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方知育儿难,母亲是子女的一片天,2021年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要对母亲道一声您辛苦了,那么关于母亲经典散文作文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2021母亲经典散文作文大全_2021描写母亲的短篇散文,希望对你有用!
母亲经典散文
掀开窗帘子,我把夜色揽入怀里,常常会想起彼时的母亲。
彼时的母亲,刚过而立之年。母亲把我往田埂上一放,然后独自走进了水田。她手握着锄镐,举过头顶,再使劲地落下,脚下的黑泥便翻了个身,散开了。山脊吹来春寒料峭的风,薄雾好像要把母亲的样子吞噬去。我站在田埂边感到恐慌,湿冷,不安。我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从早到晚都要劳作在水田里,我更不知道父亲的突然离去意味着什么。我只有隐隐约约地觉得,母亲一夜之间憔悴了许多,满手的血泡颇让人痛心。当天色擦黑,母亲走出水田,看我站在田埂边笑着,母亲也笑了,全然忘记了裤脚已被泥水打湿,衣衫却被泪水淋透的事实。母亲紧紧地拽着我的手朝不远处的土坯屋走去,湿滑的泥巴小路上留下一串大,一串小的脚印,即便是夜已深,依旧清晰可辨。
彼时的我才三岁,朦朦胧胧的记忆,让我不知道失去父亲的伤与痛,多少零零散散的枝节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是枯黄凋零,猝然消逝。迄今为止,我记忆里还有多少关于母亲的细节,还有多少儿时的梦可以重现?我说不清。唯有,夜色里,湛蓝的天空,星辰密布,我看到那是水田的倒影,母亲伫立在水田中央,无奈地向现实屈服。
水田里的母亲为什么要屈服于现实,母亲对我讲过,但那是我长大成人的时候。丧夫的痛苦像一把无情的利剑插入了母亲脊髓里,母亲不能喊痛,泪水漫过了长夜却漫不过生活,漫不过膝下那几张嗷嗷待哺的小嘴。一直到母亲花甲之年,母亲还不能原谅自己的屈服……
_末年。母亲二十一岁。一场不平等的婚姻把母亲推向了万丈深渊。当一个“卖国间谍”的女儿嫁入了雇农家庭,那是多少人羡慕的美事。母亲和父亲谈不上有什么感情,或许,洞房花烛夜才是母亲第一次见到消瘦的父亲吧。母亲摆脱了无数人的欺压,却摆脱不了贫困生活的欺压。幸运的是,那时候,父亲懂得疼人,当父亲把手心的温暖传递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咯咯”地笑了。晚上,母亲在煤油灯下缝补衣衫,父亲在编草鞋。父亲还托人为母亲谋得一份差使——到村小学代课。虽然每月只有几元钱,但燃起了母亲求学的欲望,还可以让全家人每月尝到一些肉腥。父亲是母亲唯一的最好的依靠。
那时候,母亲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就像两丘水田,水汪汪的好看。母亲水汪汪的眼睛又好像一盏明灯,点亮那些黑暗的日子。遗憾的是,还没有挨到黎明一刻,那盏明灯就熄灭了,让母亲再次陷入黑暗。夜再黑,母亲也必须醒着,她知道,自己不能痛苦到死去,不能步入父亲的后尘。我和大哥大姐成了母亲新的支柱,只要我们还在,母亲就只能想方设法地活着。母亲彻夜地醒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暗淡了下去,但一直在等待黎明。
母亲在父亲死后第三年,嫁给了我的继父。这成了继父村里人谩骂的话柄。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儿女寄人篱下,这是村庄里多大的笑话啊。母亲和继父走进了同一丘水田,无数的手指在指指点点,戳得人脊背发凉。但母亲顾不得那些,母亲心里,即使自己累死,也不能让儿女们饿死。
