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北角。晴隆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贵州省降水较多的地区,主要有西泌河、大桥河、麻布河三条河流,还有三望坪景区、沙子岭景区等景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晴隆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晴隆导游词1
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角。地处东径105度01分至105度25分,北纬25度33分至26度11分之间。县境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33公里,全县总面积1327.3平方公里。
晴隆县属高源峡谷区,最高点为县境西南隅与普安县交界处大厂镇的五月朝天以北约1公里处,海拔2025米,最低点麻沙河与北盘江汇合处,海拔543米,海拔高差达1482米。因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切深长达500—700米,属深切割岩溶侵蚀山区。因此,全县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点,地貌类型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和高中山。石山地区岩溶发育强烈,伏流、地下河床、溶洞、落水洞、竖林、岩溶干沟等极为普遍。
晴隆县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能资源较好,年均日照时数1462小时,全年总辐射量为103.26 千米/cm,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C,总降水量在1500—1650毫米之间,无霜期约320天。
晴隆县林木树种(含竹类)有52科116种,森林覆盖率为5.02%,现有森林蓄积210755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155299立万米,疏林蓄积20800立方米,散生蓄积16699立方米,以村寨为主的四旁树蓄积17949立方米。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较大宗的有,龙须草、刺梨、构皮、木油、脂蜡等。野生药物资源主要有倒提壶、黄精、天冬、续断、百部、白茂、独角莲、杜仲苦撩子、龙胆草、马尾莲、天花粉、金银花、菌灵芝、吴化子等。野生食用菌类主要有:木耳、香菇、竹荪等。
晴隆县境内现存畜禽28个品种,主要有:中云红毛猪(黔中关岭猪型)、宝花猪、盘江黄牛(关岭牛)、本地木牛、本地马、本地鸡等。
晴隆导游词2
二十四拐,位于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公路二十四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独具匠心。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半个世纪之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
明清时代
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公路二十四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时毁之。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晴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般只通马车,儿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燥的天气里,车一开便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阴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被人们喻为“鬼门关”。
1945年
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陪都”重庆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视线却很明朗开阔,心绪平稳,无惊恐之感。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己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二战时期
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二十四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晴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今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其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晴隆导游词3
中营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北部,海拔1280 米,面积77平方公里,辖17村委会,人口1.9万,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99%。
中营镇海拔1280 米。明天启、崇祯年间曾为营盘,故名。因丁头山多铅锌矿。清道光、咸丰年间由私人集资开采,在中营设厂冶炼,又名中营厂。设农贸集市。有公路接新窑—普安公路。
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20亿多吨,煤质优,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岩溶地形发育成熟,悬岩有飞瀑,有古木,瀑下有暗河,河中有奇石,河下有光照湖,风景秀丽多姿,是一块待开发的旅游胜地。鲁打飞瀑,一股清泉从悬岩飞流直下,飘飘洒洒,水雾弥漫,岩上古木丛生,一派“月洒古木迷芳草、白水飞烟悬峭壁”的景象;龙洞溶洞,神奇瑰丽,全长2.5公里,一条河流从中穿过。相传解放前,这里是土匪藏身的地方,如今里面残存有石磨,石对窝等遗迹,前辈们说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即“打龙洞——一个神奇的历史故事。”洞里瑰怪奇石,水流湍急,是探险者的理想之地;这里有肉质细嫩、膘肥体壮的波尔山羊,羊子吃的是崇山峻岭中的各种杂草及中草药,喝的是山间泉水,吸的是林中清新空气,这些的羊是难得的绿色食品,目前有羊存量5000多只;高原核桃,品种优良,香脆可口,久富盛名,是健脑润肺的佳品;牛心李,色泽红润,味纯肉香,是难得的本地优良品种;中营红毛猪,利用传统的本地优良红毛猪种,按传统的方法饲养而成,肥瘦适中,肉质细腻,鲜嫩可口,特别是中营传统的红毛猪腊肉,用山间青刚木烤制而成,色红透亮,味美回香,是逢年过节送礼的佳品。
中营镇历史悠久,居民是明洪武年间调北填南入住这里的。中营镇是撤并建前中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源远流长。
晴隆导游词4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这是旅游家游览万峰林后留下的名言。这里说的是万峰林是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南面的一个山峰林,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山峰,石柱组成的。因为山峰特别多,所以叫“万峰林”。
盛夏,我们和老师坐车去万峰林,路边的田野己经变绿了,全是绿油油的,稻谷快速地从车身后闪过,仿佛像走在了绿色的大道上。田边的老人牵着牛,小牛在悠闲的吃草,稻谷丛中不时飞出一两只小鸟,打破田野的宁静。
一座座村庄从车容闪过,村庄周围有许多大树。榕树、冬青、杨树和村庄一起向后退去,像战场上败退下来的土兵一样。
一条弯曲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龙在流淌着,有时溜进村庄;有时环绕小山,有时溜进稻田,若隐若现。
我们来到西峰林,走在观光广场上。春夏的万峰林,美极了!一座座峰林形态各异,山体想连。山峰都不同。有的像竹笋直冲云霄,有的像锯子形,起起落落,有的像蘑菇挨挨挤挤在一起,有的像雨伞;有的高大的蒙古包……形态逼真,山峰脚下是一片绿油油的海洋。那些稻谷、八卦田、村庄飘着炊烟,与那些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帽美丽的图画,太美了!
我们来到东峰林,站在观景台上,看到了万峰林又是另番景象,半山中那绿色的大树装扮着山体,山体像一艘艘帆船,载着苗家儿女的希望,驶向运方,气势浩浩荡荡……
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大脑里出现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运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我有点不识万峰林的真面目,只因为身在此峰中了。
这就是夏天的万峰林。
晴隆导游词5
二十四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婉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公路二十四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时毁之。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般只通马车,儿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躁的天气里,车一开便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阴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i被人们喻为"鬼门关"。
二十四道弯之雄险,皆因其依山筑造,工程艰险,山势陡峭,弯道频急。由关口向远处眺望,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云海茫茫,气势磅礴,向关下俯视,二十四道弯仿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脚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其弯道犹如白龙盘山,真可谓"万山飞翠上吟肩,路曲行人似蚁旋",给人既有惊心动魄之感,又有心旷神怡之处。从关上经过,可见脚下浮云连绵,烟气莽莽,加入天宇。穿过云海,行至悬岩下,即可见二十四拐左侧的悬岩飞瀑。盛夏时节,可见两涨清泉从悬岩之上,飞流直下,确是"悬岩挂白虹,细雨日飞空"。
公路二十四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半个世纪之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
在07年7月19号,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开幕式以及正式比赛举行。在2000cc以上组比赛中,贵州咳速停车队魏红杰夺得冠军,他的队友刘曹冬名列第二,佳通轮胎东方车队马汉平排在第三;在2000cc以下组比赛中,朝阳轮胎浙安车队王翔获得冠军,贵州兴伟拉力车队吴昌明获得亚军,上海华普车队江平名列第三。图为开幕式及正式比赛精彩瞬间。
关于这里是历史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且和黄果树也有一条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