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3、……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至少有l角、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 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总结出1元=10角,再推想出l角=10分。学生自然地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认识。]
三、应用拓展
1. 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 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钱的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4.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本领到周围更广阔的.领域去探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
总评
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
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①让学生观看
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3.出示“存钱图”
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
二:新课探讨
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
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①硬币 ②分币(3种)
纸币 角币(6种)
元币(12种)
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
4.认识元币
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
(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
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
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
6.简单说一说分币
三:完成做一做
四:做游戏
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
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
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3. 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 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 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 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相关文章:
★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 一年级主题的教学计划精选范文(10篇)
★ 学期末教师总结2021最新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0篇
★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
★ 最新2022教学工作自我鉴定简洁五篇
★ 数学教师学年工作总结五篇格式
★ 2021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2021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上一篇: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人民币》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美术活动方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