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既是讲述创业者的经历,也是告诉大家创业当中的技巧,经验和点子,让后来者学习和借鉴,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结合或者借鉴达到创业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我的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创业失败我开洗衣店的故事
我觉得很多年轻人都像我一样,在小城市工作、生活,然后有一点积蓄,不甘于打一辈子工,然后找一个创业项目,终于开始了创业,以为财富也就会如愿而来.......如果你现在的想法像我一样,不妨先看看我的真实经历,希望能给你的创业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先介绍一下自己,男,今年27岁,工作3年。05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广东的一个小城市),进了移动公司财务部工作。
工作环境、待遇等还算比较不错,但我这个人有点不安分,就算有安逸的环境,也不打算一直打工。于是,在今年的二月初,我和另外两个哥们终于开始了创业道路。
我和我们公司的两个哥们平时比较熟,经常在一起吹水,也常常聊聊创业啊之类的大志。工作三年了,有了一点点积蓄,经常看到本地的一些没什么文化的小混混老板们,牛逼哄哄的,总觉得自己创业起来,肯定不会输给他们,但一直都苦于没有具体的项目去实现。
2月份,过年回来。这个冬天真是特别冷。由于我们公司每月给员工派发洗衣卡,方便员工把工衣、西装啊之类的拿到洗衣店去洗。这个冬天特别冷,而且冷的时间特别长,小城里的洗衣店生意都异常的火爆。这就启发了我们想开一家洗衣店的想法。
其实要开这家洗衣店,更重要的原因是另外一个因素。由于我们公司给员工发洗衣卡,而在今年1月份,我们公司搬了新办公大楼,从旧城区搬到了新城区。新城区是新开发的,这里没有洗衣店,原来签约的洗衣店又离新办公大楼比较远,这就造成员工洗衣上的不方便。这就启发了我们--我们可以在新城区这边开一家洗衣店,而且由于移动公司这块大肥肉在,只要跟移动公司签下了合同,那就起码在业务量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一拍即合,我们哥们仨就决定开创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第一件事业。
创业开店的第一步自然是找个合适的地方。由于考虑到以后移动公司的业务量会占我们这件小店的很大一部分(估计占50%以上),所以我们考察了公司附近的几个可以利用的店面,最终定了一家离移动公司大概一公里的店作为我们的根据地。
这个店正处于旧城区和新城区的交接处,更靠近新城区。其实所谓的新城区也只是最近这两年开发出来的一块地方,这里已经建好了好几个新楼盘,也有好几个新楼盘正在兴建,人气目前还不算很旺,但过一两年后,我们的小店周围的住户肯定比现在翻不止一倍。而且,新城区的楼盘都是当地的高尚住宅区,价格比较高,以后会是当地的有钱人聚集区。
小店的面积有80多平米,加上阁楼就更大了,经营面积估计是全市最大的洗衣店了。铺租方面,由于这个店暂时人气还不算很好,所以在当地不算贵。
现在经营快半年了,回过头看一下,选址还是太仓促了,新区的人气要旺起来没那么容
易。如果剔除移动公司这个因素的话,我们的小店周围人气指数还是差了一截。
我们这个店起源于移动公司,后来遭遇的一系列挫折,遇到的一系列我们不曾想到的商场险恶,也是源于移动公司。这些,我都会在后面向大家一一道来。 创业好文章,尽在草根创业网
选好址,定好根据地后,便是选择加盟总部、到总部学习、小店装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工商注册,„„刚开始的这段时间,真是什么事情都有。由于我们本身也要负责公司的工作,又要腾出另一只手来照顾我们的新生事业,所以真是从早忙到晚。最主要的,我们都是初生牛犊,以上的几件事,每一件经历过,可以说都是头一回做,完全没有经验,所以确实走了不少弯路。期间的辛酸,大家一起分担的汗水与喜乐,现在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而最万幸的是,我们兄弟三人从头到尾,基本上始终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虽然很多时候为了不同的意见大声吵起来,虽然也有经历过一些不愉快,但总体上,我觉得我们都是站在高处思考问题的,从来没有为了一己的私利而造成整体计划泡汤的事情。