我和大哥大姐渐渐长大。大哥大姐也走进了水田,和母亲并肩站在了一起,我为他们送水送饭。因为有了儿女们的长大,母亲的那丘水田越来越宽,似乎想要包括母亲的生命。母亲想要那丘水田出一些余钱,想那些余钱可以让儿女们生活得以改善。母亲的姊妹也常常来水田里帮工,来的时候还会带些糖果,或者一把炒花生。后来,母亲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外公派来的,外公每隔一些时日都想知道自己这个苦命的女儿和她的儿女是否还好好活着。于是,那丘水田里还包括了外公。
母亲做梦也没有想到,我的继父除了有一把蛮力外,还好烟酒,还性格残暴。最要紧的是,继父不愿意拿些钱供继子女们读书学习。母亲不得不担起了赚钱供儿女们读书的重担。她除了要打理好那丘水田外,还必须种菜、养猪、从事山里人的副业。母亲愈发的沉默,话语几乎被泪水取代了,甚至是被血水取代。母亲咬紧牙关,就是百来斤的胆子压在肩膀上,母亲依然不能喊苦,打落的牙往嘴里吞。母亲无法穿越那丘自己耕种过的水田,她只有把穿越水田的梦寄托给了儿女,一夜一夜地期盼着。
我上初中的时候,贫寒的家入不敷出,母亲和继父常常打闹。虽然母亲也一直想方设法地节约家庭开支,但丝毫都没有博得继父的同情,打打闹闹一点也没有减少。日积月累,母亲身上因打闹留下的伤疤数不胜数,有些迄今还未痊愈,即使表面外边痊愈了,心里不还淌着血么?再后来,继父老了,继父的父母相继离世,继父才想起自己应该有个依靠了,继父才对母亲好一些。此时,母亲把继父的好不断地唠叨到我的耳朵里,磨得我耳廓生茧。继父的养老问题顺理成章地推到了我的身上,直到继父老去的那一天。
母亲一辈子都伫立在那丘求生存的水田里,无处可逃。母亲想要远离那丘水田,可是水田却越来越宽。母亲为了把三个子女抚养成人,忍受着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在那丘水田里伫立着,挣扎着。
多年以后,我和母亲再次从儿时的那丘水田田埂边走过,但我们都没有走进那丘水田。母亲深深地知道,既然她的儿女们已经离开那丘水田,就没有再次走进去的道理。但我知道母亲的心依然没有走出那丘水田,母亲满脸的委屈和痛楚,流露了她此刻的心。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变迁,那丘水田早已干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丛生的杂草。母亲的一生无法重来,唯有挨到天荒地老的那一刻,如果母亲还伫立在那丘水田里,无论如何我都要弓起脊背,托着母亲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即使那时候我也是白发苍苍!
母亲经典散文
养儿育女,是一个母亲终其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女人本弱,但当了母亲后,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起来
1992年,弟弟出生。这原本是我家的一个大喜讯,然而父亲却因计划外生育受到处罚,一个月仅领九十多块钱生活费,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雪上加霜的是,母亲怀孕时年纪偏大,加上孕期东躲西藏,营养不足,弟弟一出生便成了“药罐子”。
为省钱,母亲照例带他上中医院看病。假期的清晨,母亲会叫我帮忙,大布包里装有屎尿片、奶壶、水瓶、换洗衣服和干粮,我挎着布包紧跟在后,母亲则抱了弟弟扯脚把子往中医院赶。连日的上吐下泻,弟弟身子疲软,脑袋有气无力地耷拉在母亲肩头,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时值酷暑,太阳一大早就火辣辣地发威,母亲怕晒着弟弟,她一手撑伞,一手紧紧搂着他,累了,换只手,热了,抹把汗,走一段,歇一肩,小路上飞扬的尘土里,我看到的是母亲和阳光一样焦灼的背影。
一路飞走,母亲的后背都被汗浸湿了,赶到门诊室,她的脸颊两边汗水淌成了小河。给弟弟瞧病的医生姓张,曾是中医院副院长,退休后又被返聘在儿科坐诊。张院长待人和蔼,看到母亲又累又急的模样,嘱咐她先休息,他叫实习生倒来水,母亲一面搂着弟弟,一面伸出酸痛的手来端杯子,喝着喝着,眼泪就不管不顾地刷了下来。
