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科学避震逃生方法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地震等灾害发生的时候,要综合利用一切的工具帮助自己帮助他人逃生。那么地震有序的逃生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地震有序的逃生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地震有序的逃生方法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地震逃生的法则

一、平时的准备

地震灾害多数是震波造成的,如建筑物结构损坏倒塌、瓦斯外泄、电线短路引起火灾、或者未妥善固定的重物掉落造成伤亡。针对引起地震的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下列的各项预防措施。

1. 辨识居住环境的地震危害因子,高处悬挂物品应妥善固定,橱柜门闩宜紧锁。

2. 大厅或厨房内,易碎玻璃物品、危害物质或易燃液体及重物不要放置于高处,避免地震发生掉落或溢出之危险。

3. 置物柜或书架要固定栓牢。

4. 居住或工作场所事先准备好紧急应变包,并放置随手可拿到的地方。紧急应变包备有手电筒、电池、指挥棒?。

5. 平时确认安全的避难处,并熟记疏散路线。

二、地震时的应变

1. 大地震时,迅速在坚固之梁柱、家俱或桌子下躲避,保护头部并抓住固定物,采取“蹲下、掩护、稳住 ”安全避难姿势。

2. 不要贸然往外跑,以免遭落物击伤。必要时地震停止后再疏散。

3. 远离窗户、玻璃及易碎物、高处重物及化学品,以免因物品掉落而受伤。

4. 注意不要被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掉落下来砸伤。

5.如果正在使用火,立即将火熄灭。

6.勿使用电梯。

7. 如果时间许可,将房间门打开,以免地震引起门变形卡死,后续无法疏散。

8.紧急事件请拨打119求救。

地震的自救方法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当自己处于地震的时候也不要慌乱,如果自己还活着,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保持冷静,这样才是活下来的唯一希望,然后想到这样的急救措施给自己做好自保的能力,而当房屋坍塌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到处乱跑,如果房屋矮的话,可以很快的速度跑开,但是如果房屋很高的话,这个时候就不要想着逃跑了,而是找个房屋角落躲起来。

地震救助常识

发现生命先送水,未能送水快补液;

清理口鼻头偏侧,呼吸通畅是原则;

臀部肩膀往外拖,不可硬拽伤关节;

伤口出血靠压迫,夹板木棍定骨折;

颈腰损伤勿扭曲,硬板移送多人托。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