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公司经理助理实习报告范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无论是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还是从传媒产业的角度,出版社都是它们必不可少的、强有力的生力军。因而,其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小视的,是需要人们密切关注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学生出版社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学生出版社实习报告1

一、实习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立于1951年,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始终致力于优化选题,出版了一批层次高、品位高、质量高的图书,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好评。有600余种图书分别获全国及省以上优秀图书奖。目前陕西人民出版社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合作出版

二、实习内容:校对

本人这次在陕西人民出版社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陕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成立于西安,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社。前身是1951年1月成立的西北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青年读物、词书译文和工具书。出版有《中共_人物传》、《秦汉史研究》、《唐代文学》、《鲁迅研究》、《当代史学》、《中国风俗》等。

这次实训我被按排在校对部,工作主要是协作社里的校对,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在实习中的第一周,因为对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开始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看各位同事的操作,他们校对的熟练程度和经验设置不是我一时能乞及的。所以在学习时必须全神贯注的去看,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点,还得请教让他们再重新演示给我看,多思考就会发现问题,然后去寻找答案,这样我每天也是有收获的。偶尔有很简单的东西他们也让我试慢慢着做,但我的表现还不甚让人满意。显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动手练习,否则你以为掌握了其实并没有,不动手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比如在校对一份作者的时,你都能看到同事轻而易举的几步完成,可是自己操作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不准确,中间还出现将对的改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在是有深刻体会了。

接下来的二周,由于掌握了各种校对符号,和校对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技巧,所以在后面的一次又一次校对中,开始速度提高了很多!但与同事们还是差距很大。比如,再对原稿中的错字别字要一一罗列出来,并在错误的地方要用校对符号标示出,但我还是太马虎了,遗漏别字,标点符号,有些地方忘了标记。并要坚持做到保持页面整洁,美观。在交校样时,我还请同事们再校对一遍,并提出意见。之后慢慢琢磨,改进方法!后面遇到新的问题,不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知识上的欠缺。比如在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等,自己有很多不太了解或记得不清楚,但校对要求的就是真实,准确,正确。所以我不得不利用闲时查阅观阅这些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筹备。进而达到更高的级别。

很快进入到第三周,在校对精确度和速度提高的情况下,我起初开始独自校对一些报纸,稿件,并逐渐做二校、三校点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最后快结束实习实习时协助编辑接触一些报纸和书籍的校对,这个校对要求相对来说是更严格的。但对我的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提高。不仅要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综合处理,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但在实习老师的鼓励和协助下,我门也完成的不错,通过这个高层次的锻炼,让我更是连贯的接触了由校对,到排版,美编,校对处理到印刷出版的整个流程,达到对我的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的更进一步学习!

在三周的实习期中,每天负责专刊某个版面的编辑要在下午三点以前带稿子,由专人负责将稿子移入版面,并作适当的版面调整,留好插图和广告报花的位置,将版面通过办公的局域网传给美编组,打印出一份交给我们这些“校对人员”。由于是初来乍到,我们在校对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校对原稿,对当中的错误作好标记,编辑失误之处标出,并签上名,后将校样又交给校对的对编辑再上到美编组为自己的版面加工,需要插图的要找到当天负责所有插图绘制的那个人根据主题绘制。美版基本完毕后编辑下再对对稿子进行进一步整理,并结合我们校对再次更改稿子,打印出三到四份,分别交给我们的校对、和专刊部主任,另一份交给监察组(审视内容是否有反动倾向,政治态度是否端正,有无法律问题),自己可以再留一份进行整理,主任会对稿子进行比较细致的改动,有时会作较大修改。编辑再按照上级的指示作相应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要在三各地点之间来回奔波,调整后再进行一次校对,带上广告打印出来,经主任认可,拿一张表单到校对和当日值班主编那里签字,这一天在报社的工作才算结束。一般专刊部编辑又是记者,他们采访的对象有来自热线提供的一些故事线索,有顺应时代发展对新鲜事物或时下名人的采访,采访一般在晚上,或是编辑当日没有自己版面的时候。每次和大姐做版都会很疯狂,工作效率之高可以从我们行进的脚步看出来,没有一次不是跑着上来下去的,正像新闻这种时效性极高的媒体一样,带动它的“机器”自然很讲效率。开始一两次是校对大姐带着我“奔跑”,后来就由我进行体力劳动,再后来由我更多的参与到校对工作中,而且利用自己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知识接触内容调整、协助美编用图片突出主题。逐渐的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前一天参与制作的作品,心里依然很欣慰!

