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毅力八年级作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公司发展史范文 公司的发展史也就是公司一路走来的成长历史,那么关于公司的发展史你有去好好地了解过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公司发展史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公司发展史范文1

  一、苹果公司的诞生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在校研究生,出生不久,生母就将他送给别人收养,养父母是典型的蓝领工人,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倒是十分出众。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相遇,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1972年乔布斯17岁,他来到位于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上大学,在那里开始探索印度佛教,从学生宗教领袖那里学会了如何做推销。在那里读了六个月后,乔布斯决定退学,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这样做是对的。1974他到印度朝圣,漫游后反而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爱迪生对世界的贡献比佛教大师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参加了沃兹创立的自制电脑俱乐部,两年后,也就是1976年,20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沃兹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从此揭开了苹果公司传奇般的创业史。

  二、苹果公司的发展史

  1976年5月,乔布斯与一家本地电脑商店洽谈,取得第一份苹果电脑的订单,在后来被命名为Apple I。当时大多数的电脑没有显示器,Apple I却以电视作为显示器。尽管Apple I的设计相当简单,但它仍然是一件杰作,而且比其他同级的主机需用的零件少,使沃兹赢得了设计大师的名誉,最终Apple I一共生产了200部。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Apple II,价格为 1298 美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 II 采用与键盘整合的横躺式主机,拥有性能优秀的电源供应架构,以及最大16种色彩的显示机能,画面解像度为280192。虽然中央处理器依然是6502,但是系统记忆体已经提升至 12KB。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使个人计算机不再是哑巴!Apple II 型在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还拥有多种改良型号,包括苹果 IIe 和 IIgs 等。此两种计算机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仍然可以在许多学校里发现踪影,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1980年,Apple III型上市,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

  1981年苹果公司推出以CEO史蒂夫乔布斯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新型电脑Apple Lisa,这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但由于售价高达1万美元,该电脑被视为苹果公司最烂的产品之一。

  1984年1月24日,Apple Macintosh发布,该电脑配有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操作系统,成为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Mac电脑已经推出,即受到热捧,人们争相抢购,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1985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却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苹果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

  1985年4月经由苹果公司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乔布斯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职位。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并未改变公司的经营策略,仍然坚持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同时由于苹果漠视合作伙伴,在新系统开发上市之前并不给予合作伙伴兼容性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将可能的合作伙伴全部

  赶走,微软公司不堪忍受,只能尝试发展自己的系统,不久,windows95系统诞生,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一落千丈,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乔布斯在离开苹果公司后,随即创办一家名为Next的软件开发公司,不久,该公司成功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取得巨大成功,1997年8月,苹果宣布收购Next公司,乔布斯由此重新回到了苹果,并开始重新执掌公司。

  1998年6月,苹果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传奇产品iMac,这款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貌,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推出前,仅靠平面与电视宣传,就有15万人预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然而其中一个秘密是: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在其诱人的外壳之内,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几乎一样! 这是一次工业设计的巨大胜利!iMac的推出,标志着苹果公司开始走上振兴之路。

  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1999年,苹果公司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

  1999年7月,苹果公司推出外形蓝黄相间的笔记本电脑ibook,iBook融合了iMac独特的时尚风格、最新无线网络功能与苹果电脑在便携电脑领域的全部优势,是专为家庭和学校用户设计的可移动iMac。1999年10月iBook夺得美国消费类便携电脑市场第一名,还在《时代》杂志举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设计奖。

  20xx年3月,苹果计算机的新一代操作系统 MacOSX 推出,该系统基于动作稳定、性能强大的 UNIX 系统架构进行全面改革,大量使用了乔布斯在 Next公司所获得的技术与经验, MacOSX的系统稳定性、高处理速度及华丽界面等因素,都成为苹果进行市场宣传的重点所在。

  20xx年,苹果公司开通了网络音乐服务iTunes网上商店。到20xx年时,iTunes音乐商店可供下载的歌曲数量已达500万首,电视剧和电影数量分别为350部和400部,目前iTunes已成为全球最为热门的网络音乐商店之一。

  20xx年苹果公司推出iTunes之后,开始着手研发与之相配的便携式存储器随身听ipod,工程师托尼法戴尔被任命为研发小组的组长,他的任务是在圣诞节前,生产一款轰动性产品,并被授权可以调用包括乔布斯在内的任何苹果员工。全球营销副总裁菲尔希勒率先提出应该用转盘操作,由此加快菜单操作。而设计天才艾韦则负责外观设计:从一开始我们就想要一个看起来无比自然、无比合理又无比简单的产品,让你根本不觉得它是设计出来的。于是有了后来的风格极简、纯白的iPod,在充斥着各种颜色的数字家电市场,它完全与众不同:它是无色的,但是是一种大胆到令人震惊的无色。 仅用了9个月时间,iPod即告完成。20xx年10月iPod发布时,399美元的价格让评论界难以看好其前景。刚刚开始iPod销量并不理想,20xx年,它只售出10万台。再一次,苹果公司的天才CEO乔布斯展现了自己魔术师般的才能,他用两个手术改变了iPod的命运:小手术是,一改以往苹果产品与windows不兼容的特性,让PC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iPod;大手术是,将iTunes从一个单机版音乐软件变为一个网络音乐销售平台。 与PC的兼容以及iTunes的拉动,让iPod

  先抑后扬:它在随后两年内销量超过1000万台,21世纪的随身听之名终于确立起来。它做到了随身听所不曾做到的:超越电子产品的范畴,iPod成了一种符号、一个宠物以及身份表征。

  20xx年底推出的iPod mini拥有5款颜色,存储量为4G的iPod mini价格为249美元,比此前的10G的iPod价格降低了150美元。

  为了扩大市场,让更多的人成为iPod的用户,而又不让iPod的高贵形象受损,于是,苹果公司再度进行了创新。调查表明:随意播放功能(shuffle)深受iPod使用者喜欢:随意播放让你不知道什么将出现,但你知道那是你喜欢的。因此,用来找歌的显示屏并非必须,功能键也可以被简化为只有六个播放、暂停、下一首、上一首、声音提高、声音减小。iPod shuffle因此诞生。

