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退役军人个人优秀事迹范文1000字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材料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

隋景东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建平县北二十家子镇人,于199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部队期间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遇到艰难险阻,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2000年12月退伍 ,退役后服从组织分配到北二十家子镇工作。现任北二十家子镇卫健办主任。

疫情仍在肆掠,战鼓雷动正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二十家子镇人民政府号召全镇广大优秀退役军人“牢记党的教导,不辱军人使命”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镇政府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积极协助村、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后,闻令而动,迅速安排人员对地处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防疫测温排查值班点,对广大居民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人员排查,进出测温登记等防疫工作。工作中,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逐门逐户搞排查,对不理解工作的群众耐心解释、认真劝导;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居民,主动搭把手,帮帮忙。截止目前,全镇已对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整体实现防疫知识宣传全覆盖,重点人员测温排查无遗漏。与此同时,北二十家子镇向全镇广大退役军人发出《倡议书》,号召:“牢记党的教导,不辱军人使命”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隋景东就是积极响应号召的一名优秀退伍老兵。隋景东,北二十家子镇卫健办主任,原解放军某部战士,在部队服役2年,多次受到嘉奖。疫情发生后,隋景东积极协调镇内8个行政村、1个社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全镇开展疫情宣传、重点排查、公共区域消杀工作。从疫情发生至今隋景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以上,通过艰辛努力,累计入户宣讲、走访、排查8000人次,截止目前北二十家子镇未发现一起确诊和疑似感染病例。

隋景东同志作为退伍军人,积极采取交通要道防疫检查,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排查、公共场所消杀等防疫措施,面对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面对每日奔波的几十里山路,隋景东本色不改,初心未变,用对全镇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初春的严寒中为广大退役军人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

面对突发的疫情,全镇广大优秀退役军人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直面生死,救死扶伤,但他们胸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冲锋在防疫战线的最前沿。旗未偃,鼓未息,在抗疫战斗的一线,全镇优秀退役军人的身影正前赴后继的不断涌现。

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二

__,男,__岁,党员,县乡庄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11月入伍,1991年12月退伍。退伍后他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的大好机会,发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选准产业,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追求,开始了发展香菇种植的创业路。庄村在9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村民对种植香菇是既恨又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哭,种香菇;要想哭得痛,明年接着种。村里大部分村民放弃了香菇种植。

经过市场调研,不怕吃苦的他坚信:种香菇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虽然种植香菇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掌握,之前没种好,关键是种植技术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他就凭着不服输、敢拼搏的军人经历,决心重振当地香菇市场,他先后自费到香菇之乡福建省三明市和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专门学习香菇种植知识,逐步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制种、制菌棒等技术,经过多次探索实践后,对香菇菌袋杀菌和出菇方式进行了改进,感染变质的菌袋明显变少了,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他自己的香菇种植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多时,他在周边发展一二十个香菇种植基地,__年种植香菇达200多万棒,都由他负责提供菌种、辅助材料和技术指导。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使尝到了甜头,决心让香菇种植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几年的拼搏,庄成为远近有名的香菇基地,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他被乡亲们誉为“香菇大王”。

__年,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打那起,他没有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截止目前,先后帮扶了20余户贫困户,__年赊销给贫困户的棒袋等物资达20多万元。他总说,自己致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能为乡邻做些实事,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带领更多的乡亲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让更多的群众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燃烧青春,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

__,男,__岁,1990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服役,1993年退役,1994年在市城管处垃圾处理厂工作,2009年至今在卫东区环卫局工作。在环卫战线上,充分发挥部队军人的优良作风,努力学习,仔细工作,尽职尽责,成了辖区44座公厕的“大管家”,又是奋战在新冠肺炎防疫一线的“战斗者”。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09年至2011年,获得三等功,2018、2019年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初至公厕,适应快

初到公厕岗位,面对排泄物,对于天生爱干净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便带着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仍感到一阵反胃恶心。好在部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他把爱干净的天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保洁一刻也不停,如厕的市民经常夸赞“小伙子,真能干”,大家的鼓励让他干劲倍增,他也经常以环卫工人模范时传祥为榜样,没多久就找到了适应工作的方式,越干越有劲。