下面就来说说我们走过的弯路吧!以后大家开同样的店铺时可以用来吸取教训。
1、 关于装修
2、
我们的小店装修原来的预算是2万元左右的,后来经过一次次的整改,一次次的“添砖加瓦”,最后总共花在装修上的费用竟达到了差不多4万块。这主要是我们的规划缺乏前瞻性造成的。
装修主要包括店内设施整改和店面形象布置两部分。店内设施整改主要是根据洗衣店这一专业业务的需要所作的整改,其中包括水电设施、洗衣设备的布置、洗衣台、晾衣架、等等的布置。水电设施方面,由于洗衣的设备都是大功率的,有些甚至是三相电的,而原来店里的用电是普通的商业用电,所以根据加盟总部的意见进行了整改。洗衣设备的布置方面,由于洗衣店里需要各种专业设备,干洗机、水洗机、烘干机、蒸汽发生器、烫台、消毒衣柜、包装机,等等,都需要合理安排好位置,既要方便操作、保证安全,也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有限的面积。洗衣台方面,由于衣服要严格区分开水洗和干洗,所以要有专门的水洗台和干洗台。晾衣架则包括两个概念的晾衣,一个是衣服刚处理完后的晾干,另一个是衣物完全处理好后,挂起来等待顾客来取,这两个晾衣架都要根据运营的量好制作好。
现在看来,我们在设计以上的这些装修时候,很多时候都没考虑好以后的运营情况,重复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洗衣台,原来的水洗台设计得太小了,而且没有考虑好对水和洗衣粉的重复利用,所以运营两个月后洗衣台就重做了一遍;又如晾衣架,原来做晾衣架时就原原本本按照加盟总部的意见来做出来的,只做了4根晾衣架子,完全没考虑到需要洗大量的被子、毛毯的情况下,是根本不足以应付业务量大的需要的,于是,我们又重新规划了阁楼,将其整个作为了晾衣区。就这样,装修工作规划上的先天不足造成了我们很多资源的重复投入。
2、关于洗衣技能技巧
既然是专业的洗衣店,就一定要有拥有专业的洗衣处理技能技巧。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基于这一点,我们选好供应商以后,马上就派其中一个哥们去了上海总部培训了一个星期。培训的内容也特多:面料识别、干洗处理、水洗处理、衣物熨烫、皮衣保养、机器保养„„,如此多的内容,在一个星期内学习完,即便学了一遍,也只是保留了理论在脑子里,真正的精通操作,仅仅一个星期是绝对不行的。这个哥们从上海培训回来,对我们招聘过来的新员工二次培训时,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熨烫,绝对是要经过时间积累出来的。有些顽固的污迹,要用对了洗涤剂才能去污;有些衣服虽然标识上说可以水洗或可以水洗,但如果不细心判断衣物的面料,可能恰恰相反的;机器的保养也很重要,不适当的操作会造成对机器的伤害从而加快机器衰老过程。这些,可以说,很多都是我们真正开业了,才不断的遇到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也积极的面对,积极的解决问题。
为了不断提高技巧,我们请了两次“师傅”。第一次请了一个专门熨烫衣服的,专门提高熨烫水平。因为衣服处理后的效果中,熨烫效果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专门请了一个专业熨烫了几年的阿姨来教我们的新员工。熨烫技巧有一定的提高后,我们发觉衣物洗涤的很多方面也需要提高,“短板”还有很多。于是,我们设法偷偷的从另外一家当地最好的洗衣店里请了一个最专业的师傅过来。这个师傅是那家店里的最好的师傅,我们也是经过很多的关系、花了一定的钱才请到的。她来我们店给我们店的水平提高应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说来真是复杂,也就是这个同行的人,给我们店后来带来了灭顶之灾。我在感叹,商场真是如战场,人心难测,刚出道千万不要太相信别人,否则就会带来沉重的教训的!这些我在后面我们店的发展再向大家详细描述吧!
