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一起看看培智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培智一年级下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生:图钉、小棒、纸……

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 师: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面了,是个老朋友了,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2. 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动手折)。你说的很正确,两条长边一样长。你们能说说两条短边会出现什么现象吗?

生:自己动手折一折。

师:除了用折纸的方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一样长?(用直尺或绳进行测量……)

3.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边,得到一个猜想,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证明他们的猜想,体现了观察→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可能用的多种方法,教师都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师:你们同意吗?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纸折折看吧,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商量商量。同样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学生动手证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正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这还有一种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三、动手实践,拼组图形

师:说了半天了,你们想不想动手拼一拼。快看看你们手里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1. 师:左面4列的同学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右面4列的同学拿出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你们用手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开始。

生;

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角与角相接组成的图案。

2.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图形?

[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及边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四、游戏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图形进行的拼组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拼组,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板书课题)

1. 拼图案。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一个忙。老师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四块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就有四块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老师家设计地板图案,你们愿意吗?

[以帮助老师设计地板砖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地板砖的样本拼组,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

2. 拼熊猫。(第30页的第6题)

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出示熊猫图),你们喜欢吗?不过这件礼物需要你们进行拼组才能得到。(指导学生进行拼组)

五、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还帮老师设计了地板图案。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漂亮的小风车?这里有做风车的过程(出示分解图),你能说说怎样做吗?(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

怎样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

可是老师想出个难题来考考你,老师手里有张长方形的纸,你能用它做一个风车吗?(把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经纸再做。)

怎样将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用圆形纸做风车,先做什么?(把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再做。)

怎样将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种图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注意: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些图形?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谁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时就是一个圆。

[让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体会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六、总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培智一年级下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生:图钉、小棒、纸……

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 师: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面了,是个老朋友了,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2. 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动手折)。你说的很正确,两条长边一样长。你们能说说两条短边会出现什么现象吗?

生:自己动手折一折。

师:除了用折纸的方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一样长?(用直尺或绳进行测量……)

3.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边,得到一个猜想,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证明他们的猜想,体现了观察→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可能用的多种方法,教师都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师:你们同意吗?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纸折折看吧,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商量商量。同样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学生动手证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正方形的折痕。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这还有一种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三、动手实践,拼组图形

师:说了半天了,你们想不想动手拼一拼。快看看你们手里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1. 师:左面4列的同学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右面4列的同学拿出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你们用手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开始。

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角与角相接组成的图案。

2.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图形?

[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及边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四、游戏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图形进行的拼组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拼组,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板书课题)

1. 拼图案。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一个忙。老师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四块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就有四块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老师家设计地板图案,你们愿意吗?

[以帮助老师设计地板砖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地板砖的样本拼组,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

2. 拼熊猫。(第30页的第6题)

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出示熊猫图),你们喜欢吗?不过这件礼物需要你们进行拼组才能得到。(指导学生进行拼组)

五、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还帮老师设计了地板图案。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漂亮的小风车?这里有做风车的过程(出示分解图),你能说说怎样做吗?(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

怎样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

可是老师想出个难题来考考你,老师手里有张长方形的纸,你能用它做一个风车吗?(把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经纸再做。)

怎样将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用圆形纸做风车,先做什么?(把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再做。)

怎样将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种图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注意: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些图形?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谁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时就是一个圆。

[让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体会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六、总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培智一年级下数学教案3

教学课题:

十几减7、6

教学内容:

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想加算减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 )=12 8+( )=13 5+( )=11 7+( )=14 9+( )=16 6+(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7=3 7+6=13 3+3=6 13-7=6

[谁有不同的想法?让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想: 10-6=4 4+3=7

还可以这样算;

7+6=13 13-7=6 13-6=7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观察比较使学生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13-7=6 13-6=7 10-7=3 7+6=13 10-6=4 3+3=6 13-7=6 4+3=7

还可以这样算;

7+6=13

13-7=6

13-6=7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四种算法的比较中,学生已习惯使用想加算减法来口算,体会到了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


精选图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