坚苦的实训,理论加实践,贯穿始终的流程式学习,让我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多,也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得到了实践、,更使自己在人格定位上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三、收获与感想

三周的时间弹指一挥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三周的磨刀练阵。

“从每一个标点符号查起,从每一个错字、别字校对,细心对待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那可能就是你突破胜利的起点!”这是我实习以来感受最深,也是坚信的一句话!

就校对而言,一次实践让我遇到课堂上从未遇到的问题,从而促使自己去学习校对符号的运用,文字排版技术等一系列有关知识。达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此期间,由于学习的必要,我接触学习 photoshop,illustrator,cad lt和coreldraw这些平面软件,虽然不太熟练,但也进步不少!

实习期间,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社里其他部门,针对我们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了解学习到制图→输出菲林→开料→印刷→装订→切成品→全检→入库流程!对以后在我们的专业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经过这三个多周的实习,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终于知道父母赚来的钱是他们辛苦换来的成果。还记得刚开始,我都没调整好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所以,很不习惯。要让自己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的。我觉得,并没有多少不平凡的事可以做,但是,如果要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得好了,就是不平凡。所以,应该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学一点,多努力一点。这样所学来的知识才识真正属于自己的。

虚心请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实习是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实习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而虚心请教是积累工作经验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虚心地请同事,在他们耐心的教导中我不断走向成熟,也积累起一定的工作经验。

所谓实习,就是从实践中学习。学习不能光靠舒舒服服地坐在课室里听老师讲理论,还要走出课室,抛开重重的书本,走向社会去学习。因为,外面的世界无限大,那里有很多在书里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况且书本知识也是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就是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体验工作而形成的理论概括。现代的科技日新月异,知识需要不断拓宽。因此,我们更应学习——工作——再学习,发掘自己的实力,寻找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的理想。

现在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以前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工作是学习;现在即将踏上社会,显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步转移到工作上.这2个月,好比是一个过渡期――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其实实习时你会发现有时你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的东西,而这些细节有可能会影响你的形象,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进行.态度一定要积极,不要等着活儿来找你,你要主动去找活儿.刚去公司的两个星期时,你会坐冷板凳,老板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此时,就要你主动去找工作做,主动谈谈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想法,主动去找机会表现自己,让老板重视你.总而言之,不要放弃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否则,你可能会永远坐冷板凳.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校对的学习及各种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工作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

最新学生出版社实习报告2

我在吉林音像出版社三个月的实习工作结束了,自己作一个小小的总结。总结意味着一段时期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时期的开始,总结上一阶段的收获和不足,树立下一阶段的目标和突破。

吉林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95年8月,是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和吉林出版集团领导下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独立出版和发行的能力。《妇幼健康》编辑室是该社内设的编辑室之一,负责《妇幼健康》杂志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妇幼健康》是关注妇女及幼儿健康的文摘类杂志,单月刊全年12期,主要读者群体为都市年轻女性,正在孕育新生命的准妈妈和抚育03岁宝宝的新手父母。《妇幼健康》以明晰的自身定位,严谨的编辑团队以及专业的内容合作伙伴,为都市时尚女性,准妈妈和新手父母提供全方位的女性生理,心理及育儿健康知识,关心身心协调发展,将医学常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与读者一起共创和谐成长空间。

我认为实习就是一个学习和实践并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评估自己,积极努力的提升自己。正是吉林音像出版社给我搭建了这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态度决定命运,认真的态度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一直秉着谦虚谨慎,勤学好问的认真态度,来面对自己,面对同事,面对领导,一切也都顺理成章了。

刚刚来到编辑室开始实习生活,我首先把前几期的杂志作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对杂志的内容,读者群和市场定位等方面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可以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实习的工作当中。