  之后,苹果公司不断推出ipod的新款型,收获巨大成功,成为各大厂家效仿的对象,历代iPod系列的造型也对现代影音MP3MP4影响巨大,现在,ipod的市场占有率为73.4%,成为了业界不可撼动的一哥。

  苹果公司之后推出的ipod系列:

  20xx年夏季,美国乃至全球最关注的并不是好莱坞大片,而是苹果推出的iPhone智能手机。该产品提供音乐播放、电子邮件收发、互联网接入等功能。20xx年7月,苹果又推出了3G版iPhone。在2G版和3G版iPhone首发期间,全球各国都出现了消费者提前数天排队购买现象,而在iphone3和iphone4推出之前,任何关于iphone的消息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iphone手机成为了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一款手机。

  20xx年4月3日,苹果公司推出ipad系列产品,苹果iPad的问世再次引发了全球的关注。iPad不仅将平板电脑制造及普及应用推向了高潮,也让众多二三线厂商及山寨设备厂商垂涎三尺,这就是创新者的力量。从纯技术角度来看,iPad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9.7英寸彩色触摸屏,支持无线上网和蓝牙功能,还可以选择3G功能。用户通过手指点触屏幕便可上网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绘制图表等等。削开苹果的皮,可以看出整合创新才是

  iPad的灵魂。iPad兼容所有AppStore上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可利用iPhoneSDK开发iPad程序,让自己的应用程序更加适合iPad的高分辨率。除了iTunesStore、AppStore外,iPad还将拥有iBookStore。从iBookStore用户可以下载到种类丰富的电子书,并且还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全新制作的iWork也令iPad拥有良好的办公功能。

  三、关于苹果公司成功的思考

  20xx年5月26日,苹果公司的市值正式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高科技企业,同时也成为美国仅次于美孚的第二大公司。苹果,连同它的产品以及领导者,正成为人人效仿的对象:戴尔想做个人电脑界的苹果,汽车共享公司Zip car也发誓成为该业界的苹果,甚至连喜剧演员比尔马赫都开玩笑说,乔布斯当总统的话,美国政府会更高效。

  iPod掀起了音乐播放器革命,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概念,iPad则让平板电脑成为一种潮流。过去20xx年来,苹果的每个产品都是革命性的。这家1997年靠着微软一笔1.5亿美元的投资才得以幸存的小公司,如今也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苹果为什会成功?我认为,苹果能够取得成功,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独特的企业理念

  1、追求实用

  自从苹果公司成立之日起,有关苹果思想封闭的批评就不绝于耳,但苹果对这些批评毫不在意,它重视的只有两个推出好的产品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苹果就像是一家注重结果的企业,而非教条主义的大学哲学教授。苹果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充满乐趣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找到更可靠、更有用、质量更高的内容充实手机和电脑,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也是苹果唯一看重的哲学。

  2、追求简约

  苹果公司有很多的设计都很漂亮,有的也很实用,但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产品拥有过多的功能,这显然不是苹果的设计风格,因为苹果追求的从来都是简约。在苹果,乔布斯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驳回一切复杂的设计。他就像个过滤器。前Mac工程师赫兹菲尔德说。每天,会有大量的新产品点子以及已有产品的革新理念呈现在乔布斯面前,而他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不。乔布斯之所以说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厌恶复杂的事物。苹果产品的利润率一直很高,对新产品、新功能说不,可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去掉某些功能也有利于为产品的下一代造势。省略某些功能的最大好处是,消费者会对它们变得更加渴望,当你在新版本中满足了某些要求,甚至能让他们更快乐。前苹果工程师里德说。

  3、绝对领导核心

  现在,科技界奉行的是全面的、自下而上的革新。参与改革的人越多,成果也就更显著, 苹果却完全不同,在这里,百分之百的产品设想都来源于少数的高层,有些甚至完全就是乔布斯的个人理念。事实上,乔布斯可以算作苹果每项重要产品的实际策划人和执行者。他每周都要会见一次下面的开发人员,推动他们将自己的创意发挥到极致。但也正是这种做法让乔布斯和他的团队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像谷歌这种分散化企业,每年可以推出数十款新品,但成功的几率却很小。相反,像苹果公司拥有这样强大的领导团队,就可以保证明确的开发方向。

  4、坚定走自己的路

  尽管对手林立,苹果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产品发布计划也完全围绕着自己的战略和目标稳步推进。苹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在于乔布斯的显赫地位。美国CEO的平均任期不到6年,现在还在往下滑,许多CEO甚至只干了几个月就被解雇。只有乔布斯永远不会被解雇,所以他才会无拘无束地制订长期发展计划,以实现苹果的高标准,并

  获取丰厚的利润。苹果专注长远目标的能力和决心是其最大优点。该公司有自己的计划,目前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将进一步激发苹果的信心和抱负。 (二)苹果的果心CEO斯蒂夫乔布斯

  苹果成功的秘诀不仅在于苹果公司的独特理念,更在于苹果的那颗果心斯蒂夫乔布斯。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让苹果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苹果。乔布斯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能将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所渴望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成为苹果酷玩产品俱乐部的一员。

  乔布斯做事情的热情始终未变,他对创新的热情就如他最喜欢的《全球概览》停刊前的告别辞所写: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共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在人才的使用上,乔布斯也极力强调精和简。每个电影都是集合最聪明的漫画家、作家和技术人员的最佳努力而成。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乔布斯相信由顶尖人才所组成的一个小团队能够运转巨大的轮盘,仅仅是拥有较少的这样的顶尖团队就够了。为此,他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打电话,用于寻找那些他耳闻过的最优秀人员以及那些他认为对于苹果各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

  而乔布斯本人也将一个企业家的能量贡献于众多别的CEO认为是自己不需要亲自做的事情中,不论是校对合作协议,还是给记者打电话讲述一个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会去做。在员工的眼中,乔布斯承担了很多责任,但在很多富于创造性的层面上他又经常放手而不参与。乔布斯以用户个人化引导产品和服务,以员工个人化来塑造公司文化和创新能力,以自身个人化获得一种自由和惬意的人生。

