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幸福是什么》课文中,第一个青年当医生救了很多人,所以他幸福;第二个青年到处流浪,但他为人们做出了贡献,所以他也幸福;第三个青年做农民,他种的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也非常幸福。他们三个人幸福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让别人幸福,别人幸福他们自己就幸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教学实录吧。
案例背景
《幸福是什么》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学习策略:
1、搜集现实生活中为他人谋利益的事迹,积累生活经验。
2、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理解三个青年话的意义。
3、编童话,深化理解。
4、写读后感,内化情感。
教学步骤:
一、自学课文,理清脉络。
二、紧扣主题,自读自悟。
三、联系现实,深化理解。
四、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案例描述:
从课题入手读懂故事
我和同学们一起演唱《幸福拍手歌》,在歌声中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在热烈的气氛里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感到幸福时可以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学生顿时愕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这个问题能不能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请学生上黑板板书课题,读题。)
接着我请同学们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纠正不当的读书姿势,留意学生的反映。)
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张非:课文讲了三位青年找幸福的故事。
林雁玲:我觉得张非说得太简单,本文讲三个年青人十年前为人们疏通了一口泉眼,砌起一口井,智慧女儿代表人们感谢他们并祝他们幸福,可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于是智慧女儿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十年后他们明白什么是幸福。
(学生评价这两位同学的答案。)
生:张非的简洁。
生:林的具体。
师: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
生: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
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学生边读边画。
填补空白,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学生画句子,读课文,交流。老师总结归纳。一切照章执行。如果此时结束这一学习环节,表面看学生似乎把课文的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孩子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孩子们一听,楞住了。他们可能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我于是引导他们:想象他们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例如:第一个青年和他们分手后来到了一个城市,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医术,最终成了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医生。这年,灾难降临了这个城市,这里出现了一场瘟疫。许多人为了躲避瘟疫,纷纷离开这个城市,只留下那些痛苦中的病人。作为医生,他比别人更懂得瘟疫的威胁,可是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潜心钻研医治这场瘟疫的良方,在他的努力下,奇迹出现了,他运用一种独特的配方消灭了瘟疫。原来背井离乡的人们又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城市,往日萧条的城市又逐渐恢复了繁华。
如果说开始学生只停留在理解的表层,那么现在应该多了一点感性的体验。只见文俊杰又举起了手:
“老师,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就有这样的人。在非典期间,那些白衣天使,尤其是像牺牲的叶欣、邓希贤等,他们为病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课堂开始升温,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所了解的事迹。
例如:我们都熟悉的雷锋叔叔不正是这样的人吗?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途中帮大嫂抱小孩,送他们回家,帮列车员打扫卫生等等。在他的日记里写道:“
在讲述中在交流中,他们认识到这些人为什么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为他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做了对他人有益的事情,他们为此而感到幸福。
一向“叛逆”的张柁,又一语惊人:
“我想到的不是这些好人,而是那些贪官,那些腐败分子,他们不把自己的职责记在心上,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反而坑害老百姓。”
我想在孩子们的心中已称出了幸福的重量。
多元感悟,引发对生活的思索
如果说前段的教学是在预设中生成,那么后面的课堂应该是水到渠成。
黄星首先“发难”:“老师,您幸福吗?”
我非常肯定地回答了他。同时我也反问同学们:“孩子们,你们幸福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哗然。
“上个学期,老师让我给几个成绩差的同学补课,我开始很不愿意,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在我的帮助下取得了进步,我又感到很甜蜜。”
“我幸福,我有父母的呵护。”
“过生日的时候,看着一大堆礼物,我会感到很幸福。”
……
当时有很多家长也坐在教室里听课,我没有急于去给评判学生的回答,我把话题交给了家长。梁译文家长:“幸福是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时的欣慰。”还有很多家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原来幸福是多元的,孩子和家长的激情感染了我,我说:“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她披着雨露,带着清香,他她披着朴素的外衣,亲切温暖的包裹着我们,她总是在孤独、无助是来临,看到幸福,就好像春天来临时,心底里泛起的茸茸绿意,看到幸福,就好象是在寒冷的冬天看到阳光,不知不觉中心也变得暖洋洋亮光光。”
要下课了,可同学们的情绪依然高涨,我布置了一项作业:以幸福为主题写一篇随笔。
学生随笔:
幸福就是分享
张柁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本是拉芳洗发水广告的一句话,可是一句至理名言。
不是吗?就像《幸福是什么》课文中,第一个青年当医生救了很多人,所以他幸福;第二个青年到处流浪,但他为人们做出了贡献,所以他也幸福;第三个青年做农民,他种的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也非常幸福。他们三个人幸福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让别人幸福,别人幸福他们自己就幸福。
所以,一个人幸福不是真的幸福,大家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愿每一个人都幸福,也希望让别人的幸福的人幸福!
我找到了幸福
幸福是什么?在别人眼里,幸福是家庭美满,一家人过得平平安安。我上星期三找到了我的幸福。
我们小队中的郑鹏飞,因为上课不认真,欠作业等原因造成成绩非常差。我是班上的数学尖子声,我便开始辅导他。一开始,他也不认真,我跟他讲的时候,他总是东张西望,一点也听不进去,我说了他几句,他便开始听了。翻开他的作业本,哇塞,全部是C。我只好一题题给他讲。可是越讲越麻烦,真是文杰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好最终他听懂了。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从四点半转眼到了五点半,我十分着急,可我又明白此时不能焦急。就这样,我焦急而又耐心把那一大堆的饿错题全部讲完。第二天,数学测验,他竟破天荒的考了80多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真不知是什么感觉,好象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现在我知道那就是幸福!
案例分析
1、再造想象,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具体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学生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和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展开再想象,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2、多元感悟,体现语文的人文特征。
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但他们说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去肯定它。在这一课的最后,许多学生包括家长都说了很多与课文中不一样的感受,这是真实的,是值得尊重的。
附教学设计
一、歌声导入,齐唱《幸福拍手歌》
二、揭题,解题
三、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三个青年人是怎样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再次阅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五、理解三个青年说的话。
读句子想情景议现实感情读
六、按照以上的方法学习第二和第三个青年的话。
七、汇报交流
八、小结。老师演绎一首《幸福在哪里》。
九、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十、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你们想知道爸爸妈妈的想法吗?请家长谈幸福。
十一、总结。
十一、作业:
1、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2、以幸福为主题写一篇随笔,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