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
一、课题的提出
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研究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热情高涨。我校各学科教师学历达标率高,科研意识强。我校的教学设备充足。
这一切表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我校在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时,把培养学生问题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确定“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研究课题,科研促教,把我校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学校。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也无过于培养其问题探究的意识。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依照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
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乡镇小学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们借鉴以下理论:
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7-12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
3、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各科目教学作为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会促进学生认识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体系
本课题研究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学生目标层次、学校目标层次和社会目标层次。
1、学生目标层次。本课题的实施主体是我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具体分解为:
(1)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潜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3)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会做事的能力与品质。
2、学校目标层次。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实施的,因此,课题的实施也必然会因此学校自身的变化。通过课实验,学校内部要达到的目标是:
(1)学校的领导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科研兴校;
(2)学校的教师要掌握课题的研究方法,自觉地进行科研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能写出可供发布的专题课改论文,学校完成并出版一部以上有关教改的专著;
(4)学校的硬件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
3、社会目标层次。
(1)学校争取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达到同等小学先进水平;
(2)学校学生在整体素质方面在市内进入先进水平,在区名列前茅;
(3)使学校在省市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课题实施的方法原则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是无可争议的主体。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这个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
一、课题提出
1、“课程资源与作文教学有效链接的研究”的提出首先是源于《语文课程标准》。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基于这一点,进行此课题研究有其可靠性和必要性。
2、新课标十分重视和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3、从教学现状看,语文课程正在逐步趋向于综合性、生活化,但教学操作却流于表面及形式。进行比较研究,意在探索寻求落实“大语文”的渠道,通过“写作”构建起语文与其他学科、活动、生活的联系。
4、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写作内容单一,常常是“巧妇却难解无米之炊”。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我们进行课程资源与小学作文教学有效链接的研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灵性。
二、研究意义
1、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研究首先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源于我们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考。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都能学语文。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务必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挖掘一切可开发和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春风得意,勃勃生机无限。
2、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我们进行课程资源与小学作文教学有效链接的研究,试图以习作为桥梁,沟通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课外活动、社会生活的渠道,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积累与表达的能力,丰富习作的内容、激发习作的兴趣,从多个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灵性。
三、研究问题
(一)主要问题
1、解读课程标准理念,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
2、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寻求语文文本与其他学习资源链接的方法方式,有效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积累与运用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3、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落实研究方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二)重点难点
一是如何通过课题实验,使课程资源与作文教学达到有效链接;二是如何通过课题实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校本教研的深度。
四、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系统地解读各种教育理论,本课题在申报立项之前请教育教学专家做宏观的理论论证,在实施过程中就微观问题请专家做过程性指导,中期请专家做初步鉴定,再次做论证,根据专家意见调整研究活动。
2、行动研究法:对参与研究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动态掌握实验者的实际情况,将实验情况做动态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与实验预设进行对比,不断重新审视、调整研究方向。
3、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关于作文理论方面的文章、成果,了解研究的动向,做必要的分析、对比、借鉴和动态调整,保证课题研究的独特性、超前性。
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五、学术价值
1、组织富有实效的课题研讨活动,形成校本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2、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大优势。
六、预期效益
通过“课程资源与作文教学有效链接的研究”课题的开展,开放教材,拓宽学习渠道,创设综合开放的学习环境,增加实践活动机会,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丰富写作的题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3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中职生情感素质调查培养
