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应县木塔导游词优秀范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温州市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705.5毫米。永嘉山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田面积5366亩,山塘水库52个,其中小二型水库3座,盛产水稻、蕃薯、马铃薯、田鱼等,素有永嘉西部粮仓之称。近年来,永嘉县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经济路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嘉导游词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永嘉导游词1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濒临东海,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全县面积26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为2308.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277.0平方公里,河流湖泊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 下辖8个街道、10个镇,912个行政村,总人口78.92万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永嘉县还是“中国泵阀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东方钮扣之都”。

永嘉历史悠久,文化荟萃,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汉代惠帝三年所建的东瓯国,定都在永嘉境内。隋文帝开皇9年设永嘉 郡,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历史上书法大家王羲之和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文学史上有南宋诗坛独树一帜的“永嘉四灵”,哲学史上有倡导务实理财治国的“永嘉学派”,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永嘉昆剧”,都给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永嘉是红十三军的诞生地和浙南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使这片红色的土地以不朽的功绩名垂青史;和平建设年代,永嘉开创全国包产到户之先河,比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整整早了二十年;改革开放年代,永嘉人又敢为天下先,应用市场机制在桥头这个穷山沟里创建闻名中外的东方钮扣市场,成为“温州模式”的重要典范。

永嘉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 境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仅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就达数十种;水能资源可开发为25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铅、锌、钼、锰等有色金属探明储量均在5000吨以上;许多名特优农产品久负盛名,特别是乌牛早茶和早香柚已经连续多届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号称“淡水鱼之王”的香鱼也盛产于楠溪江。

永嘉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104国道和330国道线穿境而过,温州大桥、东瓯大桥、瓯江大桥、瓯江五桥把永嘉沿江五大经济强 镇与温州直接相连,万吨级深水良港海运直达福州、宁波、上海、大连等沿海诸港,温州机场距离永嘉县城仅60公里,同时直通仙居腹地的41省道正在建设中,规划中的铁路腹线也将动工兴建。

永嘉导游词2

永嘉昆剧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吸取昆山腔优点而形成,流行于浙南闽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昆曲的一个流派。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  永嘉昆剧源于南戏,也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罕见的宝贵遗产。《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昆剧作如是解释:“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著名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曾作这样评价:“南昆北昆,不如永昆”。

南戏首先在永嘉正式形成(当时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早在北宋末叶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由于江南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农村生活也相对富裕,因而在浙江温州一带产生了一种民间歌舞小戏,在当时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南戏的萌芽。宋室南渡之后,临安(杭州)成了整个南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加之北方艺人大量流入,于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源于相邻地区的南戏获得了合适的土壤,也迅速繁荣起来。到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南戏中出了《赵贞女》、《王魁》这样艺术性较高的剧本,标志它已经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宋元南戏的剧目,至今可考的还有一百几十种,可见当时的盛况。南戏开始时,正如徐文长在《南词叙录》中所说的:“即村方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可歌而已。”所以在唱腔、唱词和宾白等方面是比较粗糙的,并且运用了大量永嘉方言和谚语,如“蚂蝗叮住鹭鸶脚”,“命里合吃粥,煮饭忘了鹿”,易为群众喜闻乐见。以后逐渐吸取一些宋人词牌、诸宫调,以及法曲、大曲的片段加以充实,在艺术上提高了一大步。

由于历史原因,永嘉昆剧几经波折,一度绝迹舞台。1999年,中共永嘉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永嘉昆剧的存在价值,决心抢救“永昆”。组建永嘉昆曲传习所,为集研究、资料搜集、剧目挖掘整理和承担实验性演出于一体的艺术团体,也作负责抢救、振兴永昆的工作班子。

永嘉导游词3

楠溪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方圆600多公里,南距温州市区仅23公里,东与雁荡山风景名胜 区毗邻。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中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景区。

楠溪江的奇岩险峰,星罗棋布,美不胜收,有绝壁奇观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狮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龟,溪中天柱石桅岩,峥嵘入云十二峰,屯兵扎营南崖寨……这些奇岩险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无穷,无处不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

风韵独具的楠溪江,至今还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时期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使我们了解永嘉古代“耕读社会”和“宗族社会”的梗概。

永嘉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永嘉的总目标,全面实实施“三带”发展战 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69亿元,工业总产值136.45亿元,财政总收入4.13亿元。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形成了乌牛早茶、碧莲早香柚、东皋红柿、上吴枇杷、沙岗粉干等八大农业品牌,其中“乌牛早”和“早香柚”两大品牌已在全国叫响,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牛早茶之乡”。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认真实施扶优扶强的“巨龙工程”,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了瓯北泵阀、桥头钮扣、桥下教玩具、黄田小五金等工业生产基地。同时加大技改、创名牌和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培育了奥康、报喜鸟、红蜻蜓、蜘蛛王、伯特利、良精、日泰、宣达等一大批名牌企业。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了乡乡通公路,85%以上的村通上了机耕路;村村通程控电话和通电,85%以上的行政村通自来水,98%以上人口吃上安全水;一批关系永嘉跨世纪发展的重点工程,如温州大桥、东瓯大桥、金溪水电站等都相继竣工,楠溪江水利枢纽工程、瓯北至温州遂道、三江围垦等重大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2011年又实现了乡乡脱贫,中国东部地区最后一个贫困县成为历史,浙江实现了无贫困县的历史性的一步。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省科技进步先进县。

永嘉导游词4

自1988年楠溪江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永嘉旅游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1997年以来,永嘉县大力实施“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战略和“文化楠溪江”战略,积极实行大社会办大旅游的开发机制,保护和开发两手抓,使楠溪江旅游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5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2.47万人次,增长1.6%;接待境外游客0.13万人次,下降18.8%。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县境内,景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七大景区,计800多个景点。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在永嘉境内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们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 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以“天人合一”、“气论”、“八卦”以及阴阳五行风水思想构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与“宗族文化”的梗概。

永嘉是一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谢文锦在永嘉创建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火种。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五尺村宣告成立。

永嘉导游词5

永嘉文化中,有著名的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能够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的重要学术思想流派,创始人是郑伯熊兄弟、薛季宣、陈傅良等,他们分别是现在的温 州鹿城和瑞安人,永嘉是当时的州治所在地,故称为“永嘉学派”。稍后的思想家叶适是瑞安人,继承和发展了永嘉之学,进一步扩大了“永嘉学派”的影响,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到永嘉学派的近代命运,近代温籍知识分子从永嘉学派的文献中汲取了思想精华,在近代情境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正如陈黻宸说:“通商以来,风气稍移,浮浅之徒,侈谈西学,剽窃失据,转或刍狗诗、书,求其融会中西,贯穿古今,通经致用,蔚为一代儒宗者盖鲜。夫以中国四千年圣人之治,不为之鲜扁弥缝,修吾声名文物,而徒震惊乎异域杂霸功利之见,儒术之衰,非吾辈责欤?” (《陈蛰庐孝廉〈报国录〉序》,《陈黻宸集》第511页)可以说,“贯穿古今,通经致用”是南宋永嘉学派的思想灵魂,叶适认为这是向儒家“道之本统”的回归(参见何俊《叶适与道统》,《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融会中西”则是永嘉学近代存续的具体形式,而这三者又统一于温籍知识分子对“儒术”的近代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近代儒家知识分子对儒家“道之本统”的新见解、新境界。因此可以说,永嘉学派近代命运这一个案,展示了儒学在各种情境下存续的某种规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