  三、成功的商业模式

  1、在准确把握消费趋势的前提下,站在市场前面引导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使自己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苹果公司近十年来所推出的产品中,iMac,iPod,iPhone等无不如此,其简洁时尚的外形、实用的功能、便利的操作,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高价值的溢价产

  品给苹果带来的是令同行垂涎的超额利润。20xx年世界十大个人电脑制造商的收入和营运利润中,尽管苹果公司的收入只占行业总收入的7%,但其营运利润却高达整个行业的35%。反观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众多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也缺乏市场引导能力。低层次的竞争致使我国企业间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惨烈,过低的利润率致使自己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

  2、不循规蹈矩,敢于挑战传统习惯思维。苹果公司推出的产品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封闭的体系虽然会使开发成本增加,但同样带来系统稳定性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客户的黏性。同时也意味着苹果公司出售的每件产品今后会为苹果带来更多收入。有人为此打了个比方:水果吃了就没了,不吃还会烂掉,而一首美妙的歌曲可以世代相传,可以变奏,可以填新词。苹果公司自己生产iPad微处理器芯片、自己开发操作系统,打破30多年来电脑业的传统,由不同企业生产不同产品,相互协助最终形成一台PC的模式。它的环环相扣的设计和生产过程让竞争对手很难做出与它匹敌的产品。

  3、苹果的聪明和可怕,不仅在于它超前的技术设计理念,而且在于它对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产业链本质上是社会分工的体现,对产业链的利用就是对社会分工网络的利用。

  苹果的成功告诉我们,面对技术进步和需求复杂化带来的产品和产业的融合,需要创新与突破,不断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充分利用产业链是企业的王者之道。

  公司发展史范文2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和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公司在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结束的20xx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达703亿美元。 在公司发展的60多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娱乐生活的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索尼在中国

  以全球本土化的运营策略为目标,索尼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设立了统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近年来,索尼集团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截止20xx年3月底,索尼在华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员工总人数达34,500名。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强力打造适合本土发展需要的集商品计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营平台,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植根中国、长远发展是索尼公司对中国的长久承诺和在华业务拓展的宗旨。在中国发展各项业务的同时,索尼还积极投身教育、文化、艺术、环保等社会公益领域。几年来,索尼公司已经向中国的公益事业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赢得了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好评。秉承以技术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索尼将继续为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而不懈努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长久的贡献。

  索尼大事记:

  1946 年 5 月 资金为 19 万日元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前身)在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设立;

  1950 年 7 月 日本第一代磁带录音机 G 型机上市;

  1955 年 8 月 日本第一代晶体管收音机 TR - 55 上市;

  1958 年 1 月 公司更名为 Sony 公司(索尼公司);

  1960 年 2 月 在美国成立索尼公司美国分公司;

  1960 年 5 月 世界第一代晶体管电视机 TV8 - 301 上市;

  1963 年 7 月 世界第一代晶体管小型磁带录音机 PV - 100 上市; 1965 年 8 月 世界第一代家用磁带录像机 CV - 200 上市

  1968 年 3 月 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资(索尼公司出资 50% )成立 CBS 索尼唱片公司;

  1968 年 10 月 世界第一代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特丽珑彩色电视机 KV - 1310 上市;

  1979 年 7 月 世界第一代立体声随身听 WALKMAN ( TPS - L2 )上市; 1982 年 10 月 世界第一代 CD 播放机 CDP - 101 上市;

  1982 年 11 月 广播电视用 1/2 英寸摄录一体型磁带录像机 BETACAM ( BVW - 1 )上市;

  1985 年 1 月 世界第一代摄录一体型 8 毫米录像机 CCD - V8 上市; 1988 年 1 月 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唱片公司( 1991 年 1 月更名为索尼音乐娱乐公司);

  1989 年 11 月 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影视娱乐公司( 1991 年 8 月更名为索尼影视娱乐公司);

  1990 年 12 月 世界第一代高清晰度家用 36 英寸 HD 特丽珑彩电上市; 1991 年 10 月 世界第一代配备超级特丽珑彩色显像管的彩电系列上市; 1992 年 11 月 世界第一代 MD 产品 ZS-M1 上市;

  1993 年 10 月 广播用数字分量录像机数字 BETACAM 系统上市; 1993 年 11 月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成立;

  1995 年 6 月 开发出新型等离子平面显示器 Plasmatron

  1995 年 9 月 Digital Handycam , 第一代家用数字摄录一体机 DCR-VX1000 / DCR-VX700 上市;

  1995 年 12 月

  为新一代高密度光盘命名为 DVD ,并就其规格达成最终协议;

  1996 年 10 月 索尼数码相机 Cyber - shot DSC-F1 上市;

  1996 年 12 月 世界第一代超级纯平特丽珑彩电 KV-28SF5 上市; 1997 年 索尼笔记本电脑 VAIO 上市;

  1998 年 9 月 Memory Stick 记忆棒产品 MSA-4A/8A 问世; 1999 年 世界第一代娱乐型机器人 AIBO 上市;

  20xx 年 Sony 游戏机 PlayStation 2 上市。

  索尼公司创建于1946年。索尼的创立人之一盛田昭夫将其自传命名为《日本制造》,他认为日本制造从轻蔑的用语变为一种称赞,索尼功劳不小。在过去的50年里,索尼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其独特之处在于,索尼品牌注重强调重点发展及树立严谨的形象,索尼成功的原因可概括为:对索尼品牌的无比热爱;拒绝成为其他品牌的附属品牌。

  注重企业形象,将对品牌的任何伤害都看做是对整个企业的伤害。

  明确强调一个生产领域----电子。

  将创新产品迅速市场化的特殊技巧。

  形成了一个自由思考、非官僚的环境。

  及早重视国际市场。

  50年代 --- 创建索尼SONY商标,取代了公司自1946年开始使用的繁复日语商标;开发出小型晶体管收音机。

  60年代 --- 通过激烈的品牌、质量和技术竟争,在电视机行业建立世界级地位,例如,晶体管电视机和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技术。

  70年代 --- 连续以超过年销售额6%的资金投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出包括随身听和计算机3.5英寸硬盘等新型电子产品。