这是我写在征文《一盏健康长明灯》里的部分内容,我撷取母亲养儿育女艰辛之路上的几个镜头,剪辑拼接成一幅母爱的画作,没想到,征文获奖,而且是一等奖。知道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回家,把喜讯告诉母亲,并用奖金为她买了衣服回去。母亲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她的眼睛早在四十多岁时就老花了,笑意,暖暖地浮在她脸上,我知道,这一刻,母亲是高兴的,虽然这个女儿,只是用如此微薄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对于衣服,母亲坚决地推辞:“你们的家庭也要用钱,别给我买,家里还有。如果能退,不能退,你就送给你婆婆。”
望着母亲一头的白发,看着她被岁月一而再再而三削瘦的身影,我真想走过去,给她一个结实的拥抱。就像从前,就像她抱着我和弟弟那样,用一个怀抱,给她一缕安定的温暖。可是,我没有。我和天底下大多数的儿女一样,不太习惯用相对热烈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爱。
这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想起了迄今为止一次抱母亲的情景:那是一个春雪纷飞的清晨,在前一夜,我亲爱的外婆逝世了。当接到电话,冒着雪花赶到灵堂时,母亲和姨妈已哭成泪人,她们一声一声地哀嚎:“娘啊,我的娘啊,我吃尽了亏的娘啊……”泣血的呼喊在雪地上空盘旋,村庄也变得肃穆低垂起来。我默默地流着泪,拥住母亲,她的肩膀在我怀里颤抖,她的手冰冷的,粗糙的指节像挫子一般让我生疼。失去了娘的母亲,自己也当了外婆的母亲,此时此刻,却哭得就像一个孩子,惶然凄苦,孤独无助。那一次,我看到了在儿女面前从来都表现得无比坚强的母亲那最脆弱的一面……
母亲经典散文
前段时间,读到娄底人文科技学院教授游宇明的文章。写他和夫人平时两个人在家,随便弄点什么吃的就是一餐,简简单单打发肚子,但女儿回来后,妻子却大变样,经常呆厨房里鼓捣。只要是女儿提出的要求,不打折扣、不加思索、不辞劳苦去做。为了一顿蛋饺,他夫人硬是在厨房里整整忙乎了一个上午。他说,“厨房时间。”是一个母亲爱的浓缩时段。
我读了后,深有同感:原来,天底下的的父母,大抵,爱子女的心意与方式,都是差不多的。
就像我每次回家,总能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在灶台边忙上忙下的背影。那鲜嫩的四季时蔬,都是母亲一锄一锄种出来的;知道我儿子钟情蛋类,母亲自己省着吃,将积蓄下来的蛋在我们回家时变着花样弄给孩子吃,有时是清蒸,有时是煎炒,或是水煮,或是摊成蛋饼……
自从家里的土地被征收,母亲的腿脚、腰背因为风湿越来越挑不了担子时,她的主战场,便由地头转移到灶头。家里吃不完的蔬菜,母亲会精心地制作成各种坛子菜。杂房墙壁下,坛子丫物一字排开,阵容颇为壮观,里边有米粉茄子,米粉辣子,米粉肉皮,盐菜,扑豆角,白辣子,豆豉,霉豆腐,等等,她甚至还做过米粉坛子鱼。这些咸脆喷香的坛子菜,丰富了我们的菜谱,也为母亲赢得能干的美名,一个远方回来探亲的客人,返城时啥也不要,但特意嘱咐母亲为她捎了一些坛子菜,她说,大城市啥都有买,就是难寻这样地道的家乡菜……
在母亲做的菜里,我最最爱吃的要数青椒炒肉。每年青辣子还只结头摊时,母亲就会喜滋滋地摘下来,再到屠户那里剁个斤把肉回来。肉是适合小炒的那种,肥瘦相宜带点皮,提在手里,柔柔地闪着油滋滋的光。母亲刀功好,切得又快又薄,这样好入味儿。她先是将那些杂了些许精肉的肥片儿榨出油来,接下来便是“嗞”地一声下锅炒精肉,青椒和蒜片翻飞其间,不消一会,便满屋肉香,袅袅不绝。这道菜是我百吃不厌的,那鲜嫩软和的肉片,香而有嚼劲的有皮油渣,带了阳光味道的辣椒,实在令人胃口大开,每一次,我都会大快朵颐,吃得满头大汗,连那碗底的汤都不肯放过……
世间佳肴万种,母亲炒的最为正宗、最让人难忘;世上的道路千万条,回家的路走着最温暖、最踏实。尝了母亲做的菜,我知道,幸福的味儿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