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像是在黑暗处的一团火,照亮前方的道路,希望像是沙漠中的一小片绿洲,给人以生存下去的决心,希望像是午后的一杯浓茶,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这就是希望的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希望的力量初三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希望的力量初三作文1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过: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会选择哪种吃法,因为这只是那些所谓的思想家玩弄的东西而已。但这道选择题,却真实地反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态度。回忆和希望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但对侧重程度的选择,每个人都不尽相同。
我想,生活在希望中是幸福的。每天清晨睁开眼的时候,我们会告诉自己:希望这是美好的一天。然后在这全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天里,我们会自信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如果生活在回忆中,清晨我们会说:昨天太美好了,可惜过去了。然后心想着自己不会再像昨天那么优秀了,今天也不会再有昨天的那种美好了。就这样,一天天浑浑噩噩地度过。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西西弗斯一次次尝试着,他的回忆只是无数次噩梦般的经历,每次接近成功时,巨石又滚回到了原点,一切又从零开始。有人说西西弗斯可以选择乐观面对,因为他熟悉山路边的每一株草,每一棵树,当他和山上的动物成为朋友,当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山上的景物时,就不感到累了,也不会失望了。说这话的人未免太盲目乐观了,这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我想,唯一能支撑西西弗斯一次次尝试的只有希望。西西弗斯渴望停止这种痛苦的惩罚,他憧憬能有一天将巨石搬上山顶,巨石不再滚回原处。正是这种希望,支撑着身心疲惫的西西弗斯一步步地走下去。
回忆向左,希望向右。生活不能没有回忆,可往事苍老了,就变成了历史。历史对于我们有借鉴作用,但若一直停留在历史中,生活只会止步不前。同样,生活也不能缺少希望,但盲目的憧憬,不切实际的想象,只会把人引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心存美好的回忆,胸怀快乐的憧憬,享受阳光自信的生活。
希望,是一种力量。回忆,也是一种力量。当这两种力量融入我们的生活时,会变得强大,强大得超出我们的想象。
希望的力量初三作文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年前,我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是一位女生,那时的她大约15岁,叫“宝贝,别哭”其真实姓名我也早以忘却,姑且叫她“宝贝”吧。记得当时,她加我的时候就说:“生命原来是那么的脆弱”。我不明白,追问道:“为什么?”她向我说明了原因,我便和她聊了起来,几番谈话下来,我和她便混熟了。最后,我和她通了视频,在那端的她,脸上全无血色,那如瀑布般的黑亮的头发柔顺的披在肩上,那血管分明在脖颈上,但却显露出一种美,一种病态美,让人不禁流露出想保护她的冲动。到最后才知道,她得了白血病。
开始,我稍稍有点震惊,但也只有那么几秒,随后又恢复了笑容,说道“那你一定要坚强哦,坚持做化疗,永远爱你哦!~~~”她看了,笑了笑,又摇了摇头,说道“你说得容易,但是你知不知道,做化疗需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么?与其哪么痛苦的活着,不如快点死了,还没那么痛苦。”我见了她说的话后,说了一句:“或许你认为你死了对于你来说是一种解脱,是快乐的,可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爱你的人就会痛苦直到永远永远,或许你真的该想想。”说完便下线了。
第二天,她竟然主动向我诉说道“谢谢你!我决定接受化疗了啦!”
于是,她每天都会跟我报告她的情况,从我这得到些鼓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骨髓,原本平静的心也一天一天的变得浮躁起来了,我没办法,只有不停的安慰她,但她却仿佛失去了希望,每天说的都是同一句话:“我想去死”。不知道是什么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但我知道,那一定,一定很严重。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说道:“你说,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惊讶了,连忙鼓励她。
最后,在她的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医院里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就这样,她移植了骨髓,现在,她已经康复了呢!
希望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或许是我的话给了她以鼓励,但也许是别人的话给了她以鼓励,但这些,都不得而知……
希望的力量初三作文3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悦,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认识了她——一个乐观开朗、积极生活的北京女孩,王威。
王威今年26岁,8岁时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医生多次说她活不过三年,可是她却活了一个又一个三年,一直坚持到现在。没错,现在的她已经康复了。我一直好奇是什么将她从鬼门关拉回,又是什么让她克服了癌症?后来我终于明白,是生的希望,生的希望一直支撑着她,让她克服病魔,走向健康。经历过死亡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王威也不例外。康复后的她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做了一名护士,帮助更多的人走向生命的光点,因为她知道:生命诚可贵!
