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沈石溪创作的小说,选自其小说集《和乌鸦做邻居》。该小说虚构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斑羚飞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斑羚飞渡读后感1
阅读了《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巨浪,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了一条生存的道路!“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
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我们有了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我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特别是镰刀头羊,他没有做人类的奴隶,没有做人类的囚徒。“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种族的尊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却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择之际,它们毅然选择了在他人的膝下生活,只为了一己私利,这种人是可悲的!但还有很多像老斑羚一样的人,他们默默无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辛勤耕耘的园丁,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誓死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警察们……不就是那一只只的老斑羚吗?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原本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还记得那位谭千秋老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还有一个小男孩徒手刨了四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但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
这些人的心灵是伟大高洁的。他们和斑羚们一样,都是可以为他人付出自己全部的英雄!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狩猎的人感到心痛,他们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谐的,人和动物难道就不能和平共处吗?几声枪响,破坏了它们的安宁,让它们失去了原本美好的家园。所幸,它们用无私感动了上苍,这一飞渡的壮举谱写了生命的乐章,也带给我们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斑羚飞渡读后感2
当我读完《斑羚飞渡》的时候,我深深地震撼了。
狩猎队把一群斑羚赶上了伤心崖,准备活捉它们。虽然它们有跳远冠军之称,但是,面对着它们面前6米宽的山涧,却是无能为力。在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它们居然想到了猎人们意想不到的举动!牺牲一命来换取一命的方法,来延续下一代的生命——飞渡!
为了换得下一代的永生,斑羚们在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是一座座用老斑羚的肉体和死亡筑成的桥墩。这是何等神圣的精神力量啊!连猎人们也不觉放下了猎枪。令我最震撼的,还是那只镰刀头羊。它担任着一位领导者的身份,冷静镇定地指挥着斑羚群。当种群得到延续时,它从容地走向深渊。那一瞬间,那一种精神,在虹光的映照下,显得无比的悲壮!
斑羚群以一半的牺牲,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牺牲的斑羚们那样地"从容",接受"生命的援助"的斑羚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感激,只是"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没有什么要特别感激的,因为这些获救者有一天也会站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为另一群年轻斑羚做"桥墩"。感激,只有因为物质和精神上有交换才会产生,而斑羚们不懂那么复杂深奥的东西,对它们来说,为种群做出牺牲,只是依据自己的天性、本能行事,根本谈不上"奉献""美德"之类的概念。
很多群居的动物,都有自己的首领。这些首领往往具有健壮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和威严的气势,它能够带领群体维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它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勇于挺身而出保护整个群体的利益。镰刀头羊就是这样的一位首领。当灰黑色母斑羚正为虚幻的彩虹吸引而绝望地走向危崖时,它只发出一声吼叫,就让母斑羚猛醒,并让斑羚群分成两拨,快速而有序地完成了一场悲壮的"飞渡"。镰刀头羊担负着保护种群的责任,在最危急的时候,整个种群把信任和尊重给了它;它沉稳、果断、临危不乱,这样的品格使斑羚们对它无比顺从。让种群的一半选择死,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而它做到了。
有些人说,这篇故事只是作者的想象而已。但是,他们可以否认世界上真的有这些事的存在吗?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动物们,在人类的压迫下,正面临着绝种的危机。人类自诩为最高级的动物,认为自己就是这个自然界里的主宰者,蔑视其他生命的存在,肆意地屠杀它们,导致大量的物种已经灭绝。
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动物身上的那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我们不会感到惭愧吗?当灾难到来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像镰刀头羊一样冷静镇定?又有多少人能像老斑羚一样视死如归?