  80年代 --- 主要投资于娱乐业,例如电影制片公司。

  90年代 --- 被誉为多媒体行业的领导者;有可能发展成21世纪最具价值品牌。

  SONY的由来 以发明随身听(Walkman)、单枪式彩色电视、8厘米手提摄录放影机而赢得全世界声誉的SONY,是日本在全球创立的价值最高的品牌。 SONY创业之初有一个不太吸引人的名称东京通信工业,创办盛田昭夫与井深大有感于RCA与ATT这样的名字简短有力,决定将公司名字改成四五个英文字母拼成的名字。这名字要用做公司名称与产品品名,所以一定要令人印象深刻。

  经过长期的研究,盛田与井深觉得拉丁文SOUNDS(表示声音之意)还不错,与公司产品性质相符合.他们将它英语化,受到盛田先生最喜欢的歌阳光男孩(Sunny Boy)影响,改成Sonny,其中也有可爱之意.但是日文发音的Sonny意思是赔钱,为了要适合日本文化,把第二个n去掉,SONY的大名终于诞生.它念起来象英文又不是英文.

  选用从字典里找不到的名字,后来证实是先见之明.一来其他厂商绝对不会使用,二来全世界都不会有商标重复的问题.

  1986年,SONY在全世界的广告促销费用达1.88亿美元。SONYR头号竞争对手松下电器,在中级品使用Panasonic及National两个牌子,在高级品使用Technics的品牌。类似地,东芝的高级品叫Aurex,三菱的高级品叫Diatone,其中级品则使用公司名称。而Sony公司坚持单一品牌策略,因为SONY这四个字母就代表高品质的创新电子产品。

  目标统一的品牌化进程

  索尼的品牌扩展能力是一流的,当索尼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它就象一个强大的空间入侵者,去占领行业领导地位。索尼公司进入作为移动通讯器材的手机行业,就是一个近期的例子。索尼成为任何电子消费品领域的全球性公司这一品牌形象反映其具有扩展力和极具渗透力。索尼公司在品牌管理方面做得出类拔萃的是:不断增强消费者导向的品牌特征;世界级的领导地位;品牌标识和品牌形象。

  成为一个世界级领导品牌

  公司的核心是将其提供的可见价值和企业文化整合为一个品牌,并不断地回答:如果公司的品牌消失了,消费者将失去什么?1946年一位公司创立者的发言表明了索尼公司创建时就确立的发展方向:

  如果能建立一种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以公司的团队精神而团结成一整体,每个成员都由内心深处渴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这样的组织必能产生无数的快乐和收益。

  Akil Morita,索尼公司前半个世纪的领导者,解释了员工创造性对公司的重要性:

  日本公司成功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这非常简单。人天生具有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好奇心日渐减弱。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公司员工的好奇心。在索尼公司内形成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和相互信任的环境,有利于产生新的创意。 著名的福布斯杂志指出,索尼公司的全球性远见正致力于在多媒体产品的两个消费终端形成世界领导能力。

  索尼公司把将信息/娱乐节目传播到家庭的产品和信息/娱乐业本身合二为一,并将自己定位为这方面的领导者。无论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存在比索尼更大的公司,但还没有哪家公司在整全媒体和信息方面比索尼做得更出色。

  仅此一个的品牌标识

  品牌标识使其设计语言视觉化,并且选择各类不同的传播媒体以保持其品牌一致性,使品牌价值不断增加。品牌标识系统的目的是使人们的思维在任何时候,地点,产品或事件中首先回忆起索尼。用D.奥格威的话说,生命中的每一部分都有索尼。索尼公司内部有关建立品牌标识的某些描述如下:

  索尼从开始生产电视机的第一天起,就已经设计出了商标字。当你通过索尼电视机看电视时,索尼标识就一定会映入你的眼帘。一位索尼公司的工程师说,即使在看好莱坞的电影,对影片中转瞬即逝的索尼电视机出现的镜头也不应该没注意到。当年索尼公司非常擅长对其产品进行媒体曝光策划;如今,索尼公司已拥有几个电影制片公司,包括好莱坞著名的哥化比亚制片公司。

  一些最佳的传播机会来自于培养有影响力的顾客,借助他们进行传播,其中一个成功的事例如下:

  威乐士亲王将要出席在东京70年国际展览会,英国大使希望我们能为亲王在英国大使馆的住处安装索尼电视。在后来的一次招待酒会上,我认识了亲王。亲王首先为我们的电视向我道谢,然后问我索尼公司是否有意在英联邦投资设厂。我说公司暂还没有这样的计划。亲王对我报以微笑,说:如果有一天你们有举到英联邦投资,不要忘了威尔士。后来我们选择威尔士作为投资英联邦的

  第一站。几年后,伊莉沙白女王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我有幸在英国大使馆与女王相识。她问我威尔士亲王是否推荐过投资地点,我说确有此事,女王听后十分高兴。

  从那以后,由威尔士商务发展委员会的许多文件可以看到,威尔士与索尼公司的合作一直十分重要。

  随身听的影响力像其它单个产品一样,随身听除了为公司带来利润,还应有助于提高的全球知名度。有趣的是,市场调查预测随身听并没有市场前景。因此,随身听的诞生,得益于索尼公司以新产品引领公众消费时尚的经营理念。正如盛田昭夫所描述的:我们由一开始就请一些年轻在星期天漫步于东京的步行街,一边听着他们的随身听,一边向别人炫耀。

  联合品牌:出众的公司+出众的消费者

  品牌形象将公司/产品的出众标识传递给消费者。当他们购买世界级品牌时,他们会感到自身的出众。并且在使用产品时,会使产品形象流行,让自己成为最出众品牌的使用者。事实上,品牌化不断前进的过程比这复杂得多。由于索尼具有全球知名度,并且公司能快速掌握竞争对手的创新,有时某项新产品并非由索尼公司首创(如听说一体的手机),但许多消费者却认为是由索尼公司发明的。索尼致力于在它的每个市场成为领导者,表达这种信念最一致的方法就是将公司作为一个品牌,并与每个次级品牌相关联,以品牌标识,品牌形象和世界领导地位这三个消费者导向的特征为核心,是索尼品牌化的基本方法。

