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的宝藏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经验、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新理念、新见解,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学中重复的失误,如果让教育随笔中的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那将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新的境界,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语文教师随笔,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随笔1
寒假里,阅读了《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这本书,对自己启发较大,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如何做教师的一些感悟。我默默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教师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充要条件。这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要求老师的知识储备十分丰富,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这样才能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
不止如此,教师除了博学多才,还要讲究教学方法。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关键看这堂课是不是一堂好课,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也多次尝试向此方面改进教学方法,虽然小有进步,但仍需更进一步努力。
其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教师不能将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而是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此外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再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等等,也许教师是有很大压力,是有很多委屈。但我们面对的是正处花季的儿童、青少年啊,我们得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得给他们作榜样。如果老师因为自身原因是而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老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提高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好老师必须要做到这三点。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随笔2
为了要教好语文,我很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关于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对于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请教,以尽快熟悉语文的教学,平时,我还超多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状况相近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语文科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用心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在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状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常邀请一些语文教师来听课,课后虚心地理解他们的点评,同时也将这些意见记录下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总之,都是为了透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经人很快熟悉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为我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有所提高。
我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理解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透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用心的'主动的状态,在简单的氛围中理解、理解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透过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群众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阅读理解潜力有所提高。
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平时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较少,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潜力较差。针对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现有书籍,有选取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经常开放图书馆,延长他们的借书时间,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潜力。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透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
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潜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的知识面不但扩大了,而且阅读理解潜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学生口头表达潜力有所提高。
本校的学生由于一些原因,口头表达潜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潜力,本人在课堂上,多注意让一些羞于开口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先用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透过耐心引导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扬,从中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信心。平时,还注意指定一些简短的文章给他们朗读,并且在班里举行一些朗读比赛,奖励小礼品,以提高他们的朗读潜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潜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口头表达潜力有所提高,这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在学校开展的朗诵比赛中,本班学且都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反过来又刺激同学们的口头表达潜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四,学生写作潜力有所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潜力,我在平时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并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小作文的资料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在批改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学生尝试到一点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用心性。对于一些写作潜力比较好的同学或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我鼓励其参加校小记者兴趣小组,用心向校报、校外发表文章。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步探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随笔3
(一)读书吧,少年
自从前段时间听了诗歌朗诵以后,对朗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舒缓的音乐,配上深情的诵读,朗读者仿佛是美文、美声、美好情感和思想的化身,传递着文字的意蕴和魅力。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引领听众欣赏美文,朗诵者在听众心中,可幻化为美丽的天使。
朗诵,是语文教学中要任务之一,凡是能够热爱朗诵,能够优美地朗诵的学生,怎能不喜欢语文,语文怎么学不好?
所以,极力主张语文老师在早读、在课堂要让学生放生读书,读出情感,读出内涵,读出味道。
在课堂上,我也极力营造诵读的氛围。比如,现阶段正讲文言小说,读起来佶屈聱牙。搁在以前,我都是让学生默读,然后把重点问题讨论一下,讲一讲就好。所谓的长课短讲。其实,是自以为是的讲。用很多补充的资料,来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仿佛是脚底没踩实,就匆忙上台阶。只能仰望星空,却不能脚踏实地。名著的美,应该从课本的选文来窥测,深入挖掘文章的美,是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眼光和思想深度。
这两天在课堂跟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发现了原本不曾发现的细节的精妙之处。如《香菱学诗》中宝钗对香菱的评价“呆——疯——魔——仙”这四个字就极其讲究,如果细细品味,就能够以小见大领悟《红楼梦》的措辞的精心。真可惜,这么多年,自己竟然是这样粗暴地忽视了。
读书,读书,在诵读出净化心灵,纯粹情感。读书吧,少年!朗读吧,语文教师!
(二)从容与焦灼
置身事外的有各种从容,甚至各种指手画脚。现在想来,是可笑,更是刻薄。深知其中的时候,保持一个从容的心是何等重要和艰难。
以前,总觉的领导动不动就黑脸发火,何必呢,多大事儿?一直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不要发火。
今天下午还是没忍住!事先精心的安排进行网络问卷,相关人员没有提前到场去实用电脑和网络,造成网络无法登陆,耽误了好多时间。
同样的时间,甚至用两倍的时间,问卷的班级还没出来,怒不可遏地一路跑上楼去,看见负责老师站在教室里,满教室大部分学生都已问卷结束,甚至已经打开了游戏,他竟然看不见!说:“还有十几个人没有答问。”天啊!因为几名学生,让全班学生等待!还有下面排队等候的学生!
