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们仨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1
一年多前,刚中考完的我,得到了大量自由时间。平时厌倦了枯燥乏味、字字不漏的教科书,在那个轻松的假期,我终于可以随意翻阅各类图书。
说来有缘,因为一直喜欢浅褐一类的色调,在书店里看见了一本书,封面是咖啡色的牛皮纸,朴素典雅,摸上去粗糙厚实,有生命般的质感。上面只有几个字,简简单单写着题目、作者、出版社。细一看,是杨绛的《我们仨》。
打开书,连简介都没有。却有大量的字、图、照片。顿时就没了兴趣。刚想把它放回书架,书背面一行浅浅的文字吸引了我: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很伤感的一句话。
就这样,缩回要伸出去送书的手,我小心地再次翻开书……
故事从作者在国外求学开始,主要内容是她一家的经历,结尾是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园的离世。
三个人,一个家,一辈子——被我这样公式化地概括,是不是很残忍?
事实就是这样。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小说,它是作者一家真实的一生。就像为人子女的我们,也生活在这样结构的家庭中。所以,当我只用一两行文字概括出这本书的内容,对还在温暖世间的我们,似一盆冷水般彻头彻尾的打击。
去年读这本书,就是这种感受:人生了无意义,一切的酸甜苦辣,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年再读。叹息依旧,怀念、痛楚、心如刀割……这些感情作者也并未删去。只是,我发现更多的温暖。
生命中的点滴:丈夫初到牛津,就“亲吻”了牛津的大地;女儿咿呀学语;一家人各不相同的早餐……欢乐的时光,甜蜜的相依,坚定的支持……
人生,就是这样的过程吗?
经历了,感受了,记住了,就是温暖。
把温暖留在心中,就是幸福。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因为每次散场都是不舍与寂寞。那么,还不如不要相聚,孤单和冷清也就不会那么锥心刺骨了。
那么,人生,可以选择吗?
痛苦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权后悔?是否在想当初不应该降生?这样就不会有离别的酸楚和独自的喟叹。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只要好好活过了,就不会过多地感叹岁月无情,也不会过分地忧愁未来的分别。用杨绛的话说,就是: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穷途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多精炼!
只是因为在一起,哪怕是曾经,我们仍可以继续感受温暖。
只是因为在一起,哪怕你们都已离去,我依旧要用回忆的温度提醒自己幸福的存在。
只是因为在一起,哪怕只剩我一个人,我的心,也不会寂寞。
当然,会痛。
在每个被泪水浇湿的夜晚,在每次梦中突然的惊醒,在每回无人时回忆无期的揪心……
然而,这是我们必经的痛苦。因为注定的离去。
我们,可以选择无止境地伤感,也可以选择安详的微笑。
我想,好好活过的人,都会选后者吧。
经历过真正的幸福,就得到了永恒。好像,天空中,不灭的星星……
人生漫漫,思绪漫漫。
把握每一个小感动,抓紧每一份小温暖。用幸福,滋润自己。余生,就不会寒冷。
我们仨读后感2
在那之前,我并未重视亲情;在那之后,我领悟到亲情的暖。《我们仨》——触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最引深思的——第二部。详细地描写着一个长达万里的梦,一个历历如真的梦境。古驿道上,“我”每天来来往往,去看锺书,梦到阿圆。地势时起时伏的驿道、道两旁古老的老杨柳,见证着“我”连接起锺书、阿圆,联系一个家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虚幻中透着现实,再看又变为虚幻。瞬间离别,日久渐离,哪个更难受?杨绛把三人分离幻化成一个虚构境,细细写着三人每天的变化,写着日渐分离的每天。我在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一家温情,却也透着悲凉;“我们仨失散了”,那一天天的变化,实在让人心疼与悲伤。我深思。我从没想过亲人分离,也没受过那种悲伤,以致于对亲情的漠视和与父母交流的排斥。应该好好看重和珍惜了,几千年中华传承着的——亲情。
最感触的——第三部。写了“我”与锺书相识、相知、一起留学、同甘共苦和最后的离散。字字句句,每一个标点,都透露着一种家庭的温情。当今社会,一家三口很多,但又有几家能过得像他们家一样和谐又有趣呢?他们俩去英国牛津求学,每天充实地读书、散步“探险”,同甜同苦,倒也充满生活情趣,过得有滋有味。对女儿钱瑗的疼爱也通过文字传递出来,父女情深,让人生羡。“三反”“反右”“双反”“上山下乡”“”,解放后一件一件苦难接连起来,却使他们仨更加团结,更加相亲。“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仨一生坎坷,却亲情如涓,长留永念。反观现在的家庭、现在的亲情,大多数不是因为手机和网络淡漠了亲情,就是因一点艰苦、一些琐事便争吵起来。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改观。
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如今大部分人似乎都忘却了,把亲情贬至第二、甚至第三位。在《我们仨》阅读旅途中,那深埋着的亲情竟被杨绛叙述的温情中唤起了。早该被唤起的。如今,我们应该把渗透到血液中的亲情与实际生活相融,好好地孝敬父母,珍爱亲情,让家成为我们温暖的港湾,只有小家的温暖才能汇成大家的和谐,让和谐拧成一股暖流,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书看完后,又待思考结束。我松开手,放下手机,又抛却网络;我慢慢踱到客厅。柔和的灯光下,父母似比前几日又苍老了一些。我过去坐在他们之间,一同聊天,一同欢笑。那一刻,亲情的柔软便从心底溢出来,潺潺流于我们仨之间,又重流回心间。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亲情——世界上最柔软的感情。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家几口终有散时。可在散前,请好好珍惜那亲情如涓,让亲情长留永念,一家和谐。
