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隶属安徽省,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1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双墩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
双墩遗址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左右文化遗物达600多件刻画符号的古陶器,这些陶器纹饰简练,手法粗犷、写实中有夸张,风格神奇怪异,很有原始艺术的趣味和神秘感。多数刻画有符号、图画,或者含有符号的组合图画。符号基本上都刻画在陶碗的圈足内,仅有少数符号刻画在碗的腹部或其他器物的不同部位,其中有大量逼真的象形动物刻画符号,以鱼纹、猪纹为多,还有鹿、蚕、鸟、虫。蚌埠市博物馆研究员徐大立说,经过研究,发现一种“四叶花”的形象不时出现,这可能是当时“物候立法”的内容。狩猎、捕鱼、网鸟、养蚕、种植等内容,仿佛一幅幅“连环画”。
2014年10月中旬,备受关注的双墩遗址开始进行二次发掘,分布在整个双墩遗址的西北角的16个探方,考古队一一展开挖掘。通过前期的考古发掘证实,双墩遗址东西北三面环水。在探方内,露天土层上分布着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陶片、蚌壳、螺蛳壳以及兽骨,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的将泥土与器物分离。该遗址已经出土大量器物,其中有大量夹砂陶、泥质陶等陶片,有口大底小的大型炊器以及支脚、支座。形式各异的平底釜和大量的兽骨、鱼骨、贝壳,以及形似靴子、用鹿角制成的器物、网坠等。此次在遗址北部发现了一片陶片堆,南部发现了用螺壳堆砌的条带状沟槽,遗址外围还有一道壕沟将其区分开来。“从这些出土的陶片可以看出,都是经过人为选择的。此外,这与之前推断遗址的面积不符,相比较而言面积比较小。在此区域内,发掘出大量的陶片、动物骨骼等文化遗物,而且其中的陶器绝大部分都是碎的,这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
研究刻画符号的专家们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双墩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明显特征。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双墩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陶塑纹面人头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双墩遗址发掘大面积密集出土的文物、特殊分布样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同时期文化遗址中堪称绝无仅有。已确定遗址北部与祭祀活动有关。
双墩遗址二次发掘,将为探索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了解淮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关系提供全新的佐证。
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2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宿州市、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西南与淮南市相携,西北与濉溪、蒙城县接壤。城市东西最长距离32.3公里,南北最大跨度23.5公里。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
蚌埠市幅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市区大部分座落于淮河南岸,除市中心有孤立蚌山(小南山)一座外,市的东、南、西部有大小20余座山环绕,在市区44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丘陵山地50平方公里,水面15.3平方公里。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境内平原以黄泛平原为主,另有河间浅洼地平原、含有丘陵的河流低阶地及傍河的河滩地。台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以南波状地区,由戚嘴组黄土所构成,分平岗地和倾斜岗地两种。蚌埠丘陵主要分布在市郊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的北缘。山丘基岩大都经过风化剥蚀而出露,间或有残坡积物,基本不发育,具粗骨性。按地面高度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在大地构造上,蚌埠幅地位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和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属中朝准地台中淮河台坳的次级构造单位,称“蚌埠台拱”。它早在震旦纪已具明显的抬升作用,至寒武纪晚期形成陆地,嗣后一直呈古陆状态。蚌埠地质历经5次构造运动急剧时期,即蚌埠期、凤阳期、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不仅沉积岩层发生褶皱、断裂,也发生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活动。地层系华北地层区淮河分区,缺失了中、晚古生界。早古生界以前地层,以变质岩和海相地层为主,而中生界、新生界则以陆相和火山岩为主。蚌埠地层可分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它地层缺失。蚌埠地质构造、沉积作用较复杂,多次构造旋回作用形成的褶皱广泛出露,蚌埠一带台穹成为淮北、淮南含煤区的天然分界。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涝气候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蚌埠市日照丰富,辐射热量充足,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全年日照可照时数,按天文台测算为4429.2小时,闰年可达4440.1小时。但因阴雨、雾障等因素,实际年日照时数平均仅为2167.5小时,日照率为49%。实际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很大,据历史气象资料记载:1956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461.5小时;1985年日照时数最少,仅1675.1小时。蚌埠年气温变化和月气温变化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年平均气温15.1℃,高于淮北和皖西山区。气温年内变化,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C;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8.1℃。气温年比较差27.1℃。
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3
蚌埠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叫“龙子湖公园”。 从龙子湖上空鸟瞰,它的形状像一条巨龙,龙子湖的名字由此而来。远远望去,整个公园犹如镶嵌在龙子湖畔的一颗明珠。蜿蜒的小径、浓密的植物林、幽静雅致的栈桥、简洁大气的广场等,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from 蚌埠龙子湖导游词3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沿兰陵湖向东走,远远地就看到位于龙子湖公园中央直冲云霄的建筑,那就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它的上半部铸了一条龙,下面有四条守护神兽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好威猛!