3、关于人员招聘
由于我们3个合伙人都是从事单位工作的,原本就不打算对具体的店务打理亲力亲为,也没有打算请亲戚来帮忙,所以在装修期间就在全市各显眼位置贴了10几张招聘广告。
由于第一次招聘人员,而且对这个行业也是第一次进入。所以在招人取舍的标准问题上也处理得不够好。现在就来剖析一下原来的招聘工作的具体细节。
第一,年龄条件。我们招聘年龄条件是18-35岁。从后来的实践看来,招聘这个年龄段的人来从事洗涤行业不是很合理。因为衣物洗涤是一项很实实在在的工作,不能华而不实,根本不需要年轻貌美的服务员,主要是够细心、能吃苦耐劳就好了。20岁左右的女孩子往往不能吃苦,我们最初招聘的5个人,两个月后就有两个人走了,都是20岁左右的,主要原因是她们不能吃苦,对工作非常挑剔。相反,那些25岁以上的女孩子,心理上比较成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懂得付出与回报成正相关这些简单的道理,相对来说能换位思考,站在老板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招聘的时候,年龄条件都是25-45岁。
第二,薪酬待遇。薪酬待遇包括工资、工作强度、休假安排等,薪酬待遇的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一定要做好比较,主要是与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做好比较,而且我认为,不需要太优越。说来我们哥们仨一开始的表现可真是不像个企业家,倒像个慈善家多一点。我们打探比较了本市的几家洗衣店的薪酬水平,实习工资一般都是每月600,转正后基本工资每月700(不包括业务量大时的提成部分),休假是每月3天。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这个小城市这个行业的工资就是这个水平。但为了显示优越性,以期招到更好的员工,我们给出的条件是实习期700,转正后基本工资800,每月休假4天。真是败家子啊!我们给出了相对优厚的薪酬条件,但由于我们店是新开张,业务量不大,所以员工的真正劳动时间都很短,她们每
天都太轻松了。这样一来,我们的员工每人的投入产出率都很低,效益不高,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做到的。
4、关于洗涤服务价格
服务定价是一件最讲学问的事情,要结合自己的服务水平、自己的品牌口碑、同行的定价、周围客户与潜在客户的消费水平。
我们对这家店最初的定位就是做全市最好的洗衣店,既然定位为全市服务质量最好的,那我们就决定走高端的路线。所以,在价格定位上,我们拿全市最好的洗衣店作为我们的标杆。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为了吸引顾客,增强人气,我们也开展了价格优惠活动。我们派了传单,凭传单可以抵扣洗衣费10元;我们做了开卡促销活动,只要开了消费卡,一次性预存100元赠送80元,一次性预存500元赠送500元。
但是从客户的反应看来,我们的价格定位还是太高了,很多人都觉得价格不太可以接受。尤其是由于离我们店最近的一家店是走低端路线的,价格低,服务质量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尴尬。因为来我们店洗衣的顾客很多就是原来在那家店的老顾客,他们都会比较,虽然我们的服务水平比那家店好,但价格也贵了30%左右。对小城市的市民来说,价格是一个敏感的因素,所以有较大一部分人宁愿降低服务质量,也要减少支出。这样一来,来我们店尝试过的顾客有些又跑回原来那家店去了。
这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为了继续走高端路线,采取了个折中的方案,即价格表上每件衣物的洗涤服务单价维持不变,但通过大力推销充值赠送的方式来降低实际单价。这有两个好处,一,客户充值了,基本上就被我们店绑定了,只要卡内有余额,客户肯定还是会选择我们店的;二,新店开张期间,现金流不足,通过预收账款先把现金收过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流动性问题。
