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那么2022七夕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2022七夕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2022年8月4日,星期四,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搞笑说说
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年七夕我是单身,去年七夕我是单身,今年七夕还是单身。
二、今天是情人节,可和我又有何关系,从来都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三、七夕节,我掐指一算,不出意外的话,和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四、有人约我七夕过节。我果断,拒绝了。这种日子,就得独自享受孤独才显得与众不同。
五、别问我七夕过的怎么样,我只会告诉你下周一我睡得很好吃得也很好。
六、万恶的新社会啊,怎么就没有包办婚姻了,害我今天还单身啊!
七、去年有人问我七夕怎么过,我说一笑而过,今天有人问我七夕怎么过,我想了想说:略过。
八、今天七夕就要见对方家长了,好紧张,毕竟是我先动手打他家儿子的。
九、七夕快到了,我写了三百张“我们分手吧”的小纸条塞进了超市货架上的每盒巧克力里。别问我是谁,我是雷锋。
十、真不容易,为了给要容貌有容貌,要身材有身材,要气质有气质,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你发出这条短信,我一个人打跑了10个帅哥。祝你七夕节快乐!
十一、我希望在七夕节里,爱我的妹纸能送我一朵玫瑰,爱我的汉纸可以递我一枝菊花。
十二、刚接到玉帝圣旨:牛郎织女由于过度兴奋失足掉下鹊桥,故,七夕取消,请互相转告情侣朋友。
十三、我相信七夕那天一定会有人捧一大束鲜花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麻烦让一下,谢谢。”
十四、“七夕你要送我什么?”“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十五、 好久没见,但你的格言我始终谨记在心:馒头诚可贵,包子价更高,若有烧排骨,两者皆可抛。可爱的损友,七夕情人节快乐!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婚育恋曲
作为古老的节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与兴旺。夏历之尚七习俗孑遗下来,发展成为生长、长生的标志,而七月七更是长生又长生,故此这一日被称为“人日”。《汉书》称汉武帝七月初七生于漪兰殿,诞于人日这一天必然有着种族繁荣、子民昌盛的吉兆。 传统文化里,爱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连。在七夕的节物风俗里,这两件事的关联是很自然的。七夕节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无人,天河私语”了。
天河夜话
七夕兰夜,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
拜织女会
这是七夕节女眷们的聚会,叫做“拜织女”。少女、少妇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
化生求子
七夕人们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其中有一种蜡制的婴儿人偶,叫做“化生”。妇女们买回家浮于水土,为宜子之祥。
七夕为何变成了情人节
农耕文明逐渐淡化,农耕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原本在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有着天然的崇拜感,男耕女织是社会常态。七夕是通过妇女穿针乞巧来表达人们对手艺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在早已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即使是农业文明也开始借助于现代技术推进,依附于男耕女织这一社会结构的七夕,对于现代人来讲意义不算深刻,作为传统节日而存在,不像宣扬孝道、团圆那样更有时代共鸣感。
牛郎织女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悲切的爱情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经过不断演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与七夕结合在了一起,因此七夕本身就带有少女对爱情的美好祈愿。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七夕原有的乞巧含义逐渐被淡化,反而是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被突出,并渐渐成为七夕的主流含义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古代七夕节怎么过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这一天各家女儿围坐一团,以五彩丝线穿针,速度快为巧者。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七夕夜,陈列瓜果于庭院中,有蜘蛛结网则得巧,网密得巧多。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中午,投针于水,借日影而验工拙,成花鸟云兽影,则乞得巧。
4、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5、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借以求子。
6、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为了祭奠老牛让牛郎刨皮,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的牺牲精神。
7、晒书晒衣
古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盛行。据载,司马懿为避祸晒书装疯。而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8、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流行于清代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9、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于案前焚香礼拜后,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
10、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