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家庭用电用气用火安全知识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居家生活安全常识,我们在家里的时候,是需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生命只有一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家庭用电用火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用电用火安全知识

防火十法:

1、要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2、要做到人走电断、火熄、气关;3、要教育小孩不玩火,不玩电器设备;4、要勤检查电器设备;5、要远离柴草、堆垛、居民区燃放烟花、爆竹;6、不要乱拉电线,防止超负荷用电;7、不用明火寻找物品和查漏沼气、液化气;8、不用灯泡取暖或烘烤衣物;9、不把点燃的蚊香贴靠在床沿和窗帘处;10、不在房内焚烧迷信物品。

灭火十招:

1、发现火灾速拨打报警电话“119”,报警早、损失少;2、发生火灾,火势不大时,要充分利用消防器材,努力将火控制、扑灭;3、个别物品着火,要赶快灭火,并迅速把着火物搬到室外;4、油锅着火,要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可直接盖上锅盖灭火;5、家具、被褥等着火,可用脸盆、水桶盛水直接灭火;6、液化气罐着火,先切断气源,再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着灭火;7、液化气灶、沼气灶起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着,往上烧水灭火;8、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湿棉被、帆布等将火窒息;9、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灭火时,人要站在侧面,防止显像管爆裂伤人;10、柴草垛着火,可用水浇泼火堆或用树枝拍打灭火。

逃生十策:

1、门、通道、楼梯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2、发生火灾,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3、火灾中,人的生命最重要,切莫贪恋财物;4、失火时,应先救火,不宜先抢救财物,防止烟呛窒息而失去逃生时机;5、火势不大,要将着火衣服浸湿,迅速冲出火场;6、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7、在浓烟中,要放低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难逃生;8、楼下起火,楼上的居民可利用阳台、窗台、落水管自救。9、下楼通道被火封住,可用绳、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紧拴在门窗框上滑下逃生;10、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浸湿的厚重衣物覆盖灭火逃生。

冬季家庭防火用电安全常识

一、电热毯不宜久开。冬季寒冷,很多朋友在家中都喜欢使用电热毯来取暖,殊不知这就是冬季火灾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之一。

我们在家中使用电热毯的时候,一定不能整夜整夜的开着,最好要有一个时间限制。因为电热毯有很多不合格的产品,一旦电热毯过载之后就会引起自燃,给我们带来生命危险。

二、不要在床上抽烟。冬季很多人都喜欢待在床上取暖,喜欢抽烟的朋友万万不可待在床上抽烟,一旦烟头不小心落在被褥上,就很容易引发火灾。如果一定要抽烟,抽完之后要迅速将烟头掐灭放在烟灰缸里,不能随意扔在废纸篓里或者有其它易燃物的地方。

三、安全用火用气。在家中使用液化气、煤炉等的灶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一旦燃气泄漏,要迅速的关闭阀门,千万不要去出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且通知电工来进行处理。

四、安全用电管理。家中如果发生停电,要及时的将电器从插座中拔除,以免来电之后电器继续运行而发生事故或者是故障,不要擅自改装室内的供电设备,也不要在灯具上晾晒衣服。

如果家中的线路器材和用电设备发生了损坏要做到及时的更换,电脑在使用完毕之后要关闭电源,一旦遇到电器设备起火,无法短暂时间内判断原因,首先要切断电源再灭火,如果电器在使用中出现了过热或者是有焦糊味道的时候,请马上关闭电源。

五、空调温度不宜过高。冬季的室内都特别的干冷,所以空调也是在冬季取暖中常用的一样电器,很多朋友在使用空调取暖的时候都喜欢把空调的温度调至得很高,这样其实是很不安全的。

如果在冬季使用空调,温度最好设置在25-26摄氏度,以免长期运行出现空调过热,造成空调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燃气安全知识

一、用气时,开窗通风

门窗紧闭的环境使用天然气,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门窗紧闭的环境若天然气泄漏,易发生火灾、爆炸。

二、热水器废气有效排出室外

烟道是燃气热水器的重要安全附件,主要作用是将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室外,避免被室内人员吸入,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温馨提示:燃气热水器无烟道、烟道连接不严密或烟道出口末端未有效伸至室外不能用气。

三、勤检查防泄漏

1、定期检查室内燃气设施,确保完好。

2、常用肥皂水检查室内燃气管道及专用软管是否漏气。

3、用气完毕、关闭阀门。

四、选用长寿命燃气软管

普通橡胶连接软管容易老化、龟裂、不防鼠咬,为保障您的用气安全,推荐您使用长寿命、防鼠咬燃气软管(经济适用的新型铠装管或材质更好的不锈钢波纹软管)。

五、燃气具使用注意事项

1、购买正规企业的家用燃气灶具,检查包装上的标志,查看产品是否标注了CCC标志,气源种类标注是否清楚等。

2、使用过程中,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产品外壳上张贴的安全说明内容。

3、燃气具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和人员安装。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