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从山里传来。四周静静的,我听得特别清晰。摆在我眼前的是童年的影子和满载着思念的键盘。
孩提时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认为长大后梦想中的一切都会实现。那时,我们几个孩子,站在黄土坡上高声呼喊,把目光眺望着山外,想象着山外那个充满憧憬、充满希望的世界。
我们十多岁了还足不出村,一些出过村的人们回来聊一些山外的事情我们总是听得津津乐道。山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到底有多么神奇?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是一个个问号。带着这样的问号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在梦里还是足不出村,没有离开村子连梦里的人和事也是村子里的。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叫“罗家窝”的村子里。解放时叫复兴大队,后来撤大队设村,村名叫“罗家窝”。 “罗家窝”因地形而得名,四面环山,山下是一个不大的村庄。一条小路延着小溪边,伴着错落的群山绵延山外。除了大人们偶然走出山外买点盐外,其它的时间几乎全部是在大山里度过的。
山里一年四季可以种菜。除了冬天只有大白菜和萝卜外,其它三季都有四、五种菜。一般大人们都会把春季多种的豆角晒干、夏季多种的青菜腌成盐菜。待到冬天少菜的时候再拿出来过冬。
冬季的村子冷的时间较长,少不了烤火。在家全靠早已备好的木柴取暖,上学可就真的是苦了我们。学校在高山头上,高得难上青天。路只有尺把宽,头天晚上被冰霜打过之后,路面上全是冰,路旁的杂草全都压在路上,行走起来非常的艰难。每到冬天,我们就把丢弃了的破旧洋瓷碗捡回来,在碗的两边对称打个小洞穿上铁丝作为提手。上学出发之前,在火炉里钳上几个火碳放在洋瓷碗里。一只手提着铁线,另一只手伸在洋瓷碗上烤。
早晨山里的冰冻比较厉害,放眼望去全是白白的一片。在冬阳的照射下迷人眼,到处是“啪啦啪啦”融冰的声音。我们这伙顽皮的少年,顾不上寒冷,一路上四处摘“冰棒”。看谁的大,谁的漂亮。到学校里时,才发现几个红色的火炭变成了黑色,炭的上面还残留着一层白色的灰。“冰棒”足有吹火筒那么大,融化得成筷子那么小了。手也早已冻僵了,几根手指怎么也伸不直。
无论冬天多么寒冷,那时我们脚下穿的都是解放鞋。不能穿凉鞋的时候,父亲就会去买几双解放鞋回来。从这个时候开始,只要是白天解放鞋就不离脚。到了冬天的时候,鞋前面已经被脚指头“磨”破了一个洞。单薄的解放鞋穿在脚下特别的冷。每年冬天我的脚跟总会发冻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时间久了,红肿的地方慢慢地变成了乌色,后来腐烂了起来。每天早上轻轻地把袜子穿上,晚上得用热水浸泡湿了才脱得下来。腐烂的皮也沾在袜子上脱了下来,最后只留下鲜红的肉和疼痛。
那时,农村里除了解放鞋没有其它的鞋卖。镇里也没有保暖鞋卖。县里有,但父亲都是几年才去一次,去一次要准备好久。连车费都难以支付,哪来的钱去买鞋。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开始思索着怎样做一双保暖鞋给我过冬。母亲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布鞋的鞋尺和鞋底上加点棉花,就这样做成了一双棉鞋。这鞋穿起来比解放鞋是要暖和得多。落雪,下雨怎么办呢?布底只能晴天穿。后来,母亲又想出了一办法,把穿破了的解放鞋底剪下来,然后用些钉钉在棉鞋的底部,然后在鞋尺上缝上鞋皮,就这样为我做了双雨雪天也可以穿的保暖鞋。有了这双鞋之后,我的脚比以前好了很多。冻疮还是每年都会发,脚却再也没有冻烂过。
