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使人励志的故事5则:向上帝借一只脚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是每一个贝壳里都有珍珠,但珍珠一定出现在贝壳中,不是每个努力的人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小学生讲的励志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他终于战胜了那条狗。

  后来,约翰·库缇斯 回忆起这次与狗的战斗时说:当那条狗恶狠狠地扑过来的时候,我只是揪住它的尾巴,用手指在它屁股上使劲捅,终于制伏了那个讨厌的家伙。

  “如果你觉得恐惧,那么你就学会去面对它!”父亲给小约翰上了人生第一课。

  约翰上学了。父亲第一次把他送到学校,并且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学会独自承受生活:真实的世界,就在前面。当约翰背着比他个头还 大的书包,坐在轮椅上开始憧憬新的生活时,压根儿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一连串噩梦。

  学校里有很多调皮学生,他们根本不懂得尊重别人,个头矮小的约翰几乎成了他们的玩偶。他们拆掉约翰的轮椅,弄坏他轮椅上的刹车,甚至把他绑在教室的吊扇上,随风扇一起转动有一次,几个同学用绳子绑住他的手,用胶带纸封住他的嘴,把他扔到垃圾箱里,还 在垃圾箱外点起了火。滚滚浓烟令约翰窒息,他恐惧极了,瘦小的身体拼命地挣扎着,直到一位老师把他解救出来。很多时候,其他同学放学都走了,只有约翰一个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孤独地慢慢组装被同学拆散的轮椅。

  后来,约翰进入了高中。高中学校有一千多个孩子,而对于约翰来说,则是面对着几千条腿。他每天坐在轮椅上,在无数条腿中间小心地穿行,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手不被其中任何一条腿给踩伤。

  恐惧时时伴随着他,但他却在内心鼓励自己:我一定要勇敢起来。

  成年后的一次偶然的公开演讲,给约翰带来了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午餐会上,约翰应邀对自己的经历作简短的演讲。“我一定要把最勇敢的一面呈现给观众!”约翰告诉自己。他战胜自卑走向新生的经历和现状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演讲之后,约翰独自一个人来到海边,坐在沙滩上,望着汹涌澎湃的大海,他的内心开始激荡。回想起在午餐会上热烈的掌声,他开始生平第一次大声笑出来——因为在他的一生中,第一次别人如此关注他的讲话,并且报以最真诚的掌声。这时,约翰忽然清晰地发现,到讲台上去,讲出自己经历的自卑和忧伤,讲出自己的挣扎和拼搏,给他人以启迪,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这样,约翰开始了公众演讲。在演讲过程中,约翰尽量降低他的生理特性对听众造成的影响,而且尽可能地讲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话。他希望观众是来分享他的人生经验而不是来看“怪物 展 览”的。

  约翰有着天生的演讲家的气质,语言幽默,反应敏捷。在演讲台上,约翰用粗壮的胳膊支撑着身体,眼神炯炯,声音洪亮,仿佛拿破仑激励他的千军万马向前冲。

  谁能想到,到现在为止,没有腿的约翰在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做了八百多场演讲,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和影响了两百多万人。连一些正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没有腿的约翰却做到了。他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甚至是全世界的知名人物。

  励志故事2:给自己一片悬崖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登着澳洲电信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个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若晨星,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 属无车族。为了争取到这份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

  “四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四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五百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信”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们无从知道,但他的胆识确实让人佩服。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那一刻,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因为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励志故事3:我还有一个苹果

  斯 坦利·库尼茨是一个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的瑞典医生。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进入沙漠腹地的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斯 坦利·库尼茨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骆驼也不见了。死亡的恐惧瞬间笼罩了他。

  在绝望的瞬间,斯 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只苹果。这只苹果使斯 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然还 有一只苹果。

  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 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 坦利紧紧地攥着一只完整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果拿走。

  上个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斯 坦利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 有一个苹果。

  励志故事4:让心灵先赢在终点

  2008年10月18日,他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天门山风景区内向坡度39度,全长700米,无任何保护措施的高空走钢索这一新的世界纪录发起挑战。

  挑战开始,他紧握平衡杆,深吸一气,随后就步上钢丝,其稳健的步伐和步行之快博得周围观众们的阵阵喝彩。过了三刻钟,距离终点还 有50米,正当大家准备为他庆祝胜利时,意外突然发生——他脚下一滑,整个人跌坐在钢索上,数千观众一片惊呼。他身上无任何保护措施,而脚下又是万丈深渊,万一……后果不堪设想。他紧握钢索,做深呼吸,调整状态。五分钟后,他打算脱掉因摩擦而破掉的鞋子,赤脚继续完成这一关乎生命的挑战。他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父亲也一直用维吾尔族语言大喊,示意他抓住钢索别动。可是,母亲的担心和父亲的劝阻并未让他放弃。父亲无奈,最终以“跳崖”相逼,僵持了十多分钟,他放弃了挑战。一个小时后,他成功获救,却因挑战失败放声大哭。

