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万圣节朋友圈宣传文案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国上下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积极投身脱贫战斗一线的攻坚战士,发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感人故事。今天小编整理了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品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

“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我被组织选派到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任村第一书记兼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回首驻村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团长”驻扎,摸清基本村情

万全城区西行约20公里,便是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了。2016年2月23日,我和工作组另外两名同志乘坐大巴车赶赴万全区与乡镇领导进行了对接,当天进驻包扶的水庄屯村。

当时村内“两委”干部刚刚换届,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刚搭班,他们认为我们来只是例行公事,一个月去几回村里,到年底给村里跑点资金就算交差了,象征性地把我们的工作驻地安排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破旧的门窗和拼凑的床铺,着实让我犯了难。

春寒料峭中,我们几个披着被子围着炉火,缩成一团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村委会看门的武大爷说,大教室里住下了三个“团长”!

我和工作组同志们用了40余天走街串巷入户,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村貌、致贫原因及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听取村民代表关于村内扶贫规划的建议,每天行走的步数霸屏朋友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了解了水庄屯村的情况,也将318户贫困户的信息逐一核实,记录在册。

水庄屯村紧依京包铁路、110国道,是万全的人口密集村之一。全村共有930户、2662人,截至2015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1户、1430人,是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村里有耕地3000亩,人均不足两亩,传统大田种植收益颇微,每亩农业种植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在2015年换届前,水庄屯村还因“两委”班子涣散、党组织服务能力弱、环境脏乱差,被列为万全县软弱涣散村。

村民胡全彪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了重度残疾,父母双亡后,每天靠邻里救济度日。我了解到情况后,帮他到镇里和区里跑办,为他申请了五保户;在第一批危房改造中,将他居住的破旧土坯房改造成了砖瓦房。每天中午多蒸几个馒头或是多煮几碗米,成了我们工作组的规矩,到了饭点来“蹭饭”也成了胡全彪的习惯。他被村民称为第一书记的亲戚。

驻村期间,我与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植树1.1万余株,为村内28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调解邻里矛盾、为村民们出谋划策……

村民们对工作组的态度变了,由冷眼旁观到积极参与,从评头论足到建言献策,大家的劲儿都使到脱贫上来了。乡村的路宽了,人与人的心近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干部的心齐了。

建棚修路,提升土地效益

2016年,我和工作队及镇村干部同志们一起,为水庄屯村争取到河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格,获得了国家专项扶贫资金150万元。

按照全区一村一品整体规划,我们针对水庄屯村人多地少、传统种植收益少的发展瓶颈,决定转变发展方式,走“一保二扩”的路子,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错季蔬菜种植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集中连片春秋棚47个,同时配套建好灌溉设施,一年可种植两茬错季蔬菜,大大增加了效益。

为解决卖菜难和中间商压价的问题,我们还在110国道旁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解决了村内农产品销售问题,还辐射到了周边乡村,提高了周围农民的农业种植收入。

水庄屯的路不好走。当年在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有的村民为扩大自家农田种植面积,将原有的田间道路和沟渠占为己有,开垦成了自家田地。每年春耕和秋收,很多村民无路可走,因农业生产损伤周边农户青苗和庄稼的事情时有发生,常常引发村民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到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财政局跑办,争取到专项资金10万元和一事一议专项资金20万元,对村北环村林带15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硬化,在村东铺设了1.5公里环村砂石路,用于洋河重型车辆的通行,改善了道路状况,解决了影响水庄屯村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敞开大门,引来四方支援

水庄屯村处于河北北端,是土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之地。为了改善这一严峻问题,2002年原万全县政府在中央、省、市的规划部署下,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水庄屯经过十几年的退耕造林,原有的800亩坡梁地、旱作地被改造为林地,种植耐干旱的山杏树。

为了提升这片杏林地的品质,让它成为水庄屯的“金林地”,我专门邀请我的大学老师到村子里来,现场指导山杏嫁接改优技术,同时引进了新疆库车杏、甘肃敦煌杏、阳高大接杏等品种,对原有山杏树进行品种改造,大大提升了山杏的质量。