十月正是捡茶子的时节,在农村里捡茶子的时间是统一的。父亲接到第二天捡茶子的消息,母亲头天晚上十点钟就把饭蒸好了,留着一点炉火热着窝底,怕饭冷。四更时分母亲就起床把菜做好,差不多五更就把我们全叫了起来,吃完早饭我们就跟着父母“蹑手蹑脚”上山去了。按年龄大小分工,大的上茶子树帮忙采摘,小的在山里“巡逻”。那时盗茶子的人很多,茶子是村民的主要收成之一。采茶子的时间往往是半个月左右。收成好的年岁,我家一年大概可以采摘到15担左右。母亲还要去别人采摘过的山林“复捡”,每年至少可以 “复捡”出五担左右。一年采摘20担茶子的人家,可算得上大丰收。
母亲把采摘回来的茶子倒在火炉炕上炕干,再送到“油榨”去“榨油”。放了学,我们不想回家,径直往河边的“油榨”跑。远远地,传来“咣当”、“咣当”的撞击声。我们一群孩子,顺着声音的方向一阵疯跑,涌到油榨坊门口。
油榨坊里热气腾腾。靠东边是一排大灶,灶里烈火熊熊,灶上几口大铁锅正在炒着茶子。父亲挥着一把铁锹,不停地翻动着锅里的茶子,那茶子便在锅里翻滚跳跃,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靠西边是油榨,用一株巨大的樟树杆做成。樟树横卧在地上,中间挖成空槽;那炒熟了的茶子便用禾草包成一块块圆形的大饼,迭起来放进榨槽里;然后用坚硬的柞木做成栔子,把茶子饼挤紧。油榨前从屋梁上垂下一根粗绳,悬吊着一根约两丈长的沉重的横木,几个膀阔腰圆的大汉分列横木两边,由打头的掌控,发着口令,大家“哟呵”、“哟呵”地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横木向着榨槽上的木栔撞去。随着木栔一点点的进入,炒熟的茶子被榨干,黄澄澄香喷喷晶亮透明的茶子油便从榨槽里汨汨地流出来,淌到油榨底下的一只大油缸里。
父亲把榨的茶油挑回家装在缸里,放在楼上的墙角里。有一次,我与弟弟捉谜藏,弟弟无处可藏跳进油缸。结果无处寻找我自是认输,弟弟从油缸里出来哈哈大笑,楼板上到处是油。母亲气得咬牙切齿,好得父亲当时不在家,否则弟弟难逃一打。母亲用洋碱帮弟弟洗了四、五次,身上还是没有去除油味。
很多年过去后,灯火点缀的山窝早已消失在城市的楼群中,梦想的孩儿也早已飞出了山窝。童年的影子,像一座踏浪的青山,从芬芳的山路走来,静静的回望,时而悠远,似流云随风飘渺。儿时的记忆,像一片广阔的田地在阡陌的小路延伸,匆匆的脚步,时而欢快,如彩蝶伴花翩舞。
孩提时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认为长大后梦想中的一切都会实现。那时,我们几个孩子,站在黄土坡上高声呼喊,把目光眺望着山外,想象着山外那个充满憧憬、充满希望的世界。
我们十多岁了还足不出村,一些出过村的人们回来聊一些山外的事情我们总是听得津津乐道。山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到底有多么神奇?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是一个个问号。带着这样的问号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在梦里还是足不出村,没有离开村子连梦里的人和事也是村子里的。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叫“罗家窝”的村子里。解放时叫复兴大队,后来撤大队设村,村名叫“罗家窝”。 “罗家窝”因地形而得名,四面环山,山下是一个不大的村庄。一条小路延着小溪边,伴着错落的群山绵延山外。除了大人们偶然走出山外买点盐外,其它的时间几乎全部是在大山里度过的。
山里一年四季可以种菜。除了冬天只有大白菜和萝卜外,其它三季都有四、五种菜。一般大人们都会把春季多种的豆角晒干、夏季多种的青菜腌成盐菜。待到冬天少菜的时候再拿出来过冬。
冬季的村子冷的时间较长,少不了烤火。在家全靠早已备好的木柴取暖,上学可就真的是苦了我们。学校在高山头上,高得难上青天。路只有尺把宽,头天晚上被冰霜打过之后,路面上全是冰,路旁的杂草全都压在路上,行走起来非常的艰难。每到冬天,我们就把丢弃了的破旧洋瓷碗捡回来,在碗的两边对称打个小洞穿上铁丝作为提手。上学出发之前,在火炉里钳上几个火碳放在洋瓷碗里。一只手提着铁线,另一只手伸在洋瓷碗上烤。