  时隔大半年,他总结了去年失败的原因,再次向天门山极限坡度发起挑战。与前次挑战一样,开始的时候很顺利,可走到一半的时候,钢索晃动得非常厉害,而且连接侧绳的一个拉线卡子也松了,再加上因长期体能训练而积累下来的腰伤也开始发作,他不得不停下来在刚索上休息,掏出纸巾为自己擦汗,观众们紧张万分。休息会后,他又鼓起勇气一步一步坚定地往前走。到了去年让自己失败的地方时,他已然显得非常吃力,脚上似乎被加上了沉重的枷锁,观众们担心这次挑战他难以改变同样失败的命运。可是,奇迹出现了,他蹲下来作了基本调整后,毅然迈开步子往前走,还 有60米,50米,40米……他终于成功了,用了66分钟,走完了全长700米,坡度达39度的天门山钢索,走出了去年在同一地方挑战失败的陰影,再次创造高空走钢丝吉尼斯世界新纪录,观众们一片欢呼,一起为这了不起的英雄喝彩。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够挑战成功时,他激动地回答说:“去年挑战失败,除了客观条件,最大原因是我输在了心灵上,因为我的心忽略了终点,而夸大了阻碍的力量。可是,这次还 未开始挑战,我就先让自己的心灵到达终点,赢在终点。”

  他便是至今已独立创造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新一代高空王子的新疆“达瓦孜”家族的第七代传人——塞买提·艾山。

  或许,生活真的避免不了各种阻挠与挑战,可是当你在面对这些困境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先安静下来,聆听心灵的声音,让心灵来告诉自己坚持的理由,让心灵来给予自己前行的动力,让心灵先赢在终点,如此,成功将与你如影随形!

  励志故事5:和时间赛跑,做时间冠军

  小时候,马卡罗夫总喜欢坐在光影浮动的海边,看一艘艘轮船在湛蓝的海面上来回穿梭,激荡起一道道绚烂美丽的浪花。那些威武壮观的巨轮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多么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一名工程师,建造出更多更大的轮船。

  他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叫敖德萨的海港。得天独厚的环境,为他实现梦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常常看见,每逢巨轮出港时,顽皮的小马卡罗夫总是挥舞着稚嫩的双臂,在美丽的海边,奋力不停地向前奔跑,奔跑。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在追赶那蓝色大海里的轮船,那是他梦想的方向。有了梦想,他就有了动力,进入学校以后,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1958年,他如愿进入了前苏联的黑海造船厂。他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拼命地工作,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造船事业上,他总是能超前完成任务。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很快他就当上了组装车间的主任。

  他工作的年代正值前苏联与美国争霸最激烈的时期,苏联意欲称霸五大洋,于是就大力发展海军事业。因此,很多重大的造船工作就落到了黑海造船厂的头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都将在此建造。

  当大家都在为这一喜讯而欢呼时,马卡罗夫的心里却陡然沉重了许多,因为老厂长甘科维奇刚找他谈过话,并将这一高难度的任务交给了他。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要承建大型的航母,船厂就必须对船坞生产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又不能影响船厂现有的工作秩序。这就要求他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时间赛跑,且必须要赢得胜利。

  1976年10月,马卡罗夫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总工程师,全面主持船厂工作。过去厂区内面积最大的0号船坞采用的是“分段式装配造船法”,只能在一条船造好离开后,才能建造下一条船,严重制约了生产的效率。几经考察后,马卡罗夫从芬兰科尼公司买回了两座起重能力超强的天车,将船坞内所有的平台打造成了一条流水线。有了这两部超级天车,超大型造船组件就可以通过天车进行传送,从而使大型航母舰艇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大大节省了建造时间,一下将船坞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三年后,工作能力极为出色的马卡罗夫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厂长,自此,航母建造工作也进入了快车道,黑海造船厂成为了全苏联乃至全欧洲最忙碌的造船基地。他对造船的所有环节都了如指掌,对待工作的要求更是严格至极,绝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为此他辞退了许多工作不力的部门领导和工人,也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令人叹服的是,航母的总段与总段间的对接缝线有500多米长,施工难度极大,但马卡罗夫和造船的巨匠们考虑极为周全,他们竟然将对接缝净尺寸精确到了0.1毫米,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建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时,航母上有将近3600间舱室,且各个舱室均布满了极为复杂的电缆和设备,如果把每间舱室都检查一遍,需要花费60多个小时的时间。每天早上,马卡罗夫6点开始办公,用半小时处理文件,然后召集车间主任和建造师们,监督检查重点舱室。8点左右召开现场会,就现场发现的问题或疏漏进行问责追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因此,厂里的所有人都把他的视察路线命名为“马卡罗夫大道”,并尊称他为“时间冠军”。那一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敬畏,这条“大道”上流淌着的是一丝不苟的严谨,一种时间高效安排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高度忠诚。

  苏联解体后,几经改名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海军开走了,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也被遗弃在厂区。心力交瘁的马卡罗夫退休后,搬到了离船厂不远的地方住下来,每天都满怀深情地看着那艘曾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瓦良格”号……

  2000年6月14日,是马卡罗夫最为难忘的一天,已经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即将远赴遥远的中国。他拖着病重的身体,站在家门前,遥望着“瓦良格”号,一时间禁不住泪流满面。两年以后,马卡罗夫怀着深深的遗憾,寂然地离开了人世。

  莎士比亚说,“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都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无疑地,马卡罗夫做到了,尽管带有一丝遗憾,但他不愧是一名真正的“时间冠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