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北京鸟巢的导游词范文5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北,今天我们参观的中国最著名学府之一—清华大学

  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也是全中国大学的典范,很多人都会来这瞻仰一下最高学府的样子。清华校园曾是皇家园林,亭台楼榭与湖水树林相映,环境非常优美,园中的建筑大多中西合璧,显得高贵典雅。

  清华大学的主要景观位于西门附近,不过近几年为了保证校园学生学习秩序,西门附近进行了进入管制。游客从西门进入需要按照开放时间,持身份证排队登记,然后进入。除西门之外,东门、北门等几个校门一般全天开放,个人参观可以随时进入,从东门、北门进入也可以游览整个校园,但需要步行约1.5公里左右到达西门附近的景观区,而且这个开放并非官方同意,在监管较严时也会出现无法进入的情况。仅游览西门部分的主要景观再从西门离开,仅需步行约2公里,走走看看1小时即可。清华整个的校园较大,长宽都有两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园其他地方逛逛则需3小时左右甚至更久。

  清华校园内的主要景点有近春园、水木清华、大礼堂、清华学堂、二校门等,可以从西门进入后顺时针一一参观。

  近春园是原来皇家园林的中心地带,有湖水、小亭和葱郁的树木,环境清幽。小湖里面种满了荷花,每到夏季开放,十分漂亮。这个荷塘也正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荷塘,可以好好观赏一下。

  水木清华、大礼堂和清华学堂是清华园里最著名的三座建筑。水木清华建于湖水旁边,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大礼堂的建筑则是西式的圆顶红墙,在大礼堂旁边还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礼堂的合影也是清华形象的代表之一。清华学堂是一座别致的二层小楼,是清华大学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墙砖、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筑非常优雅。   二校门位于清华学堂的南侧,这座乳白色圆拱式校门的照片流传甚广,是清华最为著名的景点,也是清华的代表形象,绝大多数游客都会在此留影纪念。

  位于这些主要景点区域的东侧是清华的主要教学区、研究所和生活区,若有兴趣可以前去参观一下,感受最高学府的学术气息,不过要注意不要打扰到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校园较大,还有些人在校内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一般每小时10-20元左右,需要押一定的押金或押身份证。不过这些服务均属于私自开设,并非官方提供的正规服务,不推荐选用。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

  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1909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1911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 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

  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

  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

  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清

  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

  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11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

  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

  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

  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

  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

  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

  作五

  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

  至今。

  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

  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

  教材,

  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

  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

  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

  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

  工程

  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

  人文

  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

  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9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同时撤销

  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

  工、

  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

  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事年表   1909年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清华园校舍开始兴建,招考第一

  批庚款直接留 美生,录取梅贻琦等    1910年 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竺可桢、赵元任等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   开办国学研究院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29年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    1929年 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大学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    1931年 梅贻琦任校长    1932年设工学院    1933年开始招考留美公费生; 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 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

  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 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

  “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 1937年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在清华园复员开学    1949年 梅贻琦校长出走美国设农学院    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8年 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70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1985年复建理学院建立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复建法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成立医学院    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2004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2011年成立环境学院,胡锦涛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现在,大家对清华大学有什么了解了么?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三)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它所在的地区是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最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私家园林,清华大学导游词[智库|专题]。清朝时,这里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为近春园,东边的一部分仍旧叫做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这个名字的最早由来了。

  而要说到清华大学的建立,则是和一起重大的国耻事件——八国联军侵华相联系的,所以老一代的清华人都把我们的学校称之为“国耻纪念碑”.

  1931到1937年是清华大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时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起来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这一时期被清华人称为“黄金时期”.

  但是很不幸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北平非常不平静,很多大学开始南迁,清华大学首先南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西南联大也坚持了8年,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却是清华历史上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民主人士闻一多、吴晗等,都在西南联大任教。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正是这四个字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 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导游词《清华大学导游词》。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并且修建了“晗亭”,亭内匾额“晗亭”两字是1984年邓小平亲笔手书。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华大学早期建校的地方,还是清华景色最美的区域之一——清华园了,在这里汇聚了清华大学几个时期的建筑,而且很多建筑在2001年的时候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的首期建筑除了清华学堂外,还有一处就是二校门了。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学校大门,始建于1909年,门上端大理石上镌刻着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 1933年,清华住宅区进行扩建,校园围墙外移,新建了西大门,从此,习惯上称原大门为“二校门”,这就是二校门这一名称的由来。十年动乱期间,二校门被当做四旧而被彻底破坏,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80年代拆掉。一直到90年代初期,在一些校友的倡议并集资下,经学校同意依照片重建,终于在1991年恢复了这一个校园文物。现在二校门已经成为了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的师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在建大礼堂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他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大礼堂用的一砖一瓦也是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再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它一模一样的建筑。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给清华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二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像天的运行一样,刚劲强健,风雨无阻,不受外界的干扰。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柔顺,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流传。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四)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刘导,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讲解清华大学的风景。