但从5月份以后的充值卡开卡趋势看,使用充值赠送的形式效果也不甚理想。一方面由于5月份以后天气开始变热,淡季来临;另一方面是,很多客户是偶尔消费的,有些是来试一试体验一下的,一开始也别指望人家是长期的忠诚客户,所以要他们马上掏出100块以上开一张卡也没那么容易。
现在总结一下我们的定价,还是太高了,要慢慢作出服务质量口碑,作出品牌,才能逐步走上高端路线的。高端路线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要慢慢做出来,要得到街坊的肯定。
5、关于洗衣行业的季节性 创业好文章,尽在草根创业网
记得加盟总部的师傅来我们店帮忙安装设备的时候,我们和这个师傅请教了关于洗衣行业季节性的问题。那时候他说,广东的天气比较热,淡季会更长一些。然后我们问他,淡季的业务量和旺季业务量差别很大吗?淡季应该也有旺季的一半吧?师傅摇摇头,一半是比较乐观的了,更可能是1/3左右吧。
对于淡季业务量的估计,我们也是准备不足。实际上,从我们开店的这5个多月看来,淡季的业务量确实远远低于旺季。我们是3月下旬开张的,那时候天气已经开始暖和了,不
过毕竟处于换季阶段,有些人的冬天衣服还没洗好放进衣柜里,很多棉被、羊毛毯之类的也是需要先洗好在放进衣柜等待来年冬天来临的。所以,第一个月的业务量还算可以,单算现金流(注:现金流与业务量是两个概念,充值卡会带来比较大的现金流)的话,第一个月的现金流入基本上达到了盈亏相抵的临界点。这对于一个新开张的店来说应该比较乐观了。不过,到了第二个月,即4月底到5月底,业务量就慢慢下滑了,大概相当于第一个月的80%吧。第三个月,天气更热了,业务量进一步下滑,大概是第一个月的60%。第四个月,更是惨淡经营啊,业务量只有第一个月的50%不到。天气热了,来洗衣服的就只有一些开了卡的有钱人了。
可见,洗衣行业确实是季节性很强的一个行业。冬天时候,厚衣服很难洗,很多衣服的洗涤是要有专业技巧的,如西装是必须干洗的,羽绒服洗后必须烘干的,皮衣需要特定的洗涤剂来保养,羊毛毯用家用的洗衣机根本转不了,等等。而且,冬天的冷水谁都不愿意的浸泡。所以,冬天时候很多人都愿意花点钱拿衣服到洗衣店去洗。而夏天时候,穿的衣服都比较薄,容易洗,基本上都可以放进洗衣机就可以搞定了。所以,夏天时候来洗衣店的人大大减少,来的大多数都是有钱人,业务量只有冬天的1/3左右完全是正常的。
以广东地区来说,洗衣店冬天接到的衣服比较多的是:西装、羽绒服、羊毛毯、被子被套、皮衣、大衣、外套,这些衣服一定要按物料分好干洗水洗,能去除的污迹一定要用对洗涤剂来去除;夏天接到的衣服则多数都是衬衣、T恤,这些衣服主要是要熨烫好。
可能有人会问,夏天淡季时候不能去接一些酒店啊理发店啊沐足店啊之类的业务吗?这个问题我们在开张时候也曾经很傻很天真的以为可以的。其实,酒店啊这些的被子毛巾之类的都是送去大型水洗房来处理的,那些大型水洗机一次可以处理一两百公斤的衣物,而且单价很便宜,当然了,处理出来的效果肯定就比不上我们这样更个性化处理的洗衣店了。大型水洗房跟我们这些面向家庭的洗衣店是不同的。
有网友说2-4万能搞定,设备买二手的只需要一万元,装修花个一万元。不过,说实在的,设备买2手的,1万一套根本不可能,单单干洗机、水洗机、烘干机这三个机器即便二手每个都要1万以上;装修方面我们确实花了很多冤枉钱,不过即便按照最具前瞻性的规划来做,2万是肯定要的,因为装修不仅要考虑内部的实用,还要考虑外在的美观;招师傅方面,找一个是肯定不够的,因为从早上8点营业到晚上9点半,考虑轮班、休息、前台后台,我们现在4个员工已经是很紧凑的了,当然,招人方面我们确实考虑有欠缺的,薪酬待遇给得盲目了。
做生意大有学问,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现在领教了。现在我把我们这段经历写出来,也当是自己总结一下,也当是给大家或是评价评价,或是吸取教训。写作水平有限兼且上班忙,所以写得有点乱,基本上想到啥就写啥,但绝对是真实经历,大家就凑合着看看吧!
