描绘自然的世界,自然的人生。质而实绮、似癯实腴。他的散文表面清新淡雅、质朴自然。如《桃花源记》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央缤纷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廖廖几笔就将这良田、美池、桑竹之地描写得令人神往,欲居其间。
在这自然秀丽的字面又缓缓流露出一股纯真诚挚之情,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有出水芙蓉般的境界。除去这层自然之美之外,还有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社会风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男耕女织、相濡以沫。当有外来之客时,他们必是邀至家中,杀鸡设酒,好生款待。充分显示了村民的热情淳朴。在这里没有连年的战乱、没有沉重的苛捐杂税。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他们努力耕作,充分享受劳动和收获的欢乐;他们热情好客,始终保持着幼有所长,老有所终的传统美德。在这里没有君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到处都是和平、安宁、自由和幸福。这里不仅是隠士的小天地,也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人间仙境。这种自然之美加之人性之美实则是“天地之大美”陶渊明的散文不缺少这样的境界,无论是对真挚亲情的描写还是对自然之景的描绘,他都能一质而不鄙、浅而能深的语言平平道出。在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时时回荡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讴歌。那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迸发和流淌出来的一片真情。任情自然、求真求实。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2
平淡自然的风格就是他率真高尚人格的反应。在对待人生上,陶渊明采取一种顺应自然、任情自然的态度。从不违心矫情,也不强而后为而是处处表现出真性情、真怀抱。这一点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即充分显示了。他以自画像的方式记事立言,真实而又传神的反应了他年轻时贫寒的家境和处之泰然的情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你看他尽管家贫,却全然不以为怀。相反,他读书成癖,却又不求甚解,只求意会;嗜酒成性,而不能常得,逢招必醉;著文成习,又自得其乐,以明心志:一种率真、任情而又豁达、洒脱的情怀,一个“不慕虚荣”、“忘怀得失”的高士形象就这样传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当时晋宋之交的社会充满了动乱和篡夺。
他深恶这社会上的虚伪和狡诈。但与当时很多隐者负气之士又有着不同。他以豁达的胸襟来容忍自己仕途的遭遇;以真诚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来抵御社会的混浊。他嗜酒,一饮必醉;他喜读书,又不求甚解;他且爱弹琴,身边的琴却又不安玄;喜与乡农话桑麻不愿对达官贵人低声下气。在他一生的性情和行事中,他的坦然与执着使他的人格显然高出时人和流辈。
走进陶渊明的散文,走进这位五柳先生平淡而真实的人生,在他的桃花林中品味自然的风采,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体味生活的真挚,在心与心交流时获取几分朴实与执着。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3
今天,我们学习了《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
金钱和名利是十分诱人的字眼。有些人的灵魂就在它们的引诱下被吞噬了。他们抛弃了党的原则,利益熏心,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武器,可有人却利用手中的权力,穷奢极欲钻营捞钱 ,一步步走向腐败,成为钱与权的奴隶,成为钱与权的傀儡。这些人比起陶渊明来说,是不是太渺小了呢?他41岁做彭泽令,上任80多天,因不堪官场污浊,便弃职而去,从此过着隐居生活。
他的“不慕荣利”,一直被后人所称赞。再看看当今这个社会,不仅人们做不到陶渊明的“不慕荣利”,而且贪污受贿。这个风气既在官场中蔓延,又以极快的速度刮到了社会各个阶层,“走后门”已成为当今的“时髦”。诸如,企业要贷款,就得向“行长大人”送红包;在医院这块“洁白”的区域里,给病人看病做手术,本是医生天经地义的职责,可患者都还要送礼,否则便无人理你;就连在学校这块神圣之土上,学生升学中此类事情也层出不穷,且钱能买分,还能买到文凭。可悲!可叹!可恨!
清醒过来吧!让我们向陶渊明一样,“不慕荣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富强的现代化发达国家。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4
物欲横流的年代中,尽管物质丰富了,人们的心灵却是那么的贫乏。贫乏的心灵不是简单的心灵,而是因复杂而空虚的心灵。因为这些复杂,人们不是凭实力与努力而是妄图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自己想要的。人和人的关系是那么的冷漠、无情乃至残忍。面对这样的人际关系,谁的心灵能够产生充实感?
读了《五柳先生传》后感悟到,陶渊明真的是一个心灵非常简单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素心人”。颜延之曾称许他,“弱不好弄,长实素心”,说他小时候不爱耍弄小聪明,长大了也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陶渊明看来,人根本不要用那么复杂的心机去追名逐利、争先恐后。那不过是“尘网”,是“樊笼”,当“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时候,你束缚了自己、压抑了自己,丧失了比生命、比爱情都要可贵的自由。
另外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消极避世,《五柳先生传》自传,有“五柳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句子。这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除此之外对于文章的特点,钱钟书先生曾说:“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此文又有重复率极极高的一个字眼——“不”,除前面的“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之外还有“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恒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为什么?要知道这一点就需要知道孔夫子的一句话:“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渊明以“不”字作为此文的关键性字眼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他的“狷者”本色。在无力回天的乱世中,先生的“有所不为”也是难能可贵的,是一种人格的独立,是一种高洁的品格。陶渊明敢于向世风时俗说“不”,“不”字后面的社会背景、身世背景、现状情境、理想情境,都证明陶渊明是走着另路的血性汉子;“不”字后面,有着一股批判精神,有着一种诗意的栖居,有着与世俗一线分界的倔强。陶渊明看淡一切,他追求的恰恰就是这个“不”,这个“不”就是他的精神本质,有了这个“不”,就有了身心的自由,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和飘逸。只有这样解读,才能走进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心灵深处。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第一句就有出其不意之感:写传为何不说姓名,甚至作传者连自己的住所也不知道?
他什么文不名?通读全文,理解文意之后大有感慨。五柳先生不慕荣利,隐居山间,著文章示己志,以自娱,从不随意为他人俯首相屈。这一篇《五柳先生传》,作者故意隐去了姓字和住地,既往不提,只因宅边的五柳树,随性自号“五柳先生”,这一点让我颇为叹服。
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样淡泊随性,更何况是有风骨的文人!他的号写出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对隐居的向往。他认为退隐于山野,干自己所喜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名号无足轻重。后来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种豆南山下”、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这一选择不经意竟名垂千古了。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元老。正是因为娴静少言而向往山居的性格,这让他得以通过文字抒发自己由衷的情感,留下优美的诗篇。从先始的“自娱”,变成了经典的千古传颂,不知这样是否有悖他的初衷?然人已千古,却再也问不到了。但我认为自己的感受与人分享,以至于影响他人是快乐的,你也能将自己的快乐带给他人,先生应该是愿意的吧。
“箪瓢屡空”、“环堵萧然”的环境也让我吃惊。读到此,一度想象四面土墙立在那里,边角苟连着,头顶上的树冠便是屋顶的画面。或许田园隐居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所谓“清高自闲”,那其中的艰苦环境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那个时代,陶渊明因不想入仕而隐居,不论条件多么不好,他却仍然自娱自乐,他是真正的自适在这山林里。或许这也没什么好强调的,在他的心里,早就有充足的精神食粮和抵御困境的勇气。他性格随性豪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做法虽是得罪了不少官人,但我确信他因此却拥有不少知交好友,他们之间定不吝啬,或置酒而招之,心情定是舒畅罢。在这样的生活中,或许他才是最幸福的。
“安能摧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归去也!脱离了樊笼的陶公,得返自然,好一个五柳先生!
读《醉翁亭记》心得
上一篇:《五柳先生传》读后感悟
下一篇:读《醉翁亭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