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误解、摩擦和勾心斗角,但我一直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流,善待每一个人,学着感恩和尊重,同事关系也在感恩和尊重中融洽。

在工作中有太多的不懂和陌生,但是我会多看、多想、多问、多学,认真的对待每一次领导交代的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和成长的过程,我在规定的时间尽善尽美的完成,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限度。

我在工作中不怕失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成功积累素材;学着自我超越,敢于尝试,在尝试中进步,这对我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

我在工作中尽量做一个有心人,积极主动的分担同事的工作,作为同事沟通的方式和自己学习的机会。

在《妇幼健康》2007年1月刊版块的小栏目中,发表的《腊月初八闲话腊八粥》是我的第一篇稿子,当初编辑要我写一篇关于腊八节吃腊八粥与健康话题的稿子,我的心理压力很大,害怕自己无法完成,但也有一种挑战自己的抗争欲在作祟,通过领导的指点和自身的努力,稿子终于通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路从一开始的狭窄渐渐放宽直到清晰成型,经历了一个不大不小但很真实的成长过程;从开始的被批评到领悟到修改直至最后的定稿,自己的心也是在迷茫紧张中挣扎;从开始的一个读者的感性角度写给自己的幼稚感受,到站在一个杂志内容编辑的角度面向读者,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飞跃,一种心理和认识的飞跃。这个过程也让我对编辑的工作思路有了更为明朗的认识:它是站在一定高度上去工作的,眼界要放宽,思路要开阔,内容要饱满。我曾经写的好多博客文章,都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都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而这篇稿子,能够让我走出来,仿佛推开门看见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同井底之蛙跳上井沿的一霎那,令自己有了全新的感受。这个过程除了我自己的努力还有编辑的用心鼓励和指导,真的很感激实习期间同事们和领导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在工作过程中要有很好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为编辑团队的荣誉而努力,积极的参与到编辑工作的讨论中去,学习和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也主动的发表意见,用一个积极上进、激情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的实习生活,让我的实习生活快乐而充实。

我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使业务水平提高,在发现编辑团队工作中的漏洞后,及时与大家探讨,并尽早弥补和完善,使杂志更好的运作,编辑工作流程更好的进行。

三个月的实习工作结束,我对内容编辑的业务有所实践和了解,也学习了一些排版软件和版面设计的知识,并对杂志的整体运作有所把握,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在这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感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三个月前自认为的‘博学’到今天的自我感知‘匮乏’令我很有危机感,更加重了我的求知欲望,我相信这种危机感和求知欲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有益的,使我更加的努力上进,脚踏实地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让自己走的更远更长。

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做一些兼职和促销的工作,目的就是增长社会经验,使自己的心态不至于和社会脱节,不至于成为一个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这些社会实践的积累也为我这次的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三个月的实习也是我大学生活和社会工作的过渡和衔接,实习过后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更明朗的认识,感谢这次实习工作,感谢这三个月的学习实践机会,谢谢所有帮助和鼓励过我的同事和朋友们,也谢谢为我辛苦的父母,谢谢所有的人!

在这个竞争激烈、物欲浮躁的社会,怀着一颗认真、平和的心,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我相信我的未来就一定不是梦!

最新学生出版社实习报告3

经历了短暂的十天的实习工作,我觉得每一天都给我了很大的收获,都使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十天的实习过去了,我给自己做了详细的:在学校里原本以为学习理论知识就够了,可是在暑假期间经过十天的报社实习,才发觉了理论与实践是有代沟的。深深体会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是否相关,也只有真正在实践中知道所学习的是否实用。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我操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着类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短暂的十天实习,让我感觉到理论与实践会有代沟,怎么样才会让代沟越来越小呢?的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最新学生出版社实习报告4

一、实习单位:安徽教育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成立于年,以教育出版为主,兼及专业出版及大众出版,是一家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地方出版机构。转企改制后隶属安徽出版集团,目前是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出版社下设教材、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教职教、教育理论、综合、美术(图文书)等八个图书编辑部和《红蜻蜓》、《青苹果》两个杂志社及安徽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安徽教育网络出版有限公司等机构。

二、实习内容:校对

本人这次在安徽教育出版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由于是初次到这来实习,我们被安排负责校对工作的部门,校对也是出版社里最基本和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当第一次进入出版社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敬意,作为一名学生,教育出版社对于我们是不能再熟悉的一个名字了,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的课本和辅导书上面都标记着“出版社”的字样,这次能有幸的接触到这个单位对于我来说都有些惊喜!