早晨山里的冰冻比较厉害,放眼望去全是白白的一片。在冬阳的照射下迷人眼,到处是“啪啦啪啦”融冰的声音。我们这伙顽皮的少年,顾不上寒冷,一路上四处摘“冰棒”。看谁的大,谁的漂亮。到学校里时,才发现几个红色的火炭变成了黑色,炭的上面还残留着一层白色的灰。“冰棒”足有吹火筒那么大,融化得成筷子那么小了。手也早已冻僵了,几根手指怎么也伸不直。
无论冬天多么寒冷,那时我们脚下穿的都是解放鞋。不能穿凉鞋的时候,父亲就会去买几双解放鞋回来。从这个时候开始,只要是白天解放鞋就不离脚。到了冬天的时候,鞋前面已经被脚指头“磨”破了一个洞。单薄的解放鞋穿在脚下特别的冷。每年冬天我的脚跟总会发冻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时间久了,红肿的地方慢慢地变成了乌色,后来腐烂了起来。每天早上轻轻地把袜子穿上,晚上得用热水浸泡湿了才脱得下来。腐烂的皮也沾在袜子上脱了下来,最后只留下鲜红的肉和疼痛。
那时,农村里除了解放鞋没有其它的鞋卖。镇里也没有保暖鞋卖。县里有,但父亲都是几年才去一次,去一次要准备好久。连车费都难以支付,哪来的钱去买鞋。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开始思索着怎样做一双保暖鞋给我过冬。母亲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布鞋的鞋尺和鞋底上加点棉花,就这样做成了一双棉鞋。这鞋穿起来比解放鞋是要暖和得多。落雪,下雨怎么办呢?布底只能晴天穿。后来,母亲又想出了一办法,把穿破了的解放鞋底剪下来,然后用些钉钉在棉鞋的底部,然后在鞋尺上缝上鞋皮,就这样为我做了双雨雪天也可以穿的保暖鞋。有了这双鞋之后,我的脚比以前好了很多。冻疮还是每年都会发,脚却再也没有冻烂过。
十月正是捡茶子的时节,在农村里捡茶子的时间是统一的。父亲接到第二天捡茶子的消息,母亲头天晚上十点钟就把饭蒸好了,留着一点炉火热着窝底,怕饭冷。四更时分母亲就起床把菜做好,差不多五更就把我们全叫了起来,吃完早饭我们就跟着父母“蹑手蹑脚”上山去了。按年龄大小分工,大的上茶子树帮忙采摘,小的在山里“巡逻”。那时盗茶子的人很多,茶子是村民的主要收成之一。采茶子的时间往往是半个月左右。收成好的年岁,我家一年大概可以采摘到15担左右。母亲还要去别人采摘过的山林“复捡”,每年至少可以 “复捡”出五担左右。一年采摘20担茶子的人家,可算得上大丰收。
母亲把采摘回来的茶子倒在火炉炕上炕干,再送到“油榨”去“榨油”。放了学,我们不想回家,径直往河边的“油榨”跑。远远地,传来“咣当”、“咣当”的撞击声。我们一群孩子,顺着声音的方向一阵疯跑,涌到油榨坊门口。
油榨坊里热气腾腾。靠东边是一排大灶,灶里烈火熊熊,灶上几口大铁锅正在炒着茶子。父亲挥着一把铁锹,不停地翻动着锅里的茶子,那茶子便在锅里翻滚跳跃,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靠西边是油榨,用一株巨大的樟树杆做成。樟树横卧在地上,中间挖成空槽;那炒熟了的茶子便用禾草包成一块块圆形的大饼,迭起来放进榨槽里;然后用坚硬的柞木做成栔子,把茶子饼挤紧。油榨前从屋梁上垂下一根粗绳,悬吊着一根约两丈长的沉重的横木,几个膀阔腰圆的大汉分列横木两边,由打头的掌控,发着口令,大家“哟呵”、“哟呵”地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横木向着榨槽上的木栔撞去。随着木栔一点点的进入,炒熟的茶子被榨干,黄澄澄香喷喷晶亮透明的茶子油便从榨槽里汨汨地流出来,淌到油榨底下的一只大油缸里。
父亲把榨的茶油挑回家装在缸里,放在楼上的墙角里。有一次,我与弟弟捉谜藏,弟弟无处可藏跳进油缸。结果无处寻找我自是认输,弟弟从油缸里出来哈哈大笑,楼板上到处是油。母亲气得咬牙切齿,好得父亲当时不在家,否则弟弟难逃一打。母亲用洋碱帮弟弟洗了四、五次,身上还是没有去除油味。
很多年过去后,灯火点缀的山窝早已消失在城市的楼群中,梦想的孩儿也早已飞出了山窝。童年的影子,像一座踏浪的青山,从芬芳的山路走来,静静的回望,时而悠远,似流云随风飘渺。儿时的记忆,像一片广阔的田地在阡陌的小路延伸,匆匆的脚步,时而欢快,如彩蝶伴花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