我一直相信,拥有希望的人一定势不可挡。西汉时期的匡衡,小时家境贫穷,为了读书,他凿通邻居家的墙,借着偷来的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时,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屈原小时不顾长辈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了《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并成为一代英雄;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希望能发明一种技术,让世界上那些忍受饥饿的人体会到吃饱的感觉,于是,他拼命研究,终于在1975年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技术,让无数的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希望就是梦与想的结晶。让我们登上希望的航船,扬起希望的航帆,打开希望的马达,劈波斩浪,向着希望的彼岸前进!
希望的力量初三作文4
当我抱着书读着《卜算子·咏梅》时,一种对世上最神秘莫测的东西——“希望”的浮想就会涌入脑海,催我“扬鞭疾行”……
不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话尚适用于我的幼年光景。那时的我,由于未加充分预习,认知也不够深刻,成绩自然是不尽如人意。我的母亲不止一次劝诫我:“你为何不尝试用你的勤奋去改变这一切?你的记忆又还不错,优秀就如水到渠成一般……”“您想过吗?!连能力都不足,谈何改变?!谈何进步?!”我每次都不屑地顶了回去。母亲总是双眉突颦,怕是未想到眼前这个“聪明”的孩子会自以为是低能儿吧!不知过了多久,她也“无语凝咽”了,黯然地看着自己孩子的成绩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却无心向前。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边。
直至一天晚上,她看到一篇心仪的文章,就兴高采烈地指给我看。这是一份大学生的自述,内容真实与否不能考证,但蓦然间觉得他的经历与我有些相似。这时,我异想天开:为何不用亲身经历来验证呢?虽说不太现实,可我还是照做了。
我没有因这篇文章而盲目地全面改变自己,只是不断尝试,毕竟,有些路,还得自己走。名次固然不会大幅提升,却也在不断的刷新纪录。希望的光芒已不是遥不可及,一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豁然涌入心头。
但随即,我迷茫了。“俏也不争春,只等春来报。”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变得深有体悟。成绩提升了一个梯度以后,再难以蜕变,持续了一段时间,仍不见起伏。
不过,我已不是那个怨天尤人的孩童了。对于未来,我突然间意识到:没有底蕴,何成辉煌?的确,过去的我因自身认知积累不足,浪费了时光,蹉跎了岁月。如今,我用每一分、每一秒去充实自我,提升水平,奔放青春,夯实基础……
终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当我取得年级第一时,我很庆幸,自己是花丛中那鲜艳的一朵。
再读这首诗发现,是希望给了我力量,让我迎来了春天!我将在此时节生根发芽,长成茁壮的栋梁之才!
希望的力量初三作文5
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有些念头会一闪而过。我有时也会势利地想,那些世界排名那么靠后的运动员,为什么还要来参赛?有菲尔普斯出现的比赛,别的选手为什么不索性弃权?那些在举重比赛中,按照自己的实力,选择了较轻重量的选手,自打他确定重量的时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为什么还要让比赛继续?还有伊拉克的.选手,在奥运会上,穿着起了毛球的t恤和开了口子的运动鞋,带着眉宇间的阴霾,也还是要来参加比赛,比赛又能为他们改变什么?
按照通行的说法,是为显示体育精神,体会自己的参与感。但所有那些已然处于命定的劣势,却还是前来参赛的运动员,恐怕还存着小小的、实际的希望吧,希望奇迹发生,希望得到命运眷顾,希望某个,命运的手指缝漏了一漏,倾泻出一些别人不屑的金沙,最不济,也能留下自己曾经希望过的痕迹。
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在生活中应当占据什么根据斯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迷雾》中,有一幕予人非常的震撼,主人公和家人被怪兽围困,绝望之中,他开枪将全家人(包括他的儿子)打死,轮到他自己时,枪里却没了子弹,他茫然地走下车,向着雾中传来怪兽声音的方向走去,却发现那是军方赶来救援的坦克,他过早放弃了希望。
而在另一部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虽然蒙受不白之冤身陷牢狱,却始终对有希望,他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希望胆个好东西,没准备儿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而好东西永远都不会消失!”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一件东西,而德国哲学家布洛赫提出“希望哲学”,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待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希望是我们身体的部分,是我们的,是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的血液,我们借它看到,凭它听到,靠它存活下去。
是的,在命运的赛场上,我们的排名太靠后了,我们不曾得到额外的眷顾,我们出征的衣服,远没有别人奢华,我们的希望太小了,但我们依旧紧紧怀揣它,像捧着并无第二的珍宝,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