我们仨读后感3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心情总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起伏伏。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叫做《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三,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饱含了心血,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有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它有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它有一个坚强的说故事的人。
在书中,杨绛用细腻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进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无奈、坚强、释怀,杨绛先生在面对“”的惨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灵的历史中,她并没有对命运抱怨,她忍受着世道无常的变化,任凭命运的各种不会,她就是笑,把它们当作历练,磨练自己的性格。毕竟她无法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也不像海伦有一个好老师,她在命运中只能靠自己,只能无条件承受,所以她的内心是强大的,她沉浸在我们仨的回忆之中来缓冲自己受到的伤害。
在《我们仨》中不仅让我看到了杨绛先生强大的内心,还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正如作者在书中云:“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生一变,可变成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姨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我们母女把她当成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这种美好的家庭怎叫人不羡慕呢?我想,杨绛先生一定无比眷恋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们仨》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无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叙述,但是,不知怎的,读完《我们仨》会有一种悲伤和哀叹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书中有两句话说的很好: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乐的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着懊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另一句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
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见的太多太多,钱锺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释怀,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这样一番感言。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中,她没有去评价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她只是像讲故事一般讲着讲着,似乎这个故事一直在演着,没有尽头……
感谢杨绛先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感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及本原珍惜,读《我们仨》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那种平凡的味道的流连忘返……
我们仨读后感4
这是一个人心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以名图利的时代,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太快,为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轻装上阵”,把我们该有的坚持全都抛之脑后。从什么时候开始,物欲充斥着整个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眼里只剩下名利?南帆的《马克思之墓》里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现在我同样想问这个世界到底哪里出了差错,才让人们对名利越来越执着。但是,追名逐利无疑成了人们敬业的最大挑战,若不放下名利,我们何以敬业?