龙子湖公园的园内栽了很多树木、花卉、绿色植物,绿地上一些不知名的花儿,散在草丛里,点缀着草坪。绿地前的长椅上,一些游人坐在长椅上赏花、吃薯片,好不自在!从石子路上走过,就到了龙子湖荷花池。满池的荷叶荷花,直逼人眼:粉的、红的、白的花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怒放,也有的还是花骨朵·····风轻轻一吹,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荷花随之舞动,送来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离开荷花池,来到石子滩。石子滩上有很多造型各异的大石头,或卧或立,给人一种置身于海滨的感觉。踩着石子,捡起石片打水漂儿。坐在大石头上,听着风吹过海面发出的沙沙声,数一数龙湖的波浪。这一切都那么有情趣!
一直往前走就上了栈桥,长长的栈桥逶迤于龙子湖两岸。迎着微风前行,心中充满了愉悦;微风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栈桥上偶尔会有人在静静地垂钓,与龙湖美景融为一体。
下了栈桥,就到了龙湖露天剧场。剧场的座位后面是造型独特的挡风建筑物,坐在座位上,享受习习凉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别有一番风味。
夜幕降临后的龙子湖更加迷人。当所有景观灯全部打开时,绿化带、道路、景点、栈桥等处处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火树银花为龙子湖增添了另一重美。在宽广的露天音乐广场,美丽的音乐喷泉高高喷起,随节奏变换不同造型,彩灯衬托出不同的颜色,把淮河畔的蚌埠映照得更加美轮美奂。
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4
欢迎大家来到蚌埠龙子湖!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龙子湖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湖东岸有曹山、锥子山,绵延起伏如龙,又称“双龙山”;南有大小九条沟渠,是龙湖发源地;西侧有雪华山、梅花山,山体植被茂盛,青山绿水,闻名遐尔。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景观如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等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1998年,龙子湖风景区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龙子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龙子湖景区内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集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唐代)、石屋(唐代)、栖岩寺遗址(明代)、玲珑塔遗址(东汉)等古迹或遗址。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景观如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等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
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龙子湖 湖面伸入各大学校区,湖中有近两千亩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高校园区的莘莘学子们创造了优美独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国际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警察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司法警察职业学院、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和市奥体中心及省残联服务中心等十几所高校新校区及公共设施沿龙子湖呈环状分布。
高校形成的环形区域内,高校之间不建围墙,仅以道路、河流或者绿化带相隔,彼此一览无余。没有了围墙,区域内各大学按新的模式建造、运作。高校学生可以到其他学校听课、修学分。教师也可以在其他学校教课,从而使各高校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龙子湖区已发展成为河南省新的人才输出地、技术产出地,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及技术支撑。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珠城——蚌埠。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蚌埠。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正是这样一个坐落在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中游、安徽北部的城市。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皖北中心城市、交通门户、淮畔明珠。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是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和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全市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8万,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1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万人。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安徽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蚌埠人民的共同梦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13年,蚌埠市的GDP达到了1007。8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82。82亿元,城乡人均收入达到22397元,增量和增速在全省前列。
蚌埠市的市树?——雪松和中槐,蚌埠市市花——月季花,市歌——《美丽珠城》,蚌埠市城市形象标志——《蚌埠之珠》,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主题词——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
蚌埠是座美丽的城市。古乃采珠之地,因盛产珍珠而得名,素有“珍珠城”的美誉,所以还有一个别称“珠城”。
蚌埠两个字可拆开而解,蚌,即河蚌;埠,码头。
说到蚌埠这个城市,我觉得可以用几个词来描绘,分别是“文化摇篮”、“帝王故里”、“歌舞之乡”、“火车拉来的城市”。
一、“文化摇篮”是指蚌埠城市虽然年轻,但是历史却很悠久。