为了让山杏树进一步活起来,我决定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动村内致富能手,建立起林果专业合作社2家,将贫困户的退耕还林地中的山杏树嫁接改优为经济林,发展杏林的同时,增加林下作物种植,挂果后收益每亩增加收益800元左右。

为了给山杏树找更好的出路,我力邀天元名品集团和市城郊供销合作社带队到村内考察,对杏园进行信息采集,再通过天元名品的电商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向外推介水庄屯村的大接杏;同时与市城郊供销合作社旗下的商超订立了供销合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水庄屯村山杏的知名度打开了,果品价格也上去了,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一系列的帮扶项目逐一落地见效,村民的收入眼看着蹭蹭往上涨。2016年底,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360元增加到3100元,全村有96户贫困户脱贫出列。2017年3月2日,在万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我被万全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16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

我为自己能投身扶贫攻坚,见证乡村变化感到自豪!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要求地方单位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11月,我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来到襄城县姜庄乡三胡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名来自农商银行的共产党员,虽然有了新身份、新岗位、新工作内容,但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驻村书记四项职责(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办好惠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心系派驻村的方方面面及困难村民衣食住行,让困难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

初入基层,解决村部办公难题

三胡村有1361口人、耕地面积1850亩,党员34人、干部3人,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值低收入低,村民多外出打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户23人,大多数贫困家庭自我救助能力差,村集体经济缺乏,村干部观念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劲头不足。

刚到村时,村里办公条件极差,新建成的村部连正经的办公桌都没有,电脑、打印机、空调更没有,甚至厕所都没有,村部前面有1000多平方的空地,堆放着建设村部时剩下的砂灰,冬天大风一吹,灰尘弥漫吹得睁不开眼。面对此情此景,我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开展工作,首先要解决办公问题,村里经济条件差,我就向总行领导汇报寻求支援,要求把基层党建硬件环境建设放在首位,总行领导很支持驻村工作,很快就为驻村工作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办公设备,大大改善了村部的办公环境,提高了办公效率,村委干部对我一来就解决了令他们“头疼”的办公难题由衷地表示感谢。

产业扶贫,增加村民人均收入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产业扶贫这一好的扶贫模式被逐步推广开来。经过认真学习思考,我认为三胡村也可以借助这一模式走上脱贫的道路。2019年初,我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我的思路打算,并向总行党委领导争取政策扶持,在和村里干部经过多次沟通论证统一思想后,通过党员群众大会决议,决定在村里原有废弃的面粉厂基础上改建扩建一个623平方米的厂房,村里投资一部分,争取财政支持一部分,县农商银行帮扶一部分,总投资共计50万元。

说干就干,那一段时间我和工人同吃同住,顶着炎炎夏日,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整体扑在工作上,无暇顾及家里的一切。从设计预算到完工历经10个月,2019年10月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三胡村的第一个厂房建成了。许昌美尚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发现这里交通方便、人工和厂房成本比较便宜,就主动申请租用,并招募了50多名本村及周边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进厂做工,其中包括3名贫困家庭妇女,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2020年初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该公司及时转产开始加工医用防护服,日产防护服5000件,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工人每人月工资2000元到3700元不等。目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不但增加了村民家庭收入和集体收入,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家庭脱贫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要帮助村里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还要帮助分包的贫困户早日走上脱贫的道路。驻村期间,我结对帮扶的一个贫困户名叫胡长庆,家有三口人,常年吃低保,老婆患有肢体残疾,行动靠轮椅,女儿正在读初中。平时家中经济来源主要靠4亩责任田和打零工收入。当时看着这样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家有病患的贫困户如何能让他们一家走上脱贫道路,我一时显得无计可施。

这时村委勉励我说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针对其家庭情况,我因户施策在脱贫攻坚责任组、村支部的指导和协助下制定了可行的帮扶计划,先帮他申报了符合贫困户帮扶政策的各项补助,又为他申请落实了义务教育补助、政府代缴养老金、资助新农合、金融扶贫企业带贫年收益2500元、低保金、危房改造、“六改一增”、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金融补充分红300元等扶贫政策,使胡长庆一家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后来,我考虑到胡长庆没有啥技术特长、在村子周边打零工收入较低,难以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条件,就申请乡里为他安排了保洁员公益岗位,使他有了固定收入。

