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西部旅游开始热起来,西部的美丽风光、奇异风情实在令人神往,但西部的许多地方高原缺氧也实在令人恐惧,假如把这种“恐惧”带到游程中,真是让你的旅游生活大打折扣。其实高原缺氧并不是那么可怕,关键是你要了解它,正确对待它,对于身体健康的大多数人来说,海拔5000米以下的高度,缺氧都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高原上缺氧时怎么办呢?
什么反应属于缺氧?
首先,要了解什么反应属于缺氧?多数人上到海拔2500米以上就会开始有气短、气喘等反应;到了大约3500米以后会感到轻微头痛,走路吃力,气喘加重;到4500米以后,反应真正明显,有人轻微头痛会变成剧烈头痛,也有人恶心呕吐,行动时体力明显不支;到了5000米时,反应最强烈的人一动也不想动,一动也不敢动。
造成高原缺氧的原因
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进入身体)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人体)缺氧。”人是否缺氧不能凭感觉,因为大脑和心脏的宽容度很大,轻易感觉不出来,要凭测量。观察嘴唇颜色是测量,是目测,嘴唇颜色代表动脉血颜色,发紫、发乌说明动脉血血氧不饱合,身体缺氧。最方便的是使用血氧饱和度仪,10秒钟可探知真情。“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低于94%为供氧不足,低于90%定为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被氧结合的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正常成年人在平原为98%以上,进入高原会降低10-20个百分点。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红细胞的主要成份)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在人体内专门负责运输氧。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的地方(肺泡处的毛细血管),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分压低的地方(如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又与氧解离,释放出氧,成为还原血红蛋白。血色素每100毫升血液中男性为120-160g,女性为110-150g,低于正常值即为贫血。在平原,贫血可导致机体缺氧。
高原缺氧会有哪些危险?
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4300米以上高度时,夜间视力明显受损,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5000~6000米,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痛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在记忆影响方面,由于记忆对缺氧极为敏感,在海拔1800~2400米时,人的记忆力便开始受到影响;5000米左右出现记忆薄弱,此时已不能同时记住两件事情了;以后随着海拔的升高,缺氧程度的加重,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从记忆的下降到完全丧失记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记忆损害可能与大脑里面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变化有关,缺氧主要影响短时记忆,一般不影响长时记忆。
急性高原缺氧将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海拔1500米时,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损害,表现为新近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影响;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超过7000米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研究人员认为,缺氧对思维能力影响的危险性在于,主观感觉与客观损害相矛盾。如缺氧已导致个体思维能力显著损害,但自己却往往意识不到,做错了事也不会察觉,还自以为思维和工作能力“正常”。此外,急性高原缺氧时还会使人的注意力明显减退,在海拔5000米以上时,注意力难于集中,不能像平时那样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缺氧程度的加重,注意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窄。
高原上缺氧时怎么办?
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适当选择缓解高原缺氧的药物。如出现头痛剧烈持续不能缓解,可服止痛药;如果胸闷、胸痛持续不能缓解可服复方丹参、速效救心等扩张血管药物。
如果出现用食物、药物和静止休息调节后,缺氧症状仍持续得不到缓解反而加重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患者吸氧治疗。条件允许的话,应将病者带到海拔低几百米的地方。
高压氧治疗
治疗缺氧性疾病的方法很多,但目前较为公认的疗效最为可靠、副作用少的是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放入一个密闭的高气压舱内,吸纯氧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所谓高气压指的是舱内的空气压力要高于1个大气压。
如何能够在高原不缺氧?
适度吸氧
一是在休息时间和动脑筋时间注意吸。二是吸氧量维持在血氧饱合度95-96%为宜,高低都不好。大于等于97%相当于返回内地,第二天再“进藏”,红细胞生灭反应过大,低于94%属于人为供氧不足。
吸氧方法
(鼻饲管式)将鼻饲管两个出气孔朝上,小片抵住人中穴,双手向后捋氧气管,管分左右分别从耳根下方向上绕到耳后,再从耳尖向前绕下,收于下巴。调整好松紧度后,推上防滑圈锁住。一直吸氧到天亮。在高原吸氧实际上是补充不足,最高控制在低于内地4个百分点,是在低压环境增加浓度以获得必需氧量的物理学过程,吸氧的同时吸入了大量(体积量)低氧分压空气,为常规吸氧,常规吸氧在国内外未见有氧中毒的报道。
腹式呼吸
“吸气鼓腹,呼气瘪腹”,闻花香一样的动作,将气息“吸入”丹田,以正常频率呼吸半分钟,血氧饱和度即会显著上升,立竿见影,屡试不爽。只要耐心做,做正确,一般人在拉萨可以到达96%!甚至更高。持续做,保持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5%几分钟就会大大缓解或者不缺氧。但腹式呼吸一停止,半分钟之内血氧饱合度又会下降,所以要维持不缺氧,需要习惯养成。
如何避免高原缺氧危险?
(1)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的游客,一定要作全面严格的体检。凡有严重心、肾,肺疾病患者,高血压!期以上,严重肝病,贫血患者,均不可冒险来高原旅游。如果只患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药物等。对进入一定海拔高度地区后有抽搐、剧烈头痛或者昏迷倾向者,则不宜进入更高地段旅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旅游住宿点和景点,或在旅游车上,应有高原旅游保健措施,供应氧气和必备药品,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树立战胜高原反应的决心和信心,消除精神上不必要的恐惧感。一般情况下大约两三天,多则五至七天内即可逐步适应高原环境,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将消失,或者大有好转,有些人用吸氧来缓解高原不适症,这对暂时解除不适有作用,但停止吸氧后,不适状况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如果缺氧症状不很严重,静静休息时有所缓和或减轻,最好不要吸氧,以便早日适应高原环境,获得理想的旅游效果。
(3)适应性锻炼。来高原旅游之前开展爬山、跑步、打球、负重、行军等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这对机体适应缺氧环境能起到积极作用。进入高原初期,活动不能过于激烈,如急行军、跑步、体力劳动等。高原气温低,随气温急剧变化,要及时更换衣服,作好防冻保暖工作,防止因受冻而引起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
(4)调节好高原旅游期间的生活。食物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糖、含多种维生素为佳,多食蔬菜、水果,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严禁饮酒,以免增加耗氧量。睡眠时枕头要垫高点,半卧姿势最佳。
(5)药物预防和治疗。为了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力,减少高山病的发生,主要的药物有:复方党参片、黄芪茯苓复方剂、致适应剂、醋氮酰胺、利尿磺胺、螺旋内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抑制剂,眯基硫脲和营养剂与代谢激素类制剂。
相关文章:
1.唱歌缺氧怎么办
2.歌颂北疆边防军人的文章
3.高考倒计时28天:如何调整“高原反应”状态
4.高考临近成绩退步怎么办?一些普通中学学生考名校难度越来越大了?
5.歌颂戍边将士的文章
摩托车安全驾驶的知识
上一篇:在高原上缺氧时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汽车长期不开有什么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