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经典励志故事大全精选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些人无谓失去,有些爱无谓永远。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快乐生活才是最给力的。人生似水,有容乃大。人也如此,每个人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没有人会一生都得志。所以当你得志时不必得意甚至忘形,失意时也不必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职场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励志故事1:卖过爆米花的总统

  喧嚣的街道上,一个男孩正在叫卖爆米花。他穿着破旧,瘦小的身体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刮走。他头戴一顶与他身材极不相称的硕大草帽,来来往往的人们对他视而不见,把他挤得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为了防止头顶的草帽被碰掉,他只能抽出一只手来死死抓住草帽的帽檐。突然,他头上的草帽被人揭去。他抬头一看,母亲正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

  这个卖爆米花的男孩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在一家牧场工作,母亲做一点水果生意。一贫如洗的生活让他在幼年时期就饱尝了人间冷暖。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穷,他经常饥一顿饱一顿,饿得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有时,为了利、充一下体力,他不得不靠喝水来充饥。为了补贴家用,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在上课之余卖爆米花和面饼。有一次,他违反规定在军队驻地外面卖面饼,被当兵的抓住并挨了打。身上的伤痛于他而言算不了什么,让他感到难以承受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在那个时候,他感觉在大庭广众之下卖爆米花很丢人,从事这份看似卑微的工作,让他感觉很难为情。于是他就找一个大大的草帽戴在头上,这样别人就不会认出他了。他为自己的聪明而感到得意。

  而这一次,他的秘密被母亲发现了。母亲好像看透了他全部的心事:为什么要挡住脸?没偷没抢,靠自己的力气赚钱,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情。你应该为此感到自豪!母亲的话语让他深深震惊,是啊,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有什么丢人的呢?从此,他把遮羞的草帽抛到了一边。

  初中毕业后,男孩虽然成绩优秀,但也没打算上高中,因为家里太穷了。在他人生最关键的时刻,老师说服了母亲,让天资聪颖的他上了所高中夜校。他白天工作挣钱,晚上去上学。即使是这样,他的成绩一直在全校保持第一名,并获得了奖学金。高中毕业后,他一边做苦力,一边精心准备考大学。多年付出的汗水终于获得了回报,他顺利考取了一所大学。

  苦难似乎总是与他如影相随,考上大学并没有给他的命运带来转机。与之相反的是,23岁那年,他因参加一项_,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并在监狱里服刑六个月。入狱后,母亲去探望他。母亲告诉他:应该按照自己的信念去行动!在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母亲的鼓励重新给他注入了勇气。从监狱出来后,他进入了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工作,从普通职员做起,凭借出众的才华、热情和勇气,他在公司受到了重用,一直做到了总裁职位。

  商而优则仕。政治上的卓越才能让他当选了祖国首都的市长,在任四年间,他所推行的“绿色革命”令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为他赢得了“绿色市长”的美誉,成为这个国家人气最高的市长。并最终在2007年12月19日的总统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胜出。作为该国首个企业家“总统”,他说:“我只是要做这个国家的CEO,而不是最高权力者。”他,就是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

  如今他的故事已在世界各地传播,他的人生犹如一部讲述成功的传奇电影,激励着千千万万家境贫穷、身陷逆境的年轻人。他说:“我的人生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因为母亲的教诲。世间没有神话,只有努力创造出的结果!”

  励志故事2: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袁隆平一直有个梦想,培育出亩产过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超级杂交稻终于初露雏形,但要展开大面积种植,必须进行数年测产,以确证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产是从2000年开始的,超级杂交稻一共进行了四次测产。这四次测产的结果都非常喜人,以“四连中”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一些参与攻关的科研人员沾沾自喜起来,认为可以对外宣布超级杂交稻成功攻关了,并进行大面积种植推广。

  袁隆平坚持要进行第五期测产。这期测产,他选择了云南个旧、湖南武冈和山东莒南县作为示范片。云南个旧,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了1088公斤。但武冈测产示范片的稻谷收割后,经过严格打包称重和测定计算,产量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随后,中国种子协会宣布了最终测产结果——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武冈示范片的测产未能通过验收。对此结论,袁隆平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表示接受。而这,等于宣布了超级杂交稻的第五期攻关测产失败了。

  这时,有科研人员说,武冈示范片在栽插、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割时间等环节都出了问题,才导致了产量不如预期。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如果将这些损耗都算上,测产应该算是成功的。对此,袁隆平说:“搞科研容不得任何误差,哪怕只差一点点,也是失败。搞科研就是要百折不挠,科学家最不应该害怕的就是失败。”

  袁隆平在失敗面前的泰然态度,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位耄耋老人在科学研究上的那颗赤诚之心。

  励志故事3:高处不留就去更高处

  四年前去世的启功先生,是大家熟悉的文物权威鉴定家、著名画家、当代书法泰斗和国学大师。但他青年时期的工作经历却一波三折,愣是逆着别人赶自己往下走的路知难而上,最终走出一段“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阳光大道来。

  启功1岁丧父,从小随祖父生活。11岁时祖父去世,家境开始陷入困境,14岁便从北京汇文中学辍学。之后,他发愤自学,再加上当时多位大家的指导,启功在书法、绘画、古典文学、考证学等方面具备很深的学术造诣。

  1933年,21岁的启功因“写作俱佳”,被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推荐到辅大附中任初一国文教师。这对启功来说,当然是十分兴奋的事,一来可以缓解家庭贫困的压力,二来为人师表本就是自己历来崇尚的职业。为了教好国文课,启功按照陈先生的教导,虚心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认真备课、认真教学,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充分认可。其中,一些学生正是在启功的熏陶下走上文学道路的。虽然他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但最后还是被人解雇了,辅仁附属中学的校长认为,一个连中学都没毕业的人教中学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在一个课间休息时间,校长在办公室向启功下达了解聘书。两年不到就“下岗”,这对初次步入社会的启功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打击。