急躁的火苗,又蹭蹭地窜出来!时间意识,时间意识!这可能是我发火最多的原因。
可是,发火有用吗?应该是还是提前没有告知,想着这应该是常识,不用提醒就知道。可能是,站在他的角度,他又责任让所有学生答完题,站在我的角度,我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学生的问卷,即便是没有少数的问卷没有回收,也是无关大局的。
我无法事事都站在他人的角度,各种周全地考虑和安排。他人也不可能站在我的角度,了解我想要干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无法完美融合的思维,既然如此,不再纠结,不再自责。
美好的心态,来自于从容地处事,恶劣的情绪源自于焦躁的态度。既然如此,从容,从容,急躁解决不了的问题,放下!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随笔4
最近,看到一首诗:你如果恨一个人,不用经纪人给他添堵,不用带她八达岭看虎,撺掇他去当老师吧!用各种政策制约他,用道德枷锁束缚他,用晋级进档折磨他,用美丽谎言麻醉他!但是身为教师的我想说:活在色彩斑斓的语文世界里,我的年华没有苦闷、没有乏味,它让我永远相信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在教育的风里默默耕耘了十八个春秋,一任雪白的粉笔屑雕饰我年轻的容颜,用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来书写我平凡又真实的人生!虽然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其中不乏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但是我常常遗憾自己没有备课备到书中的每个文字都站起来和我对话的.高超境界,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好:虽然人生不能重来,但是有些事情却可以弥补和修复。在岁月的积淀中,在不断的反思和完善中,我体会出语文教学中激情、阅读和感悟至关重要。
一、激情满怀点燃课堂
教育专家于漪说:“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激情。在我看来,激情代表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走进教室前,我会驱赶走心中的不快,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充满阳光、自信、激情澎湃的我。因为我知道课堂不只是学生求知的平台,更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我要用我的全部热情去感染学生,传递生活的正能量,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重返春天的枝头。也许没有做到“爱生如子”,但心中依然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在我心里,更多的时候,教师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事业。学生是我永远的牵挂,因为生命中坚韧不拔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在学生时代形成的!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美的语言,于是“爱”便是我激情永不枯竭的源泉。有了这个源泉,加上我天生性格活泼,语言比较幽默,又钟情文学,喜欢阅读,再灵活运用些教学手段,偶尔课堂上制造些惊喜,这些因素足以让我和学生间产生良好的互动,成为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石,让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激情飞扬,有时下课铃声响起却意犹未尽。学生在随笔里写道:“老师,你瘦小的身躯里总能爆发无穷的能量!”“我们最爱上的就是语文课!”、“你是我们心中人气指数最高的老师”……看到这些,我知道我用饱满的精神、高昂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花。我会做一个更加出色的摆渡人,把可爱的学生引领到理想的彼岸!
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曾经面对学生,我一直高喊“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学科口号,传达“生活处处有语文”的信息,不断探索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生命的光彩,迸发智慧的火花,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语文知识浩海无边,特别注重能力的考查,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基础知识掌握不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理解能力不强,作文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创新性都不强。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缺乏阅读,没有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在语文教学中,我刻意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先从阅读课内作品入手,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力,在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根据不同的课文风格,采取相应的阅读方式:朗读,精读、品读、诵读等等,还语文课以琅琅书声。阅读感兴趣的故事,诵读经典的诗词;欣赏优美的文章;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然后,由课内向课外辐射,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指导学生学习之余阅读经典名著,诵读古典诗词,品读现代精品,速读时政要闻,所有这些都将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新鲜血液。最后让他们摘抄精美的语句,丰富他们的语言;交流阅读体会,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写读书有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活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终于有一天,一位不善言辞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好的文章是越看越爱看,有的我都能背下来了!”。那一刻,我笑了!当兴趣成为一种爱好,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不断地阅读中,有效地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潜移默化中,也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如美国教育家培根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了彩,足以长才。”让阅读撑起语文教学的一片蓝天,让阅读照亮人生,学生就会更加茁壮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三、欣喜感悟体验成功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永葆青春的法宝。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的课堂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机缘巧合,一次,在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我看到了一种在我的世界里全新的教学方法——感悟式教学,发现这是一种优化高效的教学方法。它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前提,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解破疑惑为关键,以获得顿悟为目的。这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新的教学模式,于是取其精华,大胆地借鉴了一下,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世界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课堂上,我把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面对风格迥异、体裁多样的语文课文,我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美点作为感悟点,然后让学生抓难点、析重点、解疑点、找美点。感悟重点,可以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打造高校课堂,收到“牵一发动全身,抓关键揽全文”的效果;感悟难点可以引导学生“众里寻她千百度”,享受上下求索的快乐;感悟疑点,往往会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悟美点,就是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和精神的漫游。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且还可以学有所获,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而使学习的过程变得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能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纵有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前行的路上,无论坎坷还是泥泞,我依然会执着地相信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从此以后便只顾风雨兼程!”更何况我所生活的语文世界风光无限、别有洞天!这次第,怎一个“爱”字了得!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随笔5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