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犯罪的主体是学校也可能是学校工作人员。从实践中查处的案件看,校园暴力立案最多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而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也是校园暴力犯罪常用的立案罪名。在校园暴力案件中,如果被告的年龄超过14岁,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严重者会被判刑。下面是起点宝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学校教育的法律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校园暴力立案罪名有哪些?
校园暴力的犯罪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人身权利犯罪,分别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人罪、过失重伤罪、侮辱罪和强奸罪和奸淫幼女罪。另一方面是财产罪,有抢劫和敲诈勒索罪。
校园暴力犯罪主要表现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主的犯罪,有时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它的犯罪主体一般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其他犯罪主体。近六成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校园暴力案件中,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近三年呈下降趋势。但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有小幅增长。
二、校园暴力犯罪中承担刑责的年龄是多大?
《刑法》第17条第一、二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年龄上划分负刑事责任的阶段,既有警示有暴力倾向的在校学生,一旦达到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要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同时照顾未成年生理和心理特点。
三、学校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发生?
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另一方面,必须落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将其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通过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对早期轻微的事件及时介入、有效干预;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大巡查力度,切实贯彻教育部提出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的要求,及时化解诱发校园暴力案件苗头。
1.学校教育法律知识:一般我国校园暴力怎么判?
2.学校教育法律知识:校园暴力有关刑法有哪些?
3.学校教育法律知识:一般校园暴力如何取证?
4.学校教育法律知识:法律上校园暴力报警有用吗?
5.学校教育法律知识:遭遇校园暴力诉求材料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