  你连中学都不被人认可,按说该下放到小学了吧。这是我们很多人的思维习惯:大事干不来,只好退而求其次干点中等的事;中等的事干不来,再退而求其次干些小点的事。启功却不按常人的这种思维走下坡路,恰恰相反,他知难而上走进更高级的学府任职。1935年,陈垣先生又将启功举荐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启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半中学生,想要在这所高等学府待下去,并做出一些成绩来,必须比别人更加勤奋,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弥补没有文凭的缺憾。从那时起他养成了在学术上求真务实的精神,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他的美术课颇受学生的欢迎。

  但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并没有带来美术系领导的好感,他们觉得启功这样一直呆下去会显得“更荒.唐”,你连中学没毕业怎么来教大学呢?这简直是一件咄咄怪事!1937年,辅仁大学美术系还是以“没学历”解聘了启功。启功在人生之路上第二次受到重创。

  启功接连两次“下岗”,按说该及时检讨一下自己,识趣地后退一步或几步以寻得安身之所。如果说“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思维是一块石头的话,那么启功已经被这块石头绊倒两次,就算是那种笨到再不能笨的人了,恐怕搁到谁的身上也不敢再沿着这种思维往“上”走了。启功却不,一年的“待业”后又牛劲冲天地往更高处行进了。1938年秋季开学,还是陈垣老先生出面,辅仁大学聘“尚未中学毕业”的启功教大一国文课。从原来的美术系“助教”到国文系“讲师”,启功的的确确又走了一回“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路子。

  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才来说,高处更容易遇到自己的伯乐。这回再没有人嫌启功“学历太低”,恰恰相反,他如鱼得水做了一名很受学生和学校欢迎的大学教师。但启功并不敢止步,他清醒地意识到唯有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数倍高于别人,才能立稳脚跟。除了博览群书刻苦自学外,他还善于向前辈专家虚心学习,像辅仁大学的沈兼士、余嘉锡诸先生均是蜚声社会的学界名流,启功不断地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和继承优良的学风和教风。

  虽然再也没有遇到“高处不要”的事,但启功凭借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继续“去更高处”,他先后成为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和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最后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当代书法泰斗和国学大师。

  如果没有启功坚持走“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路子,如果没有他的执著与厚积薄发,恐怕今天就不会有大家所熟知的“中华第一笔”启功了。

  励志故事4:西瓜猎人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一个叫“傻瓜王国”的地方。不久,他看到一群正要收割小麦的农民惊恐地从地里跑了出来。“地里有一个怪物。”他们告诉他。他一看,原来所谓的怪物只不过是一个西瓜。

  他主动提出帮他们除掉这个怪物。他把西瓜从藤上砍下来,切了一块吃了起来。农民们看到这一幕,比当初看到西瓜更加惊恐。于是,他们要用干草叉把这个人赶走,嘴里还喊着:“要是不把他赶走,他接下来就该杀我们了!”

  不久以后,又有一个人来到“傻瓜王国”,遇上了同样的事。他并没有帮助当地人除掉“怪物”。相反,他也认为这个“怪物”很危险,还和当地人一起蹑手蹑脚地远离怪物,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他和当地人在一起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一点一点把简单的事实教给他们,让他们不仅不再害怕西瓜,最终还栽培了西瓜。

  第一个人的做法可能消除了眼前的问题,但这并未安抚“傻瓜们”,因为他们仍保留了当初的那份恐惧。第二个人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他不仅告诉他们如何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还让他们接受西瓜,并培育西瓜,让西瓜为大家造福。

  不要害怕在生活中遇到的“西瓜”,而要接受它们,并学习如何掌握这种新知识,让它为自己和身边的人造福。

  励志故事5:对未来负责

  北宋仁宗年间,朝廷准备在京城(开封)东郊建一座塔,命名为开宝寺塔。预浩是当时著名的工匠,于是朝廷就请他负责设计、建造开宝寺塔。

  预浩领命之后,先到现场观察,然后设计施工图,组织工匠们施工。

  在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个别细心的工匠发现基础设计存在问题,那就是西北方向的基础明显比东北方向的基础低。工匠们以为这是预浩在设计时的失误,就提醒预浩,说基础不平整,一方偏低了。预浩也没有作解释,只是告诉工匠们继续按原设计施工即可。

  在塔身建起一半的时候,工匠们发现这个塔出现了明显的倾斜现象,即向西北倾斜,于是再次提醒预浩。预浩却要他们继续按原设计施工。后来,整个塔完工了,美轮美奂,气势惊人,但就是明显向西北倾斜。这引起很多人议论,说这座塔虽然看上去很漂亮,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倒塌。

  这件事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仁宗皇帝就派了一个大臣去查看。大臣回来报告说,确实如百姓所说的那样,开宝寺塔歪了,恐怕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倒塌,建议仁宗将预浩抓起来。

  仁宗一向以仁慈、宽厚著称于世,他没有贸然听信大臣的意见,而是把预浩找来,亲自询问预浩。预浩解释说:“京城常刮西北风,加上地势平坦,没有高山,这个塔如果按老一套方法设计,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风吹歪,那么就有倒塌的危险。目前的设计,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风吹它个上百年,它就会正了。”仁宗听后,十分高兴,赞扬预浩说:“卿此举实乃为未来负责耳!”并赏赐了一些金银绸缎给他。

  约一百年以后,人们发现原本倾斜的开宝寺塔果然正了,而那时,预浩已去世很多年了。人们感叹他的远见卓识,对他为未来负责的精神肃然起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