2015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与世长辞。这位百岁老人,用一生诠释了“无欲无求,独铸伟词”,而现如今,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敬业精神——不求名利,只为了写作而写作?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是我觉得《我们仨》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个学者之家的敬业精神。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文化超女于丹北大被呛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多人指责她的作品商业化,“鸡汤”换汤不换药。同样身为作家,杨绛先生从来不开作品交流会,只是默默地关注着这个世界,安静地做文学创作;而于丹却被金钱名利的大海吞噬,逐渐成了商业的附庸。最终,杨绛先生成了受人尊重的文学大家,于丹却是被人轰下台。是什么导致她们有着同样的开始,却渐渐走上了不同的路,最后有了不一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不过是“敬业”二字罢了。《我们仨》里有一句话:“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像钱锺书、季羡林、莫言等等,名和利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他们关心的就只是有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能让他安静地写作,他享受写作的过程,却从未想要通过作品去获得所谓的功名利禄。这就是敬业。
可偏偏很多人都陷在名利的沼泽里无法自拔,丢失了那颗敬业的心。
如今越来越火热的真人秀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真人秀重在一个“真”字,可是节目组却为了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而处处作假,就连《中国好声音》——这个曾经被多少人视为实现梦想的舞台的选秀节目,也被频频爆出为了节目效果大量修音、只让与公司签约的选手晋级等等让人心寒的“黑幕”。如此“作秀”,何以敬业?
可能会有人觉得作家不敬业,不就是少几本好书;导演不敬业,不就是多几部烂片;那么,政府不敬业,就真的是关乎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中国人一提到政府,就想到了贪污;外国人一提到中国,就想到了腐败。”这句话也许过于绝对,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如今的中国政府。就像网上一个段子说的:“说好的人民公仆呢?怎么转眼就成了黄世仁?”政府官员明明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可却做起了贪污之事,损害人民的利益。从朱志刚到郑玉焯,给人一种贪官污吏永远也除不完的感觉,中国的“走出去”若以这样的形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以实现?有外国人评价说是因为中国人穷怕了才贪污,可是在我看来,贪污的真正根源在于没有敬业精神。若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像周恩来、习近平一样有敬业精神,坚持职业操守,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腐败案件了。政府如果敬业了,整个社会也跟着敬业了,等有一天再提起中华民族,别人也会微笑着点头说:“嗯,这是一个敬业的民族。”到那时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真正能实现。
“敬业”二字不应仅仅是口头上说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应该是刻在每个人心上的一种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职业多一分坚持。洗干净我们那颗被名利蒙蔽的心吧,做一个敬业的中国人,成就一个敬业的民族!
我们仨读后感5
《我们仨》讲述了杨绛用简洁而沉重的语言,深刻而轻飘的笔法,回忆了先他失去的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在一起时的快乐与痛苦,爱与痛的日子。
文章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页内容,却在其中蕴含了杨绛本人自己所特有的独特笔法。利用一次梦境,讲述她在梦中梦见了自己和丈夫在山林中走散,并遇见拉车的老人载她回家,自己却又不知去哪里的故事,这个梦境看似平淡,甚至连自己的丈夫听后也不声不息的撇下她自顾自地走了。但这梦却直面反映了杨绛一家三口在最后几年中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梦中的夕阳西下,黄昏薄暮,苍苍茫茫,再到丈夫从山林中消失,无不体现着她们一家最后几年中的艰难困苦,直到离别。短短两页字,短短一个梦,已经把文章基调写的那样悲凉,沉重。
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文章中还多次涉及了梦,梦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小说,是小说的精髓和灵魂,当作者真正享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快活活过日子的时候,方才发现自己和家人也都已经慢慢的老去了,人生的道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文中曾经提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 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她告诉我们家庭才是人生的避难所,家人才是心灵的栖息地。
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并不重视家庭,漠视自己的家人,是家人和陌生人一样视而不见,文中作者一家虽然经历了无数波澜险阻,但家始终都是一个整体,大家互相牵挂,扶持,相濡以沫,正是社会所需要的,记住自己的家人才是自己最亲的人,把家融合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800字
上一篇:我们仨读后感800字5篇
下一篇:我们仨读书心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