“巍巍涂山兴华夏,滔滔淮水母亲河”,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7300年前的文明曙光。1985年蚌埠北郊吴郢乡双墩古遗址发掘出士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等,陶器上刻画符号近600多种,刻画图像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纹面陶塑人头像为国内罕见。经鉴定该处为7300年前新石器早中期文化遗址。中国科技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王昌燧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在过去的多年里,学术界大多认为,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沟通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文明中心的桥梁作用。淮河上游的史前文化遗存只被认为是黄河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淮河下游的文化依存更多被证明为长江文化的磁力吸附,从而使淮河文化丧失了自我存在和命名的机会。中华文明史被简单地描述为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组成的文明史,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的独立价值和地位被这种既定的文化定论遮蔽了,再加上史载淮河流域自古不断的战乱和洪灾,淮河流域在朝代的历史更替中始终处于历史的沉寂和无名状态,“黄淮”、“江淮”的名称也表明了淮河、淮域的'较低地位。然而近年来对先秦典籍和以双墩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流域多处的典型的考古发现均揭示并证实了淮河流域存在着独立发展的史前文化体系,且水平较高并极富个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处于淮河中游的这一新石器文化与中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独立发生、平行发展、逐步融合的,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安徽境内明清文化看徽州,汉以前文化看蚌埠之说。
夏文化的诞生地:“夏之兴也以涂山”(《史记》),明确指出了涂山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文化的诞生地。《左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从涂山里走出“繁华的夏后氏部落与夏朝”即“华夏”,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华夏”二字便成了代表整个国家的名称,华夏族也就成了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所以应当说蚌埠这块土地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二、帝王故里是指在蚌埠这块热土上,曾经走出过三位历史上有名的帝王。
夏朝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王朝,它的缔造者禹和启皆出自以涂山为中心的蚌埠地区。蚌埠是我国中华民族原始社会最后一个首领大禹的第二故乡,是他结婚、生子、会诸侯的地方,蚌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启的家乡和诞生地。
蚌埠是汉高祖刘邦决战项羽成就帝业的历史重地。今固镇县壕城境内的垓下遗址史称霸王城,是楚汉垓下决战时的古战场。《后汉书?李贤注》:“垓下,高祖破项羽也。”经此一战,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彻底战胜项羽,随后即建立了伟大的汉朝。
蚌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蚌埠在1947年前归凤阳县管辖。凤阳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生长,出家,投军的地方。
三、“歌舞之乡”是指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艺术在这里代代传承。
蚌埠花鼓灯源远流长,是淮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粗犷、欢快、恢谐、优美的舞蹈语汇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展演,展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作为汉民族原生态歌舞,花鼓灯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已成为蚌埠市文化旅游品牌。花鼓灯第一村——禹会区冯嘴子村,是淮河古老文明的生态旅游文化村。现有灯场、博物园等多项旅游设施,游客不但可以观摩精彩的花鼓灯艺术,还可与演员一道共同起舞,尽享欢快之悦。中国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花鼓灯歌舞艺术是淮河中游地区人民的杰出创造,它是汉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丰富、系统、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
四、“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1912年蚌埠铁路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火车站加入津浦铁路正式运营。从此,古渡渔村的蚌埠,在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鲁南等一带,成为水运和现代铁路相连的交通枢纽,安徽向京津和宁沪开放的门户。蚌埠作为近代因修建铁路而产生的商埠从此兴起。所以说,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伴随着新中国60多年的光辉历程,蚌埠在商贸重镇的基础上,建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安徽省的老工业基地。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洗礼,勤劳勇敢务实的蚌埠人民又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辉煌业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蚌埠,早已从沿淮的“蚌埠街”,发展为跨越淮河两岸的现代化大城市。它现在已经成为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京沪铁路上一等客站,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蚌埠,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名山——荆涂二山,隔河相望。天下第七泉——白乳泉,泉水纯凉甘洌。龙子湖、四方湖、天井湖、沱湖、天河,风光倚丽,神奇秀美。大巩山森林景色宜人,鸟语花香。三汊河湿地,曲径通幽,野趣盎然。香雪度假村,环境幽雅,花果飘香。现在正在兴建的大明文化产业园、中华古民居也即将开门迎接八方客。初步形成了“历史名山、兵家要地、帝王之乡、山水城市”的格局。
蚌埠土特名优产品独具特色,怀远石榴、固镇花生、五河螃蟹远近闻名,蚌埠皖酒享誉全国,淡水珍珠、古玩玉器更是蜚声海内外。
在这里,南方人说它是北方,北方人说它是南方。南米北面,南蛮北侉,南茶北酒,南甜北咸,都自然的融合为一体了。如果您能领悟其中的真趣,那可是胜过山海万里游呢。这是一个生长传说和神话的地方;一个用淮河之水书写文明的地方;一个豪放与婉约可以相融的地方;一个造就定国安邦人物的地方。
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相关文章:
★ 蚌埠龙子湖导游词3篇
★ 介绍安徽的导游词3篇
★ 蚌埠龙子湖导游词怎么写
★ 安徽景点导游词7篇
★ 安徽景点导游词5篇
★ 安徽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
★ 安徽导游词5篇集锦
★ 2020介绍安徽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
★ 安徽热门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最新
★ 精选导游词作文5篇
安徽池州的导游词
上一篇:安徽蚌埠的导游词作文
下一篇:安徽滁州市导游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