认准道路,走到底

认准道路就走到底,上班时间干不完就下班后接着干,每天回到家,身上总是臭味洗不掉。但是他管理的公厕却干净整洁,公厕内有小故障自己动手修,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同志学习,在百度上查询,一步步摸索。冬日,他的双手在冰冷的水里拧着冻手的抹布,却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来这里的人;夏季,酷热高温天气让排泄物的味道更加难闻,他却用清水一遍遍冲洗出干净整洁的公厕。因附近饭店多,经常遇到如厕的人喝多了,站不稳,小便全洒地上。还有一次一名喝多的市民冲进厕所就吐,公厕洗手池前面吐得到处都是污渍,连如厕市民都看不下去了,气愤的要讲道理。默默将污秽物清理干净,他说跟喝酒的人讲理没用。从最初的无所适从,直至后来的淡定从容,正是源于他热爱学习,用心钻研,尽职尽责,和对细节的追求。

不待扬鞭,自奋蹄

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助人的热情和贴心的服务,获得周边市民及同事的一致好评,因为工作优异,局里给增加担子,让他担任公厕班长,管理7个公厕。管一个公厕和管7个公厕听起来只是量多少的区别,实际工作中却不是这样的。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班长不是指挥别人干活,不是二传手,是要身体力行,带头解决问题”,为了管理好这些公厕,他每天上午7:00,准时上岗,“必修课“就是到自己管理的每座公厕,排查运行情况、工作纪律和保洁质量,配送保洁物资,也因此养成了”逛街“的习惯。不仅能够埋头苦干,更善于思考,他把自己管理的7座公厕当成了练兵场,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服务质量。在他的管理下7座公厕卫生整洁,运行良好。他对辖区的公厕情况底数清楚,人员情况,物资设备的规格、型号、材质等都能够熟记于心。局里研究,决定给他增加担子,兼任内勤。从此他的工作又增加了每周申请物资,每月报送数据,每天收集作业图片,并立马更新公厕相关信息,成了公厕“大管家“。虽然工作辛苦,经常临时加班,但是还是干的有声有色,同事遇到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遇到其他班长家中有事需要请假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小于,曾经有长达到半个月替班未休息,大家都说他是个“热心肠”。

冲锋在前,战疫情

2021年的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迅速行动,身为退伍军人,更是冲锋在前,带头坚守岗位,落实消杀、防控措施,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防控最为严格的时候,社区封闭管理,他却冒着风险一次次将口罩、一次性手套、肥皂、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消杀物品并送到职工手中。特别是运送消毒液,车辆封闭式空间狭小,量大,容器体积大,具有腐蚀性气味难闻,他却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了每次工作任务。自从“部分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的新闻播出后,公厕管理员的情绪受到很大波动,病毒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公厕管理员成了高危职业,接触人多、粪便多,环境恶劣,为了克服保洁员的恐惧心理,全力配合所长工作,一边陪同管理员值班,向大家传递安全感;一边指导大家进行高频次、严配比、全覆盖的消杀,确保做好公厕的保洁和消杀工作。

__满含激情的说,“脱下军装,我依然不改军人作风。我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做好了,就能够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和整洁。”服役期间他多次受到嘉奖,退役后又把部队的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作风带到环卫工作中,从一名公厕保洁员到成长为公厕班长,再到公厕内勤,坚守平凡的岗位,在执着的坚守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公厕情缘”。

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四

__,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1974年1月应征入伍,曾任县镇村党支部书记,现为县富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先后被市委、县委评选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家庭美德建设标兵、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勤廉兼优好村官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省农牧厅评选为2006-2007年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县委评选为2009年度发展特色种植业先进个人。

建功立业在军营,退伍依旧不褪色。__同志自1980年1月退伍回乡后,秉承了军人的良好作风,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坚持为村里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村民办实事、为村里谋发展上,吃苦耐劳的他到处学习、请教林果栽培技术以及牛羊养殖技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帮扶贫困户,以实际行动得到了方圆数十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2002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这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来,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重托。上任后,积极了解村情民意,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始终做到群众无小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退伍军人的优良作风,任职10年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积极处理村上的各种纠纷和邻里矛盾,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

一是狠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潜力。他新建了村委会,领导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多项村级管理制度。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入村两委班子。对于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对于性的加以仔细分析、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使支部党员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

