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艺术上的特点是: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叙述十分简洁,却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示出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九年级下册语文《萧红墓畔口占》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下册语文《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相关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
1.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2. 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细读感悟】
1. 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2.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萧红墓畔口占》原文及赏析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看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倘若知道了诗人和被凭吊者萧红特殊而不幸的遭遇,那么就会有别样的感悟了。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诗篇缓缓而起。没有过头的形容和修饰,显得极其平实、自然,“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推而广之,它又何尝不是萧红不幸的原因所在。第二行“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为诗篇带来了一线亮色,萧红爱花,也常在作品中写到各式花卉,如今送上一束鲜艳的山茶花,不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 这首诗艺术上的特点是: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叙述十分简洁,却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示出来。”
《萧红墓畔口占》教学反思
当我 整理课堂实录、重新审视这堂课时,过程极为痛苦,简直不忍直视。其间,内心涌起的是对学生的歉疚,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煎熬。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读诗是一件快乐的事,因灌输知识造成课堂的滞涩是小事,若是无形中给孩子们带来读诗的心理压力,那么,罪莫大焉。
课后,师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么短的一首诗,半节课就差不多了,何必纠缠?拖课更不应该。其实,在一线上课时我最反感拖课,也从不拖课。离开讲台已经太久了,对课堂时间的把握,对学情的关注,以及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都已成纸上谈兵,以致所谓的“设计”其实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相较于早期诗作,戴望舒后期诗作对音节的讲究有所削弱。对于这首音韵、节奏并不特别“外显”的诗歌来说,在一节课内要让初中的孩子去感受音韵美,体察诗人情感的细微变化、起伏而形成的内在节奏,本身已经很难,何况面对的是基本上没接触过现代诗歌的学生!急切地想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们朗读诗歌的方法,以为这样做就是基于学情了,而之前反复地一再改稿,初衷正是想“教会学生读诗歌”,而不是考虑“学生是怎么读的、期望学习什么”,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的思维“由疑问和惊奇处开始”。
钱老师说,“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怎样鼓励学生自己‘读’文章。”他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他追求的语文课堂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语言。”
要把钱梦龙老师“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的课堂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还需走很长的路要。
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挑战,我愿把这堂课作为一次“教学事故”去对待,通过对这堂课的回顾和反思,供老师们研讨。
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教案
下一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溜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