当第一天老师带我们去的时候,我们发现安徽教育出版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气派,但是进入公司里面之后我们才发现它的确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单位,整个大楼里面都很安静,基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工作,也许这是传说中的白领的工作吧,毕竟它的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的企事业单位!但是这里的每个人都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感觉,并且都很热心,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是有文化的知识人,所以他们并没有给我们陌生的感觉!

在我们进入高教编辑部的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办公室的桌子上和柜子中都堆满了书籍和报刊,既有成册的书也有一本本散装的书稿!办公室的王老师他告诉我们,他们最多的工作就是校对书稿,其实校对工作也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简单的也就是通常的查找错别字、修改病句之类,其次要求再高点的校对就是要考虑整篇文章或者整本书的句式和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安排,再者知识扎实的要求较高的就是看编辑能否对书籍的内容和思想上进行判断和思考。当然要求越高对于编辑的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要越高。由于书籍是引导人民思想和提供人民知识的工具,所以它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着能否正确的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特别是教育出版社的书籍,它们关系着一代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对于出版社书籍的审查和把关是非常的严格的!所以说,校对这一环节对于出版社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通常对稿件初审后,再将修改的稿件寄给作者进行检查修改,并且对于每一篇稿件或每一本书籍的校对工作至少是要达到三遍以上,只有重复的认真的校对才能将失误降到最低!

在办公室内,我发现了很多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教科书,其中有些书籍还是我们的教科书。在和办公室的老师聊天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原来教育出版社的书籍的市场主要是学校等教育部门,当然从出版社的名字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它是教育部门的“御用”出版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逐渐加强,“御用”的出版社也在无法垄断某些市场,毕竟宠儿也有可能失宠的一天,曾经的“铁饭碗”也可能会有生锈的一天。教育出版社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实现利润的化也是它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现在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多的难计其数,并且许多高校拥有自己的出版社,因此在许多方面传统的教育出版社已经很难再保持自身原来的优势!

教育出版社在保守一部分原有的市场外,还要将市场打出去,争取一些新的市场。原有的市场主要是学校等各教育部门,它们具有稳定性并且市场广大。如何保持这块蛋糕,当然就要就要保持好出版社与学校的联系,保持与学校的联系的关键是要加强出版社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当然,这里的合作既包括邀请一些名师参加教材或书籍的编写,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名师对出版社的书籍进行推介。至于参与出版界的竞争,那更要具有雄厚的竞争实力。其中书籍的好坏、书籍是否符合市场读者的需要这是很关键的地方。因此每一本书的出版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首先是要根据市场调查分析进行立意,也即根据市场需求出版什么样的书,这一点不仅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需要具有深厚的学识;然后联系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一些知名作者进行选材编写。只有抓住市场需要才有可能赢得市场,依靠知名作者既能增加性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广告效应!因此,在出版社我发现许多的编辑和作者原来就是各高校的一些老师。

王老师拿着他正在校对的一卷书稿告诉我们如何校对稿件,如何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刚开始看着厚厚的几百页的稿件,我们的头都大了,看来传说中的编辑的工作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风光。我们接过的第一个实习工作任务就是校对《霍山大辞典》,它类似于一本县志里面分不同的部分介绍了安徽省霍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旅游等各方面知识。 在实习刚开始,因为对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开始我们是看着王老师校对稿件的示范,他们校对的熟练程度和经验对于我们这群新手来说是具有天壤之别。王老师告诉我们校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所以在学习时必须全神贯注的去看,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点,遇到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我们都把它们标记出来,并且向他们请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动手去实践,只有在不断的校对中我才能熟悉和掌握校对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可是自己操作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不准确,中间还出现将对的改错了。这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体会到即使再简单的事你也不一定能轻易的做好。