明天开始休假一个星期,回来我一定会把我的这个故事讲完的。
其实我们这个店初衷是做移动公司的生意的,本来以为是个很好的前景。但后来的发展实在太曲折了,真没想到小小洗衣业务,在移动公司的支出里不外乎九牛一毛,实在算不了很肥的唐僧肉,也需要惊动众仙。现在的生意场,竞争实在激烈,而且越是小的地方越讲关系,在小城市里创业,关系是逃不开的一道网........
我的创业故事
通过这次GYB培训,我获益匪浅。我给自己做了人生的规划,规划了自己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懂得了自己需要什么,明白了自己为何奋斗。人生短暂,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机会是自己去寻找的,而不是守株待兔。与此同时我们要用一颗责任的心去对待自己,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我们的父母,用一颗感谢的心去回报我们的社会!
国家鼓励我们就业,也支持我们创业。创业的路是艰难的,曲折的。创业能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在创业之前我们应当积累一定的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给我们总结出的经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再付诸实践,积累经验,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一条适合自己创业的道路。别对自己说不可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下面通过本次培训我总结了几点创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1 确立好目标,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锻炼自己。大学是进入社会的摇篮,和以前的学习环境相比较,大学有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大学不仅是扎实文化的起源地也是自我谋生的聚集地。在大学里我们可以从事家教、临时促销员、服务员、各种校园代理等简单的兼职工作。通过多次的面试可以总结出一些企业招聘人才的技巧,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公司的面试的过程进行一定的分析。
2 心态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由于受经验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对创业风险不一定具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的必要准备,在创业道路的开端会受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实际经验,创业知识一般也限于“纸上谈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及在公司运营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以致创业困难。
3资金限制。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在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创业不仅难以筹措到必需的资金,而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由于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从社会上融资或获取无息及贴息贷款是必然选择。但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的风险较大,很多借贷项目会有所顾忌,从而加剧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
4 技术限制。技术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将遭遇较多的困难。
如今,由美国引起的金融风暴,使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停产停工,促使上百万人失业,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在此,国家更是响应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远见,扩大内需,支持全民创业和消费,并为创业大学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在选择就业的同时我们也会更多的考虑投入创业队伍中去。
总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当前的机会,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为自己打造一片未来的天空,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制出一张美好的蓝图。
亿万富翁们第一份卑微职业
创业故事
放眼浙江民营企业,排名前几位的浙商几乎都是“草根”出身,没有值得炫耀的第一份工作,也没有让人羡慕的后台靠山:鲁冠球第一份职业是打铁,徐文荣、李如成躬耕田亩,邱继宝、南存辉摆摊修鞋,胡成中是一介裁缝,郑元豹是工人,郑坚江是修理工,汪力成是丝厂临时工„„