村里产业扶贫厂房建成后,我又多方努力,积极协调村里安排胡长庆的妻子任素红到扶贫车间干绞线头的轻劳动强度工作,每月平均收入1000元左右。这微薄收入的岗位对于她来说是人生的大转折,开业当天面对县电视台记者采访,她高兴地说:“我一直认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一个废人啥也不能干,想不到今天我也能干活挣钱,我也有用处了,谢谢党,谢谢扶贫干部。” 2019年胡长庆全家人均收入达6664.4元,有效的巩固了脱贫成效。

驻村两年多来,工作虽然艰苦,但如今看到村里新建起的文化广场、笔直的水泥道路、连片的产业大棚,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我心中都感到无比的高兴。特别是当我看到胡长庆一家生活渐渐好起来时,我心中也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想到全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扶贫干部在帮助许多贫困家庭逐步摆脱贫困,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也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拧。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3

“扶贫攻坚战鼓喧,肩负使命奔一线。扶贫须洒千滴汗,不了心愿誓不还。”2015年3月,我被任命为古丈县红石林镇科布车村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排头兵。短短一年时间里,我把自己融入群众,融入扶贫,也就有了开篇的这首《扶贫小感》。

科布车村是古丈县精准扶贫重点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450米,全村6个村民小组、217户、753人。穷是最鲜明的特征,之前除了500亩尚未进入采摘期的茶田外,村里无任何其他产业,因此村民纷纷整户外出谋生。截止2014年底,外出人员达 63户24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3%,全村撂荒土地高达1500多亩。

我入村后,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走遍了全村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仅解放鞋就穿烂了两双。我们访民问计,访贫问需。经过调查和走访,我与村干部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出产业开发是村民脱贫的基础和支撑,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并就此为村里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

经过努力,目前全村开发了橙柚、烤烟、优质辣椒、山笋竹等产业。同时,对之前的茶田进行培管,对茶农进行技能培训,2016年春茶产值比2015年翻了一番。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在所在单位县纪委的支持下,争取各方帮扶,积极主动与项目单位衔接,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

一年多来,我先后到县水务局和林业局协调资金400万元,对科布车天池水库进行整修和绿化;到县教育局协调资金30万元,对村部和学校进行维修;到县交通局和住建局协调资金40万元,启动村停车场建设;到县环保局协调资金8万元,修建了7个垃圾焚烧池、整修了3口水井。同时,与县住建局和镇政府协调,整合资金21万元,让16户无房户和危房户在2015年春节前搬进了新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打通了科布车村的致富渠道,让群众尝到了精准扶贫的甜头。

村里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吸引村民回村创业。2015年底,长期在外务工的吴良军回到村里,开发了20亩烤烟和15亩核桃,成为产业开发大户。我多次带着县农业委的专家和技术员给他技术指导。

精准扶贫就是谁贫困就扶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力度就大。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村里的贫困状况,只要一有空,我就到村里转一转,在农户家里坐一坐,与村民交谈沟通,寻找科布车村的发展良方。

71岁的老人吴善池,其子因贩毒被判死缓,儿媳改嫁后留下了8岁的孙女。我得知情况后,主动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春节时,我特意为他解决了救助金1000元;春季开学时,又资助他生活费500元。与此同时,在我的帮扶下,老人通过种植橙柚和辣椒增加收入。每次看到我,吴善池常说:“向书记,你人真好,待我们一家比亲人还亲。”

走近群众才会赢得真情。我常对村民们说,我是带着感情来扶贫的。一年多来,我始终以农民身份与群众在一起,把心融进了群众的心里,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的誓言,践行了第一书记的责任。一桩桩惠民实事,让科布车村的乡亲们的心变得暖洋洋的,我也因此成为村民家的座上宾。