“中职生”指的是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比较差。他们的情感素质并没有和认知能力同步发展,反而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正直感和自信感更是几乎接近负数。
青少年情感素质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生活情感、人际情感、情感能力等,其中还包含了爱国感、责任感等共42种具体的情感。
2、所要解决的问题:
进入高中以来,许多学生开始在思想上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很多学生已经进入“反叛”时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很多的麻痹、松懈。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课上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与教师顶嘴的现象等行为,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复杂、偏激、情绪不稳定、多变的特点,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同学生进行谈心,而及时解决问题。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学生将情绪正常的宣泄,尽可能的调整他们的心态,并进行积极教育,让学生在反省中受教育,得真知,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师生关系与情感素质发展
2.自我成绩评价与情感素质发展
3.学业、就业压力大与乐学感衰退
探索出培养良好的情感素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实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拟定步骤:
1、现状调查及分析(20__.3——20__.4)
2、拟定可行性措施(20__.4——20__.5)
3、可行性措施的实施(20__.6——20__.9)
4、效果调查与分析(教学案例分析)(20__.10)
5、研究总结(撰写结题报告20__.11)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的养成。
3、经验总结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果。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建立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为了很好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完成日常教学及其他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
1、所读书目: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孙云晓凤凰出版传媒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孙云晓凤凰出版传媒江苏教育出版社
相关的期刊篇目
2、阅读设想:
从即日开始至20__年10月期间,每天在工作之余,抽取40—60分钟的时间完成预设的读书量。
3、具体时间安排:
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阅读的时间为20__.3—20__.6
完成《精妙口才——实用口语技巧》阅读的时间为20__.4—20__.7
完成相关的期刊篇目的阅读时间为20__.9—20__.10期间的适宜时间。
四、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安排
1.网上收集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知识20__.3
2.《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孙云晓20__.7
3.《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孙云晓20__.8
4.每天读书30分钟,每月写三篇读书笔记
五、完成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__年6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现状调查及分析)
2、20__年10月完成教学案例分析
六、申请结题
20__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研究结果以论文或报告的方式表现。
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4
一、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一)“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1、积累:就是逐渐聚集。在这里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课标》要求,让他们分层次、分学段逐步积累经典的古诗文,让其通过不断背诵、记忆,最后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2、经典古诗文: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策略:即方法。这里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多渠道积累古诗文的方法。
4、研究对象是小学生;
5、研究的内容是关于古诗文积累的策略,也就是积累古诗文的方法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多种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收集积累语言素材。”
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成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其记忆之强,让其在轻松愉快、不求其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既训练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全国少工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单位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活动。目前全国已有1万多所学校、3000多万儿童诵读经典文化。
4、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此外,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古诗文诵读克服了传统阅读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远离学科考试内容,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为新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启示,具有借鉴价值。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经典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其得到更好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繁衍。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2、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我国的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加强经典诗文的积累会使其终生受益。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可以说,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使学生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并且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4、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小学经典诗文积累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多背诵、多积累”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经典诗文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最有影响力的诗文诵读积累,让学生明白“经典文化”对人的一生的精神追求、价值体现的影响,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2、研究积累经典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有选择地积累优秀诗文,达到能诵读、会背诵;
3、研究如何多方位、多形式评价学生的积累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课题研究重点:探究如何多渠道积累经典诗文的方法