这些白手起家的商界杰出代表,在中国市场经济刚萌动时,靠自己的勤劳、精明抓住了好时机。他们大都从事着传统行业,一步一个脚印累积起自己的财富,事业根基比较扎实。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在企业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坚持不断学习,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谱写了浙商传奇,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资深企业家。
不知道朱金根当初在金属机床切削表演中引来一片赞叹时,是不是就注定了30年后他会接手这家企业,并在他手上完成海外收购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不知道郑永刚主动接过连年亏损的服装厂时,是不是已有创造一个中国服饰的国际品牌的打算;也不知道徐文荣18岁那年当上供销社营业员时,是不是已预示着将有一个横店集团横空出世„„
记者走访了多位知名浙商,发现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与现在的事业相去甚远:谁能想到当年在路边给人修鞋的南存辉,后来打造了中国低压电器第一品牌;谁能料到,当年在农场里默默无闻,直到不惑之年还毫无成就的宗庆后,打造了国内第一饮料王国;又有谁能想到,如今奥克斯集团总裁郑坚江,16年前还躲在大山沟里做修理工„„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许与成功没有直接关系,但在选择人生起点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将来要走的路。记者对浙江的企业家做了个小调查发现,他们的第一份工作虽然五花八门,但或多或少对今天的成就有所影响。
出身:有胆有识的“草根”一族 典型人物:南存辉
做修鞋匠,我明白了质量就是生命
白白净净、风度翩翩的南存辉常常给人一种错觉:应该生长在富裕的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其实,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长环境都很一般,南存辉并不比别人幸运。
从六七岁开始,南存辉就挑着米糠,提着鸡蛋上街叫卖。13岁那年的一个晚上,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很沉重地告诉正在念初中的他:“不要再读书了,家里需要你。”
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脚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一躺就是两年。作为长子,南存辉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父亲是街坊上手艺精湛的老鞋匠,南存辉的第一份工作自然就子承父业,做了一名修鞋匠。他每天挑着工具箱早出晚归,在温州柳市镇走街串巷,摆摊替别人修鞋。
艰苦的生活经历,使南存辉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近几年来,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他生活照样俭朴,还让在美国留学的儿子自己勤工俭学挣生活费。儿子假期回温州,南存辉也要求他隐姓埋名,换上工作服到正泰公司的车间打工,和工人同吃同工作。 南存辉在事业上很专一,从事低压电器几十年已经做到了亚洲第一,但他还是跟记者说:“我还没有做到最好,只有把这块市场做到最好了,我才会考虑做其他的。”踏实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这跟他的修鞋经历分不开。
有一次,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补鞋的锥子不小心深深地扎进了南存辉的手指,他咬牙拔出锥子,包上伤口,忍着巨痛,坚持为客人补好鞋子。尽管年轻,在附近的同行里,南存辉的生意一直最好。原因就在于他不但动作熟练,而且总是修得更用心一些,质量更可靠一些。
看着孩子小小年纪过着这么辛苦的生活,怕他受不了的父亲经常用朴素的道理告诫南存辉:百脚的蜈蚣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做人做事也一样要踏踏实实。
正因为南存辉修的鞋质优价廉,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后来许多人宁愿舍近求远跑来找他修鞋,这使他明白,质量就是生命线。这也为他后来极其重视产品质量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身:不甘平庸的文化阶层 典型人物:郭羽
认识郭羽的时候,边锋刚刚被盛大收购,他大赚了一笔,用这笔资金创办了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自己开发原创网络游戏。不可否认,他的营销比游戏做得更好,不久前,他卖了天畅专心做共合网,同时又看中了一家新的网络公司打算投资。但无论做什么,他没有离开网络。
“真正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是当语文老师,但那一年课没好好上,却出了三本书,一本武侠小说,两本诗集。真正以工作状态去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从杭师院毕业,郭羽毫无选择地被分配到学校当了教师,不过这位在大学里上蹿下跳的活跃分子并不喜欢教师这个稳定的职业。
