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在这天,有吃馄饨的习俗。那么你知道夏至日吃馄饨有什么寓意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目录
夏至日吃馄饨有什么寓意
夏至的由来
夏至养生水果
夏至日吃馄饨有什么寓意
“馄饨一吃,不长痱子”。江南地区夏至日讲究要吃馄饨,说是吃了馄饨,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过。相传宋朝宫廷中,每年夏至,御厨们就会包夏至馄饨供帝后妃嫔食用,甚至宋朝宫廷还有一道“芒种馄饨”的着名面点。
有三种说法:
1、夏至吃馄饨使人聪明。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民间还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浑沌,开辟天地。
2、夏至吃了馄饨,游泳不怕水。夏季是游泳的时节。煮馄饨时,等水开了下锅,经过“三滚三冷”,见一个个馄饨浮了起来就可以捞上来吃了。由于馄饨在水里最终都会浮上来,不会沉到水底。于是,就有在夏至这天吃了汤馄饨,游泳时人也始终会像馄饨一样浮在水上,不会被水淹的说法。
3、夏至吃“馄饨拌面”,长寿。夏至这天吃馄饨时,有的人在馄饨里拌面条。吃了馄饨可以免“疰夏”,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长昼时间,取长寿的好彩头。而夏至以后,正午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因此,民间又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在清代,夏至祭神十分盛行,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见夏至这天,北方人吃面条也好,南方人吃馄饨也好,都是过节祭神的习俗。
老金华人吃馄饨更讲究,要在中午吃。除了中午吃馄饨,夏至早上还得喝粥,据说这样可以防治一些夏季常见病。夏至后,天气闷热,疾病很容易发生,民间就有用苋菜包馄饨给小孩子吃的习俗。主要是预防孩子夏天生病。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最为科学的膳食金字塔结构,进食量从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少,依次为各种谷物、蔬菜水果、各类动物食品、奶类食品,最后一层是油。讲究“食物多样”原则,馄饨、饺子类食物非常符合这种最被国内外营养学家们推崇的营养标准。
馄饨总体营养成分配伍合理,人们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各种营养成分不仅齐全,而且符合上述金字塔结构给出的比例:面粉做的皮——谷物类食品,青菜——含量一般都比较丰富,优质蛋白——馅中的猪肉或鸡肉、羊肉等分量适中,人们调馅时一般还会放点油特别是植物油——补充了植物类脂肪。
馄饨汤里配以紫菜、虾皮汤,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碘,有效补充了高温多汗,人体消耗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尤其老年人常吃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还能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夏至吃馄饨包含一种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返回目录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
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返回目录
夏至养生水果
1、李子
正值吃李子的好季节。李子的药用历史已久,古人认为李子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中医认为李子有生津、养肝、清热、利尿的功效,孙思邈说“肝病宜食之。”
李子里面含有丰富的糖分,具有缓泻的作用,可用来治疗便秘。而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吃了有净血与造血的作用,可以强化肝脏和肾脏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与生理不顺。
发热、口渴、虚痨骨蒸、肝病腹水者,教师、演员音哑或失音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尤益食用。
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多食伤脾胃,过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忌服。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又损齿。故脾虚痰湿及小儿不宜多吃。
2、香瓜
香瓜性味甘、寒,不但具有止渴、除烦热、通三焦、利小便,通大便的功效,还具有一定的防暑气的功效。
在它的瓜蒂内含有一种叫“甜瓜蒂苦素”的物质,可用于治疗黄疸、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和肝硬化。瓜瓤还可治疗口鼻疮。香瓜子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尿作用,可治疗肺痛。但脾胃虚寒、腹泻、吐血和咳血的患者忌食。
挑甜瓜时可以选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法。一看皮肉,从生态学特征上看,皮厚的甜瓜含糖量高,吃起来口感更脆,也更甜。因为瓜皮厚,所含的营养物质也比较丰富。二摸瓜蒂,要注意比较一下果柄,如果果柄过粗,可能沾了较多生长素,口味自然差。用手揪瓜蒂,根茎自然掉下,留下一个小坑,说明瓜是自然成熟。三闻香味,香气浓郁的瓜较好。
3、火龙果
火龙果是在5月、6月时的时令水果,它的果实非常硕大,肉多汁多。由于火龙果在栽培的过程中接触的病虫较少,几乎可以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农药就可以自然的生长,从理论上说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炎炎夏日里的馈赠。
不过,事实上,更可贵的是火龙果的内在,排毒解毒抗衰老、养颜补血降血脂,应季而生,能够帮助我们防备和解决湿热带来的不少问题。
火龙果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老少皆宜,在食用的时候机会没什么特殊的禁忌,只是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不能过量食用。
成熟的火龙果颜色越红越难保存,因此购买后最好是能立即食用,这样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4、哈密瓜
哈密瓜,性寒味甘,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果胶、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磷、钠、钾等。
食用哈密瓜对人体造血机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贫血的食疗之品。如果常感到身心疲倦、心神焦躁不安或是口臭,食用哈密瓜都能有所改善。
哈密瓜虽然不是是夏天消暑的水果,但是能够有效防止人被晒出斑来。哈密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而这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增强细胞抗防晒的能力,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另外,每天吃半个哈密瓜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能确保机体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返回目录
夏至日吃馄饨有什么寓意相关文章:
★ 2022夏至吃面暗示什么意思
★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
★ 2022夏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简介
★ 立夏的起居养生一览
★ 2022年夏至节气的含义
★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 夏至日吃馄饨有什么寓意
★ 2022夏至吃馄饨的寓意是什么
2022三伏天时间表_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
上一篇:夏至日吃馄饨有什么寓意
下一篇:不同体质的人在三伏天怎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