一颗心真不真,办的事实不实,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面对村里的变化,村支部书记彭纪海常对村民们说,“向书记是带着一颗真心来我们村里扶贫的。有向书记的带领,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

除了担任科布车村第一书记外,我还要负责红石林镇泽禾溪村驻村扶贫日常工作,两个村都留下了我忙碌的足迹。“荒山野岭兴产业,前庭后院建产房。家家户户物满仓,村村寨寨路通畅。”这是我给两个扶贫村立下的军令状,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大家的努力下会很快实现。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4

20__年2月,县委选派我到__镇__村担任挂村“第一书记”,时值精准扶贫推进期,同时也是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我这个“第一书记”到村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抓住国家对农村实施扶贫大开发这个黄金期,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同时,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振兴。这是我还没到村时就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现在以及将来也要思考的问题。

初到__村,为了尽快熟悉情况,我首先召集村组干部开了一个简单的情况介绍会,从精准扶贫、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综治信访等各个方面听取大家的看法,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村里近五年来的发展情况。光听取村干部的介绍还远远不够,老百姓怎么说、怎么看、怎么想,这是最直接、最真实的。

我给自己定下要求,在完成党委、政府的工作后,只要有时间就到村里去,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研究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着手谋划脱贫攻坚“作战图”。

__村地处远安县北部,是一个传统的平原农业小村,一无自然资源,二无特色主导产业,仍然是以水稻、牲猪等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全村342户1176人,贫困人口44户118人,贫困人口不多,但却主要以病、残、老、弱为主,自身发展基础条件差,稳定增收路径窄,脱贫难度大。不解决发展的问题,一切想法都将是纸上谈兵。

在组织部的工作经历让我知道,干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我盘算着选拔一名熟悉农村工作、甘于奉献的优秀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班子队伍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了。我跟村党支部书记邹洪明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充分发挥“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去年9月,借助支部主题党日,我讲了一堂题为《加强党员意识坚定发展信心》的党课。我把__村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大家是一家人,各位党员干部是接受党的教育、熏陶的先进家庭成员,要在村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的兄弟姐妹们都团结到村级发展上来。会后不少老党员找到我,主动跟我聊起__的发展现状以及看法,我觉得这就起到效果了,也相信这个队伍能够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输血式”扶贫终究不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利用驻村办公时间,对于全村所有贫困户,我做到了家家落、户户到,在分析了每户的致贫原因后,我发现近一半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用政策兜底一兜了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发展产业,要有增收渠道才行。

去年4月,我召集所有帮扶人在村里开了产业扶贫启动会,跟大家讲了产业扶贫的思路,明确了分两条线来实施,一条线是贫困户依据自身基础发展一到两个产业,另一条线是村集体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第一条线可以较快地增加家庭收入,为年底顺利脱贫打下基础,第二条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事关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实现稳定脱贫增收的长久之计。

说干就干,我一边组织帮扶干部入户商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签订产业发展协议,一边开始谋划主导产业发展。三组低保贫困户__一家3口人,妻子__高位截瘫,系一级肢体残疾,生活自理困难,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尽管享受低保,但入不敷出,家庭困难。我跟他商量制定了两项产业发展计划,一个是养殖牲猪,一个是张定容绣“十字绣”出售。依托产业扶贫资金,__养殖了3头母猪、2头肉猪,全年养殖毛收入达7000元。张定容下肢瘫痪,但有一双会刺绣的巧手,她怕 “十字绣”卖不出去,每次走访我都鼓励她只管绣,销路的问题我来解决。一次我把她绣的一副八骏图发到我的微信群里,好几个朋友都表示绣得好,想买,最后帮她卖了2000元。我把钱送去她家时,张定容一开始还不相信,最后才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眼中流下感激的泪水。