2、课题研究难点:探究对学生的积累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提高小学生积累优秀诗文的方法和途径,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古诗文经典诵读积累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诵读积累经典文化中得以提升。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搜集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积累研究素材,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20__年7、8月)
2、研究阶段:20__年9月,学期初,针对学生实际及教学现状写好课题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研究。(20__年9月——20__年10月)
3、结题阶段: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总结、归纳、汇编装订相关资料,准备结题的相关材料。(20__年10月—20__年12月)
七、课题研究措施:
1、开展“亲近经典诗文”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经典的兴趣。研究之前,对班级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的情况进行调研、摸底,树立典范,号召全体学生参与经典积累,实行必要的奖惩办法,激发学生自愿快乐积累经典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诵读积累氛围,让学生随时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如,在教室布置;班级建设;课堂内外等各方面大力营造“经典文化”氛围。
3、由课内到课外,拓宽学生积累的空间和时间。让经典积累无处不在。
4、建立好评价制度,让学生的积累在有机的评价中得到深化。
八、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1、研究人员条件:__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19年。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参与并主持过国家、省、州各级课题研究。省级骨干教师、全国先进实验教师。担任过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现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职务并从事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完全有能力胜任此课题研究。
2、研究环境保障: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深入教学实际之中,能联系实际进行有效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经典诗文的热爱,并主动参与积累;
2、让每个孩子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人格,受到经典诗文的鞭策与鼓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典型案例推广)
3、让研究结硕果。⑴全班学生会背《三字经》;⑵会背诵《课程标准》里要求小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30篇。⑶组织学生参加班级以上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活动两次以上;⑷每个学生能写出积累体会一份存档;研究总结或实验报告一份;⑸有州级以上研究成果一份以上。
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5
1.确定课题名称。
2.填写课题申报表及课题方案,时间一般会在每年的1、2月份左右
3.教育部门审核后发于立项通知书
4.有了立项通知书这张通行证后从此工作重点就放在课题研究过程,往往有很多老师,取到通知书后认为事情就该告一段落了,然后到了结题的时候才到处拼个结题报告出来,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这样的事情我也曾经做过。其实这样做完全不对,应该说拿到立项通知书才是好戏才刚刚开始。我们要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其间要做好课题记载册工作,真实记录课题研究过的痕迹。
(立项通知书、课题记载册)
记载册包括如下几大块内容:a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表b课题开题论证记录表c课题研究参阅资料一览表d研究活动概况记录e研究阶段性小结f研究报告摘要g课题成果鉴定意见表h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i外出学习活动及体会
5.结题时间到后,大概会在每年的7、8月左右。连同记载册及课题结题报告上交教育部分参加评审。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要素一般由标题(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组成。
6、运气好获奖还要进行课题推广。大概的程序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要言归正传,因为我今天要讲得重点是落在如何撰写课题方案。撰写课题方案首先要确定课题名称:
一、如何确定名称
教育研究开始于问题,爱因斯坦曾有一段精辟的言论,他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将提出问题或选择问题看作研究过程最重要、最复杂、最关键的一环,看作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步。
选择课题依据价值原则、创新原则、可行原则三条进行。选择课题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初步确定课题的范围
首先形成一个初步的、粗略的课题,它可以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和兴趣,也可以来源于理论或对文献的查阅。如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在阅读有关文献中得到某种启发,产生某种联想,从而认定可以进行某一项研究。这时的课题通常是朦胧模糊的,只是确定了研究的方向或范围。
第二:课题聚集
课题聚集就是对初定的课题进行分解,逐步缩小课题的范围,使宽泛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明确。有时可能还需将所选课题进一步具体化,再进一步“聚焦”,直到研究者满意为止。
第三:确定课题名称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是不错的,但作为课题的名称,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课题名称确定好后,接下来就要填写课题申报表
二、课题申报表的填写
课题申报须电脑填写。例成表格式就是如下,此表也就是教育部门给我们填写的表格
封面上应填写“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只填写1位即可)、“完成时间”(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或1-2年“完成时间”应填到某年某月)(注:课题期限一般要求为一年)、“成果形式”(写一种即可,一般为“报告”,可用“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论文”等作为成果名称)、“单位及职务、职称”,实在没有职务的,须填单位“邮编、详细地址”(应填准确、完整)、“联系电话”(一般填写单位自己办公室电话和本人手机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第二页“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有关情况”中的“课题内分工”,应填明确;尤其是谁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谁承担课题结题报告的执笔撰写任务应予明确;课题组成员以4-6人为宜(注:课题组人数以≤5人为宜)。“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公章和单位分管领导的签字,都不能少。否则你的研究得不到单位及领导的支持。这里还表示,学校对教师们申报的课题,也须审核论证,择优申报。“县(区)教科规划办意见”,是指各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签署的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就是说,申报市规划课题,还要根据县(区)的要求来申报,先送县(区);县(区)须审核论证,择优申报。“市评审组意见”,指市里须进行评审论证。
此表要连同方案统一上交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查,根据情况发给区级立项通知书。区发展中心审查后认为课题方案具有较深研究价值,会将其上报上一级教育部门如市级、省级。上级部门审查后相应会给已立项通知书。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
