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团委工作也将有一个新的开始。在本学期内我团委将继承以往的优良传统,创新思想,打开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向新领域探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努力,将干部队伍推向更高,更强的新阶段。为了更好的开展本学期工作,现将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高校团的干部队伍建设
大学是社会优秀青年的集中地,从事大学生工作的团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青年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高校团的干部应该进一步加强四个方面的修养,一是政治素质修养,要把握大局,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坚定政治信念。二是道德素质的修养,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待人,勤奋做事,勤俭办事,努力做青年人的表率。三是文化素质修养,要有宽厚的文化底蕴,下苦功夫广学博学,汲取营养。为自己的成长、为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功底。四是能力素质修养。不断提高处事的决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磨练出一批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高校的共青团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本学期我院团委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强化干部队伍:
1、全院团干部实施垂直管理,强调院团委对各系团总支及各团支部的统一管理。根据《共青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委员会学生干部行为规范》和《共青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委员会学生干部选拔及管理办法》及团委各项管理规定,由院团委办公室负责对全体团干部日常行为及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评比,并对不称职的干部及时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各系团总支及各班团支部应积极响应院团委号召,开展各项工作并落实到位,确保我院团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2、团干部队伍建设要不懈推进。高校共青团干部是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力量。适应新的要求,高校团干部要加强学习,做青年学生学习的表率。本学期我院团委将加大培训力度,对各级团干部展开有针对性地培训。使全体团干部懂得要深入学生,深入生活,熟悉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要加强对所在高校重点学科的了解,加强对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的了解,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要深刻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敏锐性;要在面对困难、矛盾不退让、不回避的过程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高校团干部主要来自学生,要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做学生友,不做学生官,保持良好品行,锤炼过硬作风,增强自身的感召力。总之,高校团干部要做到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政治上可靠、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做到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就是高校共青团战斗力的体现,是共青团的战斗堡垒。如果基层组织涣散,对团员青年凝聚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号召团员青年的高校的共青团工作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要不断研究如何认真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我院也在每年五四青年节来临时展开五四评优的活动,比如基层团组织的条例的完善,基层团组织工作考核与目标责任制的实行,高校共青团传统的“红旗团支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的评选,非常有实效。
本学期,我团委将成立团校,接受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加入团组织,充实共青团的队伍。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时,召开我院第一届团代会。倾听基层团员的声音,让所有团员参与团组织建设。
三、强化高校共青团的服务职能
深化和拓展服务内容和领域。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的两项需求。
一是心理需求。现在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高的自我期望与社会认可的差异等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影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成为我院共青团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可以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消除心理危机、矫正行为偏差,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是就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和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我团委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是为大学生提供制度化、有效性服务的基本保证。我团委也将结合实际问题逐步建立起文化、科技、维权、择业、心理咨询恋等多方位的服务项目和体系,使团的工作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努力在本学期实现以上计划。
四、强化我院共青团的社会实践职能
1、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持和知识贡献为目标,做到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要为基层送知识、送科技,但送出只是一种手段、形式,而更深的意义,则是立足于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为基层培养大批留得住的人才、立得住的项目,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红红火火。搞“一阵风”。引导青年学生在送出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的同时,主动吸取基层营养,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强同农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