关于怎么发展村主导产业,去年8月和10月,我和村里组织了两次全户大走访活动,征集了大量的村主导产业发展意见建议,然后分小组开了十几场屋场会,我在屋场会上反复跟村民们讲解产业强村的构想,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产业发展上来。另外,我带领我们的干部外出武汉农科院蔬菜所参观学习,又邀请专家到村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发展莲藕及茭白产业,并套养鱼、鳖、土泥鳅等,提高农业附加值。定下了产业发展蓝图,我马不停蹄的找到绿大公司,跟他们洽谈__百亩茭白发展计划,最后选址一组发展了100亩茭白。去年12月迎来丰收季,一片繁忙景象让我深受鼓舞。村书记老邹跟我反馈说,村民不仅有流转费,在茭白田的务工收入累计就达到10余万元。

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__-九里岗300亩莲藕基地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我抽出了一切能抽出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基地建设中。从跟老百姓做工作同意流转土地,到基地挖土、筑堤、打田、施肥、修沟渠等等,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自抓,每一项任务都倒排工期,每天都制定施工清单和进度完成表。工程建设的紧迫期,我把政府办公点直接搬到了村里。我深知,发展产业是多么不容易,发展好了将对村级发展起多么大的作用。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莲藕种植及鱼苗投放工作。对于后期维护管理,我也明确了专班负责,确保产业健康高质推进。我为__设想的目标就是建成以莲藕为主导产业,打造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付家河荷花湿地公园,走农旅结合、农商结合的绿色产业富民强村之路,逐步助推乡村振兴。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老百姓的反映是最真实、最直观的。去年暴风雪后,我连夜走访住在三组大堰冲里的老徐,他的一席话让我倍感欣慰,“现在门前的泥巴路硬化了,冲里的两口堰塘整修了,也建了提水站,你们还搞了那么大的产业,这是__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大变化,我们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同是我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心。

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尽管贫困户们都脱了贫,但要巩固脱贫成效,确保稳定脱贫一同迈入小康,依然任重道远,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发展,以产业红利带动村民们稳定增收致富,才能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逐步消除贫困,共同走向富裕。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5

执青春“画笔” 绘希望“蓝图”

——记一位90后乡村女教师的扶贫之路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扶贫工作,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跟这四家人有交集。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跟这四家的交集,我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贫苦。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贫苦这样的感受在心中萦绕蔓延,我永远也不会懂关于精准扶贫的深意!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自我成为教师参工之日起,便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并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成为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手执信念、本领与担当的青春“画笔”,绘制着民族复兴的希望“蓝图”。

金秋时节,空气中还混杂着桂花的清香,我和几个同事趁着周末一起去走访刚刚分下来的贫困户,因为都是第一次走访,心中有忐忑,有不安,仿佛压着千斤重担。这些情绪不是烦躁,不是疲惫,不是推脱,而是对帮扶户发自内心的牵挂,于是一边走一边谈论着该用怎样的言语来表达,怎样深入了解帮扶户的现状,怎样更清楚更明了的宣传各种扶贫政策,如何真正帮助他们而绞尽脑汁,才能让这些素未谋面的农户相信我们的赤诚,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走过了一条条崎岖蜿蜒陡坡的山路,穿过一片又一片茂密的山林,终于走到了几位帮扶户家里,他们在一个村,这4户都姓杨,我都亲切的称呼他们为“杨爷爷”。因为在村里各组居住,所以得一户一户的进行走访,这一天差不多走了我一周的路程。

想起白天去杨爷爷家的情景,一股心酸瞬间涌上心头。一走进门,靠墙摆放着一张老式木床,杨爷爷半躺在床上,笑着同我打招呼,因几年前生病,落下有点半身不遂的毛病,行动不方便,只能一天坐着躺着,不便行走。家里唯一的儿子在工地上发生意外不幸身亡,只有靠儿媳一人维持着一家4口的生计,还得供养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真是压力山大。

环视屋内,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墙边靠着几把农具,破旧的木椅上耷拉着几件旧衣服,因屋里太潮散发着一股霉味。儿媳在外务工,两孙子在外上学,家里只留下他一个孤寡老人,还得自力更生做家务干活。看着杨爷爷挣扎着起床,心里一阵心疼和无奈。托尔泰说过: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和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在心里祈祷,希望这所有的不幸都能快速远离这个脆弱的家庭。