二是抓好基础性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村水利设施多年失修、影响土地灌溉的实际,利用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的好时机,多方协调资金,修建了村19支水渠,方便了群众农田水利灌溉,对于长远解决村民农田灌溉问题,提高村民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产生比较大促进作用;为使全村人能够喝上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带领群众积极改建人饮工程,解决了群众饮水隐患问题;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他多次到县教体局跑项目,在他的坚持下,获得了县上资金支持,新修建了中心小学教学楼等,改善了中心小学教学条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美的、宁静的学习受教育环境;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他的主张下,村新建了农民公寓2幢,配备了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施,给村里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村是纯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常同村干部、群众多方探讨,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实验,在充分考虑了村土地情况及气候条件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村林果业,带领群众广泛种植苹果梨,使得苹果梨享誉全国,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退职后,生性好强闲不住的他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潮流中,他带头注册成立占地面积40亩的县富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养殖棚圈11个,育牛羊3000—5000头,__年收入约100万元,带动了本地就业20余人。老书记不忘家国情怀,助力脱贫攻坚,他在回收本地村民秸秆作饲料,为农民创收的同时,经常为村民讲解相关的种植养殖技术,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牛羊粪便用作农田肥料,指导贫困村民通过养殖脱贫致富,在他的创业致富事迹影响和带动下,村发展和凝聚了一批养殖专业户,至目前全村正常经营且效益良好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仍有9户。

铮铮铁骨勇挑重担,老书记处处展现军人本色、时时争当人之楷模,尽管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有朴实的工作作风,他以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意志,以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顽强斗志和精神一直帮助群众、带头创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他平凡的音符中,弹奏出了不平凡的乐章。

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

__,男,汉族,1955年5月生,中共党员,1987年12月任镇村党委书记至今。三十多年来,同志所在党支部先后多次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也多次被授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他始终把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的良好军旅作风记在心头上、落在行动中。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抓班子强队伍,树立党支部的核心地位

多年来,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履行“把方向、抓大事、谋方向”的根本职责。他经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__同志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仔细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每月按时开展固定党日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要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为民服服务意识,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

抓民生促发展,带动群众奔小康

__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前,村全村共有耕地4750亩,村集体收入为869元,人均纯收入为650元,群众主要收入为种植业,生产力落后,农田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差,全村柏油马路只有1.5公里,老百姓吃的水也是自家压灌井里的水,饮水安全和质量都没有保证。面对村如此落后的局面,他勇挑重担,做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带领村班子成员,四处筹款为村全村通了自来水,创办了村面粉厂,并引进山东小尾寒羊,发展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维修东城楼,保护印迹,为村后来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引入社会捐款,修建了村小学及村委会。大力实施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组织群众自筹资金,修建村住宅小区6栋楼,群众整体搬迁入住率达95%,同年建成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五保家园、村文化广场、音乐喷泉、图书馆、九曲黄河灯阵传习所,争取环保项目完成住宅小区的各项硬件配套设施,环境宜居优美。2015年开始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被住建部命名公布为“美丽宜居村庄”。带领党支部班子依托千年绵延的丝路文化、河西走廊文化、屋兰文化,秉承文化复兴重任,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屋兰古镇项目。__年4月屋兰景区项目破土动工,有效保护和传承了村一带流传了上千年的“九曲黄河灯阵”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旅游带动了村的产业发展,促进了村的经济转型升级,为村的乡村振兴、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民心问冷暖,一心为民做实事

“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帮群众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王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日常生活中,王书记总是坚决贯彻落实扶贫政策,深入贫困户家中,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他多次深入村精准扶贫户家中,了解情况,为制定详细的脱贫致富计划,在他的帮助下,最终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多年来,像这样的小事,王书记做的太多太多,他群众的冷暖,更关心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怀着这样的心情,王书记高瞻远瞩,全力主张在村搞“三变改革”,将村的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彻底解决了村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这个主要矛盾,为村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退伍军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 优秀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男性)15篇

★ 退伍老兵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 最美退伍军人先进事迹

★ 退役军人抗疫先进个人事迹十篇

★ 退役军人先进个人事迹1000字

★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个人简要事迹材料十篇

★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个人事迹简介12篇

★ 2020退役军人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 社会最美退役军人事迹素材

★ 最美退役军人素材10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