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午后,大山的深处,我独自一人,漫步、逡巡,只为拾起一份记忆。
阳光依旧灿烂,翠竹依旧茂密,溪水依旧欢唱。湛蓝的天宇下,山尖的白云,悠悠。夹峙的水口中,飘飞的落叶,簌簌。
一切,似乎与我两年前一样!
可两年前的情景,再也找不回了。
眼前的这座村庄,已经荒无人烟,残垣断壁,像是劫后余生的战场。在废墟中转悠,转悠,许久,许久,空山无语,不见人影。这是预料中的。
两年前,也是这个季节,这样的午后,我特意慕名踏访。听说,村庄因为地质灾害,整体移民。我想去看一看,和它告别,留一点念想。
一直有个想法,给新安源头的所有村庄,留一份自己的记忆,文字或图片皆可。
抵达村子,得走一段山路,崎岖不平,七八里光景。沿途景致颇佳,乱石峥嵘,枫叶吐露出夕阳红,点缀着山间,散落在溪畔,煞是红火。临村的一段,是石板路驿道,沧桑古朴,很有韵味。
村子就藏在海拔近千米的大余山的山腰,掩映在茂林翠竹中,浩瀚无垠,外面的人,不走近,是无法发现的。村庄挺古老,以致于村名中的一个字(注:土太合体),现在在各类字典中不见踪迹。
我的贸然造访,一进村,就受到了国宾待遇。村口的一只黄狗,发现了“敌情”,狂叫两声,像是吹起了集结号,顿时一呼百应,几十条狗,吠了起来,鸡也鸣了,像是奏起了交响乐,聒噪不已。见我受宠不惊,很快就止住了。
粉墙黛瓦的房屋,高低错落,层层叠叠;蜿蜒回旋的台阶,穿村走巷,弯弯曲曲。房前屋后,篁竹松环绕柏,几棵柿子树上,点着几盏“红灯笼”,给这座初冬的山村带来些许暖意。
转了一阵子,没见几个人。倒是晾在那青青的竹匾中,黑乎乎、软绵绵、香喷喷的糍粑,让我一阵惊喜。这糯米糍粑,俗称麻馃,是这附近的一个古老习俗。每年的下元节,农历十月半前后,家家都要做豆腐,打糍粑,祭先祖。怀念先人,感恩祖上,现代文明的侵袭,这一方式已日渐式微,城里人现在重视的是洋节,可这座村庄的村民还在依然守望着。村庄是民俗的载体,村民是传承民俗的灵魂。
突然,传来了一阵人语声,源自溪畔的一户人家,院门上大红的“囍”字,火红的楹联,告诉着人们这家在做大事。我在院门口探了探,几张八仙桌凌乱地摆在院中,四周围了不少人,酒席似乎已散去,村民的脸上微醺,红红的。
这时,有个人喊了我一声:“汪老师”。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学生家长,十年前,他的女儿在我班上。他招呼着我坐下,捧来了一杯茶,热气腾腾的,问我吃饭否,其时,已是午后一点,我还没吃中饭,我也就不客气了。端上热乎乎的面条,我就狼吞虎咽般。边上,听村民们的议论,中心的话题自然就是搬迁。政府的好心,他们能够理解。可人是感情的动物,离开祖祖辈辈的地方,还是有些不愿的,流露出无限的留恋之意。
谈吐间得知,村庄有300多年历史,康熙年间从婺源西源迁来的,全村只有一姓,徽州第一大姓——汪,为开国公汪铁佛之后,至今已繁衍了十一世。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他们看来都是温情脉脉的,无法割舍的。
他们和我说起了许多故事。村后的一个山坞中,是当年长毛(太平军)激战的地方,那里至今白骨累累。解放前,这里是革命老区,中共皖浙赣支队的游击队员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司令员倪南山、连长丁铁牛等人就住过该村,许多人家都接待过游击队员。老柏树底下的黄荣银家的阁楼里,还藏有记载当年游击队活动的手抄本,上面有几十首革命歌曲的歌词,其中上面的《东方红》,是解放前的原始版本,与我们现在传唱的东方红是有所不同的,是黄山市境内发现的唯一的原始版本。泛黄的纸本,模糊的字迹,诉说着尘封的往事。当年的游击队员还健在。这是村民们所津津乐道的,空气中有些快慰,但似乎有些凝重。历史为这座村庄涂抹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村子到大余山顶,还得走四个小时的山路,上面长满了各种奇异的中草药,开花的时节,景色特别的美。这一切,都让我神往。
那天离别时,斜阳已经西垂,我在水口伫立良久,落叶萧萧,袅袅的炊烟开始升腾,轻拢在村庄的上空。村庄内人声鼎沸。我知道,这次或许对我来说是绝唱,下次来的时候,该是另一番模样了。
一语成谮。两年后的今天,我再来时,果然已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
后来的移民新村,我也去过。三十多里外,在我们镇上的一座小山坡上,交通便捷,政府出资兴建的,规划整齐、鳞次栉比的徽派新房,宽敞亮丽,平整的水泥大道,环绕四周,条件是大大改善了。年轻人已经是乐不思蜀了,可和那些老人谈起,他们依然思念那座消失的村庄,泪眼凄迷。那片故土,那片家园,永生难忘!那是落叶对根的情怀。
离开了那片山水,尽管村名未变,人脉依存,世代繁衍,可村庄还会是那座村庄吗?大概永远也回不去了。
这座村庄,真的永远地消失了,走进尘封的往事。若干年后,人们还会想起它吗?
在城镇化建设日益加快的今天,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日渐消失,夜阑人静、皓月当空之时,你还会偷偷地想起它们吗?