  北京的清华大学不仅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大学,还是一处美丽的旅游胜地。

  这里是清华西门,请大家跟我向东走,大约200米就会来到二校门。二校门建于1909年,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大家可以在这里拍下照哦!想听它上面有什么,请听仔细:门额上方有用铜书写的“清华园”三个繁体大字!

  现在大家要注意了!在我们的面前是大礼堂!大礼堂占地面积为1840平方米,体积为12350立方米,高44米,是国内高校最大的礼堂。它是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建造的。大家千万不要恨他!虽然当时我们比美国差,但是现在不好起来了嘛!

  向西200米,就是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校园里最著名的一道景点,被称作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顾名思义是碧水和绿树加起来的景色,水域面积为1000平方米,树木有100多棵。水和木互相衬托,更加显示出独特的美。若是在夏天来到水木清华,你定会看到那大得像伞一样的荷叶,红得像宝石一样的荷花。

  各位游客,今天的清华大学半日游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旅程愉快。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五)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一所综合大学,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次,清华学堂的建立,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学校。1925年清华改办大学,成立大学部,增设研究院国学门(通称“国学研究院”)。1928年夏,清华学校由国民政府接管,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翌年,留学生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清华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一所独立的综合大学,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后校长人选几经更迭,1931年12月,梅贻琦继任校长,连续长校17年,在清华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

  国立清华大学共设立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还有理科、文科、法科3个研究所,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学、历史、物理、算学、化学、生物、政治学、经济学10个学部。还相继成立了农业研究所、航空研究所、无线电研究所,称为特种研究所(不招研究生)。

  在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王国维、梁启超、院寅恪、赵元任、朱自清、闻一多、吴宓、张奚若、潘光旦、冯友兰、吴晗、陈岱孙、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熊庆来、华罗庚、刘仙洲、张之高、梁思成、马约翰等著名学者和大师都曾先后在清华执教。清华大学倡导教育自主、学术独立、广聘名师、治学先进,从而迅速成为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先在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不久,战火逼近长沙,次年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1938年5月正式开学。西南联大设文、法、理、工和师范等5个学院、26个学系,以及两个专修和一个先修班,在校学生约3000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学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西南联大荟萃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精项,通力合作,艰苦办学,以教授水平高、学风校风好、民主空气浓、进步力量强、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而蜚声中外。、

  从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到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清华学校先后培养和选送留美生1100人;从1925年设立大学部到1948年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共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含西南联大时期)5500余人,招考派送留美生131人,毕业研究生138人。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等,而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我国各界、特别是科学、教育和文化界杰出的学术领导人与国内外著名学者。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解放,揭开了清华历史崭新的一页。

  1952年6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基础雄厚、富有特色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和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并入清华大学。经过调整,清华大学设置机械制造、动力机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电机工程、无线电工程和石油工程(1953年调出)等8个系共22个专业及15个专修科,由一所多院制综合大学转变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2年11月,教育部任命蒋南翔为清华大学校长(1956年后兼任党委书记)。蒋南翔在清华任职14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育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为清华大学和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起,清华率先创建原子能等新技术专业。到1966年6月,清华大学设有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动力机械、农业机械、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冶金、电机工程、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等12个系共40个专业,成为新中国第一流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此期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超过万人。共培养了本科毕业生20226人、专科生1126人和研究生1475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其中不少人是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专家、学者。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设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等、航天航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5个学院55个系;博士、硕士授权点25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37个,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多模式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七万各行各业的骨干。2001年~2009年,先后成立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目前共有正高级职务教师12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4名,院士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共有101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入选人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2011年,我们迎来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从99周年校庆开始的“百年校庆年”,以“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为主题,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文化、公益和庆祝活动。目前,一场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陆续举行,一系列百年校庆出版物相继面世,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文科图书馆等百年校庆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百年校庆是清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要总结凝练百年来的办学经验,继承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在新的百年再铸新的辉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1.简单的北京清华大学导游词5篇

2.5篇介绍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

3.关于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5篇

4.北京清华大学导游词五篇

5.北京导游词5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