1993年,一起写诗歌的哥们都去海南了,郭羽也买了一大堆花衬衣花短裤准备南下。临走前一天忽然得到消息,杭州一家报社要招人,郭羽心动了。做记者,引领社会舆论,这种感觉就好比当年在大学里写诗歌做“文化领袖”一样,郭羽立即改变了“下海南”的想法,进报社做了记者,2年后又进了电视台。“这个行业对我未来的影响很大。”
做不做得成舆论领袖暂且不谈,郭羽进入记者行列后,发现视野一下子就打开了,总能接触到最优秀的人,最先进的事物。
1995年,郭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花了6500元买了台386,上网还要拨长途到上海。
同样是因为采访,郭羽认识了联众创始人鲍岳桥。几年的记者生涯锻炼了他的敏感性,预感到棋牌游戏未来的前景,郭羽半只脚跨进了商海,投资了边锋。
“在我真正下海之前,策划过一系列节目,采访了鲁冠球、宗庆后等前辈,说是采访,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偷拳头,有目的性地了解一些东西为自己所用。”
郭羽分析自己的性格:“除了老婆,我对一件事物的热情一般只有3~4年,之后就会追求新的东西。”如今的郭羽很潇洒,也真正走上了自己喜欢的道路,投资好项目,开始可以自己带团队,找到好的团队再退出。
古人投笔从戎,今人投笔从商,吸收了先进知识的文化人总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浙江也不乏来自文化人的浙商队伍,主要来自3个人群:公务员出身,如颐高集团的翁南道、宋城集团的黄巧灵;记者出身,如天畅科技郭羽、养生堂的钟睒睒;教师出身,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是有知识的一代,一般第一份工作比较稳定,但心却不安分,于是出来创业。他们所从事的大都是服务、消费品、新兴产业,他们大都能言善辩,策划能力和发现新商机的能力都很强,展现了新浙商群体的另一面。他们让浙江的经济更具活力,商业格局也更加完整。
出身:始终是工人 代表人物:凌兰芳 做工人,也要做到最出色
1970年,凌兰芳17岁,初中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浙丝制丝二厂工作。在这家企业,他经历了入党提干、打倒受审、重新起用、奋起创业这几段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他在这家企业里一呆就是37年。5年前,他又成为这家企业的当家人。
刚进厂的时候,凌兰芳是一个送茧工,因为个子矮小,背不动茧包,也推不动茧车,他咬着牙练。今天的凌兰芳步履快捷走路带风,他开玩笑说:“这身功力就来自当年当送茧工。”
那时工厂常停电,就要人力接替电动机,把煮熟的茧子从机器的“肚子”里摇出来,一般人只摇十来下就气喘吁吁要换人,可凌兰芳总是越摇越猛,不服输的精神让这个小个子受到了大家的敬重。28岁那年,他一人一口气把煮茧机整整摇了一个回转,当最后一笼熟茧摇出来时,凌兰芳脸色煞白,踉跄几步,栽倒在茧包上。“我老婆也就是我当时的恋爱对象,常骂我‘神经病’。我知道她是心疼我,不过至今尚未有人破我这个记录呢!”凌兰芳自豪地说。
现在,厂报《丝绸之路报》上署名“宋俭功”的文章,员工一看就知道是凌董写的——“宋俭功”者,送茧工也!凌兰芳一直都把自己当作这个厂的普通工人。
刚进工厂那会,他常给没文化的工人念报纸写家信打开水买点心,乐于助人。凌兰芳很快被组织上作为接班人培养,21岁就当上了大企业的党委书记。但是到了wg后期,凌兰芳被看作“篡党夺权的野心家”,受到了严厉审查,每天在车间里“监督劳动”,有时达到11个小时。那些朴实的工友,虽然弄不明白一个年轻人转眼间的政治沉浮,但是出自内心的怜悯和同情让凌兰芳感受到一丝温暖。许多员工偷偷地给凌兰芳送吃送粮票,帮他缝补衣服,说些安慰的话——在当时的环境里,这样做是有可能受政治牵连的。
凌兰芳至今回忆到这些情景仍然感动不已。所以尽管现在他已经接手工厂成了当家人,还是把工人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
能在一家企业从头坚持到底的知名浙商不多,就像只谈了一次恋爱就结婚并且相守到老的夫妻一样难得。杭州机床集团董事长朱金根也是一个。他们的所有人生足迹都离不开他们持续了几十年的“第一份工作”,投入的感情自然不用说了。多年后他们成了企业的当家人,特点也非常明显:他们关心员工,企业文化做得好;同时,这样的大厂有不少的老员工,除了创业,这样的企业家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采访了这么多企业家的“第一份工作”,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说明,人生重要的不是在起步,而是在转折。未来的掌控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谁能想到,日本佳能公司的开创者之一御手洗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北海道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的助手;又有谁能想到台湾商界巨擘王永庆最初只是个茶楼跑堂;人们恐怕也不知道戴尔公司的创立者迈克·戴尔的第一份工作还和中国有点关系,他在一家中国餐馆当过小工„„
谁都有过年少无知,谁都有过书生意气,人生起步不容易,但在少年时却没有那么看重选择,似乎时间多的是,还有无穷尽的明天等着我们去折腾,去拼搏。昨天与一位五十多岁的朋友聊天,他感叹,小时候总觉得日子很长,年纪越大,日子好像越过越快,一眨眼,竟临近退休了。人生在世,本如白驹过隙,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
第一份工作,与成功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不管你现在在干什么,不代表你将来也干什么。未来掌握在你自己手中。