斑羚飞渡读后感3
我是个爱阅读的孩子。每天一睁开眼,我首先就是拿起枕边的书看上十多分钟再起床;中午三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我可以和鲁滨逊去冒险,跟着福格先生去环游世界,听路路通天南地北,还可以随水泊梁山好汉去行侠仗义,领略三国英雄的雄才大略……晚上做完家作,我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书……书中的世界让我一次次流连忘返,以至妈妈总要催上我多次,我才不舍的放下书本,上床睡觉,睡前还不时的埋怨妈妈的不是。
最近,我阅读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西双版纳生活期间,与许多动物结下不解之缘的感人故事。如《斑羚飞渡》《猫狗共处》《再被狐狸骗一次》《和乌鸦做邻居》等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猫狗共处》这个故事:
村长送了我一只白毛小母狗土白。因家里闹起鼠灾,我又买了一只小黄猫来平定鼠患,取名黄旗。猫和狗前世是冤家,不能养在一个屋檐下。可土白和黄旗年龄相仿,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随着它们的成长,它们之间出现友谊的裂痕。由于主人无意的偏袒,导致黄旗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平等,对土白的仇恨与日俱增。终于爆发了“猫狗大战”,矛盾公开化、白热化。我束手无策,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一次,黄旗为了抓老鼠,不小心掉进水缸。狗生性忠厚,狭义心肠,从不会记仇。当时土白怀着狗崽子临近分娩,可听到黄旗惨烈的呼救声,还是腆者大肚子,顶着烈日,奔了两里多路去找我,我及时赶回救回黄旗。土白因剧烈运动,提前产下四只狗崽子,所幸母子平安。黄旗知道是土白救了它。一个星期后,它就用同样的热忱回报了土白。村里发洪水,土白没办法把幼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黄旗施展猫科动物善于搬运幼崽的技能,一次叼起一只狗崽,最终土白的四个孩子安然脱险。
你救援我,我帮衬你,这种超越物种的友谊,令人感动。物种的习性是不会更改的,物种的偏见也是很难以彻底扭转的,但它们学会了克制与忍耐,学会了宽容和谅解,更学会了感恩。正应了那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不禁想起了每次奶奶去街上,都会问我要吃什么,而我总是心不在焉的回答“随便”,但奶奶回来后,手里不是提着零食,就是拎着水果,无一回空手。我每次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奶奶为我准备的美味,从未想过这美味背后奶奶的“宠爱”。唯独有一次,奶奶又去街上了,爷爷在家蒸梭子蟹。我在吃的时候,把蟹钳拔了下来,这蟹钳上最有肉了。我剥掉蟹钳的壳,把肉留了下来,等奶奶回来吃。奶奶一回来,我就让奶奶吃我留的蟹肉。奶奶却说,她不喜欢吃,让我吃。我硬往奶奶嘴里塞,奶奶只好吃下,我和奶奶都开心地笑了。当时,我心里甭提有多甜!现在想来,这是一种孝顺的味道、感恩的味道。
我又想起了妈妈在每晚睡觉前对我的催促:“小孩子每天要早些睡,这样对身体心理的成长有好处,读书是好的,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好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曾经,我都认为这些话太啰嗦,烦人,可当我读《斑羚飞渡飞渡》这本书时,羞惭、懊悔无不充斥着我的大脑:老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以自己的身体作桥墩,划出了生命的彩虹;狐狸为了保护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一个打雷下雨的夜晚,高帽子不惜折断了几根羽毛,来到了作者的家,焦急的让作者离开……“情义无价”呀!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为我们付出。爸爸妈妈的万千叮嘱、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老师同学的真心帮助与爱护、邻居朋友的真情相处……动物们还知道感恩,懂得回报与珍惜。作为智慧的人类——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多用些心思,多感受生命的价值,多为他人想想,多想想我能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做点什么,我想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起来。
感恩阅读,给了我成长的沃土;感恩阅读,让我懂得珍惜生命中的一切;感恩阅读,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斑羚飞渡读后感4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读者抑或意林上读过《斑羚飞渡》,最近陪着孩子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重又读了一遍《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之一,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向青少年推荐的百部优秀图书之一,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该故事描述的是一群斑羚在猎人的围追下逃到一个悬崖,无路可退,为了种族的延续,牺牲老弱,以二分之一的斑羚为代价,成功飞渡悬崖。重读《斑羚飞渡》,收获颇多。
首先是怎样成才,就拿沈石溪来说吧,他1952年生于上海,16岁时赶上的上山下乡运动,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一呆就是十八年。为了生存,沈石溪养过牛,赶过马,带着鱼鹰到澜沧江捕过鱼,牵着猎狗到布朗山打过猎,几乎天天和动物打交道,亲眼目睹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动物故事。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联想到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社会实践活动少得可怜,许多人分不清麦苗和韭菜,不知道花生到底是树上结的还是地里长的,不知道农民稼穑的艰辛,他们从小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有的只是考试时的好成绩。我们已经批判了三十年,但是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绝不仅仅是毁了一代人,同时它也造就了一代人。我想现在为城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些到农村去锻炼的机会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再有一点就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人们再也不能为了自己的享受而过度地掠夺大自然了,如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等,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该珍惜一草一木,小心地维护生态平衡,围湖造田、烧荒造田均已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人类破坏自然而遭自然报复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好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政府已经号召我们返耕还林、低碳生活等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一点就是为了斑羚的精神,小小的斑羚都能够为了种族的生存而团结协作且富于牺牲精神,反观我们人类,有时为了一己之利而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来,正可谓见利忘义。我们应该在全社会掀起一种正义之风,使人们的德育水平大大提升,让世界充满爱!