我觉得“不走到百姓身边,不知百姓冷暖,百姓心里又怎么会有你?”于是,我选择从走访民情、摸底调查入手,以便全面掌握我的帮扶户的贫困情况,如家庭住址、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为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做准备,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做到一户一策、因户施策,个性化实施;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对症下药,靶向扶贫。

在不耽误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每周和帮扶户积极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活动。走村入户为贫困户做饭干活劳动,深入贫困户家中,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为贫困户清洁厨房,与贫困群众一起在厨房里做饭,以便当好他们的贴心人,做好他们的帮扶人,切实履行好帮扶责任。为贫困户做顿饭一起吃,充分体会贫困户生活的艰辛,了解贫困户在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贫困户做顿饭交次心,用实际行动证明对他们的帮扶是真心的,是他们的贴心人,拉近与贫困户感情距离。为贫困户做顿饭再宣传,再次细致宣传到户增收项目、教育扶贫、医疗扶贫、贫困户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等优惠政策,让贫困户掌握扶贫政策,打消思想顾虑,为其理出脱贫思路,规划出脱贫路线图,早日脱贫致富。让他们看到脱贫的希望!树立脱贫信心!我们放下了架子、沉下了身子,真正走进群众中间,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平等交流。通过长期开展此项活动,达到了“掏心窝子”说交心话,真正达到“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暖百家心”的效果,再次宣传解困惑,理出思路树信心的目的,为下一步全乡贫困户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一次扶贫路上我得知一个噩耗——奶奶去了。本来还说那次忙完了就回家看望病重的奶奶,结果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时泪如泉涌,难受到极点,自责、懊悔,犹如千万条毒蛇缠绕着我的心,那感觉使我窒息,让我似乎喘不过气来,心也犹如被刀割一样……淅沥的小雨,总是适时的降临。雨水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颜色,这颜色,是灰色的,是晦暗的!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以致后来每次一触及这条思绪的神经线,我的心总像在痉挛般的痛……还有扶贫工作等着我去做,我不能倒下,要坚强勇敢,站起来继续工作。

“愿中国青年教师都摆脱冷气,迎头向上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极高。我们青年教师的脊梁是用信念铸成的,背挺得多直,就看信念有多坚定。我们需继续挺直腰板,不放弃、不抛弃、不厌烦的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时代赋予使命,我们就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行的路越远,蹚过的河越多,越发感到肩上脱贫攻坚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在扶贫攻坚的路上,用“信念”之笔绘出“坚韧”的青春底色。

“本领”作笔勾勒“拼搏”线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磨砺才能练就真本事。毛泽东同志曾提及:“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我们青年教师更是如此,在青春年华岁月里更要俯下身子,下沉一线,将力量用在教书育人和扶贫攻坚上,积极学习,增强工作本领。

我虽不是党员干部,但作为青年教师,更要充分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拼搏、继续奋斗,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在精准脱贫的“蓝图”上,握“本领”之笔勾勒出敢想敢干、迎难而上的“拼搏”线条。脱贫攻坚不苦不累,那是假话,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国家干部,赶上了这个大时代,亲身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事业,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幸事,再苦再累也值得。我觉得帮贫困户脱贫是我最大心愿,脱不了贫,我这个帮扶人做的就不合格!所以,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到底!

作为人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更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战斗,对待帮扶户要有“诚心”、有“爱心”,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将心比心,以诚相待。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情,从心底打破隔阂,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赢得他们的支持。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强化脱贫攻坚政治担当,沉下心来、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久久为功,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去攻克,坚决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我们青年教师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用信念、本领、行动、担当的青春“画笔”,诠释着一个青年教师的精神和价值,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留下坚实的脚印,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描绘出一幅幅希望的“蓝图”!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品5篇相关文章:

★ 2020我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精选5篇

★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优秀征文5篇

★ 2020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汇总5篇

★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优秀作品五篇2020

★ 2020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以上5篇

★ 2020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主题征文五篇2020

★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作文优秀范文5篇

★ 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话题作文5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