  公司发展史范文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朱江洪

  1970年有一位珠海出生长大的年轻人,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怀着报效祖国建设老区的一片赤诚之心,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邓小平同志率领红七军起义的广西百色,成了百色矿山机械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他的名字叫朱江洪。由于自己的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他从工人到检验员,继而以过硬的技术被任命为车间副主任,年年被评为先进。朱江洪踏实肯干的作风、善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在那时已经显示出来,他成了厂里的消防队员,哪儿有险往哪儿冲,先后负责过生产科、质检科、技术科的工作。到1982年,由于管理不善,机械厂500名职工,才150万产值,加上宏观调控,转型变轨,企业濒临崩溃。在危难之际,广西机械厅厅长匆匆从南宁赶来,举行民主选举,结果朱江洪以全票当选为厂长。

  经过短短五年的创业,机械厂从2种产品7种规格发展到10种产品50种规格,企业产值已经迅猛地增长到3000万,利润800万,一跃成为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名。

  1988年元月,20xx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的朱江洪,带着一片孝心,为了风烛残年的父母,回到珠海。

  二、 珠海经济特区冠雄塑胶有限公司

  1985年8月总公司(格力集团的前身)与香港超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资成立了珠海经济特区冠雄塑胶有限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建厂、准备工作,于1988年元月份正式投产。但公司经营不尽人意,公司100多人,87年亏损300多万元。

  欠帐太多,几乎被银行起诉。管理不善,20多台东芝高级注塑机只有两台在转,职工上班点完卯就溜号,公司大量重要客户流失。

  1988年5月4日,珠特总工[1988]053号文聘朱江洪任冠雄塑胶工业公司总经理。

  朱总上任后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工作重点,于5月24日成立公司质控部,聘任郭文峰为质控部负责人。同时恢复设备动力部、成立生产计划部、市场经营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

  1988年底,公司领导决定要摆脱专靠来料加工的被动局面,开发以注塑件为主要附件的一系列家用电器产品为龙头,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第一个产品为组装10寸座钟式转页扇,商标名称为海乐。

  1989年,为正常开展业务,公司作出决策,将生产车间改为分厂,经营部人员参与到分厂,实行分厂产、供、销一条龙管理。塑胶公司生产经营由被动转为主动。转叶扇打开了市场,企业信誉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来料加工订单也不断增加,业务量扩大了。这一年开发新产品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公司成立了技术开发部。

  1990年,由于名声越来越大,公司长期使用的海乐商标被人抢注,拥有自己的品牌成了头等大事。朱总与另外两名同事开始探讨商标的问题:都认为海乐是一个不错的商标,珠海快乐,于是想到用这个意思的英文,再音译为中文,作为商标。从字典上查到GLEE(快乐)这个单词,In high glee,欢天喜地,它的中文意义也很好,格力,格外有力。然而,这个商标太好了,好到在英语国家注册会发生困难的程度,于是想到日本SONY等商标,想创造一个读音与GLEE相似,但英文中肯定没有的词。三人不约而同想到GREE,虽然在英文中没有,而相近似的词Great(伟大)、Greece(希腊)、Green(绿色)都不错。

  格力(GREE)商标就这样诞生了,并于短短八年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90年,冠雄塑胶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效益上迈进了一大步,跨入了省级先进企业行列。在看样订货会上顾客盈门,订货意向达16万台。同年,冠雄塑胶公司电器分厂更名为格力电器厂。

  三年中冠雄奇迹般地跳跃发展:88年减亏120万,还债150万;89年冠雄历史性地赚回70万;90年利润更达400万,一跃成为总公司第一利税大户。

  朱总在机械厂和冠雄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两个事例中可以有所启示:

  1984年春节前几天,收到西藏水泥厂驻京办事处一封求购函。这是试探性的,他们有可能将同样的信发向全国的机械厂。但朱总要求销售科长第二天一早上北京,经济上吃亏也要签合同供货!西藏人很吃惊,马上签约。工人春节不休假加工设备。正值隆冬,运输困难,朱总派出五辆车经云南直奔雪域西藏有一辆车专门拉汽油的,来回七七四十九天,滑坡、塌方、暴风雪,事故不断,工厂没赚钱,但却有了很好的口碑和宣传效果:除了台湾,我厂的产品覆盖全国!

  1988年朱总出任冠雄总经理时,前任领导由于各种原因,得罪了一些重要客户,以至珠海某电视机厂厂长把模具撤走,宁愿让一家乡镇小厂加工外壳,朱总上任伊始,便亲自登门向电视机厂厂长道歉,说企业换人,希望对方能给一次机会,只一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方终于受到感动,答应调一副模具过来,做做再看。拿到模具后朱总连夜组织试模,晚上10点多钟拿出合格产品,朱总立刻扛到厂长家。厂长非常感动,大订单从此稳定下来。

  三、 海利空调器厂

  经市场调查及了解分析国际上的家用电器发展方向,于1986年10月13日由总公司提出关于建立珠海经济特区冷气工程有限公司空调器厂项目建议书的报告。1986年12月17日珠海市计划委员会的珠计工[1986]110号文批复同意兴建空调器厂。1987年4月6日得到了特区管委会同意开业的批复,珠海经济特区冷气工程有限公司空调器厂当日正式注册成立。1989年元月6日,鉴于原厂名过于繁琐,特向市工商局申请企业名称变更为珠海海利空调器厂。1990年底,上级集团公司为理顺企业产权关系,树立集团公司的形象,要求统一更名,珠海海利空调器厂更名为珠海格力空调器厂。

  海利的发展初期同样不顺,债务沉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质量问题,一车空调运到厦门,卸车时发现空调器铜管有一半断裂。

  四、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为加快改革步伐,转换经营机制,上级集团公司1991年3月19日办公会议决定:根据集团公司八五规划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加速整机产业的发展,创出名牌产品,决定将冠雄塑胶工业公司和海利空调器厂合并,成立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合并后的发展宗旨是以开发家用空调为主的电器产品系列。要求在不影响原两厂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分步

