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两个约定,要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团结一心,冲破生活中的一切障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想象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篇一:我和自己的对话
星期天,我来到时间电话前准备与过去的佬爷对话,没想到我拨电话时把“未来键”当做了“未来键”,进入了未来时间光缆。
我拨完号码,电话里响起“嘟”的声音。嘿,通了,我连忙喊了声:姥爷好。“谁知道那人却满腔的不高兴,他说:“你是谁呀?我才31岁,怎么变成了姥爷?”嘿,奇怪!“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疑惑地问。他说:“我叫夏晓辉。”他怎么跟我同名同性?我连忙解释道:“对不起,可能我拨错了。你说你叫夏晓辉。我也叫夏晓辉呀!”“你几岁了?”“11。”“别忘了,今年是2025年,我就是二十年后的你呀!”我茫然的望着荧屏上的号码,才知道我按的是“未来键”,而且按了一个“20”,所以对方便是二十年后的我。我连忙问:‘你现在干什么工作、’他说:“我现在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专门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真的?”“那当然,我能骗你?我们在太平洋中心4000米深水处,在这不见阳光的地方,我发现了一种水下植物,除了这种植物再也没有别的植物,动物。现在我们又利用基因定向培养术,把鲤鱼培养的比大象还大;海带有10米长,2米宽……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去开会呢!再见。”“再见!”
从此以后,我不再努力学习了,尚可也经常走神,反正长大了我是一个生物学家。我从平均分90分一路跌到60分。一转眼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又来到电话旁与二十年后的我对话,打通后,我迫不及待地问:“你又发现什么新生物了?”“别说了,我都没工作了,我问你,你是怎么啦?学习这么糟,还指望我有什么工作呀!”我听了他的话脸上火辣辣的,直到挂电话时也没说出一句话。我心里想: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是息息相关的,今天不努力,就没有未来的成功。
从此,我刻苦地学习,再也不敢马马虎虎了。
篇二:我与自己的对话
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并非我的父母,而是深藏心底的另一个自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同自我内心的对话,更可以使我在生活中成长。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同“我”去交谈,因为自己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从自己身上可以知道这一天过得是否充实,也只有自己,可以将我的优点和缺点毫无保留地告诉我,督促我上进,督促我不断完善自己。
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当有事情发生,我并不倾诉于人,也不是硬着头皮硬撑过去,而总是向那个内心的“我”寻求解决的办法,以便“他”可以在我的人生中帮助我,同时也使我养成了善思的习惯。
我常问自己,怎样才能算是充分利用时间,而不虚度时光呢?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你的一生不是论“分”过,而是论“秒”过的,那么你将是不虚度此生的人。
我也常问,人生的理想是怎样的呢?那个声音又告诉我:自己有自己的理想,拥有自己的人生砚和奋斗的经历,就不会虚度此生。陆游的人生观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而陶渊明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那么你的理想和人生观又是什么呢?我苦思苦想过。那个内心的自己也常常跳出来对我说,真正的人生不就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吗?是“我”让自己明白了这么多人生财富中最宝贵的一种,更促使我在人生的经历中努力拼搏,关爱他人,更使我能在人生的风雨中挺立,像那颗久经沧桑的不被风雨所畏惧的树,能让我在人生中为自己打下一个完善的叹号,不虚度此生。
现在,初二的学习生活比初一更加劳累了,可我从未因此叫苦,喊累。因为,总有一个人在与我携手共进,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我们两个约定,要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团结一心,冲破生活中的一切障碍,永不为困难吓倒,在努力中成长,品尝努力后成功的滋味。
同自己对话,在生活中找到足以衡量自己的尺度,镜子,足以在以后的人生中拼搏成长,做一个大写的“人”。
篇三:我和自己的对话
星期六早上7:30突然手机“丁零零” “丁零零”地响了起来。“哎,是谁这么早就打过来。”拿起手机,发现竟是个空号。难道见鬼了?我害怕的按下了通话键。
“喂,你好!”一个与我同音的女子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是13岁的徐娜吗?”“是的,你是”我惊讶地说“我就是二十年后的你啊”“什么”我原先朦胧的睡意早就烟消云散了,眼睛睁得老大了“你……你是二十年后的我?”
“是的。我打电话给你是因为我发现未来球场上有很多垃圾比如塑料要100年以后才能完全化解,所以我希望你能为保护环境的主题多宣传一下,让地球不再受伤。”
“这么严重?”我惊讶。
“唉,2700年的人类己经被迫放弃地球,地球只有我与一些爱护环境的“绿巨人”在处理着这些垃圾。如果2016年的人们能早点懂得这些环保知识也不至于会这样啊!这也是我向你打电话的原因啊。”
“可是你打给我有什么用呢?我还只是个孩子。”
“不,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我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一下我说的话不要让地球变成一个垃圾场。”
“喂喂……”我还想说些什么可电话己经挂断了。
我急忙去找这通话记录可早己不见踪影了。
我放下手机,耳边回响起她说的那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