1、研究的问题及其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以及本课题的初期研究成果、深化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4、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5、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如何写“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关键是“现实背景”。
所谓“背景”,即对本课题研究起重要影响的情况。“现实背景”,即要求着重反映本人、本校、本区,甚至本市的背景情况、及实际中碰到的、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况。
这里介绍例子:
①课题名称:《开展还爱于父母活动,对幼儿进行孝敬教育的研究》。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常常听不少家长抱怨,平时自己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病了,心急火燎地为其四处求医。而自己病了,孩子竞连倒上一杯水都想不到,实在令人伤心。是我们的父母不可敬、不可爱、不可孝吗?显然不是。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三代人的“四二一”倒金字塔结构比比皆是,孩子处于最底端,承受着几代长辈顺势倾泻,享之不尽的服侍和呵护。在这种“太无私”的爱中,封闭了幼儿的回报意识,束缚了幼儿的回报手脚,剥夺了幼儿的回报权利,从而使他们习惯地、理所当然地尽情享受爱,而不懂回报爱。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这种伦理的丧失将给社会带来隐患。而社会、学校对伦理教育和家庭德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和幼儿父母,应该承担起对幼儿进行孝敬教育这一历史履于我们的任务。培养幼儿从小就对父母、对家庭怀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懂得孝敬父母。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的实验学校里,一进校门学生就读到一行大字:“要爱你的妈妈!”可见国外的学校已经把家庭伦理亲情教育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们这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都更应重视亲情教育和孝敬教育。
(二)关于如何写“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这主要是为了考察课题申报者平时所掌握的有关理论研究情况,也要求课题申报者以本次课题申报为契机,多方面了解掌握有关研究信息,以确定本课题研究从新的角度出发。在综合阐述时,要防止仅仅把从网上浏览到的许多东西洋洋洒洒地写上,而不是拿来作为对本课题的指导,不考虑本课题将要在综述基础上研究什么,忽视我们本县区、本市、本省研究到什么程度,等等。
(三)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①“课题研究的内容”:这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具体设计。
这里介绍阐述得比较好的例子:
课题名称:《构建特色折纸教育,开发幼儿多元智能的实践与研究》。
a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折纸与其他美工技能整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幼儿折纸与领域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
3、研究幼儿在折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波动与教师的引导方法。
上面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的设计,可以看出课题设计者从“内容安排”、“培养途径”、“培养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条理清晰,层次感强。并将“内容”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而且将“研究”作为中心词,这就是课题研究了,区别于一般的工作计划了。
b“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目标”的设计,要求从几个方面去着眼,要具有可行性。
1、探索良好的教育方式,让幼儿主动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激发幼儿对折纸的的兴趣,提高幼儿智能的多元发展。
2、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园幼儿实际的特色折纸教学活动形式。
3、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指导折纸教学的策略及评价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家长领悟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活动与家长的互动。
上面对“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的阐述,很有层次感:一是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序列、设计,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可仿照采用;二是对幼儿有哪些帮助,使幼儿掌握知识,增强意识,形成能力;三是理论突破,如规律性的揭示和探讨。
c、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的有关教育研究成果的收集。
调查法:教师围绕幼儿折纸活动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谈话等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提高幼儿折纸能力。
观察法: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折纸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分析。
经验总结法: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对幼儿折纸活动的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这主要是对研究实施的设计,对研究中措施、策略的设计,是解决做些什么的问题。
(四)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研究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阶段时间和阶段任务。至少是三个大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结题阶段。其中“实施阶段”,又可以具体分出几个来。课题组人员分工也要具体、明确,不能全由主持人一人来做。有的课题较大,需要确立子课题,那么,由谁,承担什么样的子课题,应该明确。
(五)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以上所说就是有关方案撰写方面的问题,可能听过以后从大家还是模糊一片,没有关系我还准备了一份完整的课题方案给大家分享,但是除了这次分享以后我还是要请在座各位自己实际去试着做做课题这样你才会对课题是怎么一回事越来越清析越来越明了。
讲这个讲座之前我还特意查阅了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有关资料了解对课题方案撰写有关知识,书中撰写课题方案包括如下10项内容比我们前面讲得还多了4点: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缘由及其意义
3.课题的具体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4.主要研究人员及其分工
5.研究对象及选择方法
6.研究方法及实施要点
7.研究资料的处理方法
8.预期研究成果
9.研究进程及安排
10.参与文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教育研究过程是有系统的,任何一项研究在大的框架中基本上都遵循以上10项,但是研究过程不是机械的、呆板的、有是步骤可以跳跃、交叉、有的步骤可能被省略或合并。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这些步骤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灵活性,需要依据研究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讲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在座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多多交流,请大家多申报,只要有机会就要申报,只有申报了才有命中的机会。最后跟大家共勉,一个好的研究方案+优秀的执行=有效的研究。预祝各位选择好课题、申报课题成功!谢谢各位!
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一篇:202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下一篇: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