  实施,在年底前完成合并调整的各项工作。

  1991年3月25日聘任朱江洪兼任海利空调器厂厂长。新的领导班子开始一手主持两厂的全面工作,一手抓两厂合并后新厂技术改造工作(称为一期技改工程)。当时,空调器厂新厂技改工程已成为市重点工程之一。

  1991年8月至10月,全公司停产两个月进行产品质量整顿,对产品设计、工艺、检验、外协外购件、员工培训等方面全面整改,准备在1992年以全新外观、全优的内在质量向用户推出格力牌空调器。

  1991年8月22日,公司召开了两厂管理人员大会,宣布撤消原两厂各自的机构设置,统一建立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共9个部门,6个分厂,这标志着合并工作的初步完成。

  1991年11月28日,由格力集团公司、格力空调器厂、珠海华声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投股成立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同,此合同由珠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签证后生效,并正式向珠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申请成立珠海市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经市体改委珠体改委[1991]47号文批准,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珠海市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92年1月23日领取营业执照,海利牌空调正式更名为格力牌空调器。

  1992年4月8日,珠海市体改委珠体改委[1992]18号文批复《关于同意珠海市格力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扩股》的批复,从200万股(每股10元)扩大到15000万股(每股1元),其中法人股10800万股,占72%;个人股4200万股,占28%。本次扩股资金主要用于收购冠雄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和格力空调器厂,同时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并形成规模经济。

  五、格力电器的腾飞之路

  新建的格力电器,形成了统一、强大的领导层,完成了大规模整改和技术改造,以股份制的形式实现了公司制度的彻底改革。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产品质量

  A、历年认证

  1992 年,通过了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安全认证。

  1994年,通过了德国安全标准认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拿到欧洲家电市场通行证的产品。同年格力空调通过日本JIS认证。

  1995年,格力电器荣获欧盟认证机构颁发的中国大陆第一份CE审查证书,标志着格力电器从此稳握开启欧盟市场的金钥匙。

  1996年,格力电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格力电器从此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

  1998年,通过了美国保险商实验所安全标准UL认证。

  B、主要荣誉

  1992年9月,格力电器在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1993年干衣机、小霸王转页扇通过了省级鉴定,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 1993年11月,格力空调获北京国际家用电器产品及技术装备展览会金奖。 1994年,被中国制冷工业协会中国家电商业协会授予中国首届十大国产名牌空调。

  1995年,格力空调多项产品获中国轻工总会工业设计一等奖。

  1995年,格力电器被评为95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

  1996年,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消协颁发 94,95,96年度全国最畅销产品金桥奖。

  1996年格力空调系列产品获广东省节电标志产品管理办公室节电证书。 1997年,被广东省专利管理局评为广东省专利实施十佳奖。

  1998年,获珠海九八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由国家日用家电协会、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评审,通过了广东空调智能化工程技术中心的鉴定。

  2、品牌形象

  1994年 5月,格力电器荣获中国家电商业协会等单位授予的中国首届国产名牌空调综合实力 20强。

  1997年1月,中国技术进步信息发布中国授予格力空调96中华家用空调第一品牌 荣誉称号。

  1997年3月,格力牌(空调)在首届中国 CIS战略成果认定中,被认定为著名品牌。

  1997年6月30日,格力空调荣获欧洲企业家协会颁发的第22届国际最佳品牌奖。

  1999年,格力空调入选外贸部首批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商品

  1999年3月,格力(空调)正式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意味着企业的知名商标专用权可以得到世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所有成员国的特殊保护。

  3、企业实力与企业家

  1992年8月,第一期技改投资160万美元引进的美国OAK等热交换设备投入使用,结束了热交换器靠外协的历史,公司成立了两器分厂。

  1993年,格力电器奇迹般地以年产2万台空调器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做出了12万台空调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并一举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1993年 6月,格力电器入选中国 100家最大电气机械制造业企业行列。 1993年11月18日,投资2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的格力电器(共有三幅图片)完成,生产线试车成功,新厂落成剪彩,正式投入生产。

  1994年,格力电器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1949-1995)全国出口量最大、品种规格最多的空调机生产企业。创造了两项中国之最。

  1995年 12月,格力电器被中国轻工总会授予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称号。 1996年 1月,广东省经济委员会授予格力电器企业技术进步奖,同时授予朱江洪总经理企业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

  1996年 11月,中国消费者报社授予格力电器售后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1996年11月8日,格力空调城建成(二期工程),年产能力达到250万台(套),单产规模世界第一位。

  1996年11月18日,格力电器股票在深交所,以每股税后利润最多、股价最高、日升幅最大,被股民众口一词誉为中华第一股。

  1996年 12月,格力电器荣获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先进集体称号。 1996年 12月,格力电器荣获中国质量万里活动( 1992-1996)光荣榜荣誉企业称号。

  1997年 5月,格力电器总经理。

  1997年 9月,格力电器销售公司荣获广东省模范集体称号。

  1998年2月,中国轻工总会宣布,格力电器1997年空调产量118.3万台、销量116.4万台、出口量11.2万台,三项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居首位。

  1998年 5月,格力电器销售副总经理

  1998年,获珠海市最大规模纳税大户,1999年又再获此殊荣,格力电器在创业七年里,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13多亿元,仅98年就上缴税款2.11亿元,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10月22日,格力电器巴西有限公司在巴西亚马逊州玛瑙斯自由区成立,标志着格力电器向成为跨国公司的远景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是格力电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市场评价

  1994年,格力电器在全国大中城市家用空调用户调查中被评为用户信得过的产品。

  1996年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央电视台调查中心联合发布调查公告,格力电器居1996年空调类商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位、产品质量评价第一位、售后服务质量评价第一位,到1999年为止,连续四年获次殊荣。

  1997年《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调查结果显示,格力空调1997年市场占有率达12.98%,位居同行业第一。

  1998年 2月,中国轻工总会宣布,格力电器 1997年空调器产量、销量、出口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5、管理完善