斑羚飞渡读后感5
从小到大,我看过的文章已数不胜数。有悲怆曲折的故事,有清新曼妙的散文,有感人至深的“心灵鸡汤”,也不乏语言生动,活灵活现的描述。这些优美的文章如同灼灼的花瓣,在我心灵上方盘旋飞舞。但,其中那瓣留下永久芬芳的,仍是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所写的《斑羚飞渡》。
作者与狩猎队将几十只斑羚赶到了悬崖边。前方是壁立千仞的绝崖,身后是猎人们步步紧逼的枪口。在这危急关头,羚羊们迅速分成两队,一队是年轻斑羚,一队是老年斑羚。
这时,从老斑羚群中走出一只公斑羚,随着一声轻唤,一只小斑羚也从队伍中走出来。小斑羚后退几步,朝悬崖飞奔起来,与此同时,老斑羚也紧跟着冲了出去。两只斑羚几乎同时从悬崖边跳起。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一老一少两只斑羚会双双丧命于这陡崖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小斑羚跳跃的最高点、即将坠落的时候,老斑羚的身体恰好出现在小斑羚蹄下。小斑羚踩着老斑羚的背,用力一蹬,跨过了剩下的距离。而老斑羚却像突然断翅的鸟,笔直的坠落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接着,一对对老少斑羚就这样眼花缭乱地“飞渡”,半个种族得以存活。
读完这个故事,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在残阳如血的渲染下,一只只的斑羚,演奏着一支支慷慨悲壮的生命悲歌!老一代斑羚以自己摔得粉身碎骨为代价,为后代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没有贪生怕死,没有胆小畏缩,有的只是为了传递这根生命的接力棒,视死如归,勇往直前。在这笔直陡峭的绝壁上,在生与死一念之间,斑羚们表现出的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和飞渡绝崖的勇气,令我震撼不已!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为了下一代它们有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这种无私博大而令人震撼的奉献精神不正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最好见证吗?
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将孩子死死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孩子挡住砸下的岩石。救援人员发现他们时,母亲的尸体已经僵冷,身上伤痕累累,而孩子仍被紧紧抱着,毫发未损。母亲的手里握着一部手机,手机上有这样一条短信: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永远记住:我爱你!这浓浓的母爱已融进如弓的僵硬尸体里。
我又想到了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一次,我与表弟、阿姨去爬山。山路迂回陡峭,表弟蹦蹦跳跳,到处乱跑。突然一个不留神,表弟踩空了。眼看着要从山坡上滚下去。就在那一瞬间,阿姨风一般的冲到坡边,冒着被一同拉下山的危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手,拼命拽住表弟。我从未见过阿姨行动如此迅速。最终,表弟被拉了上来。
我们的父母,抑或平凡普通,在别人面前甚至有些怯弱,低眉顺眼。然而,无论怎样的父母,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却总会化身最高大的巨人,最勇猛的武夫,第一个冲上前去,奋不顾身地为我们遮挡一切风风雨雨,生死,早已被他们置之度外。在孩子面前,他们没有退路,更不会去选择退路。他们是孩子最安稳的避风港,更是最坚固的铠甲。起早贪黑,辛苦拼搏,自己省吃俭用,为的是为儿女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把全部的时光奉献给子女,自己却无怨无悔。
或许在生活中,不会发生像斑羚飞渡这样如此悲壮的事,但,细微之处见真情。那如花瓣般芳香的亲情,却早已渗透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萦绕心间。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800字5篇
上一篇:斑羚飞渡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