阳光依旧灿烂,翠竹依旧茂密,溪水依旧欢唱。湛蓝的天宇下,山尖的白云,悠悠。夹峙的水口中,飘飞的落叶,簌簌。
一切,似乎与我两年前一样!
可两年前的情景,再也找不回了。
眼前的这座村庄,已经荒无人烟,残垣断壁,像是劫后余生的战场。在废墟中转悠,转悠,许久,许久,空山无语,不见人影。这是预料中的。
两年前,也是这个季节,这样的午后,我特意慕名踏访。听说,村庄因为地质灾害,整体移民。我想去看一看,和它告别,留一点念想。
一直有个想法,给新安源头的所有村庄,留一份自己的记忆,文字或图片皆可。
抵达村子,得走一段山路,崎岖不平,七八里光景。沿途景致颇佳,乱石峥嵘,枫叶吐露出夕阳红,点缀着山间,散落在溪畔,煞是红火。临村的一段,是石板路驿道,沧桑古朴,很有韵味。
村子就藏在海拔近千米的大余山的山腰,掩映在茂林翠竹中,浩瀚无垠,外面的人,不走近,是无法发现的。村庄挺古老,以致于村名中的一个字(注:土太合体),现在在各类字典中不见踪迹。
我的贸然造访,一进村,就受到了国宾待遇。村口的一只黄狗,发现了“敌情”,狂叫两声,像是吹起了集结号,顿时一呼百应,几十条狗,吠了起来,鸡也鸣了,像是奏起了交响乐,聒噪不已。见我受宠不惊,很快就止住了。
粉墙黛瓦的房屋,高低错落,层层叠叠;蜿蜒回旋的台阶,穿村走巷,弯弯曲曲。房前屋后,篁竹松环绕柏,几棵柿子树上,点着几盏“红灯笼”,给这座初冬的山村带来些许暖意。
转了一阵子,没见几个人。倒是晾在那青青的竹匾中,黑乎乎、软绵绵、香喷喷的糍粑,让我一阵惊喜。这糯米糍粑,俗称麻馃,是这附近的一个古老习俗。每年的下元节,农历十月半前后,家家都要做豆腐,打糍粑,祭先祖。怀念先人,感恩祖上,现代文明的侵袭,这一方式已日渐式微,城里人现在重视的是洋节,可这座村庄的村民还在依然守望着。村庄是民俗的载体,村民是传承民俗的灵魂。
突然,传来了一阵人语声,源自溪畔的一户人家,院门上大红的“囍”字,火红的楹联,告诉着人们这家在做大事。我在院门口探了探,几张八仙桌凌乱地摆在院中,四周围了不少人,酒席似乎已散去,村民的脸上微醺,红红的。
这时,有个人喊了我一声:“汪老师”。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学生家长,十年前,他的女儿在我班上。他招呼着我坐下,捧来了一杯茶,热气腾腾的,问我吃饭否,其时,已是午后一点,我还没吃中饭,我也就不客气了。端上热乎乎的面条,我就狼吞虎咽般。边上,听村民们的议论,中心的话题自然就是搬迁。政府的好心,他们能够理解。可人是感情的动物,离开祖祖辈辈的地方,还是有些不愿的,流露出无限的留恋之意。
谈吐间得知,村庄有300多年历史,康熙年间从婺源西源迁来的,全村只有一姓,徽州第一大姓——汪,为开国公汪铁佛之后,至今已繁衍了十一世。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他们看来都是温情脉脉的,无法割舍的。
他们和我说起了许多故事。村后的一个山坞中,是当年长毛(太平军)激战的地方,那里至今白骨累累。解放前,这里是革命老区,中共皖浙赣支队的游击队员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司令员倪南山、连长丁铁牛等人就住过该村,许多人家都接待过游击队员。老柏树底下的黄荣银家的阁楼里,还藏有记载当年游击队活动的手抄本,上面有几十首革命歌曲的歌词,其中上面的《东方红》,是解放前的原始版本,与我们现在传唱的东方红是有所不同的,是黄山市境内发现的唯一的原始版本。泛黄的纸本,模糊的字迹,诉说着尘封的往事。当年的游击队员还健在。这是村民们所津津乐道的,空气中有些快慰,但似乎有些凝重。历史为这座村庄涂抹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村子到大余山顶,还得走四个小时的山路,上面长满了各种奇异的中草药,开花的时节,景色特别的美。这一切,都让我神往。
那天离别时,斜阳已经西垂,我在水口伫立良久,落叶萧萧,袅袅的炊烟开始升腾,轻拢在村庄的上空。村庄内人声鼎沸。我知道,这次或许对我来说是绝唱,下次来的时候,该是另一番模样了。
一语成谮。两年后的今天,我再来时,果然已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
后来的移民新村,我也去过。三十多里外,在我们镇上的一座小山坡上,交通便捷,政府出资兴建的,规划整齐、鳞次栉比的徽派新房,宽敞亮丽,平整的水泥大道,环绕四周,条件是大大改善了。年轻人已经是乐不思蜀了,可和那些老人谈起,他们依然思念那座消失的村庄,泪眼凄迷。那片故土,那片家园,永生难忘!那是落叶对根的情怀。
离开了那片山水,尽管村名未变,人脉依存,世代繁衍,可村庄还会是那座村庄吗?大概永远也回不去了。
这座村庄,真的永远地消失了,走进尘封的往事。若干年后,人们还会想起它吗?
在城镇化建设日益加快的今天,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日渐消失,夜阑人静、皓月当空之时,你还会偷偷地想起它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