  1992年,公司决定由技术开发部、质量控制部、企业管理办公室、空调分厂进行质量承包,经过一年的努力,空调器故障率由2%下降到0.72%,获得了公司10万元重奖。

  1992年4月2日,《格力电器》报诞生,朱江洪总经理为格力电器报题写报头及创刊词。

  1992年9月,公司决定成立售后服务部,公司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了102个维修点,建立了售后服务信息网。

  1993年公司领导决定在各生产分厂实行经济责任制,取得初步成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3年迁入新厂后,开通了计算机网络,为建立MIS管理信息系统做了许多基础工作,本着理顺管理、分清职责、建立标准、提高效率的精神,理顺了公司管理程序,建立了各类管理标准24类44种,建立各岗位工作标准、工作程序74个。

  1994年,是格力电器进入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转折的一年。对各分厂实行统一

  领导、统一经营、统一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MIS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信息共享。公司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摄录系统,可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监控。

  1995年,公司建立培训制度和个人培训档案;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整顿,大力推进ISO9000认证工作;实现设计手段电脑化;淡季销售政策获得极大成功。

  1996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复审;开展质量月活动,加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进一步改善;组建丹阳分公司、控制器分厂、研究所,细化内部管理机构。

  1997年,公司认真贯彻《质量振兴纲要》精神,推行精品战略,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新产品开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共完成xx大系列,约70余款机型的开发任务;采取公开招聘形式,干部任免制度实现突破;资助《济公游记》、八运会,组织3000多名企业员工外出旅游,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推进。

  1998年,定位为成本年,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口号,在质量提高和成本降低方面取得双丰收;2.7亿元的配股资金全部到帐,第三期技术改造工作即将开始;又有十几个品种规格的新产品上市;加强出口工作,以巴西为突破口,进而辐射整个南美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在国内创造性地成立销售公司被权威经济学家誉为二十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营销模式提出您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的服务理念,更重视售前和售中服务,提出全过程服务的新思路;本着先合理化后标准化的原则,不断优化公司的相关运作流程,先后修订了《质量手册》、6个程序文件和25个管理标准,新制定了13个管理标准,确保公司的质量体系和内部管理按标准化、科学化、程序化有效运行;逐步耗资三千万全面推行CIMS跨世纪工程,采用先进的ERP系统,将使我公司的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1999年又通过了ISO9001认证的复审,更加证明了格力电器逐步完善企业的质量水平,企业精品战略精神贯穿在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中。

  6、市场风云

  1994年5月,朱江洪总经理一行4人在全国部分大中型城市召开的产品信息发布会,推出带灯箱面板柜机,在全国反响极好。

  1995年,格力空调产销量较94年翻一番,同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1996年,格力空调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并连续三年保持产销量和出口

  量全国第一的地位。

  1997年12月20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会同其武汉四大格力经销商,联合在武汉成立五家参股的湖北格力销售有限公司,喻示着厂商在探索结束无序竞争,控制市场次序方面又一新模式的尝试。该新闻被《空调商情》列入九八空调大事记。

  1998年9月12日,重庆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1999年3月,河南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至此,格力电器已相继成立了11个区域销售公司,标志着格力电器的市场正朝着健康稳健的道路发展。

  7、领导关怀

  1994年6月17日,中共中央主席、xx、xx主席xx视察了格力电器。

  94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视察格力电器。

  1996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会委员长乔石视察格力电器。

  1996年11月6日,副视察格力电器。

  8、环球大事

  93年,格力小太阳干衣机 成为唯一进入香港大型日资商场的中国家电。

  1994年3月13日,150人参观了格力电器公司。

  1994年5月3日小太阳干衣机出口日本签字仪式在珠海渡假村国际会议厅举行。 94年,格力小太阳干衣机成功地进入素有家电王国之称的日本市场,空调器及除湿机大批打进欧美市场。

  94年7月10日,非洲吉布提共和国总统哈桑古莱德阿普蒂敦阁下及随行人员参观访问了格力电器。

  从95年起,格力空调连续三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产品遍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洲、东南亚市场广受消费者信赖和好评。

  96年,格力空调在菲律宾第三大城市达窝,竞标空调工程中标。

  1996年,格力空调在菲律宾被认定为全国推荐空调产品、菲律宾国家电视台节目制作室专用空调。

  1997年3月起,格力空调一直位居马尼拉空调销售排行榜榜首。

  1997年6月3日,苏丹共和国第一副一行访问格力电器。

  97年6月30日,格力空调荣获欧洲企业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十二届(1997年度)国际最佳品牌奖。这是国际权威组织颁发给中国空调行业的唯一大奖。

  1996年12月7日,白俄罗斯代林格率团访问格力电器。

  1998年2月13日,巴基斯坦谢里夫率团访问格力电器。

  1998年4月8日至19日,格力电器参加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UD国际家用电器展。这是美洲最大的家用电器展,倍受全球各大电器公司重视。

  1998年5月15日,保加利亚总统彼得斯托扬诺夫率团访问格力电器。 1999年2月28日,越南中共中央黎可漂率团访问格力电器。

  六. 格力电器业绩发展(1991-1999):

  9192

  七. 格力人 93949596979899

  格力电器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群在忠诚、友善、勤奋、进取的企业精神引导下的艰苦创业的格力人。

  1. 冠雄建设时期

  1985年8月筹建冠雄塑胶公司到1988年元月试产期间,全体员工经过了非常

  艰苦的创业阶段。当时资金紧缺,一切靠自力更生,员工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从无到有完成了工厂的建设。

  在一片荒地上,全体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不分男女,一律吃在工棚、住在工棚。为了节省资金,白天结束正常工作后,技术、管理人员们用自己拿惯笔的双手,拿起了钢钎和铁锤,挖地基、运材料、吊装设备。与此同时,公司一切从零开始,生活条件也非常差,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交通工具。公司制度也不完善,所有员工加班都是义务的,没有加班费,没有餐饮供应。历经近两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工厂的建设。

  2. 冠雄的创业历程

  工厂建设完成,但试产第一年就亏损严重,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依然很艰苦,1988年朱总上任后与员工们一起开始了创业的历程,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