在后来的实习中,我的实习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也许是我们这些新手只能方便从事校对这方面的简单工作,同时《霍山大辞典》的内容比较庞大,我们在校对完“概括”、“文化”、“军事”这几部分后,万总重新拿了“政治”、“环境”等其他几部分的稿件给我们。虽然《霍山大辞典》的内容有点过于枯燥,而且长时间的校对工作使人感到有些厌烦,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坚持,并且万总对我们的实习工作并没什么过多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校对工作,我不但逐渐熟悉校对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修改错别字和病句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并且对于霍山县各个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也对于大辞典、县志有了一些认识。

当然在实习当中,出版社的一些老师还给我介绍了出版社的一些工作情况。万总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安徽省教育出版社的一些工作部门,并且向我们介绍了各部门的一些工作情况。在一些部门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书籍,特别是一些教科书和辅导书,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辅导书编辑的一些程序和一些稿件。这使得我更清楚的具体地了解书籍制作的一些流程,也使得自己的好奇心得到了一些满足。

三、收获和感想:

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出版社实习的一个多月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刚开始进入出版社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激动和好奇,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与出版社接触,并且我还能有幸在里面实习一段时间。当然,这一切也是多亏了学校的指导老师的介绍。

在我们刚开始进行校对工作的时候,难免有些心浮气躁。有时看着厚厚的一本又一本的稿件,我们确实感到有点头大,同时,枯燥的稿件内容很难让我们点燃自己内心的激情。当听到别的同学在别的单位实习的生活是如何精彩时,我们有时也不免会叹气,甚至还会抱怨一两句。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也慢慢的学会了去接受和适应实习的工作。也许知道抱怨没有用,我们到后面终于静下了心了。静下心来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实习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校对稿件的时候也不再感到那么痛苦,而且一切过的也很顺利。改变不了生活,就尝试改变一下自己,选择新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许会发现原来生活还是那么的美好!

当我逐渐习惯和实习出版社的一些工作情况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抱怨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无论是从学历还是经验来看,我都没有抱怨的资本。这里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有着足够的学历和经验,但是他们对于这里的工作有的更多的是知足和感谢。很多的工作人员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万总编更是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老师,但是他们对于我们感到枯燥的工作是那么充满激情。

说实话,我们在那实习的工作环境是十分的好,出版社的指导老师也对我们也是十分的关心。但是我们怎么会一开始就会感到不满足甚至有些抱怨呢?我后来才发现自己原来真的不怎么了解什么是工作,不了解什么是社会的真实情况,甚至不了解才是真正的生活。从小到大,我们更多的时间是生活在校园的这个小的社会圈里面,总习惯了生活是那么的顺利、那么的简单。当我们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将它带出校园走向真正的社会,我们才会发现自己错的是多么离谱!甚至我们抱怨真正的社会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构想中那样运行,当我们难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时,我们会大呼就业难、工作难,甚至说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社会并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国人或某一代人而改变自己的规律,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优胜劣汰是永不变的法则,符合不了要求的人永远被社会所接受。

也许是社会中存在了许多像刚开始抱怨工作的我一样的人,所以大家才会产生就业难,工作难的错觉。其实社会中并不缺少工作岗位,也不缺乏优秀的工作岗位,而是我们缺乏实力!我们缺乏实力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认清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我们缺乏较早了解社会需要的实力。因为缺乏认识,所以我们在学校很难认清真正学习的方向,也即学什么,如何学。从这次实习中,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或许这次简单的枯燥的校对工作对于我的专业学习不一定真正的起到多大的帮助;或许呆在办公室的生活没有外面跑新闻那么精彩;或许在出版社实习也没有完成我想发表文章的愿望,但是经历过这一段时间后,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也有了收获!至少我知道抱怨生活不如静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至少我发现校对工作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至少我对于以前感到陌生的霍山县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收获,有的是看得见,有的是无法看见;有的或多或少,也有的或大或小;有的是十分有价值,有的却是十分有意义。不管怎样,有收获就好,至于多少好坏那另当别论!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感谢!要感谢太多的人,也要感谢太多的事!因为有了你们,才使我最后有了收获!我想坚持的人都会有收获,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

最新学生出版社实习报告5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