  摆地摊、卖风扇:朱总认为必须摆脱专靠来料加工的局面,必须拥有自己的产品,于是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十寸转页扇。但产品刚刚诞生,一没名气、二没有资金做宣传。于是,全体员工主动利用业余时间走向街头,摆摊销售公司的产品,饿了自己买面包充饥。没想到公司的电扇后来享誉全国。

  自力更生:朱总为公司争取到金海电视机厂的订单后,为了节约成本,包装机壳的布袋舍不得到外面购买,于是买来布匹,发动全体员工下班后领回家自己动手加工布袋,第二天交到公司;为了节约人手,没有专职的毛刺工,于是下班后,员工们主动将机壳带回家,打好毛刺后第二天带回公司;由于公司缺少搬运工,每次发货时,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充当搬运工的角色,女士打包、男士搬货。

  员工福利:由于人手紧张,所有员工很少能正常时间下班,技术人员更是经常加班到深夜,没有加班费,公司能发几个面包,员工们已经很开心了;员工没有交通车,每到刮台风的时候,公司便把唯一的一台5吨闷罐货车调来接送员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内,员工们有说有笑,非常感谢公司的关心。

  朱总的自行车:所有员工基本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朱总也不例外。据员工们回忆,朱总的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所以朱总的自行车从来不锁。

  三八妇女节:每到三八妇女节,公司不发钱,因为资金紧张;也不放假,因为怕影响生产。所以女士们的礼物就只是几包花生和糖果而已。

  3. 初创格力,开拓市场

  随着冠雄、海利的合并,格力电器诞生了,这时公司有了一定的基础,员工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更大的困难出现在刚刚诞生的格力电器面前:海利空调的质量不佳,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多负面的口碑。格力成立后经过整改,虽然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但如何开辟市场却让人心焦。市场容量本身有限,春兰、华宝、美的等品牌已经大行其道,格力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与近几年才流行的顾客满意的企业经营观念相比,朱总可谓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当时朱总在狠抓质量的同时,要求经营部门和业务人员,一定要作好客户的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让经销商赚钱。于是全体业务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奔赴全国各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格力电器的销售网络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终于在93年,空调热销,名牌全面断货的情况下,能够填充市场的是格力,而不是其他不计其数的空调品牌。

  4. 一期工程

  格力电器一期工程1993年11月18日落成剪彩,这是辉煌而又艰苦的一年。老厂只有一条设计能力为年产两万台(套)空调器的陈旧的生产线,新厂正在建设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格力电器当年实现产量14.7万台(套),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当时,一方面员工们在老厂的生产线上夜以继日地工作,连续几个月的时间每天加班,而且没有休息日;另一方面一期工程的建设如火如荼,同样是没日没夜,没有星期天。在二楼还在建设的同时,设备已经在一楼安装完毕,并开始投入生产。条件极其恶劣,分厂的通风设备还不完善,员工们在高温酷暑中满负荷地工作,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经历,老员工们至今难以忘怀。

  5. 科技人员

  格力电器,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中国大部分空调都可以从日本机中找到原形,只有格力的产品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日本专家对格力电器产品的评价。这与我们的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对格力电器的技术开发人员来说,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设计任务重,时间紧,对大部分人而言加班是正常情况,放弃了大量的节假日,在生产淡季员工旅游的时候,却是技术设计全面整改的关键时刻。格力电器的技术人员用自己的智慧和忘我的拼搏精神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 企业文化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一直把提高人

  的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进了质量方针注重发挥创造精神,以人为本,敬业为先。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员工培训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发展员工管理培训,促进企业高速成长

  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是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公司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毫不吝惜,年年投入巨资并设立了大型的员工培训中心,各分厂也设置了员工培训室。公司还设置了技术资料阅览室和计算机信息中心,并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幻灯、投影、录像、手提电脑、电动白板等一流电都设备,同时设有专职培训管理员,建立了独立的电脑系统,对每个员工的岗位变动及培训记录实行电脑网络管理。

  2. 关心员工业余生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公司除了每年定期的各种劳动竞赛外,还给员工提供了丰富的竞争舞台,多姿多彩的文体生活让青年人可以比拼、在竞争中实现自我。

  每年秋季,公司举行员工运动会,项目丰富,争夺激烈。

  每年秋冬之交,将举办格力电器大型文艺晚会,节目精彩纷呈。

  还有不定期举行的演讲比赛、摄影大奖赛、游泳比赛、卡拉OK大奖赛、献计献策活动等,不仅让员工展现才华,更让员工了解企业,更关心集体、形成良好的、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淡季(一九九四年起),公司要组织生产一线员工赴各地旅游,这项斥巨资组织大规模员工旅游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都不多见,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格力电器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也体现了格力电器的经济实力。

  3. 重奖科技人员,永远提供人才上升通道

  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才能,公司竭尽全力,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硬件方面企业有先进的科研实验设备,在管理方面公司一向强调以人为本,创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建立了科技进步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重奖。公司明确表态对勤奋、实干、有成就的人才将永远提供上升的通道。

  九. 企业成功来自不断创新

  技术创新:以专为先

  市场竞争首先是技术竞争,在当今时代,模仿对手永远不能超越对手。格力总经理朱江洪说企业只有不断技术创新,才能无往而不胜。

  技术创新、抢战制高点是格力的核心能力。正如拿破仑所言:比对手早到五分钟抢占制高点。

  格力人坚信,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无论市场怎样疲软,只要开发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完全可以形成局部的卖方市场。

  为了培育技术创新这一核心能力,格力选择了专业化经营战略,不受诱惑,专攻家用空调,千方百计成为这一狭小领域的巨人。专业化保证了产品的精和高,决定了格力能够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不断去抢占技术制高点。

  我不反对多元化扩张,朱总告诉人们,格力空调现在才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等占到40%以上,我们会向其他领域扩张。

  在技术创新上,格力人有两个原则,思消费者之所思,想消费者之所未想。要满足需求,更要创造市场。

  企业要生存,只是要参与竞争做得更好;企业要发展则必须超越竞争做得不同。朱总一直认为:市场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挤占出来的。

  创业多年,格力空调开发出六大系列130多个新产品,拥有68项专利。 1993年,市场供不应求,格力人研制出了节能型分体机空调王,是当时世界上制冷效果最好的空调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